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用节节麦/野燕麦//偏凸山羊草/硬粒小麦杂交,F1自然加倍成节节麦一野燕麦一偏凸山羊草-硬粒小麦部分双二倍体,连续自交后代分离出普通小麦类型,从中筛选出节燕001-2,具有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优质亚基1、5 10、7 9,兼抗条锈病和白粉病,株高44cm,和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特性,经初步研究,矮秆性和抗病性属显性遗传,是一个优良的小麦核心种质.  相似文献   

2.
小麦核心种质选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庆勤  徐如宏 《贵州科学》2003,21(1):115-118
用节节麦/野燕麦//偏凸山羊草/硬粒小麦杂交,F1自然加倍成节节麦-野燕麦-偏凸山羊草-硬粒小麦部分双二倍体,连续自交后代分离出普通小麦类型,从中筛选出节燕001-2,具有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优质亚基1、5 10、7 9,兼抗条锈病和白粉病,株高44cm,和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特性,经初步研究,矮秆性和抗病性属显性遗传,是一个优良的小麦核心种质。  相似文献   

3.
利用SDS-PAGE对43个新疆及外引的小麦种质资源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的构成、不同等位基因变异及出现频率进行系统分析,并按照Payne等人的评分方法,计算了其品质得分分析。结果表明:43个小麦种质资源的Glu-1的平均分为5.47分,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构成中以2 12亚基居多,5 10亚基较少,部分地影响了新疆小麦品质的改良。  相似文献   

4.
高粱总DNA导入春小麦新品系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花粉管通道法将高粱总DNA导入春麦甘麦8号、陇春13号和陇春10号,经过多代选择获得了5个稳定遗传新品系.在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分析中,甘麦8号后代89144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发生突变,较其受体多了5 10亚基,而少了2 12亚基;其他几个转基因后代与其受体比较,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未发生变化;但是各亚基的相对质量分数有较大变化.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组成和各亚基质量分数的变化直接影响小麦品质.本研究对外源总DNA花粉管通道法导入小麦在改良小麦品质方面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新疆主栽小麦品种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SDS-PAGE技术,分析了38份新疆主栽小麦品种(系)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结果表明,38份材料在Glu-1位点共检测到14种等位基因变异类型,其中Glu—A1位点有“1、2*、Null”3种变异类型,Glu-B1位点有“7、7+8、7+9、6+8、13+16、17+18、14+15”7种,Glin-D1位点有“2+12、5+10、5+12、2+10”4种.“Null、7+8、2+12”是主要亚基,它们的频率分别是55.3%、57.9%和65.8%.亚基组合类型有17种,其中Null、7+8、2+12亚基组合占39.5%;1、7+8、2+12亚基组合为10.5%,其余亚基组合的频率都在10%以下,不同材料的品质评分在3~10之间,平均评分为6.3.  相似文献   

6.
小麦兼抗性抗源的选育、鉴定和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同一小麦生态区往往数种病害同时发生 ,用兼抗性小麦品种进行防治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 ,可减少环境污染。用小麦近缘种属与野燕麦的不同种杂交、具有普通小麦不同染色体的近缘属间杂交 ,杂交后代一般不要进行回交 ,而且容易稳定 ,育成系列兼抗性普通小麦型的优质、高产的品种和品系。  相似文献   

7.
小麦兼抗性抗源的选育,鉴定和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庆勤 《贵州科学》2000,18(1):108-111
在同一小麦生态区往往中病害同时发生,用兼抗性小麦品种进行防治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可减少环境污染。用小麦近缘种属与野燕麦的不同种杂交、具有普通小麦不同染色体的近缘属间杂交,杂交后代一般不要进行回交,而且容易稳定,育成系列兼抗性普通小麦型的优质、高产的品种和品系。  相似文献   

8.
水稻核心种质育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从核心种质的概念与核心种质育种、核心种质株型和品质理想模型构建、新型核心种质的创建、核心种质分子育种、特征次生物质标记辅助核心种质育种5个部分,概述了水稻核心种质育种从提出到完善的全过程,并进一步提出了水稻核心种质育种探索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SDS-PAGE)分析了超大穗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及其F1代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9份超大穗小麦中共检测到7种类型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在Glu-A1位点,出现了两种亚基,null和1亚基,Glu-D1位点只有2 12一种亚基,而Glu-B1位点上亚基类型最丰富,有4种类型,尤其出现了两种新型的复合亚基组合形式7 9 8和7 9 14 15。遗传分析表明,在超大穗小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F1中,双亲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呈显性遗传,且显母性遗传倾向。  相似文献   

