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导报(北京)》2005,23(8):51-51
美国东部时间7月26日10点39分,自7月13日因燃料传感器存在故障被取消发射后,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在肯尼迪航天中心终于发射升空。这是自2003年2月1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后,时隔两年半美国首次成功发射航天飞机。“发现”号将在升空后的第3天中午与国际空间站对接,将  相似文献   

2.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发射成功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之后,太空也就开始成了某些军事大国争夺的一个新领域。目前,一些国家发射的侦察、预警、通信、导航及气象等军事卫星,占了人类发射航天器总数的2/3以上,已成为某些军事大国武器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反卫星卫星的出现和航天飞机投入使用,标志着军事航天技术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随着外层空间武器装备的不断  相似文献   

3.
应用非线性规划方法研究了连续推力时间最优和燃料最优航天器规避问题。航天器空间飞行中,为了避免与其他航天器或空间碎片相撞,需采取措施实施规避策略。由于航天器最优规避问题是典型的具路径约束的轨迹优化问题,间接法即应用极大值原理难于处理。考虑航天器推进系统为固定比冲发动机,用改进的轨道根数描述航天器动态,在给定最大推力幅值和中间过渡轨道时,将规避问题划分为转移和返回两个阶段,然后应用非线性规划方法统一考虑时间最优和燃料最优航天器最优规避问题。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最优规避任务能够完成;在时间最优或燃料最优规避情形时,航天器均以最大推力工作,且时间最优规避时消耗燃料最少。  相似文献   

4.
载人航天最动人的情节是航天员在太空中的精彩表现,完成一系列太空工作之后,总要返回地面,有去无回是不可想象的。发射升空考验的是运载火箭的功力,而返回时就要靠航天器自己了。无论是航天飞机还是宇宙飞船都要经历返回这一恐怖历程,返回是航天飞行中出现事故较多的阶段。  相似文献   

5.
《科技知识动漫》2011,(6):43-43
航天飞机巧妙地将火箭、宇宙飞船和飞机三者合为一体。从地面起飞时.它是一枚火箭,进入环绕地球轨道后.它可以像宇宙飞船一样在轨道上运行,返回地面进入大气层后,  相似文献   

6.
“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的返回,标志着航天飞机时代的结束。航天飞机退役后,美国计划大力发展新一代航天器“猎户座”及“战神”火箭接力进行载人航天活动。  相似文献   

7.
木薯燃料乙醇生命周期能源效率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利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建立了木薯燃料乙醇生命周期能源效率评价模型.以总体能源消耗、化石燃料消耗、石油消耗、净能源产出和能源综合利用率为评价指标,对木薯燃料乙醇进行了生命周期能源效率评价.结果表明:与汽油相比,木薯燃料乙醇生命周期整体能源消耗增加22%,化石燃料消耗降低54%,石油消耗降低96%,净能源产出偏低45%,能源综合利用率偏低8%.木薯燃料乙醇是潜力巨大的绿色燃料.  相似文献   

8.
“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的返回,标志着航天飞机时代的结束。航天飞机退役后,美国计划大力发展新一代航天器“猎户座”及“战神”火箭接力进行载人航天活动。  相似文献   

9.
丁凌飞  刘钺 《创新科技》2014,(10):19-21
丁醇是具有多种用途的大宗基础原料,还是一种优质燃料和燃料添加剂,有可能成为未来发动机新型绿色燃料,替代液体化石燃料的可持续发展的交通燃料之一。占生产成本60%1,54上的粮食类淀粉质原料消耗不仅限制了生物丁醇的市场竞争力,其大规模的使用也会给粮食市场造成冲击。菌种、原料、发酵工艺和分离技术,是制约我国生物丁醇产业市场竞争力的瓶颈。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研究在航天器表面发射电子束、离子束和低温等离子体对航天器表面电位控制的有效性.方法:基于航天器表面带电等效电路模型和电流平衡方程建立了表面电位随时间变化的微分方程,利用该方程以MATLAB为平台编程模拟航天器表面电位在一定时间段内的动态变化,仿真分析发射电子束、离子束控制航天器表面电位的有效性并且分析发射低温等离子体时控制航天器表面电位的可行性.结果:航天器表面发射合适的电子束流和离子束流可以有效降低航天器表面电位,进而分析得到发射低能等离子体时也能有效降低航天器表面电位.结论:在航天器上发射导电粒子束可以降低航天器表面电位,仿真结果对航天器表面电位主动控制技术的研究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西欧从1964年开始联合从事航天活动,至今已有25年历史,欧洲空间局一直起着主导作用。欧空局共有13个国家参加,以法国,联邦德国,英国,意大利和荷兰为主,而法国又居这些国家之首,其经费投资占欧空局经费的一半左右。西欧发展航天技术的特点是合作化、国际化和商业化,目标是独立自主地发展航天技术。西欧航天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与美国合作研制航天器,用美国的运载火箭发射;第二阶段西欧各国联合研制航天器,仍用美国运载火箭发射;第三阶段自己研制航天器和运载火箭并进行发射,如1979年用阿里安火箭进行的成功发射。目前西欧已经完全解决了运载工具问题,其航天技术正在以高水平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请您回答     
1、截至1989年底,发展中国家的债务总额已达一一一美元。 2、全世界到今年1月1日探明的石油储量是100巧.7亿桶,其中所占份额最多的是_。 3、日本首相海部俊树1月份出访的欧洲8国是:联邦德国、_、法国、英国、_、·梵蒂冈、_、匈牙利。 4、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80年代全世界死于艾滋病的有‘-一人。 5、1月9日美国发射的_号航天飞机是美国自1981年以来第33次发射的航天飞机.《请您回答》答案l、12900亿2、石油输出国组织3、比利时;意大利;波兰4、30万5、“哥伦比亚”请您回答~~…  相似文献   

