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纳米Al2O3粒子的制备方法很多,但所制备的产物多为球形或不规则的粒状,呈纤维状的纳米Al2O3粒子的报道不多.本文以Al2(SO4)3·18H2O和NaOH为原料,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为表面活性剂,通过控制反应温度为65 ℃,Al2(SO4)3初始浓度为0.5 mol/L,以直接沉淀法先合成纤维状氧化铝的前驱体,然后在1 000 ℃下煅烧2 h得到直径为5~10 nm,长为60~120 nm,分散良好的γ-Al2O3短纤维.通过TEM,XRD等检测手段对各阶段产物的表征和分析,详细讨论了洗滤方式,反应温度,Al2(SO4)3初始浓度对前驱体产物粒径形貌的影响,以及煅烧温度对最后产物形态和晶型的调整.  相似文献   

2.
本论文用前驱体分解法制备纳米MoS2微粒,并且以铝片为基底制备了MoS2/Al薄膜,对MoS2/Al薄膜的I-V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NH4)6Mo7O24?4H2O和 (NH4)2S为原料,在60℃氨水溶液中合成了具有金属光泽的斜方晶系(NH4)2MoS4;(NH4)2MoS4在80℃水中分解4h制备得到粒径约100nm-200nm的纳米MoS2微粒,团聚严重;以热浸镀法制备的MoS2/Al涂层薄膜经过30min、40min、60min退火处理的样品的I-V曲线均具有良好的半导体性能。  相似文献   

3.
以Al2(SO4)3为铝源,(NH4)2CO3为沉淀剂,利用沉淀-共沸蒸馏法制备出前驱物碳酸铝铵(AACH),并煅烧得到超细α-Al2O3粉末.研究了加料方式、表面活性剂、干燥方式等因素对产物分散性能的影响,分析了超细氧化铝粉末在热处理过程中的结构和性能变化.采用热重/差示扫描法(DTA/TGA)、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以及ICP等现代分析检测技术对样品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只有将Al2(SO4)3溶液雾化加入到(NH4)2CO3溶液中,添加适量PEG1000做为分散剂,同时采用正丁醇共沸蒸馏才能制备出粒度分布均匀、分散性能优异的超细α-Al2O3粉末.煅烧过程中,氧化铝的相变过程为:Al2O3(无定型)→γ-Al2O3→θ-Al2O3→α-Al2O3,且随着煅烧温度的提高,产物的晶粒尺寸不断增大,密度不断得到提高.在优化条件下合成的前驱物AACH于1 200 ℃煅烧2 h,能得到粒度分布均匀、分散性良好、形貌为类球形且纯度为99.97%以上的α-Al2O3粉体.图9,表1,参15.  相似文献   

4.
以Al(NO3)3·9H2O为原料,NH4HCO3为沉淀剂,结合超声分散与微波干燥等方法,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两种不同化学组成的前驱体.通过TEM、XRD、IR、DSC和TG的观察分析,研究了不同前驱体对Al2O3粉体粒度、团聚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NH4Al(OH)2CO3前驱体经1 100 ℃煅烧2 h得到的Al2O3粉体性能较好,平均粒径仅为20 nm,粒度均匀,基本没有硬团聚.  相似文献   

5.
在反胶束体系中制备Fe3O4/SiO2核壳结构纳米粒子,并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颗粒的结构和形貌.首先,在水体系中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平均粒径为13 nm的Fe3O4纳米粒子,并用有机小分子柠檬酸对其进行表面修饰,加入氨水后形成稳定的Fe3O4胶体溶液.然后,将此胶体溶液作为水相滴加到Triton X-100/环己烷/正丁醇的表面活性剂/油相/助表面活性剂溶液体系中,搅拌后形成稳定的油包水反胶束体系.在反胶束内以氨水为催化剂,使正硅酸乙酯水解,从而获得SiO2包覆的Fe3O4核壳结构纳米粒子.实验结果表明,改变水和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的浓度比ω,可以达到调控核壳结构纳米粒子形貌的目的.当ω=9时,可获得尺寸均匀、平均粒径约为100 nm的Fe3O4/SiO2核壳结构纳米粒子.  相似文献   

6.
以C aO和(NH4)2HPO4为前驱体,在常温常压下合成了纳米羟基磷灰石晶体,结果显示该产物具有弱结晶结构,钙磷摩尔比为1.661,属非化学计量,与自然骨中的羟基磷灰石极相似.当C aO质量分数为1.0369%,(NH4)2HPO4为0.224 m o l/L时,在常温常压下搅拌3 h,陈化3 d产率可达80%.  相似文献   

7.
沉淀法制备纳米γ-氧化铝前驱体洗涤分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拜耳法生产的粒径较粗的Al(OH)3为原料,通过沉淀法制取了纤维状γ-Al2O3纳米粉体,探讨了超细前驱体Al(OH)3的洗涤分离问题.并用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对产物进行了表征.此研究为工业上批量生产纳米γ-Al2O3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8.
正交法选择纳米氧化镁的最佳合成条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正交实验法,研究了直接沉淀法合成纳米氧化镁的诸因素对粒径和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有表面活性剂TX—10的条件下,最佳反应物浓度MgCl2为1.2mol/L、NH3·H2O为0.2mol/L,反应温度为45℃,反应配比MgCl2∶NH3·H2O为1∶10,表面活性剂量为1.5‰和反应时间为25min时,得到的纳米氧化镁分散性好、收率高、粒径小且均匀.  相似文献   

