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网络文学是一种结合了网络科学技术、大众文化、个人先锋行为的新的正在演变中的文化现象,也是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它在网络上写作和传播,具有大众文化诸多特征。网络文学需要健康发展,则应具备人文价值、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2.
网络文学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应该富含刚健有为的精神“钙质”;作为大众文化产品,它需要传递文化的正能量;而作为一种新的文学形态,网络文学则需要有人文审美的意义赋予。网络创作要实现其价值书写的关键,在于处理好网络自由与文学担当、市场导向与艺术坚守的关系,以便让这一文学获得正确的意义向度,赢得积极的价值含量。  相似文献   

3.
汉语网络文学作为科技与文化的结合体,不仅具有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性,还具有与科技相关的大众性、自由性、后现代性等。从科技哲学视角对汉语网络文学进行研究,分析了科技哲学与汉语网络文学的关系;从本体论探讨了汉语网络文学的存在形态和意义生成;追溯汉语网络文学的人文精神价值;提出科学理性是汉语网络文学创作与传播的主线,应使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达到两极平衡;阐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主义与超文本的联系。以引导汉语网络文学向文学性、思想性、哲理性等方面良性发展,促进文学与媒介、科学与艺术、网络与文化的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4.
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引导了更加私人、更加个性化的网络圈子和网络生活的建立,意味着个体传播者的崛起和网络标准人文精神的回归.本文从网络文学的创作特点、表现形式出发,探讨了网络文学对现代文坛的影响冲击以及带给读者的思索启示.  相似文献   

5.
网络文学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网络文学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认为互联网为文学营造了一个新的发展平台,也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学体制,网络成功地培养了一批新型文学作者,形成了与传统文学多元共生的局面。就目前来说,网络文学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文学现象来研究,而缺乏对个案的研究,对网络文学的研究需要以包容的心态和全新的眼光,简单的指责和印象式的批评是研究者所要警惕的。  相似文献   

6.
谈大众文化对大学生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市场化、政治的民主化、产业的工业化、社区的城市化、规则的法理化,大众文化作为一种消遣文化工业便应运而生。大众文化以其独特的品性深受大学生的欢迎。它是一把双刃剑,影响着大学生们的价值取向。他们追求现实、功利、物质享受,强调主体意识、个性觉醒,忽视内心自省、艰苦奋斗,淡化集体意识、国家观念等传统美德。  相似文献   

7.
大众文化作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文化现象,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形塑现代社会。网络的发展,使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现象更加明显,网络文化更成为一种全球性的强势文化,呈现出"去中心化"的特征。事实上,浮躁的大众文化幻象背后隐藏着意识形态的本质,它表达的是特定主体在一定时期内所具有的价值观。为正确引导大众的价值追求,应对大众文化进行适应性重塑。即大众文化建设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原则,弘扬中国精神;注重以"情"动人,协调和整合价值取向;加强对话意识,顺应大众媒介特征,引领流行风尚。  相似文献   

8.
网络文学是信息时代传统文学和电脑网络碰撞的产物,是新世纪文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文学在失去轰动效应之后,为什么会在网络上异军突起,获得新的生命力?本文试图从网络文学创作的主体、创作载体和接受方式几方面入手,思考网络文学的出现,给传统文学创作带来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市场化、政治的民主化、产业的工业化、社区的城市化、规则的法理化,大众文化作为一种消遣文化工业便应运而生。大众文化以其独特的品性深受大学生的欢迎。它是一把双刃剑,影响着大学生们的价值取向。他们追求现实、功利、物质享受,强调主体意识、个性觉醒,忽视内心自省、艰苦奋斗,淡化集体意识、国家观念等传统美德。  相似文献   

