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农架大龙潭投食点川金丝猴群春季日活动情况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野外跟踪观察, 采用焦点取样和瞬时记录法,对神农架大龙潭投食点川金丝猴群春季日活动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神农架投食点川金丝猴春季日活动时间的分配中,平均时间比例分别为休息占73.12%,觅食占12.65%,移动占8.96%,理毛占5.27%.同时对神农架投食点川金丝猴不同性别年龄组的日活动时间分配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年龄组的活动时间分配是有差异的. 相似文献
2.
3.
从 2 0 0 2年 3月到 2 0 0 3年 5月 ,在秦岭北坡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玉皇庙西梁 ,我们采用野外跟踪法和扫描动物取样法对一个川金丝猴投食群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观察 ,结果发现这个群是由 8个社会单位组成的 ,平均每个家庭有一个成年雄性、3 .75个成年雌性、1.1个亚成年雌性和 3 .75青少年猴组成 ,春季是产子季节 .金丝猴的社群结构是一雄多雌母系社会 .两年的繁殖情况比较分析 ,发现川金丝猴在野生条件下更倾向于隔年生育 . 相似文献
4.
5.
川金丝猴生性胆小,在距离人上千米的时候就会四散逃开。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为了近距离地研究川金丝猴,模仿猴子的叫声,让猴群熟悉并接纳人类的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猴群发现这群“懂得猴语的人”并不会伤害它们,渐渐地放松了戒备…… 相似文献
6.
综合论述了模式识别的基本数学模型和方法,建立了川金丝猴亚种的模式识别模型,得出了与川金丝猴亚种的实际模式完全吻合的结论,为样本的模式识别提供了一个很有价值的方法和范例. 相似文献
7.
川金丝猴卵巢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2只川金丝猴的卵巢作了组织学观察,测量分析了卵泡和卵母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川金丝猴卵泡及卵母细胞具哺乳动物双相生长的共同特点,在生长过程中仅有少数优势卵泡被确定下来,其余卵泡均在不同时期成为闭锁卵泡;透明带出现在单层卵泡细胞呈矮柱状期,随卵泡及卵母细胞的增长,透明带缓慢增厚。 相似文献
8.
对2只川金丝猴的输卵管和子宫作了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①川金丝猴输卵管粘膜向内突出形成许多纵行而分支的皱襞,其中外侧部皱襞最发达,至子宫部皱襞渐趋减少,且低矮,粘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由纤毛柱状细胞和分泌细胞构成;②子宫内膜由上皮和固有膜组成,上皮常限入固有膜形成管状的子宫腺,腺上皮主要由分泌细胞和少量纤细胞构成;③川金丝猴子宫壁肌层发达,由许多平滑肌束和结缔组织构成,平滑肌束分层不明显,大致可区 相似文献
9.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金丝猴数量、分布及种群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内有金丝猴两群,数量为342和159只,总数501只,分布区面积130平方公里。种群结构为:成年猴39.88%,亚成体猴41.04%,幼猴9.25%,仔猴9.83%,成年猴性比1:1.42(57(?):81(?))。 相似文献
10.
雌性川金丝猴尿液中雌二醇与孕酮水平的季节性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季节雌性川金丝猴尿液中的雌二醇与孕酮水平,对不同时期雌性川金丝猴的繁殖力进行评价。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尿液中的雌二醇与孕酮水平。结果在非繁殖季节,滤泡期与黄体期雌二醇的基础分泌水平分别为8.151和19.758pg/mgCr,峰值为89.038pg/mgCr;孕酮在滤泡期与黄体期的基础分泌水平分别为0.118和0.481ng/mgCr,峰值为1.094ng/mgCr。在繁殖季节,滤泡期与黄体期雌二醇的基础分泌水平分别为587.902和1776.447pg/mgCr,峰值为6673.185pg/mgCr,分别是同一个体在非繁殖季节的72、13,89.91和74.95倍;孕酮在滤泡期与黄体期的基础分泌水平分别为28、935和162.054ng/mgCr,峰值为964、650ng/mgCr,分别是同一个体在非繁殖季节的245.21,336.91和881.76倍。结论雌二醇与孕酮的分泌水平具有显著的季节性差异,这可能是其性欲、性交频次和雌猴受孕几率所呈现季节性差异的内在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用扫描电镜观察了ABS丁酮溶液灌注的川金丝猴输卵管的微血管构筑情况 ,结果显示 :①川金丝猴输卵管的血液来自生殖动脉的 4~ 5支输卵管支 .②输卵管血管可区分为 3个血管层 :浆膜层血管呈网络状 ,肌层血管丛呈平行树枝状分布 ,粘膜层血管呈致密的网状 ,后者在伞部的密度明显高于近子宫端处 .③管壁内静脉较少弯曲 ,与动脉的伴行关系不如系膜内明显 .④微动脉铸型表面有环形纹理及内皮细胞核压迹 ,微静脉铸型表面则较光滑 ,无环形纹理 ,但有内皮细胞核压迹 . 相似文献
12.