9.
以次磷酸钠(NaH_2 PO_2·H_2O)为还原剂,硫酸铜(CuSO_4·5H_2O)为前驱体,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表面活性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保护剂,在一缩二乙二醇(DEG)有机液相溶液中采用化学还原法成功地制备了铜纳米颗粒.采用XRD、TEM、SEM、纳米粒度仪及IR对所制备的铜纳米颗粒的结构、形貌、粒径大小及表面物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纳米铜粒子为球型颗粒,分散较好,尺寸较为均匀,平均粒径约为27 nm,并且具有立方晶型结构,其表面被有机物包覆.涂布纳米铜导电墨水的样品,其在高于250℃的温度下烧结60min后得到导电铜薄膜.温度在300℃烧结后,导电铜薄膜更加致密,可以推测铜薄膜的导电性能会增加.  相似文献   

10.
通过溶剂热法,以FeOOH作为前驱体,以油酸作为表面活性剂,以十八烯为溶剂,制备了纳米Fe3O4颗粒,研究了油酸和FeCl3用量、反应时间对纳米Fe3O4粒子的大小以及分散性的影响.结果显示,FeCl3用量的增加和反应时间的延长均可使Fe3O4粒子粒径增大,油酸用量的增加会导致Fe3O4粒子粒径先减小再增大.利用XRD、TEM等手段对所制备颗粒的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纳米Fe3O4粒子属于反尖晶石结构.FeCl3用量为0.003mol,油酸用量为13.5mL时(即Fe3+/油酸约为1/15),在230℃反应12h得到结晶度较高,分散性良好,平均粒径比较小的纳米Fe3O4粒子.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CNDO/2方法研究了炼铝用碳阳极中添加三氟化铝的吸附行为,通过优化得到了吸附的最佳模型,量子化学计算结果表明;三氟化铝添加到炼铝用碳阳极中起传输电子的电桥作用,是碳阳极发生空气氧化以及铝电解时生成氧气的氧化反应的抑制剂,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2.
铝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铝在人体内的分布、铝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铝的致毒机理、铝的污染来源、铝污染的防治措施等问题进行了较系统地阐述.人体内铝的过量存在及形态转化会影响人体对某些无机元素和有机元素的吸收,引发多种疾病和生理功能障碍.Al^3+对ATPas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钙调蛋白活化的红细胞膜Ca^2+-Mg^2+-ATPase的活性均有抑制作用,并在神经原微纤维缠结内与DNA有较强的亲和力,是铝中毒的重要机制.从生态环境和人的日常生活两方面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铝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铝在人体内的分布、铝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铝的致毒机理、铝的污染来源、铝污染的防治措施等问题进行了较系统地阐述.人体内铝的过量存在及形态转化会影响人体对某些无机元素和有机元素的吸收,引发多种疾病和生理功能障碍.Al3+对ATPas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钙调蛋白活化的红细胞膜Ca2+-Mg2+-ATPase的活性均有抑制作用,并在神经原微纤维缠结内与DNA有较强的亲和力,是铝中毒的重要机制.从生态环境和人的日常生活两方面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利用石家庄附近炼铝厂废弃的铝灰生产氢氧化铝,能够有效利用资源,消除环境污染。通过试验制备了氢氧化铝,中试试验结果表明,延长反应时间,加大碱的投入量,可以提高氢氧化铝的收率,回收的氢氧化钠浓缩后可以回用。在试验基础上,完成了工艺的整体设计。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用煤矸石生产硫酸铝的方法,考察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硫酸浓度,浸取时间,浸取温度对产率的影响,提出了最佳工艺条件,为工业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MgCl_2电解液体系中加入20余种添加剂,用静态失重法和极化曲线法测得对铝合金电极(No.2) 的缓蚀效率和腐蚀电流,筛选出两类缓蚀剂的较佳配方,即无机缓蚀剂的配方:A1.2g/l+B1.2g/l+C1.2g/l;有机缓蚀剂的配方:D1.2g/l+E1.2g/l+F 0.8g/l+G0.4g/l.并对缓蚀剂的缓蚀机理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水热合成铝掺杂羟基磷灰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铝掺杂羟基磷灰石(Al-HA)的结晶特点,以硝酸钙、硝酸铝和磷酸二氢铵反应所获沉淀为前驱物,以水为介质在不同的Al掺杂量下进行了水热合成实验。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拉曼光谱(Raman)对所得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水热反应能获得Al-HA纳米晶,Al掺杂量的增大会抑制羟基磷灰石(HA)晶粒度长大,当掺量超过10时HA会向非结晶态转化。随着Al掺杂量的提高,HA的拉曼光谱的振动峰431 cm-1、591 cm-1、961 cm-1、1 046 cm-1先逐渐减弱,HA的结晶度下降。最后431 cm-1、591 cm-1、1 046 cm-1处振动峰消失,并在1 111.5 cm-1处出现新的振动峰,说明掺铝量宜在于5以下。  相似文献   

18.
铝(Ⅲ)在HAc- NaAc缓冲介质中,与甲苯磺酸妥舒沙星生成稳定的络合物从而使甲苯磺酸妥舒沙星的内源性荧光显著增强,据此建立了测定甲苯磺酸妥舒沙星的荧光新方法.该体系在最大激发波长λex=365nm,最大发射波长λem=420nm时,甲苯磺酸妥舒沙星浓度在3.2×10-8~9.6×10-6 mol· L-1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出限为8.3×10-9 mol·L-1,回收率在98.3%~99.4%之间.本方法已用于测定片剂中的甲苯磺酸妥舒沙星含量,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9.
20.
铝盐混凝剂的特性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国荣  王敏 《江西科学》2003,21(1):67-70
铝盐应用于给水与污水处理中已有很长时间。60年代,聚铝开始引入水处理,现已得到广泛的应用。铝盐种类由低分子到高分子,从单分子到复合型的发展。现今,污泥处理,铝毒性成为我们日益关注的问题,混凝剂的应用必将沿着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