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人类的生命从受精卵开始,一个受精卵如何发育成一个含有200多种细胞类型、36个重要器官的复杂有机体,是生命科学最大的难题之一。近日,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所与国内多家科研机构合作,在国际上首次揭示了人类胚胎进行有序基因表达、发育进化的奥秘。研究成果在今天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上。科学研究表明,人类体内的各种细胞几乎都  相似文献   

2.
正揭示肿瘤细胞稳定复制奥秘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的分裂速度很快,其基因组"质量"却很稳定。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希克森团队与浙江大学呼吸疾病研究所沈华浩团队合作,首次发现肿瘤细胞在细胞分裂的多个阶段都存在DNA复制行为,并指出这是肿瘤细胞维持基因组稳定性的关键。研究成果发表在12月10日《Nature》上。一个完整的细胞分裂周期分为:复制前期(G1)、DNA复制期(S)、复制后期(G2)和有丝分裂期(M)。学术界过去普遍认为,DNA复制只能发生在S期,而两校团队的合作研究在世界上首次揭示肿瘤细胞不仅在S  相似文献   

3.
 4月18日, 国内生物学杂志《蛋白质与细胞》(Protein & Cell)在线发表了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黄军就团队的研究成果: 他们利用基因编辑技术, 试图修改人类胚胎中可能导致β型地中海贫血的基因, 这是世界首次发表编辑人类胚胎基因组的研究成果。论文发表后迅速在国内外科学界掀起波澜, 该研究获得国内同行认可, 却引起国外科学家以及伦理学家的抗议。国内伦理学家认为, 这种反差恰恰暴露出我国在科研领域的伦理意识、伦理规范和相关法律的薄弱地带, 国家应该暂停相关研究, 并尽快讨论、建立伦理规范, 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4.
外刊     
正Cell Research本期杂志封面发表了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范衡宇教授实验室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汤富酬教授研究团队以及北京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乔杰教授研究团队合作发表的研究论文,研究论文报道了母源性因子YAP在胚胎基因组激活过程中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类胚胎干细胞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方法对人类胚胎干细胞的来源、建系、生物学特性及应用前景作一综述。结果人类胚胎干细胞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结论人类胚胎干细胞的研究是人类发育生物学的重大突破,揭示了人体发生发展奥秘的进程,可能为现代临床医疗模式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类胚胎干细胞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方法对人类胚胎干细胞的来源、建系、生物学特性及应用前景作一综述.结果人类胚胎干细胞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结论人类胚胎干细胞的研究是人类发育生物学的重大突破,揭示了人体发生发展奥秘的进程,可能为现代临床医疗模式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人胚胎干细胞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人类胚胎干细胞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方法对人类胚胎干细胞的来源、建系、生物学特性及应用前景作一综述.结果人类胚胎干细胞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结论人类胚胎干细胞的研究是人类发育生物学的重大突破,揭示了人体发生发展奥秘的进程,可能为现代临床医疗模式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科技导报(北京)》2009,27(24):14-14
中国首次提出"人类泛基因组"概念 由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领衔、华南理工大学主要参与的合作研究成果"构建人类泛基因组序列图谱"发布,该研究树立了新的人类基因组测序标准,为未来医学研究指明了方向,反映出中国基因组学在世界的领先地位(Nature Biotechnology,doi:10.1038/nbt.1596)。该研究使用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自主研发的第二代测序技术大基因组组装工具,对炎黄一号基因组(即首个亚洲人个人基因组)进行深度测序和拼接,发现了人类基因组中除原先公认的单核甘酸多态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与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等合作,在国际上率先完成了小麦D基因组供体种——粗山羊草基因组草图的绘制,结束了小麦没有组装基因组序列的历史。该项成果北京时间近日在线发表于《自然》杂志,标志着我国的小麦基因组研究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10.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当地时间19日宣布,该校通过细胞核转移技术成功克隆出人类胚胎。这一成功在世界上是第二次,但在欧洲尚属首次。纽卡斯尔大学拥有英国第一张克隆人类胚胎的合法执照。这所大学的科学家说,研究人员提取人类体细胞,注入到抽空细胞核的卵细胞中,再经过人工培育,使卵细胞以类似于受精卵的方式分化发育,逐渐生长为胚胎。他们目前已成功获得一个卵泡。这是一个很小的中空细胞球,还属于人类胚胎的早期阶段。  相似文献   

