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体育教学中,研究教师和学生的心态,优化课堂心理气氛,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优化的课堂心理气氛使学生心情舒畅,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能够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因此,要想形成良好的心理气氛,就要加强思想教育,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打开心灵窗口,沟通情感交流渠道;提高教师的自身影响,创造良好的教学场境。  相似文献   

2.
陈晓佩 《科技信息》2012,(1):340-340
本文以班级教学工作与心理沟通和疏导的联系为探讨目标,研究了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四个因素——个体因素、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并且着重阐述了心理沟通和疏导对班级教学工作的诸多重要性,包括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主动性、互动性和成就感等方面,通过这些探讨及研究,意在让教师重视班级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心理沟通和疏导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师生之间的良好沟通是实现高校内部公共关系目标的重要内容。当前,部分高校中存在着部分教师不重视与学生沟通和不善于沟通的现象。导致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部分教师没有掌握沟通的知识和技巧。高校教师实现师生之间有效沟通的技巧包括自信的态度、良好的心理、正确的表达以及积极的询问或倾听。  相似文献   

4.
牛芳 《科技咨询导报》2010,(13):154-154
中等舞蹈教育是舞蹈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环节,教师承担着繁重的教育任务,对学生鼓励和耐心的诱导,与学生用心沟通和交流,以情感作为纽带来把握学生的心理脉络,为实施教育目的服务。  相似文献   

5.
教师与学生谈心,既是老师和学生实施心理沟通的有效途径,也是通过教化,加速学生社会化进程的必由之路,因此,与学生怎样谈心体现了班主任和所有德育工作者的基本功.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弘扬学生个性的今天,师生更需要沟通.通过沟通,求同存异,有利于增进师生互相理解,取得学生的支持和配合;有利于增强教师的亲和力、凝聚力、向心力;有利于师生间良好人际关系的构建;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那么,教师应怎样与学生谈心呢? ……  相似文献   

6.
在素质教育改革的今天,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如何更好的进行创造教育,对我们教师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我在工作中深有体会,与学生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相当重要,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下面就为什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谈谈自己的几点经验。师生关系作为学校生活中的一个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不但是开展学校工作的主要心理背景,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而且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最直接的途径。对教学活动以及素质教育的展开都有重大影响。师生关系作为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成长氛围的构成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  相似文献   

7.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教育者以及协调者,所以要处理好与学生、家长、科任教师之间的关系。而沟通是处理好这几方面关系的关键所在。与学生能沟通好,重要的是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倾听他们的心声;与家长能沟通好,关键是目标一致,都是为了孩子好;与科任教师能沟通好,主要是目的一致,都是为了整个班级的管理。沟通好了各方面的关系,老师、学生、家长、科任教师拧成一股绳,学生们的受益是终生的。  相似文献   

8.
师生之间良好的交流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教师与学生在知识、心理、品质等方面的交流中形成和谐的氛围 ,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教育和熏陶。因此 ,交流和沟通在学校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师生之间的心理沟通是班主任搞好班级工作的重要条件之一。心理沟通,是指师生之间心理上的互相容纳,即理解对方,接受对方,信任对方、尊重对方。具体讲,就是学生能理解教师对他教育的合理性和正确性,乐意接受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并且化为行动;教师能理解学生言行产生的背景,透析学生言行的真正动机,体谅其具体情境,知其所想,在情感上,师生之间相互接受,将心比心,不曲解对方。  相似文献   

10.
心理沟通就是师生之间在心理上互相包容对方,理解对方,接受对方,能够做到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具体来讲,就是学生能理解老师对他教育要求的合理性和正确性,乐意接受老师的教育指导和帮助,并且化为行动;老师能理解学生言行产生的背景,透析学生言行的真正动机,体谅其具体情境,知其所想。在情感上,师生之间相互接受,将心比心,不曲解对方的本意。师生心理沟通是教师打开学生心灵天窗的钥匙,也是教育成功秘诀之一。  相似文献   

