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话描写是鲁迅小说中塑造人物的一个重要手段,鲁迅善于抓住人物有特色的谈话,他还善于运用对话交代情节,进行过渡,推动故事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小说教学也是教学重点之一。特别是鲁迅的小说,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本文以小说《孔乙己》为例,略谈探究鲁迅小说教学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3.
周甲辰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5,1(2):95-99
《孔乙己》的主旨并不是反对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教育制度,不是表现一般社会对苦人的凉薄,也不是表现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孔乙己》中最基本的情感体验是孤独与虚无,它是困扰了鲁迅一生的森森鬼气的形象化。 相似文献
4.
摘要:《祝福》是鲁迅先生小说集《彷徨》中的首篇,是其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小说通过祥林嫂这一艺术形象,揭示了封建礼教思想束缚下中国传统妇女的悲剧性命运,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农村的状况以及中国的社会矛盾。《祝福》中倒叙手法的运用、特定环境的描写以及多种人物刻画手法的使用等,凸显了小说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5.
《彷徨》中较多地运用了细节描写。这对于塑造典型形象,揭示主题、泻染气氛都产生了巨大的作用。而且这些描写不仅表现了鲁迅卓越的艺术才能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更为现代小说的成熟创造了宝贵的艺术经验。 相似文献
6.
作为美国文化发展史的一个阶段的文化寓言式故事,它的结构小巧玲珑,寓意深刻,他的创作手法多种多样,使他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有两方面是现代西方文学的先驱:一是象征手法在小说中的运用。二是对人在精神与道德上的心里分析。在《红字》当中,对Hester Prynn的描写除了巧妙的运用象征手法揭示了事物的现象与本质,以及对Hester Prynn的内心世界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之外还运用了明暗对比分析法及舞台技巧等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7.
8.
《孔乙己》中人物的愚昧、麻木、冷漠甚至冷酷的心态是被封建社会的人才观扭曲的。即只有为官作宦的人才是人才,官品的大小就是人的才能的大小。 相似文献
9.
卢杨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2,(1):75-77
"诗三百"感物起兴,多举鸟兽虫鱼草木之名,《诗经》涉及昆虫描写的共17篇,集中于"风"、"雅"两部分,其中"风"诗8篇,"雅"诗9篇。纯粹从昆虫的自然属性去描写,在《诗经》中有8篇。描写昆虫,运用饶有意味的形式,即"比"的手法,来表达当时人们的一些美好愿望,在《诗经》中《螽斯》、《硕人》和《东山》篇得到印证。昆虫在《诗经》中被赋予了某种情感,或喜或悲,或褒或贬,或赞或讽,成为作者情感的载体,虫与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蜉蝣》、《无羊》、《小宛》、《小弁》、《青蝇》、《荡》、《瞻卬》诸篇中有很好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王莉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3(4):71-74
针对《孔乙己》叙述说法不一的情况,我们认为《孔乙己》作为第一人称回忆性叙述本,其中小伙计“我”必然包含两个自我,即叙述自我和经验自我。真正的叙述应为叙述自我,而且是可靠的。由此,我们还可以看到本体现出的对孩子的关注意识和作强烈的自省意识。 相似文献
11.
戏剧独白 (soliloquy)是作家用来揭示人物心理活动和思维活动的一种心理描写技巧。艾米莉·勃朗特在《呼啸山庄》中运用了戏剧独白这一特定的艺术手法。本文试图用心理分析的方法 ,探索《呼啸山庄》中男女主人公凯瑟琳和希斯克里夫的强烈的感情 ,挖掘人物的无意识的精神世界 ,并演绎他们的生死之恋。 相似文献
12.
《史记》的细节描写非常成功。司马迁善于通过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等方面的细节描写 ,刻划人物形象。通过细节描写 ,烘托环境气氛 ,反映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 ,预示人物的结局。通过细节描写 ,阐明深化主题 ,增强作品的真实感、具体感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3.
14.
史铁生的《务虚笔记》以小说的方式思考存在 ,其思考的展开方式构成它独特的人物形态、故事逻辑和对话形式。其中 ,对话在这部作品中占据着特别重要的地位。将这些对话的形式与功能进行类型分析 ,便可以看到这部小说采用或创造出如此多样的对话形式 ,实现了作者对于存在的更充分、更自由灵活、更简捷有力的小说式思考。如果它只采用传统的人物对话形式 ,则不仅会导致篇幅的成倍增长 ,而且 ,其思考性也决不可能在一部小说中达到如此的广度、密度、深度和明快透彻 相似文献
15.
徐孝先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1(1):80-82
对艺术创作的精微的追索,是我国艺术家古来的优秀传统.“推敲”一词的据典,可以溯源出唐时大诗家韩愈和苦吟诗人贾岛间的一段佳话,并熔就出“乌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千古绝句.蒲松龄在《聊斋志异》的创作过程中,对人物对话的反复锤炼,亦可谓对艺术创作求其精微的典范.现存的半部《聊斋志异》手稿,是蒲松龄的最后定稿,从这定稿不难看出,他对其中部分作品的段落,字句的修改,甚至对 相似文献
16.
屈原《九歌》中的爱情描写扑朔迷离,对于其爱情描写的读解争议颇多。我们应从3个层面来理解《九歌》的爱情描写:《九歌》的爱情描写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是文学艺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九歌》的爱情描写是当时交感巫术意识的体现,是以男女情爱来敬神娱神的描述;《九歌》的爱情描写是用“男女比主臣”的比兴艺术手法,来抒发个人哀怨之情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18.
19.
郭兴良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1,20(1):63-65
作为神魔小说的《西游记》,充满了超乎寻常的幻化描写。这些描写并非毫无根由的歪思邪想,而是以形式的“极幻”反映了生活的“极真”,种种幻化的笔墨无不透露出那个时代所特有的化意味。 相似文献
20.
《水经注》山水景物描写的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郦道元的《水经注》既是一部系统完整的地理学著作,也是一部生动优美的文学作品。其中的山水景物描写富有个性特征、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用简洁的语言,捕捉最富有特征性的景色,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自然山水进行个性化的刻画;开发挖掘客观景物的内在品质,使山水井物的精神特质得以深刻的表现,突出地刻画显现了各种不同的山水性格;在叙事描写之中包含着真情实感,融情入景、情与景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