11.
正在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资助下,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联合中国科学院、哈佛大学、奥本大学等单位组建的国际合作团队完成了鲤鱼全基因组序列图谱绘制,并揭示其独特的全基因组复制事件,这是国际上首个完成全面解析的异源四倍体硬骨鱼类基因组图谱。该研究成果以Article形式于2014年9月21日在《自然-遗传》(Nature Genetics)杂志在线发表(DOI 10.1038/ng.3098)。  相似文献   

12.
科技新知     
由中国科学家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宣布,他们首次绘制出了人类纤维原细胞的基因组启动子分布图。这一研究不仅将加深对人类基因组信息的理解和利用,也将对疾病机理等的研究作出贡献。基因的启动子是DNA链上不编码蛋白质的碱基对序列,它对基因有  相似文献   

13.
黄辛 《前沿科学》2015,(2):95-96
中科院上海天文台金双根团队在电离层地震学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研究进展,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大气地震学概念,为监测和预报地震提供了新的可能手段。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地球科学评论》。人类至今仍然无法准确预报和理解地震,目前国际上常用地震仪和地表强震仪估计地震震级和破裂,但这些传统仪器受分辨率和精度等的限制以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联合国内多家科研机构开展的亚洲棉和陆地棉2项研究成果5月7日同时在线发表于《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两项研究揭示了亚洲棉在中国的演化历史。其中,"亚洲棉多样性及演化的遗传学基础研究"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所李付广团队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武汉大学、安阳工学院合作,通过对243份二倍  相似文献   

15.
基于"组蛋白密码"假设,以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为研究对象,应用CoSBI(coherent and shifted bicluster identification)算法对黑腹果蝇Oregon-R细胞株培养14-16h的胚胎细胞,在全基因组范围、RNA聚合酶Ⅱ结合区域、绝缘子结合蛋白的结合区域的22种组蛋白修饰的分布情况进行CoSBI聚类分析,发现了果蝇基因组的功能区域所具有的一些"核心组蛋白修饰",说明果蝇基因组的组蛋白修饰具有成簇出现、相互协同的调控模式.另外,将黑腹果蝇处于14-16h胚胎细胞的基因分为表达与不表达两类,分析了两类基因所在区域组蛋白修饰的组合模式.  相似文献   

16.
《广东科技》2011,(5):38-39
【序曲】产学研合作教育启新篇 2009年3月12日,华南理工大学和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本着实现优势互补、双方互利的原则,在华工南校区签订了合作协议,正式组建了“基因组科学创新班”。目前,华工已有两批共30多名同学成为华大基因研究院的成员,与华大基因研究院的科学家们一起进军基因组科学研究,并分别参与到“国际千人基因组”、“人全基因组甲基化”等数个重大科研项目中,进入华大基因研究院的“核心科研团队”。  相似文献   

17.
正科学家们通过努力,让一个体外培养的人猴胚胎活了19天,这是目前猴胚胎体外培养的极限时长。4月中旬,一个由中美科学家构成的团队在《细胞》上发表论文,宣布构建了世界上首个人猴嵌合体胚胎,也就是同时具有人源细胞和猴源细胞的胚胎。该消息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话题主要围绕两个点展开:第一,人猴混合胚胎的诞生有什么用;第二,混合胚胎的诞生是否意味着人类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人类蛋白质组计划(CNHPP)全面启动实施,主要目标是以我国重大疾病的防治需求为牵引,发展蛋白质组研究相关设备及关键技术,绘制人类蛋白质组生理和病理精细图谱、构建人类蛋白质组"百科全书",全景式揭示生命奥秘,为提高重大疾病防诊治水平提供有效手段,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原动力。科技部、总后勤部相关领导及全国40多个科研单位的多名院士、专家出席。人类蛋白质组计划(HPP)是继基因组计划之后人类全面探索自我奥秘征程中又一伟大科技工程,是新世纪第一个国际大型科技合作计划。中国科学家率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北京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的胡宝洋、周琪和李伟的研究团队在Cell Stem Cell杂志(IF=23.29)在线发表了题为"Generation of Bimaternal and Bipaternal Mice from Hypomethylated Haploid ESCs with Imprinting Region Deletions"的研究论文。该论文指出可通过对单倍体胚胎干细胞进行印记基因修饰,以及利用该细胞进行复杂胚胎操作后,即可培育出双亲都是同一性别(双父或双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与诺禾致源等合作,在国际上率先构建和分析了一年生野生大豆的泛基因组,为作物种质资源研究和利用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启示。该研究成果9月14日在线发表于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一生物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