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肖辉  吴善超 《科学》2008,60(3):30-32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科技全球化的步伐加快,各国科技竞争愈演愈烈.科技发展的态势表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科技实力乃至综合国力竞争的前沿已经明显延伸到基础研究领域.近期美国国会通过的<美国竞争法案>(America Competes Act,以下简称<法案>),着重对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进行部署,被誉为美国未来科学发展的路线图.分析研究美国基础研究发展动态,借鉴其有益做法,主动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环境,对于提升中国基础研究整体水平和科技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于2010年1月4日在北京组织专家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禽流感关键基础科学问题研究(NSFC30599430)进行了结题验收.该项目在禽流感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病毒蛋白结构与功能、感染机  相似文献   

3.
知识经济的到来加速了各界对人力资源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由于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人力资源的潜力还没有转化为人力资源的现实优势.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已经成为事关我国经济发展舌劲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电子电器行业的分析,使用web编程技术,研究了一种基于ASP和数据库相连接的电子电器行业咨询网站动态网页生成方案,具有用户使用更简单,反映用户兴趣爱好更加明显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电子电器行业的分析,使用Web编程技术,研究了一种基于ASP和数据库相连接的电子电器行业咨询网站动态网页生成方案,具有用户使用更简单,反映用户兴趣爱好更加明显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如何加快建筑设计业的改革创新,如何提高竞争能力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对经济性问题的认识、研究水平是保障建筑发展转入高效、集约化轨道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科学通报》2004,49(13):1289-1289
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日本东京大学、韩国气象厅联合组织的第四届亚洲季风系统国际学术讨论会(TheFourthInternationalSymposiumonAsianMonsoonSystem)于2004年5月24~29日在我国云南省昆明市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科学技术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首批启动项目我国重大气候灾害的形成机理与预测理论研究、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全球变化背景下华北持续干旱的成因与预测理论研究主办,由云南大学地球环境学院协办.亚洲季风系统国际学术讨论会是由中、日、韩…  相似文献   

8.
杨树锋 《科学通报》1994,39(19):1784-1784
花岗岩类岩石是陆壳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许多金属矿产关系密切.该领域的研究一直围绕着花岗岩的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及其在此基础上的成因探讨,而对不同成因类型的花岗岩岩石物理学及其所反映的成因意义的研究几乎空白.作者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中青年人才专项基金的资助下开展了花岗岩的物性研究,其中广东省不同成因类型花岗岩的磁性特征研究是该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将初步研究成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随着管道工业的迅速发展,输气管道的泄漏不止造成能源浪费、污染环境,还会对人们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对泄漏进行检测和定位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其中声波法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声波中的动态压力波幅值大,包含频率范围宽,因此基于动态压力波的泄漏定位技术是未来最有潜力的输气管道泄漏监测技术之一.声波的产生和衰减对该方法的检测准确度和定位精度有决定性影响.本文从声波法输气管道泄漏监测技术的原理、近5年研究状况、展望三个方面总结介绍基于声波的输气管道泄漏检测和定位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重点分析国内外对声波法泄漏监测技术的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核数据是核事业发展的基础数据,在国防建设、国民经济建设以及基础科学研究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核数据是联系核物理基础研究和核工程以及核技术应用的重要桥梁,是核物理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我国核数据工作经过近50年的发展,取得了众多的研究成果,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国内用户对核数据的需求.目前,随着我国国防建设、核能及核技术应用研究的不断深入发展,对核数据提出了更高、更急迫的需求.但是我国核数据现有的研究能力在相关理论、实验和队伍方面逐渐呈现出无法适应目前核数据需求的趋势.本文简要介绍了核数据的种类和用途;评述了国际核数据发展动态、我国核数据工作发展历程、取得的成果以及核物理基础研究对核数据的重要性;此外还介绍了新形势下我国核数据工作面临的新需求、新问题以及新机遇;最后我们探讨了未来几年我国核数据工作应该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The 10th 5-year Plan for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SFC) for fostering competent research teams and highly qualified scholars in fundamental research in glaciology and geocryology was based on the strategy of incubating "competitive, pr  相似文献   

