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联绵词"辨     
针对关于现代汉语中是否存在“联绵词”这一问题,本文试图对“联绵词”这一概念的内涵做一个重新界定。并结合联绵词的来源,认为要用发展、辩证的历史观看待“联绵词”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认清其本来的历史面目,使之更好地为现代汉语服务。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英汉语言中的重叠词作了比较,并就其构成、词性和具体运用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和总结,最后举例说明英汉语重叠词对译时应尽量一一对应,以保持语言的原有韵味。  相似文献   

3.
英语的word与汉语的字和词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概念,我们经常把英语的word翻译成汉语的字或是词。但是英语的word和汉语的字和词是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呢?我们发现,英语的word和汉语的字与词在各自语言系统中的地位、性质、作用和语法功能等都是截然不同的。英语的word既不等同于汉语的字,也不等同于词。事实上,英语的word在汉语中没有确切的对应物。  相似文献   

4.
《方言》中的联绵词有两个来源,一是在东汉以前的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中已经使用的联绵词,一是首次见于扬雄《方言》中的联绵词。两类联绵词在记音上呈现出无音转关系和有音转关系两个特点。有音转关系的联绵词在《方言》中表现为三种情况:一是通语与方言之间;二是属于同一个方言地域;三是分属于不同的方言地域。两类联绵词在语音结构上表现为叠韵联绵词居多和语音结构不太稳固的情况。两类联绵词所表记的基本上是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其中名词最多,并且标记自然万物的名词多于社会生活方面的名词。  相似文献   

5.
《方言》中的联绵词有两个来源,一是在东汉以前的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中已经使用的联绵词,一是首次见于扬雄《方言》中的联绵词。两类联绵词在记音上呈现出无音转关系和有音转关系两个特点。有音转关系的联绵词在《方言》中表现为三种情况:一是通语与方言之间;二是属于同一个方言地域;三是分属于不同的方言地域。两类联绵词在语音结构上表现为叠韵联绵词居多和语音结构不太稳固的情况。两类联绵词所表记的基本上是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其中名词最多,并且标记自然万物的名词多于社会生活方面的名词。  相似文献   

6.
英语重叠词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重叠词的形态分类、重叠词的词性特征和句法功能、重叠词的修饰功能等几个方面对英语中的重叠词进行了探讨,发现英语中的重叠词多为开放性词类,俚语和口语体色彩突出,它们在模拟声音、临摹形状、描述动作、传情达意方面具有较强的表达优势。  相似文献   

7.
各语言单位之间的中间状态是一种普遍、客观的存在,如词与短语之间的“短语词”即是.同样,在语素与词之间也有“语素词”,它在当代汉语某些类型的新词语中普遍存在,主要特征是有词的形式但却不能独立使用来表达一个新的意义.当代汉语语素词的新义有三个来源,即外语中引进、一般性引申和修辞性引申.建立语素词的概念,不仅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和认识当代汉语新词语,加深与拓展对词汇产生和词义发展的认识,同时也可以纠正已有的一些不正确、不全面认识,以及某些工具书的不当立条与释义等.语素词与词义的增加和新词的产生关系密切,它的进一步发展就是产生新词新义.  相似文献   

8.
联绵词是由两个大都具有声韵关系的音节组成的单语素表音词,不能拆解,但不少将其混为合成词.联绵词读音往往有音转现象,其书写形式虽然多形体,但常用形体往往向表意文字靠拢,加上形符.人们拆解联绵词往往由于对古训理解不妥或受古贤拆解联绵词的影响,或将其使用特点与构词法混为一谈.确定联绵词应从"联绵"上下功夫,即从其表音性入手,析其声韵看其形体.联绵词出于天籁可分为如读、变读、分音、外来音、摹音等类型.  相似文献   

9.
联绵词是一种特殊的词,它既不是语法上的分类,也不是纯词汇上的分类,它是根据其词的结构形式及其意义的特点来划分的。传统上认为联绵词是一种由两个音节(表现为两个汉字)联缀成义,不可分拆开解释的复音单纯词,记录联绵词的两个字只代表其语音,两个字的字义与该联绵词的词义无关。在古代汉语的教学和研究中,联绵词的辨识是一个经常碰到的问题,常有学生来问:哪些复音词是联绵词,联绵词到底有哪些特点,怎么去辨别它们?诸如此类的问题,往往难以教给学生一套很有用,容易掌握的方法。笔者在古汉语教研中,也深感联绵词辨识的难度和复杂,为实际存在的对联绵词的辨识的诸多纷乱而苦恼。因此想把以往通行的联绵词辨识方法清理一下,分析其优劣,以便加深认识并希望能作为引玉之砖,引起学术界对联绵词辨识方法的深入研究。从以往和目前所通行的辨识方法来看,最常见的有形、音、义三种辨识法。形,是从联绵词的字形上来考虑的一种辨识方法,细分之,又有两种。一种是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几个向来被认为是联绵词的复音词的分析,指出由于汉字转写等现象的影响,一些复合词的书写字形看似不能分训或能分训而两字字义不能组合,致使我们误将它们认为是联绵句.同时指出,一定有不少古代的复合词,今天仍被误认为联绵词,而古代的联绵词,一定不如我们今天所想象的那样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