11.
教师是园丁,学生是花朵。学生的茁壮成长离不开教师的精心呵护,所以教师的心理健康才能让学生的心理更加健康。如果教师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不仅仅会影响工作效率,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生活态度和学习的积极性等,所以说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是不能忽视的,也是刻不容缓的。该文主要针对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的状况进行分析,找出教师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2.
教学中师生交流的科学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生之间良好的交流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教师与学生在知识、心理、品质等方面的交流中形成和谐的氛围,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教育和熏陶。因此,交流和沟通在学校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陈瑜 《枣庄师专学报》2005,22(6):110-112
教师的心理是否健康,不仅影响教师本人的教育教学和心理水平,而且影响学生,甚至影响全校的教育环境.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有社会的期望值升高、社会文化观念、社会教育资源等因素的影响,还有来自教学环境、教师角色冲突、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杜安立 《科技咨询导报》2007,(13):242-242,244
文章从学校德育条件的优化入手,探讨了如何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本文论述了学校德育条件的基本内涵、学校德育条件的作用机制、学校德育条件的优化途径。文章重点从注重生活教育和德育实践,使学生真正成为德育实践的主体;注重师生心灵沟通,建立心理相融的教育条件;树立教师威信,赢得学生信任与尊重;创造民主、平等的德育交流机制,培养学生的德育主体意识;强化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等方面论述了优化德育途径。  相似文献   

15.
沟通不仅是指人们心灵的沟通,而且是指人与教学的沟通。只有心灵沟通,教师与学生课堂上的配合才能默契。也只有与教学的各个环节沟通,教师才能在工作中得心应手。因此,沟通是英语教学的辅助手段。本文通过人与人之间沟通,进而达到人与教学环境沟通的分析,探索英语教学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祁福鸿 《科技信息》2011,(32):I0148-I0148
当今的中小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就被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的情况比较普遍,由于家庭不和、长辈溺爱、社会不良风气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部分学生在与人沟通、待人接物等方面存在障碍,在学习、情绪、意志、个性、习惯等方面出现问题,成为心理问题学生。另外,健康的心理是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方面,是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学习品质和开发智力的基础。因此,关注学生的心理,构建和谐的语文课堂,净化我们的社会风气,已成为中小学语文教师研究的又一新课题。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才是和谐的课堂呢?我想,和谐的语文课堂要求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理  相似文献   

17.
以某普通本科院校为例,采用自编《教师课堂沟通方式学生评定量表》和《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学生评定量表》作为测量工具,对大学教师课堂沟通方式及其教学效果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表明:(1)大学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和非语言沟通不存在显著性差异;(2)大学文理科教师在课堂上的沟通方式不存在显著性差异;(3)大学教师的课堂沟通方式与其教学效果之间呈高度正相关关系;(4)大学教师的课堂沟通方式对其教学效果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 在英语教学中,各个学校普遍存在着这样一个现象:初一皆大欢喜;初二两极分化;到了初三就有一部分学生放弃不学了。这部分学生在过去的英语学习中,由于多次失败而形成了心理障碍——失败定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对这方面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变"失败定式"为"心理优势"。一、什么是"心理优势"和"失败定式"心理优势论"是张思忠教学法的重要理论之一。心理优势是指对实现目标有着强烈的成功的渴望,是  相似文献   

19.
朱彩梅 《科技资讯》2007,(17):248-248
学生的成长需要理想阳光的照耀,需要成功的体验,需要理解和沟通。而我们的现行教育则忽视了对学生生命价值、生存方式、学习状态的研究,我们的教育方式和学生的心理需求存在着严重的矛盾;这是造成学生厌学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20.
专业教师兼职班主任是高校为了加强大学生班级管理,提升学生培养质量的举措。面对信息时代的大学生群体,专业教师兼职班主任在3个方面具有优势:在学生管理工作方面,能利用更多时间在课上课下同时与学生进行更为有效和细致的沟通;对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与创新能力更有针对性;可以站在更高角度帮助学生规划职业生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