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四川达州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也是人杰地灵的地方,从古至今出了不少的名人,有享誉全国的文化墨客、又有勇猛善战的著名战将,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地域特色浓郁,它是巴蜀大地上一颗璀璨明珠.如何挖掘达州几千年文化资源,提高当地知名度、文化、教育、文化与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保护达州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2.
巴蜀文化不包括达州文化,那就是残缺不全的“蜀文化”。文章认为,达州是一座亟待开发的历史文化名城;达州文化应包括史前文化、古代文化、红军文化三个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内涵。深入研究达州文化,对于实现经济强市和文化强市两大战略方针,有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红色文化遗存遗物及其影响是宝贵的文化资源。巴渠红色文化是达州的比较优势之一,是达州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文化的视角,对巴渠红色文化与达州的软实力之间的关系作出论述。  相似文献   

4.
文艺评论的生存与否取决于文化市场的需求状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成熟,文化市场必然也有相应的发展。文艺评论的发展有赖于自身的发展和面孔的改变。新世纪需要自己的文艺评论家,新世纪会有自己的文艺评论家。  相似文献   

5.
“创新闽西文化”,实质是构建有闽西特色的地域大文化。闽西文化是闽南支系和客家先民胼手胝足,共同创造的山地移垦文化;又在近代革命斗争中提升出红土地文化。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历史大转折和社会大变迁,为创新闽西文化提供新的历史机遇和现实可能性。有闽西特色的大文化,就是充分开掘历史文化的丰厚底蕴,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融合、提炼出更具合力、更催人向上的地域新文化  相似文献   

6.
魏徵在文艺思想方面,主张质实求真,反对雕饰浮华,以开放成熟的文化心态整合地域文化,为唐代文学的发展确立正确方向;诗歌创作慷慨大气,带有北方地域特色;散文创作促进了骈文文体文风改革的进程,他的文艺思想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三峡旅游文化研究的地域范围与三峡旅游区的范围具有同一性。附会是旅游文化的传统和特色,三峡旅游文化中的附会现象表现为:因相似而附会;因名句、名篇而附会;因民俗而附会等九大类别,附会形成三峡旅游文化的错状结构、多重性和系列性等五大特征。  相似文献   

8.
福建特色小镇与地域文化具有互动发展的关系。地域文化是促进特色小镇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力量,贯穿特色小镇建设始终。地域文化是特色小镇的"特"之所在,"魂"之所系;它提升了特色小镇的规划层次,打造了特色小镇的品牌知名度,其"个性"深刻融入了小镇的特色产业,促进了当地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同时,特色小镇建设彰显了地域文化特性,推广了特色产业文化,完善了地域文化的服务体系,极大地促进了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独特的地域文化成就了福建特色小镇与众不同的魅力,特色小镇的发展又传承、弘扬了个性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9.
文艺评论与文艺创作是繁荣我国文艺事业的两翼,文艺评论是文艺创作的基石,树立正确的文艺创作导向,推动文艺大发展大繁荣,需要充分发挥文艺评论的功能特性。  相似文献   

10.
程地宇,男,重庆万州人,1945年8月生。1966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重庆三峡学院三峡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重庆师范学院中国文学客座教授。长期从事文艺美学教学和文艺评论以及三峡文化研究。其学术成果在文艺评论和比较美学方面的代表作有:《文学:困惹与超越》、《符号化人物群体的衰落及其当代文学意义》、《容纳万境,白多余韵——艺术空白片论之一》、《文之本体与道之本相——艺术空白片论之二》、《心灵的栖息之所——魏靖宇抽象艺术论》等(分别发表于《当代文坛》、《探索》等刊物,其中《文学:困惹与超越》被人大…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文坛,作为一种文学实践的批评话语的衰败有目共睹,种种原因当中,缺乏应有的文化效益首当其冲.而分析起来,这个问题的症结很大程度上又同批评家主体对文学批评的功能维度缺乏自觉有相当关系.概括地来看,文学批评的基本维度有两大方面审美品质的鉴定与艺术品牌的辨识.这两个方面同时也构成了文学批评的基本职能.  相似文献   

