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俊 《科技信息》2013,(16):213-214
"小句中枢说"是邢福义先生在《小句中枢说》和《汉语语法学》里提出的建构汉语语法学系统的理论假设,并由此演绎出的汉语语法学的学科体系,标志着汉语语法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重要阶段。本文拟从"小句中枢说"的理论体系、价值意义、重视视点等几个方面来阐述,以使我们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2.
汉语有没有语法范畴?汉语语法研究和语法教学要不要讲范畴?什么是词法范畴,什么是句法范畴?句法范畴和句法结构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这些问题一直未能引汉语语法学界的重视和讨论,它们几乎成了汉语语言学中被人遗忘的角落。这里面固然有着某种历史上的客观原因,但不少语言学圈子里的人们囿于现成的语言理论,不敢越传统  相似文献   

3.
0.0 本文分“总论”、“分论”两部分。“总论”讨论汉语语法学的构建问题,“分论” 讨论汉语语法学中几个难点。 一、总论 1.0 由于语言学(语法学)是由西方传入中国的,所以用汉语和欧洲语言比较来进行汉语研究是很有必要的。但是,要想真正认清汉语的本质特性必须从上古汉语论起。这是因为: 1.1 汉民族是一个最重视文化传统的民族,就语言来说,现代汉语中保留着大量的上古汉语成份,抛开数量惊人的成语、格言不谈,单说语法,我们随手就可以举出几个例子来:  相似文献   

4.
汉语语法学中的“本位”指以什么为基点来描写语法现象。自《马氏文通》以来,汉语语法学经历了从词本位到句本位再到词组本位的更迭嬗变,最近又有人提出篇本位语法。本文试图对这几种语法学体系作一简要的介绍与评析,以期从一个侧面勾勒出汉语语法的演进轨迹和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5.
读咸宁师专学报第11卷第3期《汉语语法学的困惑》一文后,对《困惑》(以下简称《困惑》)作者做学问的态度很赞赏,对其见解及文章中某些内容原则上有同感。但对作者下述一段文字,则不能苟同。《困惑》作者说:“…《文心雕龙》…有文学总论,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讲什么‘文’与‘道’,‘情’与‘采’,……唯独不论语法和语言学有关知识,只有修辞学的内容。在这一点上我们似乎比人家古希腊,古印度的先哲们要差多了。他们为了教学生写文章,很早就研究语法问题。《梵语语法》(又称《波民民经》)和《希腊语法》都产生在公元前,而  相似文献   

6.
《中国修辞学研究转型论纲》善于运用唯物辩证法,把握中国(汉语)修辞学历史发展的脉络,特别是仔细分析了各个时期转型代表作的成果和意义,揭示中国(汉语)修辞学发展的深层驱动力量,指出中国(汉语)修辞学从自然发生到自觉探索、从狭义修辞学走向广义修辞学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7.
孟建安、段金卯两位先生合写的《编辑语言学论纲》是一部“拓荒性和填补空白性质”的著作 (序一 )。其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 ,宗廷虎、申小龙两位著名学者在序言中已作了中肯的评价。如果对《论纲》的学术创新及所提出的理论问题作一番认真的思考 ,无论对编辑学、语言学、修辞学 ,还是言语交际学等的研究来说 ,无疑都是很有意义的。《论纲》的学术创新 ,首先是为初涉编辑工作 ,以至像我这种已搞多年编辑工作的人创建了一个语用知识的系统。这样的创新价值就是它的实用价值 ,二者是相互统一的。其次 ,《论纲》的建立有自己独特的思路和观念 ,提…  相似文献   

8.
学界大多认为《新著国语文法》"滥用省略"是这部奠基之作的不足之处,这种评价一方面可能是受学界大家评述的影响,另一方面则反映了不同语法学理论、流派兴衰更替带来的负面效应。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国内"三个平面"理论的提出及国外管约论、信息论、功能论等各种语言学新理论的引进,学界开始对省略现象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在这种学术背景下,"省略"是《新著国语文法》的一个重要核心概念,"省略学说"是"句本位"语法体系的重要内容,其不仅在自身体系内是圆满自足的,而且在汉语"省略"研究方面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谈谈对数学的认识问题。我们只有对数学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才能按照数学的规律研究数学,掌握好数学科学,为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贡献力量。 数学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它有什么特点?其发展规律是什么呢?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数学发展的历史。数学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五个时期:萌芽时期;初等数学时期;变量数学时期;近代  相似文献   

