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于MTS动三轴试验,研究了砂土液化过程中振动孔压的发展规律,获得了偏压固结条件下振动孔压计算模式.结合应力-应变滞回环,将液化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并对各阶段的轴向应变发展特点进行了分析.通过研究液化过程中动模量的衰减特性,得到了动弹性模量和动剪切模量随应变发展的衰减特性曲线,并研究了砂土的抗液化强度. 相似文献
2.
对四川三溪村滑坡地区的覆盖层粉土进行试验研究,在循环周期荷载作用下通过改变振动频率等主观因素,分析其饱和重塑粉土液化特性.通过改变外界条件,包括围压、动应力以及振动频率等多个因素,研究饱和粉土的孔压变化,进而分析在不同冲击荷载作用下,粉土的液化程度.试验结果表明,在振动频率为5 Hz时,粉土极易发生液化,当频率在其他范围时则明显看出其液化程度降低;在同一围压下,粉土孔压随动荷载的增大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其液化程度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3.
随着越来越多的砾性土地震液化现象发生,砾性土的液化特性问题成为了研究热点.为了研究砾性土液化特性,根据质量比制备出含砾量分别为0%、10%、20%和30% 共四种含砾砂土,然后依据水中砂雨制样法重塑含砾砂土试样;采用等应变幅控制下动三轴仪分析含砾量、初始有效围压、轴向应变幅值对含砾砂土的液化特性影响.结果表明,含砾量和... 相似文献
4.
5.
砂土的液化势判别是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工作内容,目前判别砂土液化势计算方法可分为确定性计算方法和概率计算方法。本文在基于介绍液化势计算的基本原理基础上,依托某跨长江公路连接工程的静力触探数据进行砂土液化判别,分析两种方法的计算适用性和精确度。研究成果表明:(1)砂土的颗粒成分组成和黏粒含量对砂土的液化势影响显著,细颗粒含量越大,黏粒含量越少,其具有液化的可能性也越大;(2)相比于确定性计算方法,概率计算方法对黏粒含量更为敏感,且计算结果更为精细,前者计算结果更为保守。 相似文献
6.
7.
为探究相同动应力比和相同动应力幅值下围压对加筋砾性土动力特性的影响,通过GDS动态三轴测试系统开展了土工格栅加筋砾性土动三轴试验。研究了相同动应力比和相同动应力幅值下围压对加筋砾性土轴向累积应变、回弹模量、动孔压的影响。结果表明:动应力比相同时,围压增大轴向累积应变随之增大,而动应力幅值相同时其规律恰恰相反;随围压的增大,回弹模量和动孔压均增大;相同动应力幅值时,回弹模量在振动初期的衰减较为明显,围压为120 kPa时衰减现象最为显著;随着围压的增大,动孔压均呈增大趋势,而孔压比基本维持在0.5左右,表明加筋砾性土具有良好的抗液化性能。 相似文献
8.
针对地震液化对工程造成的危害,浅要分析砂土液化机理,探讨影响液化的主要因素和判别方法,对三种细粒含量的砂土进行动三轴试验,测试其动强度和孔压变化情况。发现细粒含量对动强度具有重要影Ⅱ向,细粒含量越高,动强度也越高;动应力大小对孔压增长也有较大影响,动应力越大,试样易出现轴向应变过大而破坏,破坏时孔压比越小。 相似文献
9.
利用SLB-1型应力应变控制式三轴剪切渗透试验仪对兰州的重塑黄土进行了常剪应力不排水剪切试验,研究孔压增速对饱和黄土应力和应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孔压增加的初始阶段,试样不产生或只产生微小的轴向应变;随后,轴向应变随孔压的增加开始逐渐发展;当孔隙水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后,轴向变形加速发展,试样表现出剧烈的变形特征.在孔压增加过程中,起初偏应力变化不大,当孔压增加至一定水平后,偏应力无法维持恒定.随着孔压增速由0.25 kPa/min向4.00kPa/min增加,试样进入急剧变形阶段的临界孔压从82 kPa增加至89 kPa,试样强度劣化的临界孔压从82 kPa减小至74 kPa,试样表现出在更高的孔压下发生变形而在更小的孔压下发生强度劣化. 相似文献
10.
