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对肠系膜上动脉(SMA)活体形态的显示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0例临床疑有腹部、盆腔疾病的患者行64层螺旋CTA扫描,然后利用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反向MIP(I—MIP)和薄层MIP(TS.MIP)等技术进行后处理。80例患者分为正常组(30例)和异常组(50例)两组,对正常组采用多种重建技术显示SMA各级分支,并测量SMA的直径,观察SMA起始段的走行;在MPR像上测量SMA与腹主动脉(AA)的夹角(An),在左肾静脉(LRV)平面测量SMA至AA的距离(M),在左侧肾门旁测量LRV最大前后径(A),在SMA与AA问测量LRV最小前后径(B)。对异常组采用多种重建技术显示SMA,分析SMA特点。结果VR、MIP、I-MIP像均可显示正常组SMA整体解剖形态,TS-MIP对小分支显示优于其他重建技术。不同重建方式对SMA直径的测量无显著差异(F=0.71,P〉0.05)。SMA起始段走行方向为右下走行90%,前下走行占6.7%,左下走行占3.3%。An平均为(61.06±22.79)°。M平均为(14.62±4.00)mm,A平均为(9.16±1.91)mm,B平均为(6.00±2.01)mm,A与B比值〉2者占20.0%,〉3者占3.3%。异常组中有5例小肠先天性旋转不良及2例小肠扭转,SMA轴位像主要表现“回旋征”,VR表现为“螺旋征”;1例SMA分支栓塞;消化道肿瘤19例,其中8例供血动脉为SMA分支;回盲部动静脉畸形1例;余22例肝脏、泌尿生殖系统病变SMA无明显异常。结论64层螺旋CTA能很好地显示SMA的活体形态特征,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甲状腺肿块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8例甲状腺肿块的CT特征,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CT诊断18例甲状腺肿块与手术病理符合率的情况:(1)结节性甲状腺肿7例,诊断符合率71%(5/7);(2)甲状腺腺瘤8例,诊断符合率63%(5/8);(3)甲状腺癌3例,诊断符合率67%(2/3)。结论CT对甲状腺肿块的诊断虽然有很大价值,但是部分甲状腺肿块CT表现无特征性,定位诊断准确,定性诊断困难。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的CT平扫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对临床明确诊断的30例急性胰腺炎CT表现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30例中CT诊断为急性单纯性水肿性胰腺炎13例,表现为胰腺弥漫性或局限性增大,密度轻度减低,轮廓模糊,以及胰周积液;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17例,表现为胰腺明显增大,密度弥漫性减低,坏死区密度更低,出血区密度高于正常组织,明显的胰周脂肪坏死和积液.结论 螺旋CT平扫是急性胰腺炎简便有效的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多排螺旋CT扫描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2例胃癌病例行气体对比薄层动态增强CT扫描三维重建技术,层厚0.5mm,在此基础上进行CT仿真胃镜和VRT技术,对获取的图像进行分析。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结果检出痛变位于胃窦部31例(50%).胃底贲门部10例(16%),体部9例(15.7%),弥漫型12例(19.3%),病变检出率为100%。多薄层动态增强cT扫描三维重建技术表现为局限性胃壁增厚50例,广泛性胃壁增厚12例;其中早期胃癌10例,进展期胃癌52倒;局部和远处淋巴结转移24例;远处转移17例;本组CT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6%。结论薄层动态增强CT扫描三维重建技术能清晰显示胃壁及腔内、外病变,并直观反映胃癌大体形态及肿瘤的范围,在胃癌的定位、定性和定量诊断中发挥其独特的优势,是一种最具潜力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脾脏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的要点。方法对17例经手术病理被证实的脾脏肿瘤影像学特征回顾性分析。结果脾炎性假瘤2例,呈单发灶,密度不均匀,可有钙化;血管瘤5例,为实性肿块或多囊性肿块,不均匀强化;淋巴管瘤4例,特点为多发低密度灶;恶性淋巴瘤5例,在脾内为单发或多发灶;脾的转移瘤1例呈低密度灶。结论认真分析影像学特征,提高脾脏肿瘤诊断的准确率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CT诊断原发性上腹部癌肿转移的重要性的认识。方法啬顾性分析4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有上腹部转移的原发性癌肿的CT表现。结果原发性上腹部癌肿转移的CT征象,主要有上腹部淋巴结转移,邻近脏器的侵犯及血道转移等。结论CT对原发性上腹部癌肿转移有很大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在冠心痛患者血清中的表达状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22名健康对照者及68名冠心病患者纳入研究.根据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稳定性心绞痛组(SAP,n =43)与不稳定心绞痛组(UAP,n=25);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轻度狭窄组(n=11)、中度狭窄组(n=38)与重度狭窄组(n=19).ELISA法检测所有被研究者的血清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水平,并计算与冠脉狭窄的相关度.结果 冠心病患者血清IP-10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P <0.05);UAP组血清IP-10水平显著高于SAP组(P<0.01);血清IP-10水平随冠脉狭窄程度的加重而升高,呈显著正相关(r=0.692);亚组分析,血清IP-10水平与轻、中、重三组的相关值分别为0.539,0.684,0.756.结论 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在冠心病患者中显著升高,尤其是在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中;IP-10可以作为冠脉狭窄的重要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血清碱性磷酸酶检测临床肝疾病时的方法学,提高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临床不同肝疾病病人的血清,分别用3种方法测定其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作诊断性能分析。结果各肝疾病组血清碱性磷酸酶的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01);3种方法分别测定各组之闻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2.乙基氨基乙醇、2-氨基-2-甲基-1-丙醇、二乙醇胺3种缓冲液测定试剂盒方法测定的灵敏度分别为55.20%、47.96%、51.13%,特异度分别为100%、100%、93.75%。结论血清碱性磷酸酶可以作为各类肝病的临床诊断指标;对肝疾病血清碱性磷酸酶测定用2,乙基氨基乙醇缓冲液的试剂方法测定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