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广泛应用,探测机器人以其独特技术优势以及更好的安全性等因素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煤炭开采过程中需要相关工作人员深入到地下几百米深的矿井之中进行开采,由于地下矿井的情况相对较为复杂,因此具有高度的危险性以及未知性。倘若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发生矿难事故,人工进行救援工作的开展同样也要面临着诸多的困难以及危险,因此井下探测机器人便在矿难救援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辅助作用。基于此,该文以下就井下探测机器人的应用以及设计要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在进行石油开采工作时,往往会因为对机械设备运作出现故障而导致火灾发生,问题严重的甚至会引起爆炸,此外在石油开采当中,开采工作人员由于工作压力大,精神高度紧张极易患职业病,对身心健康造成危害。为此若想确保我国石油开采事业的安全生产以及开采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我国石油开采单位要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对井下作业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加以预防和控制,构建现代化的安全管理体系,并在施工过程中运用现代化的安全生产技术,提高石油开采工作的安全性,为确保我国石油井下作业工作的安全性,提供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3.
<正>电能是煤矿生产的重要能源,能否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将直接决定井下生产的效率以及安全性。随着矿井开采进度的不断延伸,煤矿的采掘工作面距离地上变电所的距离越来越远,地质情况也越来越复杂,井下供电线路短路事故越来越难以避免。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供电负荷增大,井下的工作电器设备容易过流发热,破坏线路绝缘,烧毁电机。潮湿的空气和狭窄的巷道环境,也使井下供电线路发生短  相似文献   

4.
在矿井生产中,矿山井下通风应当属于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对井下作业进行全面的通风处理,从而为井下工作人员提供新鲜空气。由此可见,矿山井下通风的基本目标在排除粉尘与毒害性气体,在此基础上改善井下的整体气候状况。近些年来,自动化技术已经逐步融入了矿井生产中,与之相应的井下通风也有必要接受自动化改造。矿山井下施行自动化的通风改造,宗旨在于创造清洁且安全的矿山工作环境,确保井下工作人员拥有良好健康状况。为此对现阶段的矿山井下通风,应当明确自动化改造的基本思路及其内容;结合井下通风的真实状况,探求落实自动化通风改造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种高产高效的新型回采工艺,综采放顶煤技术的工作环境常处于高瓦斯自燃煤层中,随着开采的不断深入,煤层条件日趋复杂,开采强度带来的残煤遗留、瓦斯超限、冒落度高、漏风严重等问题,严重影响着井下作业安全。因此各矿必须从自身的工作条件出发,分析瓦斯规律及煤自燃的特点,制定多元化的综合防治策略,确保矿井生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高产高效的新型回采工艺,综采放顶煤技术的工作环境常处于高瓦斯自燃煤层中,随着开采的不断深入,煤层条件日趋复杂,开采强度带来的残煤遗留、瓦斯超限、冒落度高、漏风严重等问题,严重影响着井下作业安全。因此各矿必须从自身的工作条件出发,分析瓦斯规律及煤自燃的特点,制定多元化的综合防治策略,确保矿井生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矿井热害已经成为国内外矿井所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矿井热害不仅影响井下作业人员的工作效率,影响矿山的经济效益而且严重地影响井下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认清影响井下风流热力状态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煤炭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大,各煤矿企业都加大了开采的力度,在开采的过程中也加强了技术应用水平的提高和推广,其中就对电焊安全操作的技术应用进行了改进,从而实现了增大产量的目标.在井下作业中,电焊是必不可少的作业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所以,煤矿企业要想达到生产的完全,就必须提高电焊安全技术操作的水平,确保井下作业安全、有序的进行.技术人员在电焊维修之前,要充分作好准备工作,将电焊所用到的材料和工具及时运送到施工的现场,从而最大限度的保障安全施工的顺利进行.该文通过对井下电焊技术安全应用的过程进行分析,从而去探索电焊技术安全操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煤矿井下综合防尘自动喷雾装置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尘始终是困扰井下安全生产的最大因素之一,它的危害很大。长期从事采掘和粉尘作业环境的职工,易引起尘肺病;在高度粉尘作业场所工作的职工,视线易受阻挡,操作中易造成人身事故;其最大危害在于煤尘具有爆炸危险的矿井,易发生煤尘爆炸事故,给矿井安全生产带来很大威胁。本文介绍采用防止矿尘产生和减少空气中悬浮矿尘的措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对油田井下作业来说,高效的井下作业监督管理模式不仅能有效的改善生产状况,还能提升工作效率及效益,因此对该模式的探索至关重要。该文通过对井下作业监督管理模式的理论分析及讨论,探索出一系列改进与加强井下作业监督管理模式的方法,缓解了由于技术水平及工艺水平的局限导致的油气田开采与外界发展条件不相适应的现状。  相似文献   

11.
