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4 毫秒
1.
卡尔纳普(1891—1970)是当代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他的研究涉及到逻辑句法学、逻辑语义学、归纳逻辑、语言哲学、科学哲学等领域。其中,内涵逻辑学、科学哲学、语言哲学的发展无不展示出他的巨大影响。作为卓越的逻辑学家,卡尔纳普深知纯粹形式的观点对逻辑研究本身的重要性;作为目光远大的哲学家,他同样深知纯粹形式的逻辑观是远远不够的。对于卡尔纳普来说,逻辑的重要性在于它对非逻辑知识的作用。卡尔纳普对逻辑应用的关注集中体现在他对科学方法论基础问题的重视。他的研究特色在于从科学语言的逻辑分析着手。语言意义问题,尤其是科学语言的意义问题的研究始终贯串在他的学术研究生涯中。研究的一个中心问题是寻求科学理论语言意义标准的适当表述。同早期仅仅包含基本思想的概括口号:“语言的意义在于可检验性”相比,他的表述更多地考虑到了科学理论本身的特征。这显示了卡尔纳普兼顾到了两个方面·既充分体现基本思想,又尽可能精确地刻划科学理论的逻辑结构的努力。在以下几节中,我们来观察这种努力是否奏效。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爱因斯坦提倡逻辑简单性原则的物理学认识根据:其一,他认为物理上真实的东西一定是逻辑上简单的,因此主张用逻辑简单的理论反映物理实在。其二,他认为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公理是理性所无法触动的,为了减少理论中这种“尚未理解的东西”,应将其逻辑公理减少到最低数目。其三,他认为物理学进化的方向是不断增加其逻辑基础的简单性,因此应将逻辑简单性作为建构理论的基本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3.
胡化凯 《大自然探索》1996,15(4):103-107
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爱因斯坦提倡逻辑简单性原则的物理学认识根据;其一,他认为物理上真实的东西一定是逻辑上简单的,主张用逻辑简单的理论反映物理实在。其二,他认为理论的基本要领和基本概念和基本公理是理性所无法触动的,为了减少理论中“尚水理解的东西”,应将其逻辑公理减少到最低数目。其三,他认为物理学进化的方向是不断增加其逻辑基础的简单性,因此应将逻辑简单性作为建构理论的基本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4.
1959年波普尔发表了他的第一部英文版著作,题目为:《科学发现的逻辑》,但书的内容却完全否认科学发现有什么逻辑可言,尤其反对所谓归纳逻辑。如此一来,科学发现似乎被逐出了理性的殿堂,而成为非理性的产物。当然,这种看法并非是全新的观点,有些科学史家和科学社会学家早已注意过这个问题。例如乔治·萨顿曾指出:关于科学史“至少还有三种观点:逻辑学的、心理学的、社会学的,值得更为详细地研究”,他这里也包含着对  相似文献   

5.
冯·诺伊曼的概率逻辑是形式逻辑的推广;概率逻辑容许把真实程度区分为一定的次序,这类次序从1开始,并“紧密地”逼近于自己的对立面——0。这个结论是冯·诺伊曼自己作出的。他在自己的著作《定量逻辑(精确逻辑和概率逻辑)》中写道:“概率逻辑不能归结为精确逻辑,而是组成本质上更广大的系统;确立式子P(a,β,)=φ(0<φ<1),是物理  相似文献   

6.
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保罗·狄拉克以他独特的研究风格在理论物理学领域工作了60载.他的研究方式近似一种混合体,以一种令人难以理解的方式把直觉、想象力和简洁的逻辑以及强大的数学融合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7.
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保罗·狄拉克以他独特的研究风格在理论物理学领域工作了60载。他的研究方式近似一种混合体,以一种令人难以理解的方式把直觉、想象力和简洁的逻辑以及强大的数学融合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8.
莱布尼茨莱布尼茨(Leibniz 1646~1716)德国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是数理逻辑创始者。莱布尼茨学识渊博,对哲学、物理、工程、生物、历史、语言等都有深入的研究。他与牛顿几乎同时创立了微积分。主要著作:1.《单子论》 2.《人类理智新论》。他的逻辑问题的论述主要是在以上作品以及一些短篇文章和通信中。在他之前,数学家笛卡尔和  相似文献   

