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中心城市是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具有全国性重要影响并能代表本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城市.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应充分重视文化建设,以提升城市文化形象引领城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应分析郑州的文化形象,寻找城市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通过引入顶层设计概念、定位城市文化核心资源、聚合人才资源优势等策略手段来助力郑州...  相似文献   

2.
以河北省为例,模拟了我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协同创新演化动态过程,构建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协同发展系统,为客观评价我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供了理论支撑。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研究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中纳入协同创新因素;二是构建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协同发展系统,制定出协同创新机制。在协同创新视角下,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增强省外政治需求协同、资源配置协同、国际竞争协同和持续发展协同;增强省内政治需求协同、社会需求系统、共性需求协同和个性需求协同;加强沟通交流互帮、政策空间互惠、举措立体互动和绩效多元互检。  相似文献   

3.
以河北省为例,模拟了我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协同创新演化动态过程,构建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协同发展系统,为客观评价我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供了理论支撑。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研究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中纳入协同创新因素;二是构建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协同发展系统,制定出协同创新机制。在协同创新视角下,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增强省外政治需求协同、资源配置协同、国际竞争协同和持续发展协同;增强省内政治需求协同、社会需求系统、共性需求协同和个性需求协同;加强沟通交流互帮、政策空间互惠、举措立体互动和绩效多元互检。  相似文献   

4.
王嘉文 《创新科技》2019,19(4):48-53
2016年10月,河南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建设郑州大都市区的宏伟目标,随后,郑州市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中心城市。2017年1月,国家发改委批复了《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要求郑州市要与周边城市融合发展,共同推进郑州大都市区建设。在此背景下,本文探讨郑州大都市区的建设路径,并试图提出发展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总体定位与中长期目标 高校的科技创新工作要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知识、技术和人才支持。国家科技中长期规划纲要和高校科技中长期发展纲要,明确了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总体定位。在此基础上也进一步明确了高校科技发展的中长期目标。  相似文献   

6.
合肥是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是除北京以外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国家实验室最密集的城市;有"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同步辐射国家实验室"等重要的实验和研究中心及33个省部级实验室;有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为代表的国家和省部属研究院所190多个,各类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358个;有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代表的各类高等院校37所;有两院院士40人(含外聘),在中部城市排序第一;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9万人,每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才647人,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相似文献   

7.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是加快昆明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的需要。该文章主要是就昆明市科技创新能力现状进行分析,重点分析了科技创新投入、企业技术创新、科技创新成果及转化等。并提出了相关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高校实力最主要的体现是在科技创新能力上,如何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是提高高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质量的关键。今选取某高校2006~2014年来反映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一系列相关数据,分别按不同年龄段,即按35岁及以下和35岁以上年龄情况,进行数据整理和对比分析。这些数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SCI(EI)检索期刊论文、专利申请及授权等科技成果相关材料,并提出了高校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 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科学的本质是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以传承文明、探求真理、振兴中华、造福人类为己任的高校,特别是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是理论创新、科技创新、教育创新、制度创新的引领者和实践者。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我国建设和谐小康社会的目标,加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已刻不容缓地摆在了高校面前。我们期待着通过政府主导、全社会的支持、高校自身的人才队伍建设和体制机制改革,快速提高我国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创新科技》2008,(5):4
5月8日,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在国务院新闻办就“科技奥运”有关情况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称,“科技奥运”建设已经明显推动了我国交通、建筑、气象等传统产业的整体提升,同时也促进了信息、环保等新兴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大幅提升了我国的科技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与日俱增,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且各省市区域科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较为突出。从科技创新过程的视角构建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赋权法对我国各省区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测度和评价,将有利于平衡区域科技发展,促进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12.
郑州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机遇与挑战同在、优势与劣势并存,未来要优化申建策略,创造特色申建模式:明确建设目标、优化建设路径、突出特色领域、构建框架体系,推进科技、产业、城建联动互动,构建1+4+1+2科创框架体系;突出农业特色,聚焦农业、大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六大领域,形成北部黄河、南部嵩山、北部科学、南部产业布局,南北遥相呼应,一体化连接;推进科学基地与产业基地一体化布局,形成知识发现—技术创新—孵化基地—新兴产业完整链条和生态圈体系.  相似文献   

13.
中心城市建设属于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其中,中心城市影响力的构建和竞争力提升是关键问题。本文立足城市经济热岛形成发展特点,提出城市经济热岛对中心城市竞争力的影响机制,给出以城市经济热岛集聚、整合和提升中心城市竞争力的路径,并以郑州市为例,展开实证分析研究,为各级政府提出通过城市经济热岛建设来提升区域中心城市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舒城县科学技术局紧紧围绕该县主导和特色产业,充分利用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项目、人才等优势资源,切实抓好科技专家大院建设工作,推动产学研合作。舒城县相继与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等高校院所加强联系、协调、沟通,与专家教授面对面交流,促成18名高级教授援助舒城,其中14名专家教授成为舒城县专家大院首席专家,这对提升全县科技服务水平和科技创新创业能力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合肥市所辖的肥西、肥东、长丰三县近年来农村经济发展迅速,经济总量分别列全省第2、第7、第17位。农村科技工作取得长足进步,肥东、肥西县多次被批准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  相似文献   

16.
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浅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担负着输送创新人才和研发科技成果的重任,但一直以来,高校普遍存在知识产权意识薄弱、创新能力不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借鉴国外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方面的经验,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太原市人民政府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和山西省、太原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于2006年12月25日出台了《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技术创新引导年活动的意见》,决定在全市开展“技术创新引导年”活动。  相似文献   

18.
郑州在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趋向可从产业异质性、企业异质性、空间异质性三方面进行着手。郑州创新驱动产业承接的总体发展思路和宏观推进框架,首先确定需要承接的产业和承接方式,按照差异化的承接方式,秉持创新的发展理念主动促进地区产业再造。这主要包括集群转入模式下创新驱动产业承接、产业链式模式下创新驱动产业承接、区域协同创新促进产业承接三种方式。为防止其走"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郑州应从制定绿色转型的发展战略、健全绿色创新的政策体系、鼓励郑州开发区绿色升级、强化郑州创新主体建设、完善针对郑州的环境补偿机制等方面着手承接产业转移和促进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9.
区域性金融中心能够集中大量金融资本和其他生产要素,从而有力推动该城市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原经济区建设与郑州金融中心建设,已经紧密地联系到了一起,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内在需求的不断增强,为郑州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建设提供了发展空间和动力。市场需求与政府推动的双重结果使郑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的时机和条件已渐成熟,郑州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芜湖市以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打造创新之城为目标,以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为契机,着力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知识产权与自主创新相互融合,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成效明显。芜湖市已被正式命名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成为全国34个示范城市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