10.
兼语在现代汉语语法系统中一直处于不是句子成分却具有句子成分职能的矛盾地位。其理论原因有:汉语语法学起步晚且一直以西方语法学为理论基础,汉语的开放性和方言的复杂性;实践原因有:缺乏区分句子成分的客观标准,兼语定名不科学。建议开展汉语语法学史研究,检讨语法学研究的观点及方法,建立有民族特点的语法学,确立区分句子成分的标准,科学地给兼语定名、定性、定位。  相似文献   

11.
敦煌本《大智度论》多为南北朝时期写本,保存了《大智度论》的原始形态,是宝贵的第一手语言材料,对辞书编纂、修订以及汉语词汇史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敦煌本《大智度论》相关语料能修正《汉语大词典》的书证始见例,并能对孤证词条进行增补。  相似文献   

12.
试论《中国文法要略》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叔湘先生《中国文法要略》一书,在汉语语法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成就巨大。本文主要从以下五方面概括论述这本书的价值:一、“动词中心论”和动词“向”的概念的提出;二、对传统的转换分析法的发展;三、完整的“表达论”体系的建立;四、对用比较方法研究语法的提倡;五、“补词”理论及其发展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马氏文通》为汉语语法学的奠基作,它第一次全面地描写了古代汉语语法,在汉语语法学史上立有开创之功,但是书中也有体例不清、论述不当、引例混乱乃至模仿印欧语法的缺点。后来的研究者对此每多贬词。本文对《马氏文通》研究中一个似已定论的问题提出了新的看法,希望与同志们进  相似文献   

14.
一提起楚怀王,人们心目中,便会立即浮现出一个庸碌无能、荒淫奢侈的昏君形象。楚怀王果真如此吗?为什么在今天的银幕上、舞台上都将他如此丑化呢?有什么根据呢?根据恐怕主要是因为他放逐了贤臣屈原。屈原果真受到楚怀王的迫害吗?证据又何在呢?恐怕又主要是依据屈原的《离骚》,据说屈原在《离骚》中指斥了楚怀王。其实这是一桩冤案,既曲解了《离骚》,错怪了屈原,又冤枉了楚怀王。澄清这笔千古之冤,无论是对楚史的研究,或是对屈原和《离骚》的研究,都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一、什么是汉语音韵学汉语音韵学是研究汉语各个时期的语音系统和它们的历史演变的科学。汉语音韵学又称声韵学,研究汉字声、韵、调的发音和类別。现代汉语是从古代汉语发展来的。语言的发展有它的继承性和发展性。如我们用现代语音读唐诗,往往会发现有些诗的韵脚和平仄不顺口了。这就是因为唐代当时的读音发展到现代已经发生了变化。如杜牧的《山行》:  相似文献   

16.
《读书杂志》在汉语语法学上的成就至目前止被揭示得还不够。本文挖掘《读书杂志》关于词性转变、句读、虚词的功能意义等方面的著述资料,再次阐述《读书杂志》在汉语语法学上所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辨骚》是《文心雕龙》的第五篇,也是《文心雕龙》研究中争议颇多的一篇。争议的问题主要有:1.刘勰“辨骚”的目的用意;2.刘勰是否“扬诗抑骚”?3.本篇的归属——总论还是文体论?等等,笔者最近研读此篇,浅见有异于各家之说,兹分述如下:一、刘勰何以要“辨骚”?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语言学理论有着深刻的西方语言背景,而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现象。西方语法学的“大纲”决定了100年来汉语语法学基本上处在一个失语状态.语言与文化的相互塑造与结构通约决定了汉语语法学要走文化认同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现代汉语语法学的开创者——黎锦熙在其代表作《新著国语文法》中创建"句本位"并始终坚持"句本位","句本位"语法体系不仅符合教学语法的种种特质,而且在汉语教学语法学史上显示了旺盛的生命力,因此被我们推崇为经典教学语法。  相似文献   

20.
吕叔湘先生是我国著名语法学家之一.而《中国文法要略》又是他对汉语语法研究的一部重要著作.这部著作,从1942年初版后,十多年以来,不仅对为数较多的一般读者有相当大的影响,而且在汉语语法的研究中和在高等学校的汉语语法教学中也有相当大的影响.但是这部著作,问题不少,虽经修订,仍未完全解决,所以我们认为,有必要提出来,与吕先生共同研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