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哲学的核心是本体论,即形而上学,它是人们的一种世界观,即人们对整个客观世界终极原因的一种看法或解释。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作为第一本纯粹意义上的哲学著作,其核心内容就是试图通过人类的理性思维揭示出客观世界的原因。在他看来,这是人类最高、最大的"智慧"。而自然科学的本质是人类对自然界具体的、精确的、分门别类的看法或解释,只不过这种看法或解释必须受人类经验的严格检验。因此,哲学或形而上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是抽象与具体、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作为人的思想观念它们两者是一致的。这就意味着,自然科学必须以形而上学为前提、为基础,没有形而上学作前提或基础,自然科学将成为空中楼阁。康德之所以写《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原因也正在于此。 相似文献
3.
亨利·摩尔在17世纪的英国思想界有着重要地位.他第一个把笛卡儿哲学系统地引入英国,他的时空概念是牛顿绝对时空观的主要思想来源之一.本文简要介绍了摩尔自然哲学的来源、主要思想及其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培根的哲学观体现在其博物志的著作中。考证培根自1605年《学术进展》至1623年《增进科学论》的文本,研究培根对博物志的划分,论证博物志与自然哲学的联系。培根倡导的"实操"与"思辨"并非当今所认为的"经验主义"与"思辨哲学"。 相似文献
5.
6.
We introduce the question whether there are specific kinds of writing modalities and practices that facilitated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We point out the importance and uniqueness of symbolic writing, which allowed early modern thinkers to formulate a new kind of questions about mathematical structure, rather than to merely exploit this structure for solving particular problems. In a very similar vein, the novel focus on abstract structural relations allowed for creative conceptual extensions in natural philosophy during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 These preliminary reflections are meant to set the stage for the following contributions in this volume. 相似文献
7.
奠基于新哲学的发展伦理学--论发展伦理学的形而上学基础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近代理性主艾的主体性哲学扭曲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把人变成无伦理约束的绝对主体,把物变成失去本钵论根基的“为我之物”。传统的人道主艾也阻塞了通向自然的伦理之路,否定了对人的改造自然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的必要。发展伦理学从回答当代人类的生存问题出发,在“天道”、“人道”和“物道”的关系中重新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人的实践行为和发展的限度的论断,并以此作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8.
9.
本文提出,重视自然辩证法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化的必然要求.文章第一部分,从理论逻辑和历史发展两方面阐明了自然辩证法研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化的关系,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与时俱进离不开自然辩证法研究.文章第二部分,分析和阐述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自然辩证法研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和实践观等五方... 相似文献
10.
简论近代自然哲学与中世纪基督教的内在联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基督教的中世纪”,哲学存在于基督教神学中。在以哲学确证基督教教义和信仰的过程中,基督教神学提出了一系列根本哲学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探讨逐步将理性从其宗教信仰引向自然,促使哲学同神学分离。分离出的哲学经基督教神学的重铸,获得了起初被融入神学时所缺乏的经验内容和方法,形成近代自然哲学,从思想上开辟了由中世纪通向近代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将培根在中国的华文介绍的时间点提前至1826年,在中国内陆介绍的起点提前至1853年;首次对笛卡尔学说在晚清的传播情况作了梳理,指出关于笛卡尔在晚清的介绍经历了一个从数学家到哲学家的转变;讨论了甲午战争之后对二者哲学与科学方法论的提倡的社会原因与影响。 相似文献
12.
论苏联自然科学哲学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自然科学哲学是一笔有待开发的巨大精神财富.在苏联,科学和哲学的关系曾经受到官方意识形态的扭曲,我们可以从苏联哲学史中汲取有益的教训,从而深刻地理解哲学的本质.苏联哲学家在自然科学哲学领域中开辟了新的学术边疆,提出了大量创见,值得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13.
14.
Ori Belkind 《Foundations of Science》2013,18(3):467-497
This paper reexamines the historical debate between Leibniz and Newton on the nature of space. According to the traditional reading, Leibniz (in his correspondence with Clarke) produced metaphysical arguments (relying on the Principle of Sufficient Reason and the Principle of Identity of Indiscernibles) in favor of a relational account of space. Newton, according to the traditional account, refuted the metaphysical arguments with the help of an empirical argument based on the bucket experiment. The paper claims that Leibniz’s and Newton’s arguments cannot be understood apart from the distinct dialectics of their respective positions vis-à-vis Descartes’ theory of space and physics. Against the traditional reading, the paper argues that Leibniz and Newton are operating within a different metaphysics and different conceptions of “place,” and that their respective arguments can largely remain intact without undermining the other philosopher’s conception of space. The paper also takes up the task of clarifying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rue and absolute motion, and of explaining the relativity of motion implied by Leibniz’s account. The paper finally argues that the two philosophers have different conceptions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metaphysics and science, and that Leibniz’s attempt to base physical theory on an underlying metaphysical account of forces renders his account of physics unstable. 相似文献
15.
16.
古希腊自然哲学为近代科学的产生奠定了哲学基础,其整个原理体系以探讨万物的本原为核心。一条路线从物质性方面展开;另一条路线从非物质性即形式方面展开。在古希腊独特的思想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数学现念。为其自然哲学之建构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在整个原理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 相似文献
17.
形而上学在当代心理学中颇受争议并引人关注,它在被科学主义取向心理学拒斥之后。又出现了复兴的趋势。本文以超个人心理学、深度心理学和量子心理学为例,阐释了形而上学在心理学中复兴的表现、途径、特征及其价值。 相似文献
18.
柏拉图在《会饮》当中先后安排了七个人出场,发表对爱神的颂词。其中,一个原本令人尴尬的打嗝却戏剧性地把阿里斯托芬放在了对话最重要的位置上,成为除了苏格拉底之外最重要的一个谈话者。那么,阿里斯托芬——一个谐剧诗人,和苏格拉底——一个哲学家到底具有怎样的关系,揭示出这种关系就能揭示出《会饮》中诗与哲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技术与工程,技术哲学与工程哲学是两个既相关联又有差异的研究领域.本文就这一问题展开了对话,并试图对二者关系做一梳理和探讨.文中当代德国著名技术哲学家波塞尔教授认为,就技术哲学是与工程哲学的关系而言,尚无必要把二者划分为两个相互对立的研究领域.文中强调了技术(工程)不同于科学的特质在于其中所包含的意向或价值因素.工程中使用的是人工制品,工程哲学是否属于技术哲学,取决于有关的定义.从理论的意义上看,工程哲学已经预设了技术哲学. 相似文献
20.
科学哲学与社会科学哲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虽然科学哲学与社会科学哲学有着共同的问题域,即科学的本质问题,却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道路。科学哲学的发展呈现出方法和理论的相对自足性,直到最近兴起的科学与技术研究才考虑科学的社会发展道路。而社会科学哲学则以自然主义和人文主义为对立两极来构筑自己的发展道路。批判实在论和社会建构论为二者的发展提供了共同的思想平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