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发展,职校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心理状况都打上了明显的时代烙印。据有关部门进行的心理调查表明,近30%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地了解他们的思想动向,摸清他们的心理状况和活动规律,把学生中日益增多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帮助和指导,使之消除各种心理困惑,恢复正常心态,让每一个学生都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2.
英语的学习需要不断地开口与他人交流方能提高学习者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更着眼于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希望通过合作学习,让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希望通过合作学习让每个学习英语孩子都能在机会、有兴趣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那么,如何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呢?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愉快中学在教育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教师都要善于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建立平等、民主、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引导学生的情感处于积极、自由、宽松、安全的状态,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思想进入一个愉快的心理空间。(一)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传统的师道尊严使学生产生惧师心理,容易让学生失去创新欲望。为此教师应当给学生提供宽松、愉快的心理空间,构建真诚、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气氛,鼓励学生去发现、去创新。坚持教育的成功导向和正面鼓励,允许学生在探索中出差错,不要求全责备,努力成为学生求知道路上的共同探讨者和知心朋友。  相似文献   

4.
我院在工作实践过程中创新构建了“零缝隙”心理健康教育和危机干预机制。这是一种完善完备充分的全面教育机制,涵盖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层面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员工每一个学生每一个时间每一个个体心理生活侧面。其实质就是及早识别、发现危机并给予当事人及时、有效的干预与救助;其目标是实现每个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保障校园重大心理危机事故的零发生。本文是围绕此教育机制的构建、实践过程及相关理论所展开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杨瑞芳 《科技信息》2009,(18):137-137
向一个人无所顾忌地诉说成长过程中来自学业、心理及生活中的苦闷,并能够得到开解和专业指导,帮扶自己过好每一个转折,这在许多职校学生看来可望而不可求。  相似文献   

6.
向一个人无所顾忌地诉说成长过程中来自学业、心理及生活中的苦闷,并能够得到开解和专业指导,帮扶自己过好每一个转折,这在许多职校学生看来可望而不可求。然而,自从我校本学期试行学生导师制  相似文献   

7.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标准之一,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则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只有掌握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才有可能富有成效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教学,才有可能创造性地完成教师的任务。小学生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成功而喜悦,失败而苦恼.平坦大道时马不停蹄、阔步向前,坎坷之路时举足不前、徘徊不定。此时,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就应该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准确地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的水平,有针对性地采取教育与教学措施,挖掘学生心理潜能,让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教育学生:  相似文献   

8.
关注全体同学,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让他们在新的教学理念下都学有所成。这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细化到每一堂课上就要求教师能及时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动态和心理情绪的变化波动,从而让每位同学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创设高效课堂才能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9.
沈培荣 《科技资讯》2009,(17):215-215
大力开展课外阅读,增强感悟,培养语感,积累知识,提高素质已成为当务之急。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以激励学生更好地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书香伴随学生的成长,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真正的“读书人”。  相似文献   

10.
谈起习作,许多学生就会摇起脑袋,皱起眉头,唉声叹气,咬着铅笔头生编硬造。而有的学生却能拿起笔来洋洋洒洒,如江河之水一气呵成。如果每一个学生能够在作文世界里自在地“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我想这是每一个语文老师都梦寐以求的。通过语文阅读与作文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我发现从低年级开始抓住学生对阅读教学的兴趣,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法教学,进行写话拓展训练,让阅读为写话服务,教师想方设法地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就能让学生的习作之笔快乐地抒发所见、所闻、所感。  相似文献   

11.
数学内容抽象,知识结构复杂,逻辑性很强,导致一些学生望而生畏,甚至产生惧怕心理。数学教师要以生为本,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在课堂教学中要丰富数学课堂教学的学习内容和形式,改进教学方法,创设有趣情境,设计有趣游戏,把生活引进课堂,为每一个学生创造上台展示的机会,使数学课变得生动、活泼、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喜欢学数学。  相似文献   

12.
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品格,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科性质的前提下,要优化教学环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有机地渗透心理教育,在教学中适当地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更好地塑造学生健全的心理与人格,激发学生的潜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要做到这几方面,必须实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策略:一、研究教材,精心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二、研究学生,精心设计学生人人参与的教学活动。三、研究课堂,合理设置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评价体系。只有每一位教师认真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课堂,以学生为本,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我们的数学教学才能让每一个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到美国考取的奖学金项目是由李政道发起的,这个项目每年从中国招100个学生到美国去学习.考这个项目的时候,全国各大学筛选出来700个人参加考试,清华大学送出一个有25人参加的代表队.说实话,所有能来参加考试的人其实都是各学校的尖子,几乎每个人都有远大的抱负,想拿到诺贝尔奖、想当物理大师的比比皆是,每个人都特别狂.而且在应考阶段,主考方面把大家放在一起,一天24小时让他们在各个方面进行较量,这就把学习变成了一场非常艰苦的心理搏斗.  相似文献   

15.
李希红 《科技信息》2009,(9):265-265
教师平等的对待所有的学生,爱每一个学生,就会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有尊严感、谕悦感,让学生的智力、潜能得到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16.
教师的真正意义在于在课堂上把知识传授给孩子们,减少孩子们在课外辅导班重复接触知识的过程.教学改革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全面地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师的自身素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份快乐的心情,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  相似文献   

17.
一个健康的人,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更要有健康的心理。本文详细介绍了职业学校学生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心理问题。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应结合心理健康标准,重视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在班级工作实践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使每一个学生都学会主动积极地培养自己良好的精神状态和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8.
邬亮 《奇闻怪事》2007,(7):46-47
太阳,像一位温情的母亲,把光和热洒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也正因如此,无论你是聪明还是愚蠢,也无论你是富贵还是贫穷,都能平等地享受到这位伟大母亲的温暖与关怀。作为教师,也应该犹如太阳,公正、平等地对待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教师的关爱下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唐静 《科技信息》2008,(9):263-263
体育教学项目多,技术素质及战术要求高。从哲学的角度看,学生每开始学习一项新技术,都是一个从生疏到熟悉,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认识与实践的过程。加强体育教学的思想性就是要让全体学生本着循序渐进、量变质变的原则,从严开始,不畏艰险,一点一滴地感受体育,从而走向成功的顶点,使体育与心育有机结合在一起。本文对体育教学与心理培养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李玉莲 《科技信息》2009,(24):244-244,240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要求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同时又注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