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锡华是海外华文散文名家,但历来论者多以幽默论其散文风格而遮了其他某些方面。本文从梁氏一些代表作的解读出发,力图重新全面认识梁锡华散文的为文风格和价值追求,认为:求诚、崇正才是梁氏散文最基本的风范和特色。  相似文献   

2.
基于刘宓庆的翻译风格论,从音系、句法、词语、章法和修辞标记等角度分析葛散文翻译的语言特征和风格。并从翻译风格论分析其重现原文风格的翻译策略,即对应式风格转换、重建式风格转换和淡化式风格转换,以期为国内散文翻译实践提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最普遍的坐标变换是梁氏变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梁氏变换,进而提出梁氏力学和梁氏相对论。  相似文献   

4.
梁氏变换下的非瞬时尺缩效应公式是不正确的,梁氏变换下,加速系仍然不是单一的体系,梁氏力学公式不可能是精确的公式。梁氏变换允许超光速体系存在,这又导致“信号的最大传递速度为光速”的假定失去意义。  相似文献   

5.
明清散文,流派众多,更迭频繁,风格多样。它们极大地丰富了古代散文理论,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创作经验,贡献出了一大批特色显著的散文作品。探讨明清散文流派演变的动因和规律,对我们当前的散文创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散文《落花生》自20世纪早期发表以来,以其“质朴醇厚、意境深远”的风格,被誉为现代散文的经典,并多次选入语文课本。本文拟从国内两位知名译者张培基和刘世聪先生的译作出发,对译文中起着画龙点睛作用的词语和形式上相对短小的语句结构,即“小语”,进行文学语体风格传译和文化意象传译的探讨,通过译文对比赏析管窥散文英译之奥妙。  相似文献   

7.
杨朔散文之所以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与他散文的语言特色是分不开的。杨朔散文的描写语言,具有绘画的造型力,是高度形象化的语言,他的抒情风格是内向的,这种抒情格调决定了他抒情语言的含蓄、隐秀,而洗炼、精约,则是杨朔散文叙述事物的基本特色。无论是描写语言、抒情语言,还是叙述语言都具有诗的概括力和表现力,都洋溢着抒情诗语言的艺术美感。  相似文献   

8.
通往“大气散文”的桥梁──试评贾平凹散文的地域性特色赖闽辉,陈玉龙在小说家的盛名之下,贾平凹的散文仍能与之同辕共驾,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这在新时期文坛确属罕见。贾平凹是位自我意识很强的作家,这不仅使其散文极富特色,而且决定了其散文风格转变的必然性。贾...  相似文献   

9.
泰华女作家梦莉的散文有独特的梦幻风格。宣泄痛苦和伤感,使她的散文散发出哀而不伤的悲剧色彩;积极的人生观和平等、民主、博爱的思想,构筑了她人生梦幻的重要图景;婉约词风的现代节奏,扣人心弦的细节描写,自由跳跃的性别置换是梦莉散文艺术梦幻的自由旋律。  相似文献   

10.
本文应用光速不变性原理推导洛仑兹变换和超光束洛仑兹变换,指出以超光速洛仑兹变换为数学基础可以建立超光速狭义相对论,本文顺便指出,平动梁氏变换和转动梁氏变换均可推广到超光速领域,于是可建立超光速梁氏相对论。  相似文献   

11.
郑向恒是台湾当代著名的学者和散文家。其游记散文表现了她对中华古者文明和民族命运的深厚热爱和关切之情,显示出浓郁的文化底蕴和家国之思。风格自然、亲切,语言简炼、朴实。  相似文献   

12.
张洁 《镇江高专学报》2012,(3):24-25,29
林语堂的散文,历来以独特的风格被人们所熟知。风格闲适冲淡,理性和智慧交融,中西合璧,体现了独特的个人风格。关于他的散文有诸多争议,但是其文学价值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3.
巴金的散文真挚亲切,真情流露于字里行间,自然地感染读者。张培基先生和刘士聪先生在翻译巴金的散文时,从不同的着眼点入手,如动词的翻译、文字节奏美的再现、否定表达的灵活处理等,再现了散文清丽、自然的风格,让译语读者也感悟到原文的美。  相似文献   

14.
许地山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风格独特的作家,其散文创作中浸润着浓厚的宗教思想;联想丰富、想象奇特,富有人生哲理;文短语精,构思精巧,富有“诗意”,是“五四”时期现代抒情散文和散文诗的代表,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5.
散文的翻译由来已久,但是在这种美文翻译中对风格的探讨不足。本文试运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指导散文的翻译,并在探讨怎样达到散文风格上的对等。  相似文献   

16.
付必琼 《科技信息》2012,(36):219-220
本文根据顺应论,通过从语境关系顺应和语言结构顺应两个层面对米丽亚姆·C·多姆的散文翻译实例进行解析,阐述了译者是如何在充分解读英语散文修辞、意义和风格的基础上,选择直译为主的翻译策略和多种技巧进行翻译,最终实现意义的再生,顺利做到原文和译文的功能对等。  相似文献   

17.
在唐宋八大家中,苏轼散文因其独特的个性与高尚的品格,呈现出不同凡响的飘逸与洒脱风格。他那种旷达的人生态度,行云流水般的散文创作,无不潜移默化的受了庄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余秋雨、余光中为两岸著名学者、散文家,他们的创作都超越了平庸,创造了神奇,成为20世纪两岸散文的亮点。在某种意义上,他们的创作既代表了散文的成就,又代表了散文的高度。本文通过二者散文在文化态度等诸方面特点的比照分析,凸现二余散文的创作风格及其文史学地位,并力求从二者的创作心态、风貌中揭示两岸散文某些具有普遍性、代表性意义的特质与内涵。  相似文献   

19.
肖剑南《东有启明西有长庚:周氏兄弟散文风格比较研究》具有细腻、平实、新颖等鲜明特色,推进和深化了周氏兄弟散文风格比较研究,对于构建一套切合散文文本的本体性理论批评话语,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许淇的散文在寻找自己,既是散文家的自己,又是散文的自己。通过对大自然的欣赏和回归探索人的生命的终极意义,把人生从繁冗的世事或社会的异化中解脱出来。文人的雅趣、诗画的情调、章法的严整、文笔的清丽,构成了许淇散文的风格。其志人散文常常在简约的文笔中突出人物命运的巨大跌宕,具有人生的悲怆感和苍凉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