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观光农业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农业出现了许多新的发展模式,如回归型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立体农业、观光农业等。其中,观光农业就是一种典型的现代农业模式,无污染且经济效益显著,在中国亦被称为“绿色朝阳农业”。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旅游业,有狭义和广义两种含义。狭义的仅指用来满足旅游者观光需求的农业;广义的观光农业应涵盖休闲农业、观赏农业、农村旅游等不同概念,指在充分利用现有农村空间、农业自然资源和农村人文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题的规划、设计与施工,把农业建设、科学管理、农艺展示、农产品加工、农村空间出让及旅游者的广泛参与融为一体,使旅游者充分领略现代新型农业艺术及生态农业的大自然情趣的新型旅游业。观光农业始于二战后的欧美国家,后在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地充分发展并日趋成熟,由最初的小规模的观光果园形式发展到汇集观光、休闲、娱乐、教育为一体的观光农业带。在中国,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转变,城市“上班族”利用节假日去近郊农村旅游已成为一种时尚,观光农业也随之蓬勃兴起。作为观光旅游与农业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旅游活动,观光农业有多种形式,根据其他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实践,其中规模较大的主要有5种:观光农园、农业公园、教育农园、森林公园和民俗观光村。中国的观光农业的种类非常多,如按形态分类,大致可分成下面五种:(1)生产手段利用型:这是将农场划分成若干个小地块,或出租农场、出租果园,供游客亲自动手栽培作物、果树、花卉等。台湾近年普遍设立的市民农园可为此种类型的代表。这种类型的观光农业,土地所有人除了提供场地外,还需要附带一些设施,如厕所、洗手台、凉亭、停车场等。通常还可兼卖种子、肥料、工具、材料、种苗,平时也代为管理农场,作技术指导。这种类型收入稳定,无风险负担,且可以同很多旅游者结交朋友。(2)农产品采摘型:这是让游客直接采收农家所栽培的农作物,在日本、韩国、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都有很多观光果园。这种类型的观光农业,其经营方式有收取门票,让游人进园采摘一定量的农产品或免费入园而采摘的农产品称重购买等方式。其优点是可让游客品尝新鲜水果,体验收获的快感,缺点是活动内容单调,游客来一两次之后就会兴趣渐减,故不容易持久经营。(3)场所提供型:将农场开放供游客观赏、学习、体验、娱乐等。例如观光牧场、观光植物园等。要求场地宽广、环境优美,需要各种配套设施,故经营成本较大。(4)农产品加工型:这是让游客学习农产品的加工过程,例如制茶、制造竹篮、烧木炭、伐木、制造罐头等等。这种类型的观光农业,所需要的时间较长,故不适合一般游客。(5)少数民族文化体验型:这是让游客观赏、学习体验原汁原味少数民族文化,例如传统民族观光村、少数民族农家的食文化、风俗的体验,少数民族歌舞的观赏。经营成本低,有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2.
本课题针对都市型设施园艺和无土栽培的特点,最大限度发掘作物的增产潜力,提高科技含量和观光展示效果;集成创新适合于都市观光农业等设施蔬菜现代化生产新技术,拓展设施农业的价值空间,实现设施农业的一产、二产、三产有机融合;通过引入绿色能源、高风味品质栽培、省力化栽培、长季节栽培、低成本生态复合基质无土栽培、水肥高效利用栽培、废弃地和沙化地等非可耕地无土栽培等都市观光农业和无土栽培中的关键技术,拟解决我国都市城郊设施园艺和无土栽培生产中存在的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采摘产品风味品质差、劳动力匮乏、可观赏期短、设施土壤退化严重等急需解决的问题,并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示范推广,促进都市型设施园艺向优质高效的可持续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成果》2011,12(11):22-22
本课题针对我国都市设施园艺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都市观光农业基础薄弱等问题,设计开发出专用的栽培设施和栽培工艺,在观光技术集成创新的基础上,丰富了品种类型、创新了种植模式,完善了栽培技术,提高了科技含量和观光展示效果,使都市型设施观光农业在为市民提供一个新的休闲娱乐同时,拓展设施农业的价值空间,初步实现了设施农业的一产、二产、三产有机融合.结合营养保健、历史文化,在观光同时实现了科普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4.
刘静  李备 《中国科技成果》2013,(11):F0002-F0002
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农业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成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三驾马车。然而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大背景下,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成为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新突破口。  相似文献   

