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十二烷基硫酸锂(LDS),脲(Urea)等变性剂作用于ACPase,以荧光法跟踪该酶的构象变化,随着LDS浓度提高荧光强度下降但发射峰没有位移,而在Urea中,荧光强度随着变性剂浓度上升而下降,发射峰明显红移,由330-350nm。分别测定其变性及失活的动力学常数,比较酶构象及催化活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变性与失活为快相和慢相的一级反应,在LDS作用下,失活速度大于变性速度,属于快活力慢构象变化的…  相似文献   

2.
脲对果菠萝蛋白酶的变性与失活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脲为变性剂,以荧光光谱为监测手段,对果菠萝蛋白酶(Fruit bromelain)的分子构象变化进行研究,酶的荧光强度随脲浓度增大而递增,发射峰出现红移。荧光偏振在 230~240 nm及 260~290 nm 出现二个负峰,后者较为显著,并随脲浓度增大而加剧。脲对酶水解N-苄氧羰酰 L-赖氨酸对硝基酚酯(CBZ-Lys·pNP)活力的影响,表现为非竞争性抑制类型;比较脲对游离酶(E)及结合酶(ES)的失活速度常数。结果二者相等,底物不表现保护作用。测定酶在不同浓度脲中的变性速度常数和失活速度常数,比较了酶的构象变化及催化活力的关系,酶的失活速度常数比变性速度约大6~16倍。说明酶活性中心对脲的敏感性,酶活力的表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酶构象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3.
比较了猕猴桃蛋白酶(Actinidin)在盐酸胍中变性时的荧光变化与活力变化的关系。当胍浓度为0.1 mol/l时,酶的最大荧光发射波长λ_(max)不变,荧光强度上升。此时酶被激活,活力提高25%,激活速度比变性速度快5.0倍。胍浓度逐渐增大,酶λ_(max)略红移,4.0 mol/l时达336 nm。但荧光强度降低,酶表现为快相和慢相失活的二个一级反应,失活速度常数比变性速度常数快 1~3个数量级。Actinidin 的激活与失活现象显示这可能与活性部位相关的 Trp 微环境的构象变化有关。胍变性结果指出 Actinidin 构象变化速度小于活力变化速度,这代表酶变性反应时慢构象变化快活力变化的一种模式。  相似文献   

4.
十二烷基硫酸钠对猕猴桃蛋白酶的变性作用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应用光谱法观测酶的结构变化,紫外差光谱显示在233nm有一较明显的差吸收负峰,在286nm、300nm左右有不大的负峰和在265nm的正峰;荧光谱显示327nm的相对荧光强度随SDS浓度的增高而递减;发射峰位置红移,酶受SDS>4.1mmol/1作用1h,可引起310nm新荧光发射肩。动力学资料表明,SDS对酶的变性过程为一级反应;酶的失活分快慢相,呈现二个一级反应,同时测定在SDS作用下actinidin的变性与失活速度,表明酶的失活速度大于变性速度,似可认为低浓度SDS能使结构域相错开,从而敏感地改变活性部位的微区结构,导致酶快速失活,提高SDS浓度则使酶的结构域发生构象变化,引起光谱法所显示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果菠萝蛋白酶在有机溶剂中的变性与失活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测得果菠萝蛋白酶是由单亚基组成,分子量约为30k,pl为4.6,每个酶分子含一个游离疏基和二个硫硫键,甲醇、乙醇、乙二醇对酶活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甲醇、乙醇表现为非竞争性,乙二醇为竞争性,其抑制常数分别为:20%、16.5%和11%。在有机溶剂作用下,监测荧光(332nm)强度随时间的变化过程,作为变性的指标,测定酶在不同浓度有机溶剂中的变性动力学,并按邹氏法测定酶的失活动力学,对酶构象及催化活力关系进行比较,酶的失活速度大于变性速度,说明酶活性中心处于对有机溶剂较敏感的区域,酶的变性与失活过程均可分为快、慢两相的一级反应,这意味着可能存在着部分活力的中间态。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人血超氧化物歧化酶(h-SOD)在脲、胍及不同温度下变性的分子构象与活力之间的关系。酶的吸收光谱与酶活力的变化表明:当用不同的变性剂处理后,酶蛋白的空间结构发生了改变,紫外吸收表现出明显的增色效应;酶的荧光强度随脲浓度的增加有所增加随胍浓度的增加明显下降,在4mol/L胍变性条件下,h-SOD的发射峰自337nm红移到353nm,且酶活力明显下降。据此结果推测:酶活力的下降与构象的改变是同步发生的。  相似文献   

