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徽科技》2011,(z1):52-55
淮北地区是我国北纬33°小麦产业带的重要部分,安徽省小麦主产区,近年淮北地区旱茬小麦面积保持在2100万亩左右.该区生态条件适宜,旱作茬口,产量较高,是安徽省小麦主攻高产和优质的地区.20世纪80年代起,安徽省提出小麦主攻淮北,自那时起,该区小麦高产技术推广工作基础较好,各类高产攻关活动活跃.“十一五”时期全省小麦纳入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组织“淮北地区旱作茬小麦丰产优质技术集成与示范”任务,由涡阳、蒙城、太和和灵璧4县人民政府承担,所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科技局实施,并由“淮北地区旱作茬小麦超高产关键技术研究”专题研究组专家负责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被国家科委、农业部列为“九五”期间全国重点推广项目的小麦覆膜穴播节水高产技术,最近由在河北省组建的国家半干旱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引进,并组织省内有关科研、农技推广部门在河北省不同小麦生态类型区布点进行试验与示范。  相似文献   

3.
基于BP神经网络解决小麦群体特征的图像理解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生长发育群体图像动态信息的识别与分析能够为小麦高产田的诊断提供定量化的诊断依据。依据诊断出的作物各生长阶段的群体结构和个体指标,通过技术措施对群体发展动态进行监测调控,使其沿着高产目标的预定方向发展。本文以小麦群体绿色面积和叶面积指标信息的获取为例,应用图像分割、图像增强技术提取小麦群体图像特征,采用BP人工神经网络(ANN)方法,建立小麦图像群体特征识别自学习系统,并将其应用于小麦图像群体特征识别中,准确率在85%以上,表明利用ANN技术对小麦图像群体特征识别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对2010—2011年小麦、油菜生长期间气候因素及技术措施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0-2011年小麦、油菜生长期间,光温条件好,利于小麦、油菜生长发育,以及好的政策导向和高产栽培技术的全面落实是增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要求,分析了我区小麦生产长期以来重量,轻质的发展历史和品质现状。指出了“稳定面积,提高单产,改善品质,分类指导”的调整对策。  相似文献   

6.
被誉为“白色革命”的塑料农膜地面覆盖技术,自80年代起在我国农业生产上日益推广应用以来,至90年代初已增产的粮、棉、糖、菜产值达数百亿元,现已成为我国发展高效农业的一项重要措施。地膜应用带来“优质、高产、高效”的同时,残留于农田的废旧农膜也对土壤和农作物生产构成了越来越重的威胁,这种负效应被称为“白色污染”。试验研究表明:每亩土地含残膜3.9公斤时,可使玉米减产11%-23%,小麦减产9%-16%,蔬菜减产14.6%-59.2%,棉花减产4.6%-8.1%。如此下去,必将严重阻碍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提高。“白色污染”已…  相似文献   

7.
从农业节水灌溉的技术措施和旱地农业的节水措施两个方面,本文系统地论述了河南省节水农业建设的有效途径,农业节水灌溉的技术措施包括加强灌溉工程的配套和管理、采用先进灌溉水技术以及实施节水灌溉制度等;旱地农业节水措施包括调整农业结构、选用抗旱高产品种、改革耕作制度、利用封闭型农田气候工程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增施有机肥以肥保水等综合农业技术措施,因地制宜地采取上述措施,能够取得节水增产的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免耕小麦高产栽培管理技术措施。免耕小麦指在秋粮作物收获后,采取一定的栽培管理措施,不用翻耕,直接在坂田上进行播种而获得较高产量的一项新技术,与传统栽培措施相比较,免耕小麦具有省时、省工、节本、增效的优点,对于改革耕作制度,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产量与产值,减轻劳动强度,缓解劳动力不足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省广大贫下中农在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推动下,进一步开展了农业科学实验群众运动,大搞科学种田,成功地采用“宽行窄株”插植规格,配合“前稳攻中”的水、肥管理技术措施,取得了水稻大幅度增产的明显效果。这是密植高产的一个新的途径,将为农业大上快上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10.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农业学大寨”运动深入展开,有力地促进农业生产向深度和广度进军。我县三熟制面积日益扩大,水田小麦也开始有了发展,并逐渐受到重视。夺取小麦三熟制全年高产,要解决小麦早熟高产的问题,又要解决早稻的迟种高产(并能适期收割)的问题。实践经验告诉我们:选用迟熟早籼品种较能适应迟种,并获得较高的产量。但存在秧龄长占用秧田面积多,以及成熟迟影响后作等问题。1973年我们进行品种搭配试验,采用早熟品种,不仅当季能取得高产,而且有利于后季的种植,从而达到季季丰收,全年高产的目的。1974年我所小麦田早稻种植竹莲矮5.58亩,平均亩产846.8  相似文献   