13.
为了观察金川丝猴子宫血管的构筑情况及其与人子宫血管构筑的异同,探讨子宫内膜脱落和月经产生的形态学机制,用血管铸型技术观察研究了川金丝猴和人的子宫动脉,结果表明人子宫血管丰富密集,川金丝猴子宫血管则较稀疏,两者均可分为中、中、外3个血管层,相邻弓状动脉及其3-4级分支间有大量纵向及横向吻合,虽然两者内膜动脉血管大小有差异,但均呈不同程度的弹簧状或螺旋状内向垂直穿行,其间缺乏吻合。在螺旋动脉直部或螺旋部均有明显的缩窄环。月经期的动物螺旋状向内垂直穿行,其间缺乏吻合。在螺旋动脉直部或螺旋部均有明显的缩窄环。月经期的动物螺旋动脉变粗,呈明显的扩张状。川金丝猴和人子宫内膜动脉血管的形态与无月经的鼠兔、家兔等子宫内膜动脉血管明显差异。内膜动脉血管的特殊形态与月经的周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投食对非人灵长类动物的科学研究有推动作用,但也影响了非人灵长类的日常行为活动时间分配.为探究投食对川金丝猴日常活动的影响,2017年7月~2018年5月,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对神农架国家公园大龙潭基地投食川金丝猴群(Rhinopithecus roxellana)的活动时间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川金丝猴在上午10:00~12:00和下午16:00~18:00为两个取食高峰期,且在中午14:00~16:00为较长的休息期.取食、移动和休息行为构成了川金丝猴昼间活动的主体(81.99%),各类行为所占时间比例分别为:休息行为55.45%、取食行为13.34%、移动行为13.20%、理毛行为8.33%和其他行为9.68%.此外,不同性别-年龄组个体间的活动时间分配也存在显著的季节性差异.这可能是不同性别-年龄组在生长发育、繁殖投入等过程中的差异,反映了其对环境的生存适应. 相似文献
15.
2005-2006年,在陕西省青木川自然保护区使用瞬时扫描取样法研究了野生川金丝猴的时间分配与活动节律。结果表明,取食、移动和休息构成了川金丝猴日活动的主体。川金丝猴用于移动和取食的时间占总活动时间的76.5%,其次是休息行为占14.4%,理毛行为占6.4%,玩耍行为1.3%,警戒行为1.1%。冬季和夏季,川金丝猴花费在各种行为的时间比例存在明显的差异。取食行为和交配行为没有显著差异。冬季,休息和理毛行为显著增多;而移动行为、玩耍行为和警戒行为显著减少。每天上午和下午,川金丝猴分别有一个取食高峰。夏季取食高峰分别发生在8:00-9:00与16:00-18:00;冬季取食高峰分别发生在9:00-10:00与16:00-18:00。冬季和夏季,川金丝猴昼间均有一个明显的休息高峰,夏季在13:00-14:00时间段,冬季在11:00-13:00时间段。冬季和夏季,川金丝猴群昼间均有2个明显的移动行为发生高峰,夏季在9:00-11:00和15:00-16:00时间段,冬季在8:00-9:00和15:00-16:00时间段。移动高峰期川金丝猴群在取食点之间进行长距离的群体迁移。冬季理毛行为高峰发生在11:00-12:00与17:00-18:00时间段。夏季理毛行为的高峰发生在下午14:00-15:00与16:00-18:00时间段。 相似文献
16.
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又叫仰鼻猴,也叫蓝面猴,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于灵长目、猴科、疣猴亚科、仰鼻猴属。 相似文献
17.
川金丝猴是我国特有的灵长类动物,因身披长长的金色针毛而得名。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和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其定为濒危物种。目前已知最早的川金丝猴化石产自四川万县盐井沟巾的更新世裂隙堆积物巾。著名动物学家、巴黎自然博物馆主任米勒·爱德华于1870年将其定名为Semhopithecus roxellana, 相似文献
18.
19.
20.
1870年,川金丝猴被科学命名。1897年,滇金丝猴被科学命名。1903年,黔金丝猴被科学命名。1912年,越南金丝猴被科学命名。2010年,缅甸金丝猴被科学命名!以上这5位兄弟,构成了金丝猴家族。它们和我们人类一样,都属于灵长目动物。不同的是,它们被归入猴科金丝猴属(Rhinopithecus)。不过,说它们是金丝猴,实在名不副实。严格地讲,这个家族不应该叫金丝猴,除了川金丝猴有金丝以外,其他诸位的周身没有一根金丝,甚至和金色或黄色毫无关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