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用透射电镜研究了泥蚶精母细胞与精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精母细胞时期,胞质中线粒体呈极性分布,高尔基体结构典型,染色质多数团块状、少数颗粒状分布于核质中;精细胞时期,胞质中线粒体数目较少,基质电子密度高,并逐渐迁移至细胞核的后端,参于精于中段的形成,核内染色质从粗团块状→颗粒状均匀分布→高电子密度的均质体;初级精母细胞发育至后期精细胞的过程中,细胞及核的体积各期依次变小。  相似文献   

2.
合浦珠母贝精子发生过程的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报道了透射电镜下合浦珠母贝精子发生过程超微结构的观察结果。描述了精子发生过程中线粒体,中心体(鞭毛),顶体泡和细胞核的演变过程。精子细胞核内染色质以颗粒状形式凝集,精子核呈圆桶状,圆形的顶体泡迁移到顶体部位后变形成为圆锥形顶体。合浦珠母贝精子经过精度原细胞,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最终发育成为成为成熟的精子,成熟的精子由头部(长约2μm),中段(长约0.68μm,宽约1.6μm)和尾部(长约50-60  相似文献   

3.
应用电子显微镜研究了北京鸭的精子发生过程。初级精母细胞有一个分化的过程,其细胞核的顶部上方有一个由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组成的高尔基区,这一区和核内染色体的出现有明显的位置相关,并随着减数分裂的进行而分散。观察了精细胞变态过程中细胞核的形态和结构的变化。探讨了由高尔基体形成顶体、由远端中心粒和线粒体形成中段、由远端中心粒的未端形成尾丝的过程。发现包围细胞核的微管随着精子的发育而层数逐渐增多,此微管系统的变化与精子头部核的定型有关。  相似文献   

4.
对尼罗罗非鱼精子发生的超微结构进行描述.罗非鱼精子发生的类型属于A型,其发生顺序经历早期精细胞期;轴丝发生;细胞核凝缩和旋转;线粒体的迁移等过程.本文并讨论硬骨鱼类精巢结构和精子发生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5.
用透射电镜研究了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妇精子发生和精子形成过程。结果表明,赤点石斑鱼精子发生经历了初级精原细胞、次级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阶段。精子细胞再经过精子形成过程成为精子。在初级精原细胞、次级精原细胞阶段,细胞核释放出拟染色体。拟染色体分布于精原细胞和前期Ⅰ的初级精母细胞的细胞质中。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早期同源染色体配对明显可见,并形成联会复合体。精子细胞之间存在细胞联系(桥粒)。赤点石斑鱼成熟精子的特点是细胞核圆形,核内染色质致密,没有核泡(核空隙)。精子尾部细长,横切面为典型的“9+2”轴丝结构。  相似文献   

6.
野生大豆根尖中柱鞘细胞脱分化的超微结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生大豆根尖成熟区的中柱鞘细胞在自然条件下即会发生脱分化。通过研究此类脱分化细胞的超微结构,揭示出:在中柱鞘细胞发化过程中,细胞由相对静止到活跃活动。细胞核膜向核基质深度凹入,形成数量不等充满细胞质的凹陷,胞基质和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和内质网形成的小囊泡深入凹陷中。脱分化的细胞核膨大,核膜上核孔密集分布,核周围聚集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和大量的核糖体,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进行着活跃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活动  相似文献   

7.
应用透射电镜技术,研究了罗氏沼虾精子发生的全过程.观察表明:精原细胞较大,近卵圆形,核大而圆,染色质分散.初级精母细胞比精原细胞略小,染色质凝聚成块状,散布于核质中.次级精母细胞呈多边形,染色质致密,核膜双层,细胞质和核质问通过核孔进行物质交换.精细胞近圆形或多边形,染色质较密集地均匀分布,胞质较丰富,有线粒体、游离核糖体和内质网分布.精子分化早期,染色质向胞核的一侧移动,随着分化的进行,精细胞核逐渐拉长,变得弯曲.分化晚期,细胞质中出现许多膜片层结构,分泌一些碎细丝状物质,沿核的边缘向核凸起的一端推进,不断聚集、突起,最终形成具横纹精子的棘突.成熟的精子呈漏斗状,包括一个杯形的核和由其发出的一个横纹状棘突.  相似文献   

8.
胃癌细胞中硒分布,含量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电镜放射自显影,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硒在胃癌细胞中的分布和含量,光谱法测定细胞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结果表明亚硒酸钠主要作用于胃癌细胞的线粒体和细胞核,对线粒体DNA,细胞核DNA的复制和基因表达均有一定的作用,在亚硒酸钠处理的胃癌细胞中,随着硒含量的提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也提高,从而阻止了线粒体中的脂质过氧化反应,使线粒体结构与功能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9.
采用可活化富集稳定同位素152Sm和168Yb作为示踪剂,结合差速离心分离和中子活化分析技术(NAA)初步研究了稀土元素Sm和Yb在大鼠肝脏亚细胞组分中的分布。分析结果表明,Sm和Yb在亚细胞组分中的浓度分布为:溶酶体>微粒体>线粒体>细胞核>胞液。线粒体中Sm和Yb所占比例最高,而细胞核中最低。  相似文献   

10.
用透射电镜观察了短尾鮠的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的形态以及细胞核、拟染色体和线粒体等的结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精原细胞时期细胞器较丰富,到精子细胞后期,细胞器的形态和数量发生了较大变化;随着精母细胞的发育,核质凝聚程度逐渐增强.短尾鮠的精子具有椭圆的头部和复杂的中片,近侧中心粒和远侧中心粒靠近核的中央,鞭毛呈9+2轴丝结构,并具有由外膜折迭形成的波浪形的结构.表明短尾鮠精子发生中具有某些区别于其它鱼类精子的不同结构.  相似文献   