周小舟 《科技信息》2013,(8):398-398
安全生产是石油石化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永恒主题。石油行业是火灾、爆炸等事故高发的行业,井下作业施工现场点多面广管理难度大,安全工作对其正常生产经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石油井下作业安全标准化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矿井通风是煤矿开采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矿井安全生产的基本保障,保持通风安全是矿井日常管理的重点内容,本文对煤矿井下采区通风安全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期望给我国矿井的通风管理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3.
煤与瓦斯突出是煤矿采掘过程中发生的严重自然灾害之一,它是井下含瓦斯煤体在极短的时间内,从煤壁内部向采掘空间突然喷出大量煤和瓦斯的动力现象。突出物会造成埋人、堵塞巷道、破坏设施等,突出的瓦斯使人窒息或引起瓦斯爆炸,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矿井损毁事故。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开采地质条件也日趋复杂,矿井深部开采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将愈加明显。作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如果能够及时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防突措施,可以有效避免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杨成方 《广东科技》2014,(6):112-113
现今,我国地下采矿事业蓬勃发展,但是因开采过程中的爆破、出矿等原因产生粉尘、有毒有害气体等污染物对井下作业人员身体造成很大危害。因此,针对矿井内产生的一氧化碳、硫化氢等有毒气体,在非煤地下矿山工程的开采过程中引入机械通风系统势在必行,从而改善非煤地下矿山的开采环境,提高矿井空气质量,保证井下作业人员身体健康。就非煤地下矿山机械通风系统的建设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与进步,我国的井下煤炭开采施工技术也得到高速的进步与发展。当前,我国煤炭的主要开采办法便是进行井下作业开采,当然它同样是煤炭开采业主要且使用最广泛的方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采煤技术和工艺加以改进与研究是必要的。跟其他类型的产业向比较,煤炭产业更应该关注的是生产的安全性。本论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历与经验,对采煤技术与工艺进行详尽的分析与说明,并着重探讨采煤工作必要的作业条件以及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6.
针对辅助运输方式采用防爆柴油机无轨胶轮车不转载连续运输的矿井,应用射频识别和总线技术,开发井下交通运输管理系统,以解决井下作业车辆定位、调度等难题。首先确定系统结构及传输机制,然后研究了RFID定位算法以及管理数据库软件。本系统为井上人员及时掌握井下作业车辆的动态分布,以及实现交通调度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逐渐步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各项基础建设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不管是经济建设还是人们的生活,对于石油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为了更好地解决石油资源供需问题,也极大地推动了石油资源的开采力度,推动了石油行业的发展。在石油资源实际开采过程中,时常面临着超深井开采操作,也导致开采难度逐渐增加,此外,在作业过程中,也可能会面临底层裂缝的情况,再者,因油井非常深,在确定位置过程中难度也相对较大,这些因素都是导致油井开采和控制难度不断增加的原因,对获取石油资源和油井钻取工作产生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张国强 《科技信息》2009,(22):I0282-I0282
煤矿井下开采常发生突水事故,由于矿井所在地水文地质条件不同,发生突水的形式具有多样性,文章通过实例,在查清矿区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的基础上,分析了塔里木乡煤矿突水因素、突水水源及突水通道,对烧变岩中的积水提出治理措施和预防突水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石油行业为了满足市场的发展需求,不断地更新石油的开采技术。本文将从长庆油田井下公司带压作业所取得的成就对长庆油田井下公司带压作业技术做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井下噪声对作业人员心理生理的影响,探究井下噪声的危害,通过对某矿井下作业人员问卷调查,用统计数据去分析噪声对作业人员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井下噪声对作业人员的影响是由年龄、工龄、作业区综合影响的结果,只从单一因素考虑噪声对井下人员的影响是不全面的;噪声对井下作业人员的影响,不仅与年龄、工龄有关,还因作业区间的不同而不同.井下噪声对心理的影响主要是使作业人员产生烦躁情绪,对生理的影响主要包括对听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