10.
以文化研究为主要分析手段,从文学价值的维度对20世纪90年代网络文学初始期的现状进行透视,力图对90年代及以后的网络文学作出正确读解,从而真正揭示其内在意义,确立起它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大众文化是指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经济体制转型以来,伴随着日渐繁荣的商业文化环境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消费性文化,经济属性是其重要属性之一。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为大众文化的商品化提供了生长的条件和土壤。但在商品经济浪潮的冲击下,中国大众文化为迎合大众而成为一种消费性的文化,表现出对历史连续性的拒绝和对主体的否定。我们必须以人文精神向大众文化渗透,将其提升,拓展其精神向度,使其逐渐接受价值理性的制约,最终建立起大众文化生产的秩序。  相似文献   

12.
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文学的出现,把文学发展引入了新的格局。比较文学面临新的挑战;网络文学打破了地域和时空,或许意味着世界文学时代的到来。世界文学侧重价值判断,比较文学注重求同辨异。网络文学能够为比较文学的发展和世界文学的孕生带来契机。  相似文献   

13.
就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虽然主流文化仍牢固占据中心位置,但大众文化正逐步从边缘走向繁荣,"群选经典"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经典化途径。红歌即是一种"群选经典"。本文在大众文化语境下论红歌,重点就在于挖掘红歌为什么能够突破时代局限,在每个当下的文化语境中完成其对现实的解读与价值增繁,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刘丽娜 《科技信息》2010,(25):214-214,222
网络文学是一种新的文学样式,他的独特性体现在四个方面,他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不足,但是,希望文学界的有识之士为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培育一个良好的氛围。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与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现代化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突出。中国的现代化文化建设是一个有机系统,其中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是最基本的文化要素。在当代中国的现代化文化建设中,必须努力处理好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关系,使每一种文化形态都肩负起自己的时代责任,以达成实现中国现代化文化建设这一共同的价值理想。  相似文献   

16.
自从网络文学这种新的文学现象产生后,文学理论界对此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也存在不少模糊之处,如对网络文学概念的界定,对网络文学特点的描述,对网络文学与网络技术关系的探讨,都需要重新思考。本文从网络文学概念的定义和特征等问题入手,对网络文学的研究进行了反思,试图为进一步研究打开一个缺口。  相似文献   

17.
网络文学走红 作家态度冷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是这两年人们常挂在嘴上的一个词,它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正日益显现。爱好写作的一族更是利用网络任意挥洒、随心所欲地发表作品,满足创作和倾诉的欲望,尝试发表作品的快感。人们给了网上传贴的这些文字一个专门名词:“网络文学”。 网络文学如今正在网民中逐渐走红。有人预言,“网络文学将成为文学流通的主要方式”。它果真会在新的一个世纪取得如此显赫的地位吗? 无论是网上作者还是网下作家,都认为网络文学还处于起步阶段。名叫“小木克”的网民说,他从事网络文学创作的动机是“为了找回一点写作  相似文献   

18.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文化建设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文化形态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民间文化、各种形式的亚文化多元共生,相互影响。大众文化凭借大众传媒的力量试图越过自身边界同质化其他文化形态,但是不同的文化形态仍然具有自己的价值取向。在这一背景下,正能量作为多样文化形态的价值契合点,对实现多样文化形态中审美价值的融合与范导具有重要意义。有效利用正能量这一价值契合点。为文艺批评实现多样文化形态中审美价值范导提供了一条可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在数字出版时代背景下,网络文学已经成为受众最主要的文化消费品之一,而网络文学中存在的宗教形态在读者的意识形态领域,形成了新的困惑与冲突.传播极端利己主义思维、曲解传统教义、倡导极端宗教思想、宣扬邪教等等,不仅严重威胁网络文化安全,也不利于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形成.只有加强作品审阅,构建数字出版监管机制,完善数字出版法律法规,强化宗教素养教育,方能有效治理网络文学中宗教信仰误区带来的网络文化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20.
网络文学是网络技术延伸和普及的产物。因网络所具有的匿名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等技术优势,网络文学相比于印刷性传统文学,拥有巨大的自由,并呈现出平民化风格。同时,网络文学的自由性对传统文学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