11.
中国对虾精子发生及受精细胞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对虾(PenaeuschinensisOsbeck1765)属于节肢动物门,有鳃亚门,甲壳纲,软甲亚纲,十足目,游泳亚目,对虾科,对虾亚科,对虾属,是我国最重要的经济虾类,主要分布在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北部也有少量分布。常与墨吉对虾混栖。到目前为...  相似文献   

12.
酵母粉对果蝇精子发生之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酵母粉对果蝇精子发生各时期的影响。方法野生型黑腹雄蝇按2-3-3法处理,置于每管酵母粉含量为0,5 mg/vial,10 mg/vial,15 mg/vial培养基中培养,统计精子发生各阶段精细胞数目。结果随着酵母粉量的增加,精子发生在各阶段细胞数量增加,在不同处理组中雄蝇在其精子发生各阶段中,以第3天形成精细胞数量最多,其中10 mg/vial和15 mg/vial最为显著。酵母粉量的增加,在精细胞阶段促进精细胞数量增加最为显著,成熟精子阶段也有增加,精母细胞阶段精细胞数量呈增加后逐渐减少趋势。结论酵母粉可促进果蝇的精子发生,特别在精细胞阶段,促使精细胞数量增加,高峰期明显提前并持续延长形成时间。  相似文献   

13.
孔雀鱼精子发生的显微与超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卵胎生硬骨鱼孔雀鱼精子的发生进行了显微与超微结构研究.成鱼精巢呈肾形,腹面有输精管伸出,内部构造为小管型.孔雀鱼精子发生经过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及变态精子阶段;初级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高尔基体和囊泡丰富;从精母细胞到精子细胞有细胞质不完全分裂现象;成熟精子头部较长,袖套部分长度是头部的2倍,直径与精子头部相同,线粒体多.鞭毛有侧鳍,其轴丝为典型的“9+2”结构.  相似文献   

14.
将薄背涡虫(Notoplana humilis)制成石蜡切片,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其生殖细胞的发生过程.结果表明:薄背涡虫的精巢可划分为6个时相,每个时相的生精细胞组合图像不同,精子发生先后经历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和精子;卵子发生先后经历卵黄发生前期的卵母细胞、卵黄发生期的卵母细胞、成熟的卵母细胞以及受精卵.对精子发生过程中各级生精细胞的特征以及卵子发生过程中各级卵细胞的特征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5.
采用解剖观察、石蜡组织切片及苏木精-曙红染色方法,利用显微镜照相获取图像,研究了斜纹夜蛾幼虫到成虫精巢的发育及精子的发生.研究结果表明:2个精巢在预蛹期开始融合,并在蛹期融合成1个;在成虫期,随着精子的排出,精巢体积逐渐减小;斜纹夜蛾雄性生殖细胞发育为有核精子和无核精子,2种精子的发生都经过精原细胞囊期、精母细胞囊期和精细胞囊期;精子的形成主要区别在于有核精子的细胞核有一个变形过程,而无核精子形成过程中不经过细胞核变形,且后期将细胞核丢弃.综上所述,有核精子的主要发育时期为6龄到蛹期,而无核精子的主要发育在蛹期.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和控制精子形成以及利用生殖机理防治斜纹夜蛾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刀额新对虾精子发生过程中碱性蛋白的变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氨银反应与光镜、电镜技术相结合,研究了刀额新对虾(Metapenaeusensis)成熟精子发生过程中碱性蛋白的变化.精原细胞、精母细胞、早期精细胞核内均含有丰富的碱性蛋白,但在精细胞变态成精子过程中,核内碱性蛋白被抛弃,顶体内出现碱性蛋白.且在成熟精子中内外顶体层碱性蛋白的分布不同,外顶体层多于内顶体层,棘突中无碱性蛋白存在.同时还探讨了鞭毛型精子和无鞭毛型精子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银杏精原细胞和精细胞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0 引 言由于银杏(GinkgobilobaL.)独特的系统学地位及精子结构的特殊性,对银杏生殖生物学的研究工作一直是裸子植物胚胎学研究的热点之一[1~12]。这些研究表明,银杏精原细胞从产生到最后形成精子历时3个月左右[1~5]。在此期间,其体积增大数倍,结构发生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黄脸油葫芦雄性个体精子发生过程中类c-Myc蛋白的表达。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精子发生中类c-Myc表达进行定位。结果发现类c-Myc蛋白在精母细胞上为弱表达,精子细胞上有较高水平的表达,精原细胞及精子上没有表达。结论类c-Myc蛋白作为转录调节因子对于维持黄脸油葫芦精子的成熟过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蟋蟀雄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精子发生的动态过程 .成熟的雄性生殖系统主要由一对精巢 ,一对输精管 ,一对附腺 ,一对储精囊和一根射精管组成 .精巢乳白色由许多精巢管盘曲组成 ,精巢管包括原精区、生长区、成熟区和变形区四个区域 .其主要特点是处于不同发育时期的精母细胞呈放射状密集排列在圆球形的育精囊中 .精子发生的动态是 :一龄期 ,精巢小管仅具一些精原细胞 ;二~三龄期 ,精原细胞不断通过有丝分裂增殖 ;四龄期 ,初级精母细胞形成 ,并由减数分裂形成次级精母细胞 ;五龄期 ,精细胞大量形成 ,并变形成为精子 .其主要特点是成虫期的精巢管中存在所有各期生殖细胞 ,当下端的精子成熟时 ,上端部分的精母细胞再发育形成精子 ,表明从五龄开始蟋蟀便能连续不断地产生精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