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5 毫秒
1.
用差紫外光谱滴定法考察了新型裂口分子1-3对D/L-氨基酸甲酯的手性识别性能,测定了主客体间的结合常数(kα)和自由能变化(△G°).结果表明,裂口分子主体对所考察的客体分子显示良好的手性识别作用,其对D-氨基酸甲酯的识别优于对L-氨基酸甲酯的识别,识别作用的主要推动力为氢键,范德华力等的协同作用.讨论了主体与客体间形状、大小匹配和几何互补等因素,对形成超分子配合物的影响,并利用计算机分子模拟作为辅助手段对实验结果与现象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2.
用差紫外光谱滴定法考察了新型裂口分子1~3对D/L-氨基酸甲酯的手性识别性能.测定了主客体间的结合常数(kα)和自由能变化(△G°).结果表明,裂口分子主体对所考察的客体分子显示良好的手性识别作用, 其对D-氨基酸甲酯的识别优于对L-氨基酸甲酯的识别,识别作用的主要推动力为氢键,范德华力等的协同作用.讨论了主体与客体间形状、大小匹配和几何互补等因素,对形成超分子配合物的影响,并利用计算机分子模拟作为辅助手段对实验结果与现象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3.
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差光谱滴定法考察了新型鹅去氧胆酸分子裂缝1~4对D/L氨基酸甲酯的对映选择性识别性能.结果表明,分子裂缝1~4对所考察的氨基酸甲酯均具有识别能力,其对D-氨基酸甲酯的识别优于对L-氨基酸甲酯的识别.受体与底物间的大小、形状匹配,微环境效应等对识别性能均有重要影响.识别作用的主要推动力来自受体与底物之间的互补氢键,受体与底物芳环之间的π-π堆叠作用等非共价键作用力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新型鹅去氧胆酸类手性分子钳对氨基酸甲酯的手性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差光谱滴定法考察了新型鹅去氧胆酸分子钳1~4对D/L氨基酸甲酯的对映选择性识别性能。结果表明,分子钳1~4对所考察的氨基酸甲酯均具有识别能力,主客体形成1:1型超分子配合物,并且这类主体对D-氨基酸甲酯的识别优于对L-氨基酸甲酯的识别,从主客体间的大小形状匹配及几何互补关系等方面对这些受体的识别能力及对映选择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采用荧光光谱滴定法测定了单-[6-(8-氧喹啉基)]-β-环糊精(2)与9 种脂肪醇、3 种脂肪酸和樟脑手性对映体在磷酸缓冲溶液中,25℃时形成超分子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并与母体β-环糊精(1)的分子键合能力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客体分子的结构与主体化合物空腔的尺寸匹配决定了所形成超分子配合物的稳定性,即范德华力和疏水相互作用是分子识别的主要驱动力,而氢键作用对超分子配合物的稳定性有重要影响.键合到β-环糊精主面的喹啉基不仅可以作为一种荧光光谱的探针,也可以识别客体分子的手性,其中对(+ )/ (- )-薄荷醇的对映体选择性高达4.4(ΔΔG°= - 3.67kJ·m ol- 1).  相似文献   

6.
用差紫外光谱滴定法考察了新型分子钳1~5对苯胺、对甲氧基苯胺、对氨基苯乙酮等中性分子的识别性能,测定了主客体问的结合常数(kg)和自由能变化(△G°).结果 表明,分子钳主体对所考察的客体分子显示良好的识别作用,主客体间形成11型超分子配合物,最大结合常数可达5119.23 L·mol-1,识别作用的主要推动力为氢键,π-π重叠等的协同作用.讨论了主体与客体间形状、大小匹配和几何互补等因素,对形成超分子配合物的影响,并利用计算机分子模拟作为辅助手段对实验结果与现象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7.
本文合成并表征了手性席夫碱配体(Salen H2)及其水溶性的锰配合物[Salen Mn(Ⅱ)].用紫外-可见光谱滴定技术测定了主体Salen Mn(Ⅱ)与客体氨基酸(苯丙氨酸和苏氨酸)对映异构体分子间进行识别作用的缔合常数.结果表明:SalenMn(Ⅱ)与系列客体氨基酸作用的配位比均为1∶2,主客体反应均为放热、熵减...  相似文献   

8.
以脱氧胆酸甲酯为spacer,苯衍生物作为arm合成了一系列分子钳受体。其结构经IR,^1HNMR及元素分析鉴定,并且基于计算机分子模拟确认了其构象。利用分光光谱法考察了其识别性能,并对主-客体间的尺寸/形状匹配和识别作用的推动力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利用四苯基卟啉meso位的可调性合成一种新型不对称卟啉, 通过酯键连接叔丁氧羰基(BOC)保护的L-苯丙氨酸(L-BOC-Phen-OH)而使卟啉具有手性识别的能力, 并研究了该手性卟啉对L-丙氨酸甲酯和D-丙氨酸甲酯分子识别能力的不同. 结果表明, 该手性卟啉对D-型氨基酸甲酯的识别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0.
二聚炔雌醇分子钳对氨基酸的对映选择性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人工受体与适当底物间的分子识别 ,以建立仿生模型的研究已成为生物有机化学前沿富有挑战性的领域之一 [1 ] .生物分子多数是手性分子 ,因而手性识别在生命过程中极其重要[2 ] .近年来对氨基酸的手性识别引起了广泛的兴趣 .多种大环受体 (如冠醚、环糊精、环番等 )对氨基酸的手性识别有较多的报道 ,然而甾体类大环和甾体分子钳受体对氨基酸的手性识别报道却很少 .我们曾报道了二聚雌二醇分子钳 ( 1 ,2 ,3,4)对氨基酸具有对映选择性识别性能[3,4] .这里报道由炔雌醇构筑的分子钳 ( 5 ,6 ,7,8)对氨基酸的手性识别 ,并与雌二醇分子钳的识别…  相似文献   

