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堆积饱和规律及其应用(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对大量f电子组元素配合物与金属有机化合物结构空间堆积的计算,提出在这一领域中,存在成键作用与空间堆积作用的平衡.平衡区间的空间堆积程度以SAS 表示为:U(Ⅵ)0.90;An(Ⅳ)0.81;Ln(Ⅲ)(配合物)0.78;Ln(Ⅲ)(金属有机化合物)0.73.f 电子组元素配合物与会属有机化合物在以上述稳定值为中心,以一个通常配位体的立体角系数0.10为边界的临界区域内稳定.这个规律称作堆积饱和规律.  相似文献   

2.
堆积饱和规律是从大量客观事实总结出来的.上文已介绍用此规律能很好解释f 电子组元素配合物化学和金属有机化学中的各种现象.本文介绍堆积饱和规律的部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3.
以2-吡咯甲醛和反-1,4-环己二胺为原料合成一种新的双(吡咯-2-甲烯胺)配体,然后与相应的金属醋酸盐或者金属氯化物反应制备配合物.通过质谱、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X-Ray单晶衍射以及元素分析等测试手段确定了配体的结构;介绍了其配合物的一般合成方法,讨论了决定其金属配合物构型的影响因素以及影响其空间堆积方式的氢键作用.  相似文献   

4.
用三个空间参数,即立体角系数、扇面角和配位矢量描述配位体在中心离子周围的空间堆积。统计160个以上镧系元素配合物的空间堆积,发现存在两个结构特征:立体角系数和有一稳定区间,(?)=0.78(堆积饱和规律);立体角系数矢量和(∑SAF·r)趋于零(堆积均匀规律)。后一规律用于模拟MA_3B 分子键角,结果与实验一致.  相似文献   

5.
参照文献以2-羟基-1-萘甲醛为基础合成了含萘环结构的4种Salen-稀土配合物,研究了这4种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配合物是以插入方式与DNA结合,与DNA的作用强度呈一定规律变化,原子序数越大,与DNA结合常数Kb越小.同时发现,与Salen–过渡金属配合物不同,Salen-稀土配合物在固体及非水溶剂中具有荧光,在水溶液中荧光强度减弱,但随着DNA浓度的增加,配合物荧光呈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为了比较不同价态的金属-Salen配合物与DNA的作用,按文献方法,合成了以N,N'-双(2-羟基-1-萘甲醛)缩邻苯二胺这种Salen配体,Salen配体与醋酸锰(钴、铜、锌)4种金属盐配位形成的锰、钴2种3价金属配合物及铜,锌2种2价金属配合物,探究了它们与DNA之间的相互作用.2种3价配合物在紫外滴定DNA实验和粘度试验中均产生了明显作用效果;而2价金属配合物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效果,DNA溶液的粘度也没有显示出与配合物浓度的正相关性.结果表明,3价配合物以插入模式与DNA结合,而且在与DNA相互作用上,Co(Ⅲ)的配合物略强于Mn(Ⅲ)的配合物;而2价金属配合物可能以其它模式与DNA作用,其并没有表现出经典的插入结合特征.  相似文献   

7.
以噻吩-2-甲醛与苯肼为原料,通过回流缩合形成Schiff碱,并进一步与锌(Ⅱ)和镍(Ⅱ)金属离子配位得到2种金属配合物.结果表明,合成的噻吩-2-甲醛缩苯肼Schiff碱的结构与理论结构相符,且分别与锌(Ⅱ)和镍(Ⅱ)离子配位形成了稳定的金属配合物.抗菌实验结果显示Schiff碱及其金属配合物均有一定的抗菌活性,且Schiff碱金属配合物的抗菌活性更好.  相似文献   

8.
对近百种铟化合物结构中配体的立体角系数之和进行了计算。发现存在一个以0.797为中心,以б=0.063为特征误差的稳定区间。它反映了铟周围配体堆积的限度。利用堆积参数计算了InAB_4和InAB_3型配合物的键角与实验值一致。说明堆积参数可以在设计未知In配合物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富勒烯金属配合物具有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本实验在氮气氛中采用配体取代法合成了富勒烯Ru金属配合物C60RuCl2(phCH2Pph2)2,并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光电子能谱、X射线多晶粉末衍射对配合物的组成、结构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60以σ──π配位方式与Ru形成了稳定的η2型C60金属配合物C60RuCl2(phCH2Pph2)2.  相似文献   