13.
<正>作为长着"翅膀"的航天器,航天飞机既能由辅助的运载火箭发射脱离大气层,像太空飞船一样在轨道上运行,又能在重新进入大气层后,像滑翔机一样滑翔着陆,因而成为往返于地球与外层空间之间名噪一时的交通工具!但是航天飞机无法从平地直接起飞——当它需要被运往某地(比如从空军基地运往航天中心)时,没有足够大的运输机能把它塞进去,车辆、船舶的运输速度又很慢,怎么办呢?办法简单得超乎你的想象:用飞机把它驮在背上,一起飞不就行了嘛!  相似文献   

14.
虽然今晨发现号航天飞机成功发射升空,但美国宇航局最后证实,在航天飞机升空过程中,发现号脱落下一小块隔热瓦和一大块碎片。宇航局航天飞机专家称,脱落下来的隔热瓦大约1.5平方英寸,可能是从机前端右侧起落架上掉下的。此间美媒体不约而同地指出,这使人想起了2003年2月,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失事也是缘于一块重量不足两公斤的隔热瓦脱落后,击中航天飞机左翼前端,所产生的裂纹最终导致航天飞机在返航时解体。美宇航局的录像图显示,发现号底部隔热板可能有两处遭到了破坏。另一段录像拍到的一块碎片是从何处脱落的,目前尚不清楚,似乎是火箭与…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岩石集中装药爆炸破坏过程,计算了几种岩石爆破过程所消耗能量的分布。计算结果表明:岩石中2~#岩石硝铵集中药包爆炸所消耗的爆炸气体膨胀能量、冲击波能量分别占装药总能量的50%~60%和10%~20%,无用能约占20%~30%。  相似文献   

16.
我国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时,人类已经研制出宇宙飞船、航天飞机和空间站3种航天器。我们为什么不直接研制航天飞机或空间站,而要从宇宙飞船起步呢?有关专家介绍说,航天飞机和空间站的研制投入很大,风险也大,技术难度高;而宇宙飞船在技术上容易突破,研制费用较少,研制周期也较  相似文献   

17.
在停飞2年多之后,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终于在2005年7月26日再次成功发射,由于它担当着航天飞机重返太空的重任,因此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为确保发射安全,这次发射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曾多次推迟发射日期,可谓一波三折。  相似文献   

18.
冯宜鹏 《甘肃科技》2014,(13):62-63
分析了酒钢1-4#烧结机近六年固体燃料消耗的现状和原因,介绍了在降低烧结固体燃料消耗方面所开展的主要技术工作及效果,提出了未来降低烧结固体燃料消耗的措施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爆炸了,在事故原因被调查清楚前,美国暂停一切发射计划。最近也不可能发射新的航天飞机去将空间站上的三名宇航员接回家,这些超期工作的宇航员们更辛苦了,我们还是通过  相似文献   

20.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研制的专门运送航天飞机的履带车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履带运输车,它的功率高于500马力,满负载行驶时的最大速度为每小时2千米,需要11个人操作。图为“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发射前的运送过程。臻黔洲赞辫个人操作。图为“前的运送过程。号航天飞机发射亚、卜白‘伦一哥‘会美国:超级履带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