11.
在微波辐射条件下,以猪去氧胆酸和1,3,4-噻二唑为原料,设计合成了10个含噻二唑结构单元为手臂的新型猪去氧胆酸分子钳,其结构经1H NMR,IR,ESI-MS及元素分析确证.通过微波法和常规法的对比发现,使用微波法后,产率从38 ~48%提高到80~91%,反应时间从1800 ~2400分钟缩短到40 ~ 50分钟.利用紫外光谱滴定法考察了主体化合物对D/L-亮氨基酸甲酯,D/L-苯丙氨基酸甲酯的识别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这类分子钳对D-氨基酸甲酯有良好的识别性能.  相似文献   

12.
The development of research on metalloporphyrins, which are used as model compounds for some metalloenzymes, is reviewed, including the survey of oxygen binding of heme, the catalytic oxidation of cytochrome P450, the molecular recognition to amino acid esters, the self-assembly and self-aggregation of metalloporphyrins.  相似文献   

13.
在微波辐射条件下,以脱氧胆酸甲酯为spacer,3位通过三光气桥连对三氟甲基苯胺为非手性臂,12位通过三光气桥连L-氨基酸甲酯为手性手臂,合成了4个新型多手性中心分子钳人工受体.其结构经IR,1HNMR,MS及元素分析确证.与常规加热的一般合成方法相比,该法具有溶剂用量少,操作简单,安全,反应速度快和产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J Chin  S S Lee  K J Lee  S Park  D H Kim 《Nature》1999,401(6750):254-257
Molecular recognition is the key step in a wide range of controlled separation and chemical transformation processes, with enzymes performing this task with an unsurpassed degree of selectivity. Enzymes contain only 20 simple amino acids, yet it remains difficult to rationalize or even predict these stereospecific recognition events. Nonetheless, the rational design of receptors able to recognize amino acids stereospecifically is attracting considerable interest because therapeutic drugs, that may be developed from chiral amino acid intermediates, are increasingly required in enantiomerically pure form. Early work has stimulated the development of efficient receptors based on small molecules, but binding of amino acids with high and predictable stereospecificity remains difficult to achieve. Directed molecular evolution, on the other hand, does select for RNA sequences or antibodies that bind amino acids with high specificity, but typically without providing insights into the molecular recognition mechanisms involved. Here we show that a rationally designed metal complex formed from a trivalent cobalt ion and a tetradentate ligand binds natural amino acids, including the simple yet challenging amino acid alanine, with high and predictable regio- and stereospecificity. We expect that our approach will allow the binding as well as separation and stereospecific catalytic formation of its target amino acids.  相似文献   

15.
采用分子烙印技术,以头孢克洛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合成了对头孢克洛具有高度选择性的烙印聚合物.通过平衡吸附实验,研究了头孢克洛烙印聚合物的结合特性.Scatchard分析表明,在该聚合物中存在对头孢克洛有不同亲和力的2类作用位点.通过与头孢克洛类似物质在该聚合物上吸附行为的比较,表明该聚合物对头孢克洛具有很好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6.
椰子油为原料酶法制备脂肪酸甲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椰子油为原料利用固定化Candida antarctica sp.99-125脂肪酶转酯化制备了脂肪酸甲酯。分析了椰子油的脂肪酸组成,并测定了椰子油平均分子量,考查了关键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及反应历程。实验结果表明:椰子油平均分子量为655.27;最优反应条件为:酶最小加入量为20%,水加入量为15%,正己烷加入量为4mL/2 g椰子油。此反应条件下原料油转化率达到90%。  相似文献   

17.
选取胜利和江汉2个油田的未熟烃源岩为催化剂,以单一的十四烷酸甲酯、十六烷酸甲酯和十八烷酸甲酯以及它们的混合酯为模型反应物,分别进行相同条件下低温催化混合酯的水解及生烃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江汉、胜利2种未熟烃源岩低温催化单一酯的水解反应,水解率从大到小的顺序为:十四烷酸甲酯,十六烷酸甲酯,十八烷酸甲酯,而催化混合酯水解率大小则相反.催化单一酯与混合酯的生烃反应,生烃率从大到小的顺序均为:十八烷酸甲酯,十六烷酸甲酯,十四烷酸甲酯.由于混合酯中各种酯在未熟烃源岩表面上存在着催化活性位的竞争吸附,混合脂肪酸酯的水解率及生烃率都较单一脂肪酸酯的水解率及生烃率低.  相似文献   

18.
以乌桕梓油生物柴油为对象,研究了不饱和脂肪酸甲酯二聚体的制备及聚酰胺树脂的合成。结果表明,二聚体合成最优工艺条件为:催化剂膨润土加入量12%(质量分数),催化助剂LiCl 0.8%(质量分数),反应温度220℃,反应时间6 h。在此条件下,二聚体收率为75.2%。以上述所得二聚体进一步制备聚酰胺树脂,并将其应用于环氧树脂固化体系中,对聚酰胺树脂固化物产品进行DSC、耐热性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聚酰胺与环氧树脂固化体系质量比为0.6∶1时,固化反应最完全,固化物产品的耐热性能最高,抗冲击、弯曲及剪切性能最强,其性能与市售同类产品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