12.
在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抗战文学具有五个方面的特点,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一是团结奋斗的爱国热情;二是文艺大众化的真诚努力;三是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四是及时开展文艺批评和思想斗争,促进文艺健康发展;五是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文学创作的思想艺术质量.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英国女作家玛丽.雪莱的著名小说《弗兰肯斯坦》,被公认为是一部开创了西方近代科幻小说先河的力作。结构主义文学批评对文学作品的结构模式特征的揭示有其独到和深刻的地方,在方法论上对文学文本的解读有一定的启发性。通过从结构主义视角分析了该小说的文本结构、叙述程式和叙事艺术,揭示其深层内涵。  相似文献   

14.
文学批评面对市场化的冲击不断走向边缘,它不再担当起时代变革的号角,文学批评的文化反思被商业利润与物质欲望所侵蚀。当前,文学批评的文化地位进一步"边缘化,"文学观念也更为分化,批评家们各执一词,无法形成批评的合力。由此,导致批评的社会效应不断弱化。文学批评已蜕化为世俗化的写作姿态。  相似文献   

15.
世纪之交,随着各种西方艺理论思潮蜂拥进入中国,中国的学批评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局面。传统的学批评被不断注入新的内容,先锋派批评正在反思和调整,而学院式批评将主导未来学批评风尚。  相似文献   

16.
李长之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批评家。他的一系列文学批评文本最大的特色就是强烈的整算意识。这种整体意识表现在两个层面:就对文本的解读来说,他以作家的情感、精神因素作为桥梁和中介,既发掘作家创作的外部因素:又深入于作品的内部世界,探寻其中的联系,显现了别具一格的批评理路;就批评家的批评指归来说,他又遵循“文化——文艺——教化”的宏阔思路,希冀文学批评能够起到教化人心、振奋民气的作用。这种整体意识表明,李长之决不是一个仅仅就文论文的批评家,文学批评在他的心目中有着更加宏阔广大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有两大维度,一是社会功利维度,一是审美维度.但具体到批评家,两大维度往往并不是泾渭分明的,李长之的文学批评就是例证.他强调艺术不为用并不碍其有大用,体现了审美维度对社会功利维度的兼容,他对社会维度的承认统一于"文学性"和"审美性"前提当中.这种价值取向体现了民族危亡时期非主流批评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8.
批评:让作品存在——关于艺术诠释学的考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以来曾经主宰艺术诠释学的批评理论,对当今的审美文化事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害,其症结所在是一种以逻辑概念为中心的理论主义。这种学说将批评与作品的关系置于一种对立状态,无视诗性文化所特有的感性品质。为此当代文论有必要重申这样的思想:批评的意义是让作品存在,而不是取而代之地,将作品当作理论建构的工具。  相似文献   

19.
以文艺政策为参照,以自身文艺领导干部的合法优势来确立文学批评标准和内容的规范,这是作为一个文学“批评”家的冯雪峰之文学批评“政论”特色的具体体现。另一方面,作为一个“文学”批评家,冯雪峰在典型、现实主义、艺术真实等问题上都有着一个艺术家所具有的艺术感受和认识。故其文学批评呈现出“政论与文艺”兼具的特色。  相似文献   

20.
数十年来,彭会资先生既当教授,又当作家,既搞教学、科研,又搞文艺创作、评论,博学多才,矻矻穷年,著述丰硕,成果斐然。先后主编出版了《中国文论大辞典》、《中国古典美学辞典》、《中国古代文论教程》以及长篇小说,还发表了许多优秀的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文艺评论和文艺作品,而且致力于桂东南历史文化特别是客家文化研究,对玉林文化的内涵、特色、魅力、前景有自己独到的阐释和解读,闪现着高远开阔的学术眼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