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海南橡胶的生长态势,分析橡胶的归一化植被指数的变化规律,选取海南岛2008—2011年的FY-3A MERSI遥感进行去噪处理,运用风云三号遥感系统和ENVI得到相关数据,将遥感数据结合最大合成法分析橡胶的空间分布特征、年内及年际变化规律,得到海南岛橡胶年生长周期及变化规律.结论表明在2009—2012年四年间海南岛90%以上的橡胶NDVI值均保持在0.6以上,平均值呈现日益增加的趋势,每年2月和8月为极小值和极大值,2—8月为增长趋势,8—10月为下降趋势,10—11月有小幅度的增长,11月至次年2月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
甲酸酯橡胶(简称聚氨酯橡胶)。 聚氨酯橡胶是性质介于橡胶与热塑性树脂间的一种新型弹性体。它最大的优点是具有独特的耐磨性,比天然橡胶大2——10倍,抗张强度,回弹性都比较好,在较高的硬度仍有一定的伸长率。同时还有良好的耐油性及耐低温性能。它的缺点是:耐温性能差。一般使用温度  相似文献   

3.
隔震建筑是近三十年在我国大力发展的新型建筑结构形式.隔震橡胶支座为隔震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承重构件构成基础或层间隔震结构,可降低地震对建筑物的损坏.建筑隔震橡胶支座由钢板和橡胶叠合而成,橡胶为有机材料,所以其支座的持荷能力受温度影响较大.由于隔震支座通常位于柱端部或中部,其为结构关键的承重构件,因此对支座进行耐火性能及防火保护研究十分必要.针对建筑隔震橡胶支座耐火性能,按照《建筑构件耐火试验方法第7部分:柱的特殊要求》(GB/T 9978.7—2008)进行无防火保护支座承重耐火性能试验研究,同时进行数值分析,得到直径为520 mm的隔震橡胶支座的耐火极限时间82 min和耐火极限承载力,并通过极限承载力分析得到无防火保护支座满足耐火性能180 min的尺寸阈值为1 000 mm;针对隔震橡胶支座防火保护措施,考虑支座的可动性以及工程适用性,设计两段式组合防火保护方案和柔性防火保护方案,并按照《建筑构件耐火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9978.1—2008)进行非承载的耐火试验研究和相应的数值分析,结果得到两种可动式防火保护方案均满足耐火性能180 min并且隔热性满足支座内部温度均小于橡胶保持力学性能高温阈值150℃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R—puF降血脂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R—puF对正常雄性大白鼠和实验性大白鼠高脂血症的降血脂作用,发现R—puF的降胆固醇的效果较橡胶种子油显著,两组间降胆固醇的差异(P相似文献   

5.
湿式摩擦件     
橡胶湿式摩擦件历来都是将碳精橡胶、软木橡胶或钢丝绒橡胶等装在铁芯上,并开出油槽。此类摩擦件只能通过油槽给油或排油,易引起断油和刹车噪声。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缺陷,采用橡胶基材,掺入特制的纸屑,成型后装在铁芯上,即制成无噪声、含纸质橡胶类的湿式摩擦件。 实施例(配料均为重量份):硅酮橡胶:100三氟化树脂:40硅质纤维:80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橡胶复合靶板对成型装药射流的干扰作用机理,分析了射流侵彻“三明治”结构橡胶复合装甲时应力波在多层介质中的传播,研究了背板上射流作用区域的质点运动规律.运用开尔文—亥姆霍兹流体不稳定性原理分析了橡胶复合靶板背板质点速度对射流的干扰作用.预测了倾角以及橡胶夹层厚度对复合装甲抗射流干扰的影响.通过X-光脉冲试验和剩余穿深试验获得了射流侵彻复合靶板后射流变形情况和射流剩余侵彻能力变化情况.证明了采用应力波原理和开尔文—亥姆霍兹不稳定性分析橡胶复合靶板对射流干扰作用机理的可行性与正确性.试验证明橡胶复合装甲具有优异的防护能力,可以作为一种新型防护装甲.  相似文献   