7.
乙醇对鲍鱼碱性磷酸酶活力与构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乙醇为效应物研究对鲍鱼碱性磷酸酶(ALP)活力影响的结果表明.酶的剩余活力随着乙醇浓度增大而迅速下降,乙醇浓度40%可使酶活力完全丧失.说明乙醇对鲍鱼ALP有明显的失活作用,JG50为13%.含较低浓度乙醇(30%)的失活过程是可逆的反应.测定乙醇对酶的失活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乙醇对鲍鱼ALP的失活作用是非竞争性机制,说明底物存在不影响乙醇对酶的失活作用.应用荧光光谱、紫外吸收光谱研究鲍鱼ALP经乙醇微扰后的分子构象变化,发现乙醇对酶分子构象有显的影响,酶的内源荧光强度随乙醇浓度增大而增强.荧光发射峰逐渐发生红移.紫外吸收光谱在276nm吸收峰随乙醇浓度增大而增强.这些结果表明.酶蛋白分子中的生色基团残基的微环境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8.
盐酸胍中酸性磷酸酶活性部位构象变化与活力变化的关系,酶于0.6mol/LGu-HCl中,其相对活力提高20%,当GU-HCl浓度增加到1.2~2.4mol/L时,酶的相对活力,其活性部位紫外-可见光谱500mm处吸收峰及荧光发射光谱515mm处的发射峰值下降,同时测定了酶的变性与失活常数,也研究了酶的重折叠与复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盐酸胍中酸性磷酸酶活性部位的构象变化五活力变化的关系。酶于0.6mol/L Gu-HCl中,其相对活力提高20%,当GU-HCl浓度增加到1.2-2.4mol/L时,酶的相对活力,其活性部位紫外-可见光谱500mm处吸收峰及荧光发射光谱515mm处的发射峰值下降,同时测定了酶的变性与失活常数,也研究了酶的重折叠与复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比较了大熊猫肌酸激酶在各种不同温度下热变性时,活性变化与构象变化的速度常数。结果表明在较低温度下,酶的失活速度与构象变化速度相当.而在较高温度下变性时酶的失活速度快于构象变化速度。这表明酶分子的活性部位的微区构象比整个分子的构象具有更大的易变性或柔性。  相似文献   

11.
文昌鱼酸性磷酸酶(ACPase,E.C3.1.3.2)是一种含有铁离子的金属酶,其可见光谱中500nm的吸收峰以及荧光515nm的发射峰为该酶分子含铁的特征峰,与酶活力关系密切.通过荧光发射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对该酶在不同浓度甲醇溶液中的构象与活力变化进行研究.不同浓度(V/V)的甲醇对酶活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动力学分析表明甲醇对酶的抑制为非竞争性抑制,其抑制常数为20%.还研究了在甲醇存在下ACPase活力中心的构象与活力变化,结果表明其构象变化快于活力变化.  相似文献   

12.
文昌鱼酸性磷酸酯酶色氨酸残基的修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厦门文昌鱼(Branchiostonia belcheri Gary)分离纯化获得聚丙烯酰胺胶电泳单一蛋白区带的酸性磷酸酯酶(EC3.1,3.2)应用化学修饰方法,荧光以及紫外-可见光谱的变化,探讨Trp残基与酶活力的关系,被NBS修饰的Trp基团仅有一个Trp残基被氧化时,酶活力丧失90%,该Trp残基为ACPase表现活力所必需,而且优先被氧化、从光谱扫描(230~600nm)结果表明,经NBS修饰以后的酶构象发生变化,文昌鱼ACPase的Trp残基和酶分子上的铁离子等基团均为酶活力的必需基团,推测两者可能以配位结合,共同维持酶活力中心的构象。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文昌鱼碱性磷酸酶(AKP)的变性作用,结果表明:低浓度盐酸胍(0.5 mol/l,1.0 mol/l)对该酶具有明显激活作用;酶的荧光构象变化指标随脲浓度增大呈现两个陡变区(1.0~2.0 mol/l,4.0~8.0 mol/l),蜂位因变性剂存在而明显红移,表明肽链己发生较明显的伸展,该酶的失活与变性过程均为一级反应,低浓度脲(2.0 mol/l)作用表现为构象变化略快于失活,而高浓度盐酸胍(2.0 mol/l,4.0 mol/l)及高浓度脲(4.0 mol/l,6.0 mol/l,8.0 mol/l)作用均表现为失活略快于构象变化。  相似文献   

14.
文昌鱼酸性磷酸酯酶金属辅基初探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从厦门文昌鱼Branchiostoma belcheri(Gray)分离提纯酸性磷酯酶(EC3.1,3.2),进一步经Sephadex G-75和羧甲基纤维素(CM-52)柱层析纯化,获得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单一纯酶制剂,比活力为351μm/min mg。酶液吸收峰在280nm,320nm,500nm,表现出含铁离子蛋白的特征吸收峰,用原子吸收法和化学法(邻啡绕啉比色法)分析,证明了文昌鱼酸性磷酸酯酶(ACPase)含有铁离子;还原剂Na_2S_2O_4处理浓度提高,酶活力及荧光强度下降,280nm和500nm峰下降,320nm峰消失,以Na_2S_2O_4测定ACPase失活和变性速度常激,结果表明,Na_2S_2O_4的失活常数大于变性带数。  相似文献   

15.
IntroductionCalf intestinal alkaline phosphatase(CIP,EC3 .1 .3 .1 ) is a metalloenzyme which catalyzes thenonspecific hydrolysis of phosphate monoesters[1 ] .The X-ray crystal structure of bacterial alkalinephosphatase has been reported to0 .2 nm resolutionin the presence of inorganic phosphate[2 ] . Theactive site is a pocket containing a tight cluster oftwo zinc ions (0 .3 9nm separation) and onemagnesium ion (0 . 5 and 0 .7nm from two zincions) .CIP also contains zinc and magnesium ions…  相似文献   

16.
Trifluoroethanol has often been used in protein folding studies. The changes in activity and unfolding of arginine kinase from shrimp Feneropenaeus Ghinensis muscle during denaturation in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trifuoroethanol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far-ultraviolet circular dichroism and fluorescence emission spectra. Arginine kinase was inactivated in trifluoroethanol solutions. The tertiary and secondary structures of arginine kinase were also destroyed in the trifluoroethanol solutions. The unfolding and inactivation courses were measured and compared. Inactivation occurred prior to unfolding, which suggests that the arginine kinase active site is more easily damaged by the denaturant than the enzyme as a whole. The result also indicates that the arginine kinase active site is situated in a limited and flexible region of the enzymemolecu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