11.
砂土的稳态强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对两种不同砂土的试验,讲座了低密度饱和砂土试样的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方法及由试验得到的结果提出的应变软化模型及稳态强度,并对试验所得结果及提出的模型用于堤坝及地基地震后稳定分析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饱和土体在爆炸冲击荷载作用下的液化特性,在LS-DYNA软件框架内,建立了适合于爆炸荷载作用下土体动力分析的实用模型,并对某爆炸液化现场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得到的孔压时程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表明数值手段能够较好地预测土体在爆炸荷载作用下孔压的发展规律。同时,通过数值模拟结果还可以发现,爆炸荷载作用下土体可能发生液化的区域远大于爆炸直接冲击导致结构破坏的区域。因而,在防护结构设计中,不仅要考虑结构本身的强度是否满足抗爆设计的要求,还要考虑由于周围土体液化导致的地基失效而造成的结构失稳破坏。 相似文献
13.
黏粒含量对泥石流源区砾石土体强度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泥石流源区砾石土的黏粒颗粒含量对砾石土孔隙水压力和强度的影响是泥石流形成机理中的重要问题之一.采用室内静三轴实验研究云南东川蒋家沟支沟大凹子沟源区的砾石土体强度、孔隙水压力、湿陷性与黏粒颗粒含量的关系,发现黏粒的质量分数在3.75%~7.50%范围内的砾石土试样湿陷性较大;黏粒的质量分数为5%左右的砾石土湿陷性最大;黏... 相似文献
14.
层状饱和砂土振动孔隙水压力扩散与消散简化解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层状饱和砂土,求解了由Terzaghi固结理论与不排水条件下孔隙水压力增长模式相耦合的含有源项的扩散方程,得到了一个较为一般的孔隙水压力场封闭型解答.辅以一定的数值计算,可以具体地预计层状饱和砂土震动中孔隙水压力扩散与消散过程及液化势.算例分析表明,建议的估算方法简便可行,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所得解答可为其他数值方法提供一个验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利用TAJ—20振动三轴仪对饱和含细砾砂进行振动三轴试验,研究了几种不同因素下砾砂的孔压发展规律;并采用双曲线孔压模型进行了拟合。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振动周次和动应力幅值的增加,动孔隙水压力逐渐增加,而动孔压随固结应力比的增大逐渐减小。等压固结含细砾砂孔压均能达到围压,而偏压固结孔压是否达到围压主要取决于动应力幅值能否大于主应力差,即动应力是否足够大;但当固结应力比太大,孔隙水压力不能达到围压。饱和含细砾砂动孔压比增长随相对密度的增大而减缓,当达到相同的动孔压比,相对密度越大,振动破坏所需的振动周次也就越多,土体就越不容易破坏。振动频率越快,动孔压比上升越快,即孔隙水压力上升速度越快。当达到相同的孔隙水压力时,振动频率越快,振动破坏所需的时间就越少。饱和含细砾砂动孔压发展可用双曲线模型很好的拟合,可为工程实践和试验资料的积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17.
天然沉积黏土大多具有结构性,我国沿海地区广泛分布着深厚的软黏土层,沿海地区的机场、高速公路、地铁等大型交通工程都建在软黏土地基上。天然软黏土由于结构性表现出与重塑土不同的工程性状,通过开展湛江原状黏土和重塑黏土的循环三轴试验,对循环荷载作用下湛江黏土的动变形、动强度和动孔压特性进行系统性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结构性黏土在循环荷载作用具有脆性破坏特征,固结压力增长造成的土体结构破坏对天然黏土动力特性的影响较大,随着固结压力增大,原状黏土的动力变形特性逐渐趋于重塑土,原状土和重塑土在不同围压下的动强度曲线差异性十分明显,且结构性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原状土的动孔压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