7.
温州油毛毡厂于一九八○年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标准设计研究所的帮助下,研制成功一种新型防水材料—JG-2型橡胶沥清防水涂料。并于一九八四年五月荣获全国建筑科技成果奖。该产品以沥清为基础材料,橡胶为改性材料。由于橡胶与沥清乳化后,具有良好的相溶性,涂料干燥成膜以后,沥清吸取了橡胶的高弹性和耐温特点,克服了自身热锅冷脆、起鼓、老化和开裂等缺陷,而橡胶则吸  相似文献   

8.
由于振动台使用的小型橡胶支座的尺寸并非同比例缩尺,与GB/T 20688.3—2006中的支座规格相差较远,需对其力学性能进行试验研究.文章对6个小型叠层橡胶支座的压缩和剪切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GB/T 20688.3—2006中关于叠层橡胶支座竖向压缩刚度的计算方法不适用于小型缩尺橡胶支座,而剪切刚度的计算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性.因此,在振动台隔震试验前需对支座刚度进行测验,选取刚度较为接近的支座进行后续试验.压缩刚度的离散性造成的不均匀沉降极小,应优先考虑实测剪切刚度相近的支座.  相似文献   

9.
正橡胶软管因其物理性能及使用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动车组布线防护。目前布线用橡胶软管的材质普遍由氯丁橡胶或三元乙丙构成,在持续使用过程中,因橡胶材料的特性,存储或使用达到一定年限后,橡胶软管会因老化而产生表面龟裂甚至开裂的现象。布线橡胶软管如何在存储及使用过程中延缓橡胶本身的老化趋势,满足动车组运营和高级修寿命的要求,成为动车组主机及零部件厂家不得不面对和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完成了16个钢管橡胶混凝土柱轴压试验,考虑再生橡胶取代率、再生橡胶粒径大小为变化参数,对其进行静力试验。试验表明:试件最终的破坏形态呈腰鼓状斜剪压破坏;橡胶的掺入使试件的延性增强;随着橡胶替代率的增加,钢管橡胶混凝土柱的承载力不断降低;橡胶粒径越大,钢管橡胶混凝土柱的承载力越小。通过现有规范或规程来计算承载力,并与钢管橡胶混凝土柱实验值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1.
制作了普通橡胶沥青和脱硫橡胶沥青,并进行了不同储存温度或不同储存时间条件下2种橡胶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试验.研究表明,脱硫橡胶沥青经高温静态储存后比普通橡胶沥青更易离析.经过高速剪切工艺,大颗粒的脱硫橡胶粒在沥青里大多分散成无明显颗粒的细小物质,其胶粉颗粒大小在2种橡胶沥青的性能比较中不产生影响;而普通橡胶粉剪切后基本保持...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的是一种利用废旧胶鞋或轮胎面制的再生胶和附橡胶纤维及工业、生活上的废旧纤维制得的纤维粉为主体原料制造复合增强材料的技术.这一技术的配方是:主体再生胶100%、废旧纤维粉50—500%、起交联剂作用的氧化锌1—2%、硫磺0.2—0.4%、促进剂TT0.5—0.6%、DM 0.2—0.4%、硬脂酸0.2—2%、起填充剂作用的轻体碳酸钙3—110%、起粘性软化剂作用的机油或松香0.5—1%、古马龙2—4%、偶联剂RS0.5—3%、防老脱模剂石腊0.2—2%、加或不加的发孔剂小苏打0.1—1.5%.其工艺方法是:将上述各种原料按比例配料混合均匀、造型,然后在4.5—6公斤/cm~2的压力下模压成型,在150—180℃的温度下硫化,再经切边后即得复合增强材料.  相似文献   

13.
根据硫化热效应原理,对硬质橡胶的硫化一般来说必须考虑分段加热的管理制度,因为硫化的速度都是较缓慢的。如按照橡胶制品标准汇编有关规定,以采用间接硫化方法来说,不论升温硫化或升压硫化,时间都在5—6个小时以上。如下表:①升温硫化条件:  相似文献   