11.
带田是不同品种作物按一定方向和宽度带状间作的种植形式。在“农业学大寨”的热潮中,已成为夺取粮食高产的重要措施,深受广大贫下中农和农业工作者的欢迎。为了认识这一事物的增产机制,在从整体研究带田的同时,我们对头茬小麦的光、气、热效应与产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目的是充分利用带田效应,为我省小麦进一步高产和带田全面增产提供依据。这项研究是1975-1977年由甘肃师范大学、武威地区农科所和武威地区气象局共同进行的。从小麦播种到黄熟,对10厘米地温用棒式地温表进行了观测,重点时段的太阳辐射用相对日射表,天空辐射表与照度计(591型)进行了对照观测,带田通风形式用热型微风仪作了解剖测定。  相似文献   

12.
利用杂种优势,是夺取农作物高产的重要途径。近几年,我国杂交小麦的研究和利用取得了十分可喜的进展。化学药物去雄是大量配制小麦杂交种子的一个新途径,按照毛主席“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的教导,我省从一九七二年开始由杭州大学生物系、浙江农业大学农学系、杭州市农科所小麦组、建德县农科所等单位共同进行“小麦化学药物去雄”的研究。三年来,经过药物筛选,反复实践,初步认为“乙烯利”(2—氯乙基  相似文献   

13.
采用“高肥宽行稀播”高产优质低耗栽培途径,小麦苗期分蘖较多,根系生物量及硝态氮含量增加,地上部全氮含量及干物质积累增多,根冠比上升,叶面积适宜,具有优良的生理素质,从而为小麦的高产优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玉米为高产作物,根据以往經驗,亩产量远較小麦为高。在去年农业生产大跃进中,曾获得大面积的丰收,而且有不少亩产万斤以上的記录。获得丰产的原因,主要由于采取了合理的农业措施、密植和单株果穗数目及重量的增加所致。但今后随着农业技术的提高,而密植有一定限度,增加单株果穗数目及重量,就将成为取得更大丰收的一  相似文献   

15.
小麦育苗移栽是解决晚秋作物收获较迟与小麦要适时播种矛盾的一种方法,是夺取小麦平衡高产的一项有效的措施。这里介绍的是山东省郏城县贫下中农采用这一方法获得小麦高产的经验,可供我省各地在进行小麦育苗移栽时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新疆春小麦超高产"三优"栽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荒漠绿洲灌溉农业,春小麦生长发育及其器官建成与内地省区一些麦区比较有其特点,当其产量由中、低产进入高产和超高产阶段以后,群体擀量内涵、指标及其主要栽培措施发生变化,因此,应更新观念,从数量栽培向质量栽培转变。从而提出“三优”栽培法-优区、优种、优措施,有利实现春小麦高产和超高产。  相似文献   

17.
“优质高产蓖麻新品种及高效种植技术示范”项目为2002年度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支持项目,无偿资助金额80万元,由内蒙古通辽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通科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承担。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小麦的种植面积也在迅速的发展,在小麦的生产过程中,要科学种植,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本文针对小麦种植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希望能为小麦高产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合肥科技》2004,(9):8-9
为提高秋冬季农业开发和夏季粮油生产水平,实现秋种工作新突破,从今年秋种起,我市以推广实施秋种十项重点技术为载体,全面组织开展油菜、小麦和蔬菜优质高产攻关示范活动。  相似文献   

20.
根据小麦生长的农业气象观测资料,分析吉木乃县小麦生长期气象条件对小麦生长发育及品质产量的影响,为小麦生长发育、优质高产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