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为培养高技能人才,克服我国现行教育体系中的缺陷,“校企结合”培养人才的模式应运而生。校企合作模式对企业和高等学校双方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校企合作模式并不成熟,在运行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与阻碍。为了良好的为我国培养高科技人才。政府.企业.高校必须善于总结,力求创新,不断探索校企合作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2.
校企合作在我国高校教育发展中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的人才储备,也给高校办学带来了新的机遇,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发展趋势。校企合作模式对高等院校和企业本身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校企合作模式的探讨从而为推动和完善校企合作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高校企业必然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接受考验。如何扬长避短,正确定位,培育企业核心竞争优势,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就成为高校企业面临的重大问题。目前高校企业普遍存在着体制不健全、经营观念落后、校企文化冲突、缺乏核心竞争力等一系列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通过深化高校产业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实施专业化、品牌化战略等措施来实现。高校企业的发展应该遵循为学校服务的原则、发挥技术和人才优势的原则、专业化和高新技术化的经营原则、校企体制分开的原则、合作经营的原则,不断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使高校产业得到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力量。为了更好地支持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地方高校必须树立服务经济的办学理念,强化校企结合。通过建立地方高校与企业集群的联合创新耦合关系,以高校文化与企业文化、办学特色与企业特色、双方异质性知识、高校科研团队与企业业务团队、校企双方科研平台、科研设施与生产实验设施等方面的相互耦合,提升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和科技创新服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与西方发达国家比较,我国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这种方式还有待加强。校企合作在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企业招聘不到合适人才这一供求矛盾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企业配合"型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实体合作"模式还是"企业本位"型校企合作模式对人才的培养都有一定的作用。本文对这几种模式进行了介绍,并对企业为本位的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方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2006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强调,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这意味着高校、企业将在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建立新的互动发展模式,校企合作已经成为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深化校企合作、提高校企合作的绩效,使企业真正从中获益,并保持校企合作的长期性,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7.
金融BPO产业是我国新型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目前金融BPO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和高校培养的人才出现了培养错位情况,导致企业招人困难,高校毕业生难就业的窘境。高校与企业的“产学合作”在此应运而生,通过校企的沟通合作,使学校培养出符合企业需要的金融BPO人才。那么高校如何在产学合作中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又如何设置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该文以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主动定制的日与财务BPO产学合作为例浅谈金融BPO产学合作中高校课程设置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8.
高等院校所办企业已成为我国科技产业的主力之一。本文分析了校企不分的弊病及校企分开的难点,认为校企应尽可能分开,以利于我国产业 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新经济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冯晶晖 《甘肃科技》2008,24(1):145-146
以项目管理的思想确定我省高校与企业科技融合与创新的战略新思路和重点,明确我省科技发展"校企联盟"的关键问题、关键任务及重大技术项目。确立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龙头及高校相关核心技术为纽带的甘肃省主导产业聚集群或产业园区建设的创新思路。构建我省校企科技创新制度体系及良好的"校企联盟"科技产业运行机制。探索新的合作模式,以使校企科技创新向合作模式的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继续教育是学历教育的一种延伸,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以市场为导向走校企合作办学的道路是国内外继续教育的成功经验,我国高校应逐渐将网络培训模式作为继续教育发展的重点,建立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有效合作模式,实现校企共赢。  相似文献   

11.
高校与企业协同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瞄n识转移视角来看,校企协同创新绩效主要受到双边关系、技术距离等因素影响。通过建立良好的校企双边关系、加大同一区域内校企合作力度等方式,将有力提高校企协同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12.
王淼  王俐 《咸宁学院学报》2013,33(2):102-103,109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FH)的毕业设计是应用型高校毕业设计的典范,具有选题来自企业,校企联合指导,“应用为本”的质量标准,实习、毕业设计、就业一体化等特点。学习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毕业设计的运作模式能为我国应用性本科院校毕业设计的改革提供重要借鉴。本文在借鉴德国经验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在我国应用型本科实行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就业一体化模式。  相似文献   

13.
高校产业校企分开中存在的问题是个老大难问题,这项工作涉及面广。政策难度大,历史关连影响重,涉及到资产、人事、财务、审计、监察诸方面,事关高校产业规范化建设的成败。应本刊邀请,南京大学施建军副校长专门撰文,精辟阐述了高校产业规范化建设中的八个“分开”,对推进校企改制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攀枝花学院学报》2016,(6):111-116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路径中,校企合作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中最有效的方式之一,高等院校如何依托行业和企业建立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保障机制、监督机制及相应的教学模式,是当前高等教育特别是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的关键和突破口。近年来,各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不断探索校企合作模式,涌现出一批科研成果。但在实践中发现,缺乏长效管理机制是制约校企成功合作的主要因素。本研究以营口理工学院物流专业为研究对象,就如何在校企深度融合中推进高校和企业的共赢发展模式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议规范化建设与资源配置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产业规范化建设是对经营性资产和其他内外部资源的配置整合,把资源优化配置整合提升为高校产业和高校企业发展战略重要组成部分,要求高校在规范化建设中创造条件与环境,切实做好以企业为主体的内外部资源配置整合,实现高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有条件的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要以不同形式进入企业或同企业合作,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解决科技和教育体制上存在的条块分割,力量分散的问题。”要“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促进科技、教育同经济的结合。”我国绝大多数高校都与企业建立了一定的合作关系,但很多高校校企合作还停留在科技成果的转让,一次性的科技服务等初级阶段,高校的服务很难满足企业的需要,如何提高高校对企业的吸引力,是高校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为现代化经济建设服务亟待研究的课题。一、高校与企业合作的客观必然性高校之所以…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职校企合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往也存在不少问题。我国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实质是学校主导的校企合作,高职院校以及企业的动力机制是校企合作的关键。建立校企合作目标责任制是提高学校参与者动力的重要措施,是促进校企合作持续、高效、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高校作为产学研结合的主体,应把产学研结合视为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正确处理高校及其合作伙伴的利益关系,并通过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在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建立多种形式的校企联合研究机构,接受企业委托进行专项研究。  相似文献   

19.
随着校企改制不断深入和完善,发挥高校科技优势,做优做强高校科技企业已成为高校产业工作的下一个重点.在鼓励科技企业在创业板上市的政策引导下,教育部以及各高校科技企业开始更多地关注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优质资源,准备在三五年内搭上创业板这部规范化发展的市场列车.作为校办产业职能部门,应根据各高校企业、行业的特点,充分考虑彼此间的协同效应而进行发展模式的战略布局和战术操作探索.  相似文献   

20.
如何通过将高校科研能力与企业的市场化运作有机结合,实现我国科技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当前急需深入研究的问题。从我国校企合作产学研的现状出发,结合我国当前的国情,基于校企产学研合作模式,通过对不同主体定位战略的分析与研究,为高校、企业及政府多方产学研合作新模式提供意见与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