14.
科技信息     
由化工系周立本副教授等人共同完成的“利用炼铁废渣研制橡胶补强填充剂”科研项目于1992—07—07在唐山通过省教委鉴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利用炼铁废渣研制橡胶补强填充剂”科研课题选题方向正确,研制工艺路线和试验方法科学合理,经过调研和查验报告,认为采用高炉渣为原料研制橡胶补强剂的项目属国内首创,填补了国内空白。专家还认为:“采用该产品部分代替橡胶制品中采用补强炭黑是可行的,TGLZ产品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5.
以AC—13连续型密级配为基础,以橡胶颗粒代替部分集料的形式加入到沥青混合料中,制备橡胶颗粒量掺量为1%~3%的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在冻融循环条件下测定混合料的空隙率,并进行冻融劈裂试验,研究冻融循环作用下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沥青混合料的劈裂抗拉强度逐步降低,空隙率逐步变大,两者相关性较大;同等条件下,随着橡胶颗粒掺量的增加,沥青混合料的劈裂抗拉强度逐渐降低,空隙率逐渐增大。橡胶颗粒的掺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沥青混合料的劈裂抗拉强度,2%掺量下的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劈裂抗拉强度比最优。  相似文献   

16.
董立韡  董毅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16):4512-4517
用带有DR—1005—3型磁流变阻尼器、调谐质量阻尼器及橡胶隔震垫的三层框架模型结构进行了减震控制实验。依据LQG控制算法得到最优控制。在Simulink环境下编制实时控制软件,对阻尼器进行出力控制。分别进行只带磁流变阻尼器、调谐质量阻尼器以及橡胶隔震垫子系统和各个子系统组合的七种振动台实验。试验结果表明:基于MR阻尼器的控制系统是有效的,可以显著降低模型结构的加速度响应。将磁流变阻尼器与调谐质量阻尼器和橡胶隔震垫进行组合使用可以得到更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7.
橡胶的老化现象及防老化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橡胶与橡胶制品,在使用以及贮存时,受到氧、臭氧、光、热、水分、机械应力等方面的影响,容易出现老化的现象,失去其应有的价值或作用,因此,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或者延缓橡胶的老化,使橡胶能够充分地发挥其内在价值,给人们提供更多的方便。本文主要研究橡胶的老化现象及橡胶的防老化措施。  相似文献   

18.
利用可再生资源开发新一代生物基橡胶材料对于实现我国合成橡胶工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多年来,北京化工大学先进弹性体材料研究中心对生物基衣康酸酯橡胶进行了系统的分子设计、应用开发与工程放大研究。实验室阶段的研究主要包括生物基单体的选择、橡胶分子链的构建及聚合体系的优化、官能化技术开发、结构/胎面指标的灵活调控。在此基础上,与山东京博中聚新材料有限公司合作,历经2L小试—200L中试—千吨级的生产过程,解决了衣康酸酯橡胶在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最终建立了千吨级聚合装置以及适配的絮凝干燥线,实现了衣康酸酯橡胶的稳定生产。与山东玲珑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基于该生物基橡胶材料的特点,研发了相适配的混炼配方及生产工艺,制备了首批双B级生物基子午线轮胎。生物基衣康酸酯橡胶的生产技术成果转化可以实现生物质资源的高附加值利用,促进我国橡胶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CTP是用于橡胶工业中的一种新型防焦剂。外观为无色透明棱柱状结晶,熔点93——94℃其特点是抗焦烧性极好。对硫化胶性能没有不利影响。用了这种防焦剂能实现胶料的密封混炼。同时能提高胶料的贮存稳定性。胶料压出、压延、注压或移模硫化时可以提高预热温度,从而改善了操作性能,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CTP和次磺酰胺  相似文献   

20.
对橡胶支座连续梁桥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现行《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TJT004—89)有关橡胶支座连续梁桥纵向地震力计算的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计算方法,与动力时程分析结果的比较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和有效的橡胶支座连续梁桥地震力计算方法的探讨@范立础@王志强@韦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