10.
采用DFT/B3LYP方法系统研究新型N-杂环双卡宾与MF(M=Cu+、Ag+、Au+)的配位作用特点.计算结果表明,C2、C4位点配合物稳定性顺序为:C2/C4-AuF>C2/C4-CuF>C2/C4-AgF,并且C2、C4位点均是很好的金属作用位点,易与金属离子形成稳定配合物.采用DFT活性指数讨论金属配合物稳定性特点及亲核性的变化特点,并且利用配合物前线轨道分析配离子与配体间共价作用特点.进一步系统研究极性溶剂对配合物作用的影响,发现在极性溶剂中,金属离子选择性规律与气相一致,但配合物的稳定性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1.
以一个新型的双希夫碱五齿配体N,N'-二-[(苯并咪唑)亚乙基]二乙撑三胺(LA)分别和Zn Cl2和Cd Cl2反应,得到了两个过渡族配合物.在Zn(Ⅱ)配合物中,五齿配体发生了水解,变成一个单希夫碱配体,配位中心呈现一个五配位的配位模式.而Cd(Ⅱ)配合物中的配体却是完整的,配位中心呈现一个六配位的配位模式.结果表明金属中心对配位模式和配体的水解有较大的影响.晶体结构分析表明:两个配合物中心的过渡金属离子与LA或LB的多齿配体螯合,端基的卤素离子协同参与配位,配位中心分别表现出三角双锥和八面体的配位构型.苯并咪唑上未参与配位的N—H基团和水分子产生了大量的氢键作用,最终形成了三维的堆积结构.  相似文献   

12.
蛋白质与某些金属配合物可在适当条件下,通过分子间弱的相互作用而缔合成超分子化合物,从而导致配合物的吸收光谱发生变化,这类配合物称为蛋白质的金属配合物探针[1~7].本文以钡(Ⅱ)-对羧基偶氮氯膦(CPA-pK)配合物作为蛋白质的新型光谱探针,研究了其与蛋白质的结合反应.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主族金属的价电子能级图出发,讨论了各类主族金属配合物的电子跃迁类型及可发生的光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14.
以质酸钠为原料,合成了多种质酸金属配合物,质酸镁、质酸镓、质酸镧、质酸铈、质酸钕.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经过IR,1 HNMR,EDX和元素分析表征,并在体外通过MTT法,实验了几种质酸金属配合物对子宫颈癌细胞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几种质酸金属配合物对子宫颈癌细胞的增殖与本底质酸钠相比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橙皮苷和铜金属盐为原料进行配合反应合成橙皮苷-铜配合物.以产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合成橙皮苷-铜配合物的最佳条件为pH值8.5,反应温度45℃,反应时间45 min,所得配合物产率达72.08%.且配合物在水中溶解度为1800μg/mL,是原橙皮苷溶解度的100倍左右.  相似文献   

16.
许多过渡金属都能和一氧化碳形成较稳定的配合物,这类配合物(含 M—CO键)称为金属羰基配合物,简称羰合物,在羰合物中,金属总是处于低氧化态,多数是零价(也有负价的),而 CO 又是一个极弱的电子对给予体,二者为什么会形成稳定的配合物?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本文想从两个方面——一是羰合物的组成,二是羰合物中金属原子和配体 CO 的键合来讨论羰合物稳定原因.  相似文献   

17.
含有各种类型配体的过渡金属配合物化学是一个非常活跃的领域。当代化学的一个热点就是有机金属配合物和键。其中由于大多数含磷配体的配合物可作为各种重要反应的催化剂或催化剂前体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浓厚兴趣[1-2]。在研究过渡金属原子簇电子结构和成键规律时,由于过渡金属原子含有d轨道,有时甚至要考虑f轨道,使金属的价轨道数目增加,成键情况要远比非过渡金属复杂,研究金属原子和配体之间的结合形式和成键性质可为了解分子结构和反应机理提供重要依据。对于具有M2(μ-dppm)2骨架的配合物,我们曾用EHMO法研究了一系列具有M2(…  相似文献   

18.
以1,1′-二甲酰氯二茂铁与双(8-羟基喹啉)联苯胺席夫碱为原料,通过缩聚反应得到了二茂铁-8-羟基喹啉型缩聚物,再与不同金属离子(Co,Ni,Cu)配位,获得了一类新型的聚二茂铁-双(8-羟基喹啉)金属配合物.用红外光谱(IR)、元素分析、差热分析(DSC-TGA)、X射线衍射(XRD)及荧光光谱对金属配合物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配位金属参与后,提高了缩聚物的热性能.XRD研究表明配体与金属配合物均呈现短程有序的微晶态.配体和配聚物的荧光性能分析表明,化合物的发射谱出现在425-550 nm之间,并且呈现三重荧光性质,在配体与金属离子配合后,其荧光强度增强.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篇关于“过渡金属羰基配合物”结构理论方面的教学研究文章,其目的是介绍“18电子规则”和“Wade's”规则在过渡金属羰基配合物和羰基原子簇化合物中的应用.同时,向读者表睨羰基配合物的结构要素.  相似文献   

20.
以水杨醛与苯胺为原料合成偶氮苯水杨醛,并进一步与邻氨基苯酚反应生成了相应的Schiff碱,Schiff碱再与锌(Ⅱ)、锰(Ⅱ)、铁(Ⅱ)三种金属离子络合得到三种金属配合物;采用元素分析、电导率测定、紫外光谱和红外拉曼光谱对Schiff碱及其金属配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偶氮苯水杨醛缩邻氨基苯酚配体的结构与理论结构相符,且分别与锌(Ⅱ)、锰(Ⅱ)、铁(Ⅱ)离子配位形成了稳定的金属配合物.对配体及其配合物进行了抗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配合物的抗菌活性强于Schiff碱配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