10.
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凝胶电泳法,分析了41份有芒小麦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结果表明,在供试材料中共检测到16种Glu-1位点的等位变异,其中Glu-A1位点上有3种亚基变异类型,分别为Null,1,2*,优质亚基为1,2*,Null出现频率为70.73%,2*占17.07%,1占12.20%;Glu-B1位点有6种等位变异,存在的优质亚基为7+8/14+15/17+18,7+8亚基出现的频率最高,为56.10%,其它亚基类型频率依次为:17+18(17.07%)、7+9(14.63%)、13+16(7.32%)、8和14+15(2.44%);Glu-D1位点有7种类型,仅有一个优质亚基为5+10,2+12亚基出现的频率最高,为65.85%,5+10占21.95%,其次2、10、Dy10w、2+Dy10w、Dy10w+12均为2.44%;这16种变异共形成了17种亚基组合类型,其中Null/7+8/2+12组合类型出现的频率最高,占43.90%,其次为2*/7+9/5+10和N/17+18/2+12分别占9.76%,7.32%,剩余亚基组合类型频率均小于5%.该项研究结果揭示的部分有芒小麦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及其组合类型对小麦品质遗传改良育种具有潜在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用获白改良的含有不同 785 99血缘比例的 3个自交系 ,作为构建冀东生态区夏玉米育种的核心种质 ,与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含有 785 99血缘的 3个骨干系进行比较 ,应用 6× 4不完全双列杂交模式进行遗传效应的初步分析。结果表明 :用获白改良 785 99选育的自交系 ,在抗病性、光合速率、叶向值、灌浆速度、散粉至成熟时间等农艺及光合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显著提高 ;部分经济性状 ,如生物产量、单株产量、百粒重等一般配合力也十分显著。明确了导入 2 5 %获白种质改良 785 99是构建夏玉米核心种质的最佳比例  相似文献   

12.
冬小麦耐旱种质类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3年对986份新育成小麦品种(系)抗旱性鉴定研究结果分析,将参试品种根据其性状抗旱指数的等级数值之和划分为抗旱型、中间型和不抗旱型;根据小麦性状对不同时期的水分胁迫反应的稳定性分为综合性状稳定型、穗数稳定型、粒数稳定型、株高稳定型和千粒重稳定型。这种划分对实现小麦品种合理布局,充分发挥品种增产作用和育种上有效地选择亲本种质具有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14.
试验料材选用粒大、色白、品质好的6811(1)-81小麦品系.色光辐射源采用高频超声设备,输出最大电功率300W,频效1.1MHz,换能器输出声能经声透镜聚焦后,焦区平均声强度50W/cm~2;光源采用氦氖激光器,光斑直径3mm.光束垂直于声波传播方向,直接照射于声场焦区内.  相似文献   

15.
根据冀东平原地理位置,冬小麦生长的生态条件,进行了冬小麦起高产育种的研究,建立了以主攻少蘖、大穗、大粒,兼顾抗病、早熟、抗旱、冬性的育种目标。经过多年选育工作,选育出了大穗、大粒、抗病、抗倒的超高型优良品系,为冀东平原冬小麦超高产育种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在旱地地膜覆盖栽培环境下,对冬小麦新育成品种的增产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旱地地膜覆盖小麦生态型是重穗型;产量三因素中对提高籽粒产量的作用是穗粒数>千粒重>穗数。提出了培育地膜覆盖小麦种质的育种目标是稳定的成穗率,多粒数,高粒重,具备根穗比值大,叶片功能期长,抗逆适应性强等性状。地膜覆盖栽培配套品种的最佳产量结构模式是穗数360~405万·hm-2,穗粒数45~50粒,千粒重40~45g。  相似文献   

17.
在田间条件下,冬小麦(丰抗15)地上部硫浓度的最大值为孕穗期,含量为0.369%,地上部各器官中硫的含量亦为孕穗期最大,其茎、叶、穗中含硫量分别为0.327%,0.477%和0.283%。硫素在小麦植株中的累积高峰在孕穗期。累积的硫素主要分布于茎叶中。成熟期,籽粒中的硫占总量的一半左右。冬小麦自孕穗期后吸硫很少,主要是前期吸收的硫的转移,且硫的损失很大。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在管道纺纱机上不添加构件而进行包芯纱的纺制。分析了其包芯纱的成纱机理。观察了实际成纱的横截面,证实了棉纤维能够均匀地、完全地包覆在芯丝的周围。也对不同性质的芯丝所纺包芯纱的结构作了观察,并对不同成纱的性质随速度增加而变化的规律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