9.
首先我想说一说我心目中的哲学,哲学各有各的说法。我感到哲学是认识世界的整体观或综合观和大全。下面我从我想做一个哲学家说起。记得金岳霖先生30多岁时学习逻辑,他感到迟了一点,他认为应该在18岁时就学逻辑。刘易斯似乎也是持这个观点的。我初中时,就读了恩格斯的反杜林论等著作,感到比较难读懂。高中时学金岳霖的哲学著作,感到哲学很容  相似文献   

10.
奎因的理论评价学说在西方科学哲学的发展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这首先是因为,他批判了早期逻辑经验主义的一系列基本论点,并对当时占统治地位的逻辑主义的理论评价发起了最初的攻击。同时也因为,他的理论评价学说包含许多新奇的  相似文献   

11.
W.V.奎因教授在其名著《经验论的两个教条》中所作的论述的目的在于澄清有关逻辑真理的误解。如所周知,奎因教授在这篇文章中的主要论点是否认存在所谓的分析-综合区别。他为此所作的论证是,我们可以把哲学家心目中的所谓分析陈述分为两类,第一类是逻辑真理,例如: 没有一个未婚男子是已婚的。第二类则以下列陈述为范例: 没有一个单身汉是已婚的。这类陈述的特征是能够通过同义词的替换变为逻辑真  相似文献   

12.
J.M.凯恩斯是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1911年,年仅28岁就当上了《经济杂志》的编辑,两年之后他又担任了英国皇家经济学会的秘书,但是他仍不间断地为《经济杂志》审定稿子。此后他先后两次在财政部任职,1946年的复活节,即在他与世长辞前的12个月前,被选为皇家经济学会的会长。在担任编辑与秘书双重职务的时候,凯恩斯在经济学会中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他写下了大量的经济方面的著作,单是公开发行的论著,汇集起来就有8卷之多,再加上他的论文、小册子和重要的信件,以及未发表过的文章、资料、社会活动的报道,还有论及社会政治和文学写作,总共达25卷之巨,这是凯恩斯给人类留下的一笔可贵的遗产。然而,凯恩斯全集的第八卷《论概率》却不是一本经济著作,而是一本论述逻辑命题与概率两者之间关系的论著。凯恩斯于1906年在印度办事处工作时,已开始研究概率,并在此之后的五年中付出了辛勤的劳动,终于有了一个雏型。但在1911年之后,由于担任了编辑工作,耽误了《论概率》的进一步加工。1914年之后,凯恩斯又重新开始这项工作,终于在1921年8月正式出版,成为英国逻辑概率思想建立五十五年以来第一部系统性的著作,这一本不同凡响的论著,成了卡尔纳普归纳逻辑理论的先驱。  相似文献   

13.
“如果你是一个女子,有个男人非礼于你。怎么办?”哲学家为难了;其实这是很简单的逻辑问题,反映的是对立统一原理:“你也非礼于他。”  相似文献   

14.
人工神经网络设计中的群论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计算机技术的竞争与整个高技术领域及军事工业内的竞争紧紧连在一起,以往的竞争在于要给机器以“逻辑力”,现在的竞争在于给机器以“知觉力”,这种研究涉及到计算机技术、半导体技术、心理学、神经生理学、数学、物理等许多学科,是个综合性课题。在这场竞争中,美籍华人学者曹天仁脱颖而出,在主流派权威们兜着圈子的时候,他另辟蹊径,提出了新方法——人工神经网络设计中的群论方法,在学术界引起震动,美国有关方面从星球大战计划款项中拨巨资支持他的研究。由于种种原因,他的学术思想过去未能写成文章发表,他现在要求把公开阐述他的学术思想的第一篇文章在祖国——中国的刊物上刊载。本刊能为发表他的文章,介绍他的学术思想而深感荣幸。值得一提的是,本刊曾在1984年第3期上刊登过他哥哥曹天予的论文《量子场论中重整化纲领的形成》。当时,曹天予还身处逆境,没有一个工作单位,现为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院士。  相似文献   