12.
Supported by NSFC, Prof. Wu Shuangqing from 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 conducted independent research on gravitation theory, discovered the exact solutions for the five-dimensional Godel charged rotating black hole in the universe, and made important headway in the characteristic research of black hole solutions. Part of the research results has been published in international top journal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00, 121301 (2008).  相似文献   

13.
Compared with industrial robots, advanced robots present unique characteristics on theory basis,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 fields, which is listed in high technology development prog rams of many developed countries. Attention of many scientists a/I over the world has been focused on advanced robot-related research that has become one of most important research topics in automation. In this article, after an overview of development and trends in advanced robots investigation, design and applications, the common technologies and fundamental science problems of advanced robots are discussed, and an advice on advanced robot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China is given.  相似文献   

14.
吕群燕 《科学通报》2012,(6):397-4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自1986年设立以来,一直把促进学科发展作为其重要使命和核心任务.免疫学是生命科学和医学的前沿学科之一.25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过发挥项目指南的战略导向作用,加大投入项目研究经费,定期开展免疫学的学科发展战略研究,针对重要研究领域设立重点项目,积极组织和支持跨学部交叉的重大项目,积极扶持地区人才、培育青年人才、造就拔尖人才、吸引海外人才,以及通过支持免疫学研究的平台建设等方式,全力支持中国免疫学的发展.统计数据表明,近10年来,中国免疫学研究的规模迅速扩大,国际合作不断扩展,国际综合排名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15.
Thrity seven bilateral projects (including 25 joint research projects and 12 joint seminars) between NSFC and KOSEF for FY 2008 were approved by the 12th Meeting of China-Korea Joint Committee for Basic Scientific Research held in Xiamen, China from May 21 to 24, 2008. The approved joint research projects and seminars are listed below.  相似文献   

16.
NSFC Vice President Prof. Shen Wenqing met with an US science dean delegation on 21 October, 2008. Prof. Shen briefed the delegation on NSFC's profile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with the United States, followed by discussions on how to better develop China-US collaboration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how to encourage US students to do research in China. Dr. Alex DeAngelis, the new Director of NSF Beijing Office, joined the delegation. NSFC staff from the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al and Physical Sciences and Bureau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ttended the meeting.  相似文献   

17.
On 13 November 2008, a NSFC delegation headed by Professor Wang Jie, Vice President of NSFC, paid a visit to the Bioversity International in Italy. The Bioversity International is one of the 15 centers under the Consultative Group on International Agriculture Research(CGIAR).  相似文献   

18.
On April 7, Prof. Chen Yiyu, President of NSFC, met with Mr. Philippe Busquin, the Research Commissioner of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Prof. Zhu Zuoyan, Vice Presi-dent of NSFC, first gave a brief introduction about NSFC and its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 with European countries.Both sides then exchanged their views on the support of ba-sic research, project evaluation,  相似文献   

19.
张青松  王勇 《自然杂志》2008,30(5):252-258
从1980年1月中国派出两名科学工作者到澳大利亚南极Casey站考察,至今已有28年。经过5年(1980-1984)的学习或实习阶段,5年(1984-1989)南极考察站的建设阶段,以及1993年购买“雪龙号”破冰船,中国形成了长期进行南极考察的“一船两站”的保障能力。从1990年代开始,中国实施了4个五年国家南极科学考察计划。中国科学家遵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为和平利用南极作出贡献”的指示精神,从1984年至今,中国已派出24次国家南极考察队,完成了一系列从南大洋到内陆高原的考察计划,在地质、冰川、气象、陨石、极光、磷虾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其中,他们在南极磷虾、南极冰盖、南极气候与环境、南极臭氧洞以及南极陨石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无论是揭示自然奥秘,增进人类对极区的了解,或者探测南极地区自然资源,评估其开发利用前景与风险,都为中国和世界“和平利用南极”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0.
According to the agreement between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SFC) and the Royal Society of UK(RS),NSFC and RS jointly support exchange programs in 2011.After evaluation and consultation,14 projects are appro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