5.
山东是最早提出并实施农业产业化的省份,在我国创造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丰富经验.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作为外向型优势明显的山东农业正进入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时期,农业产业化对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更加凸显.新形势下,如何实现农业产业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协调发展,再创山东农业农村发展新优势,成为亟需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1 山东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1.1 发展水平当前,山东农业产业链条进一步拉长,农业产业化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截至2010年底,全省规模以上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分别为8080家、1990家,分别比2005年增加2212家、1106家,国家和省级农业重点龙头企业分别为66家和695家,分别比2005年增加21家和336家.2010年,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0880亿元、利润705亿元,均居全国第一位.农业龙头企业在山东农业产业化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力拉动了农产品出口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6.
世纪之交,全球性的农业科技革命已经形成,农业生物技术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信息技术、核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农业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作为农业大省的湖南,把握世纪之交的机遇和挑战,按照"创新、创业、创环境"的科技发展思路,发展农业高新技术,尤其是农业生物技术,有力地推动了湖南省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了传统农业的提升和改造,加快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取得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生物经济时代的来临为农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预计当代农业正面临一场新的革命,即第二次绿色革命,这场革命将从根本上改变农业发展模式。农业易相发展理论起源于农业易相发展理念,是基于生物经济与农业变化的理论,对当代农业发展理论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其发展与完善对于新型农业体系的构建具有前瞻性指导作用,对于化解当前"三农"问题具有现实意义与应用价值。新型农业体系是农业发展变化与转型的目标模式和生物经济时代"现代农业"的战略愿景。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成果》2013,(5):22-23
课题着眼于西北旱作农业区的发展,结合该地区地域特点、产业结构和农村社会发展状况,重点对西北旱作区农村社区规划及建设发展模式开发、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及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保健技术、农业主导产业关键技术、现代农业节水技术、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农业示范区科技服务体系等方面进行技术集成与示范,  相似文献   

9.
农业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其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化农业的转型迫在眉睫,新农村新农业也必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而成为时代主流,走上“充分应用现代化及未来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新信息技术、新生物技术等武装起来的生态高值农业道路”,从而与工业并驾齐驱。文章介绍生态高值农业的概念与其今后的发展趋势,旨在引起人们对生态高值农业的关注,为加快现代化农业建设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10.
农业企业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建立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是快速孵化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培育农业科技企业、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1.
生物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农业科技革命和农业发展带来了契机。美国是世界农业生物技术发展最早的国家,农业生物技术应用已经进入产业化阶段,各类生物技术和相关产品已经在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为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注入了巨大的活力。  相似文献   

12.
多年来,山东省莒县积极探索适应市场经济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新机制,以组织实施农业科技计划项目为纽带,充分调动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科技园区、民办科技机构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结构调整中的作用,进一步壮大了农业科技推广队伍,拓宽了农业科技推广渠道,有力改变了"官办"农科力量不足的局面,全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逐年提高,推进了以科技为支撑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增强了全县农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推动了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的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13.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和难点在县域。如何通过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业态创新,发现并激活县域农业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动能、新机制是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县域农业创新驱动发展的根本在于科技等现代生产要素改造传统农业,构建县域现代产业经济体系。影响县域农业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要素是技术、人才和文化以及实现三者耦合共生、协同创新的社会网络。农业嘉年华是助推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的系统性试验,是聚合县域技术、人才和文化要素、创建县域创新社会网络的有效载体,也是实现乡村振兴和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选项。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决定着我国现代化的总体进程.而传统农业,特别是石油农业在对自然资源造成严重破坏的同时,对环境也造成了严重污染,如果继续沿着传统农业的发展方式走下去,我国的农业资源和环境将难以为继.必须因地制宜地建设生态农业,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使我国农业发展中面临的诸多问题逐步得以解决,从而保证我国农业经济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命脉,更是农业的命脉.水是一切农作物生长的基本条件,农作物在整个生长期中都离不开水,没有水就没有农业,加上我国独特的地理、环境及气候,农业生产对水的依赖性更强烈.中国有13亿人口,农业的发展直接决定着整个国家的生存与发展.在资源日趋紧张的形势下,发展节水农业意义十分巨大.  相似文献   

16.
从创新科技体系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山西省长治市农村农业科技发展现状、工作重点以及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存在问题,重点从建立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技术体系、建立协同创新联动机制、完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加快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和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几方面提出了工作思路和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17.
清华大学农业研究所产生于抗日战争爆发前,建立初以改良农业、复兴农村为目标。战争的爆发使研究条件产生变化,一些理论研究被迫搁置,同时一些为支援战争需求而产生的地方性、实用性的农业科学研究在物资紧缺的抗战特殊时期发展显著。文章梳理抗战前后农业研究所在研究内容上的变化,从战争与科学在社会发展中互动关系的视角,展示了战时特殊时期近代农业科学在原本的发展进程中遭遇挫折,却在新的方向继续传承与发展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18.
都市农业是当代大城市发展的新产业与建设的新空间。本成果遵循时空过程→格局识别→类型划分→模式引导→实践应用→反馈调整→凝练推广的思路,以西安市为例,探讨都市农业发展及其园区建设,重点围绕都市农业景观格局分析、发展水平评价、地域类型划分、发展模式引导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期为我国都市农业理论研究体系的完善和地方实践模式的丰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农业保险改革的成就、问题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保险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发展现代农业更是离不开农业保险,文章介绍了农业保险改革的几方面主要成就:形成了支持农业保险发展的共识,促进了保险经营主体的不断成长,加快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立法进程,强化了农业保险的“社会稳定器”作用;分析了当前农业保险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后探讨了进一步推进农业保险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成果》2013,(10):25-26
课题着眼于西北旱作农业区的发展,结合该地区地域特点、产业结构和农村社会发展状况,重点对西北旱作区农村社区规划及建设发展模式开发、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及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保健技术、农业主导产业关键技术、现代农业节水技术、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