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研究型大学”和“研究性教学”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 为了在21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党和政府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宏伟战略目标.从“211工程”开始,我国高校中的一批重点大学瞄准国际上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定位,着力提高高校科研和学术水平.“985工程”又让一部分“重中之重”高校肩负起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历史使命.胡锦涛同志在2006年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首先要从教育这个源头抓起,努力建设有利于创新型科技人才生成的教育培养体系.这是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对整个高等教育提出的历史性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局面”列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目标.全国几十所研究型大学参与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试点项目,积极推进“研究性教学”方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2.
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创新体系主要是由“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和“制度创新系统”三部分构成,高等学校是“知识创新系统”的执行主体,在“技术创新系统”、“制度创新系统”中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要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仅仅依靠加大对高校各种创新要素的投入是不够的。  相似文献   

3.
郑州大学是河南省唯一一所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河南省与教育部共建高校。近年来,在教育部、河南省的大力支持下,学校不断强化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三大功能,主动面向国家特别是河南省区域经济建设主战场,积极推进与政府、企业的全面合作,不断探索社会服务与合作创新模式,努力提高对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介入度和贡献率,在服务社会与回报社会中加快自身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十五”、国家“211工程”以及“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实施,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有了巨大的发展,高校已经毋庸置疑地成为知识创新、科学研究和各类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高校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之一,凭借高校学科交叉综合、人才基础雄厚、学术氛围宽松、国际合作交流活跃、信息灵通等优势,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现。高校科技创新对我国数字电视技术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正说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5.
“十一五”期间,我国高校获奖成果在国家奖层面占有比例呈逐年上升态势,高等院校在科学研究领域的发展日益凸显,对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贡献率日益提高.高校的科学技术研究在“十二五”期间,将通过发挥高校科技资源,瞄准国际科技发展的前沿水平和方向,抓住人才队伍建设和学科集成优势,加强拥有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的能力,为贯彻“十二五”规划、为国民经济、科技经济的快速发展贡献力量.高校科技创新主体发挥更加科学、快捷的创新作用,实现高校科研管理对于提高高校科技水平乃至提升国家整体科技实力和水平、为建设科技创新型国家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把握“2011计划”的本质,确立协同创新中心在学校改革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马海泉:2012年5月,我国高等教育启动了一项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根本出发点,突出强调“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提升高校创新能力的计划(简称“2011计划”)。这是近20多年来,继“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后,又一项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这些举措的一个根本性导向,就是更加突出了科学研究对高等教育的支撑和引领。  相似文献   

7.
“十一五”规划提出了构建“创新型”国家的构想,对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出了新要求。该文通过对高校创新体系概念及其作用、高校科研体制对高校创新体系影响等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我国高校创新体系建设的初步设想,对我国科研工作和科研体制建设作了有益探讨。[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华东师范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建校以来,充分发挥文理基础学科优势,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国际交流各个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为国家和上海的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技、教育、产业的不断发展,“政产学研用”合作已经成为培养高素质工程人才和实现产业界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高校应结合我国当前工程教育与产业界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构建以企业为主体,高校、科研院所为基础,用户需求为导向,政府全面服务的合作模式,推动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新工科”建设已成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方向,人工智能也上升为国家战略,地方本科高校如何在新工科背景下探索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模式是一大挑战。本文分析了地方高校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围绕服务地方和工程应用型培养特色,以南阳理工学院人工智能专业为例,从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设定、专业方向的设立、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实践环节设定等方面探索新工科背景下的地方高校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从多级创新教学体系的构建及协同保障下的人工智能特色实践创新平台的构建来探索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11.
高校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加强青年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深入开展“讲文明、讲理想、讲道德”活动,努力建设三个“工程”是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即建设好“理论武装工程”、“道德培养工程”、“跨世纪人才发展工程”。  相似文献   

12.
高校科技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十一五”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高校科技工作蓬勃快速发展的时期.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特别是“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实施, 高校科技实力显著增强,科技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一是高校科技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二是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实验室、工程中心、科技园、国际合作机构等)建设不断加强;三是高校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稳步提升;四是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五是高校科技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持续增强.高校已经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为我国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今年年初,教育部启动了“大学科技创新工程”,吹响了高校向科技创新进军的号角。在推进科技创新的征程中,高校深谙: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始性创新,关键在于建设好一支富有创新创业能力和凝聚力的科技队伍,即:科技创新,首当强队。  相似文献   

14.
实施“2011计划”是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自主应对国际竞争挑战的重大举措,高校应积极探索高校协同创新体制模式,转变学校创新发展方式,大力推进学校创新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5.
郑州大学:体制创新与平台建设并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州大学是河南省惟一的一所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国家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在河南省惟一重点支持的高校。几年来,郑州大学围绕学校建设发展的“三大规划”和创建全国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不断实现高层次突破和跨越式发展。2004年2月27日,河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签署共建郑州大学的协议;  相似文献   

16.
《实验科学与技术》2009,(5):I0003-I0003
2005年1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同意以云南省有色金属真空冶金重点实验室为基础建设“真空冶金国家工程实验室”,成为我国“十一五”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中首批启动的3家工程实验室之一,也是我国首个依托高等学校建设的国家工程实验室。  相似文献   

17.
"十一五"规划提出了构建“创新型”国家的构想,对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出了新要求。该文通过对高校创新体系概念及其作用、高校科研体制对高校创新体系影响等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我国高校创新体系建设的初步设想,对我国科研工作和科研体制建设作了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18.
高等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基本建设和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研究石家庄铁道学院精品课程建设的经验,发现创新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是具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以及不断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使精品课程真正起到以“点”带动“面”的示范作用,不断提高高校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江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厚重的文化积淀,以“笃学尚行,止于至善”为校训,以“彰显轻工特色,服务国计民生;创新培养模式,造就行业中坚”为办学理念,以“建设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大学”为战略目标,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提升办学水平,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已逐步建成一所规模结构合理、学科协调发展、教学质量优秀、办学效益显著、社会美誉  相似文献   

20.
《太原科技》2010,(2):106-106
为了推进“科技北京”建设,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制定了《“科技北京”行动计划(2009—2012年)》,目的是加快推进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龙头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积极对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实施8大科技振兴产业工程和12项科技支撑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