15.
作者提出科学方法论有自然哲学方法论、哲学方法论、逻辑方法论和理论方法论四种历史形态。产生于古希腊的自然哲学方法论的特征是,把认识着的个人的纯粹思维看做为真正的知识,以“直接知识的原理”作为其最重要的认识原理。特别注重经验研究的哲学方法论是在古典自然科学形成时期(16~17世纪)形成起来的;它的各个方法论原理同哲学基本问题密切相关,因此称为哲学方法论。这种方法论的发展表现为唯一理论和经验论相互斗争而产生各种变型。逻辑方法论企图把逻辑作为适用于一切知识领域的方法论,是在19世纪下半期从穆勒的归纳逻辑开始大力发展的数。理逻辑的产生和发展加强了这方法论研究方向。理论方法论在现代科学方法论出现各种研究方向和水平纷呈的复杂局面中应运而生,它的研究是最近这几年才开展起来的。这种方法论是一种关于科学知识的一般理论。  相似文献   

16.
沈葹 《世界科学》2011,(10):13-14
著名理论物理学家W·温伯格曾指出:物理学始终是一个未完成的逻辑体系:而本刊所载一文正具体阐述了他的这一观点.此观点当然符合科学不断发展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17.
允许修改推理规则的开放逻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明生 《科学通报》1996,41(11):970-972
最近,李未为了刻划知识的增长、更新以及假说的进化建立了一个开放的逻辑理论,特别是得到了认知进程的收敛性定理这样一个深刻的结果。其后,他在文献[2]中又将其作为逻辑框架应用于知识基的维护。在知识库中,除了一些事实(相当于句子)作为知识之外,还有其特有的一些推理规则,而且这些推理规则有时也会遇到反驳,需要加以修改和维护。本文试图在开放逻辑中引入推理规则的反驳与修改。值得注意的是,其它一些关于知识基维护的理论,如Alchourrón,Grdenfors与Makinson都没有触及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苏开乐 《科学通报》1994,39(16):1441-1441
最近李未给出了一个可以刻画知识的增长、更新以及假说的进化的开放逻辑理论.开放逻辑的一个重要概念就是假说重构.开放逻辑的其它重要概念如认识进程等的定义及其有关性质都可依赖于假说重构的概念而得到.假说重构有两种:N-重构和R-重构,从构造上说,N-重构较为简单,R-重构较为复杂.故R-重构可以说是建立开放逻辑的关键.而R-重构相应的模型论概念是理想事实反驳,因而对事实反驳的进一步研究无论对开放逻辑本身,对开放逻辑在知  相似文献   

19.
胡铮浩 《科学通报》1988,33(2):98-98
由于人以视觉形式感受大部分信息,所以图形表示及图形处理方法被广泛采用于各类问题的研究中。逻辑代数的研究也同样如此。 在二值逻辑中,采用的图形有K图,b_j系数图及R_i谱系数图。在多值逻辑的研究中,往往推广二值逻辑中的研究方法。然而,由于多值逻辑的复杂性,至今还仅局限于多值K图。本文旨在提出三值b_j系数图,并介绍其在逻辑综合中的应用,为多值逻辑的研究补充一种图形处理手段。  相似文献   

20.
一、计算机软件的维护在第一讲中,我们已经区分了计算机硬件维护和软件维护两种不同的概念,这两种维护所花费的代价也不同,美国的Daly研究对比了一个16万条指令的程序与一个由17万个逻辑门组成的大型实时系统的记录统计,他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