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設的不断跃进,自然資源的开发利用愈形迫切。际此新的更大跃进一年的开始,愿意談談个人对于发展昆虫资源研究的意見。昆虫財富的利用有三个方面:(1)昆虫产品,如重要工业原料蚕絲与紫胶;(2)昆虫体躯,如入药的斑蝥与冬虫夏草;(3)昆虫活动,如在农业增产有重大意义的传粉作用。天敌利用的目的是防除农林牧害虫,应用最广最久的当推寄生性与捕食性昆虫。二十年来,昆虫的微生物病原体也逐漸被用于消除虫害,而最新的一种方法則是利用被射綫照射过的雄虫与雌虫  相似文献   

2.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进化学说.其核心内容是:同一种群中的个体存在着变异,在生存空间和食物都有限的情况下,生物都在"为生存而竞争".那些具有能适应环境的有利变异的个体能够存活下来并繁殖后代,而那些不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将被淘汰.经过漫长的自然选择,微小的变异积累成为显著的变异,由此可能导致物种之间形成差异,甚至出现新的物种.  相似文献   

3.
《科学通报》1959,4(20):708-708
解放后,我国工农业迅速发展,特別是去年大跃进以来电力工业突飞猛进。旧有系统在大力扩建,需要进行稳定計算,新的系統逐漸形成,在設計过程中需要进行許多繁重的計算工作。在远距离輸电的大型电力系統中,稳定計算是項很重要的工作,也是一項很繁瑣的工作。虽然借助交流計算台大大地簡化了計算工作过程,可是,在采用分段法进行动态稳定計算时对具有七八个发电单元的較复杂的系統,往往需要两三天时間,而且大部分时間都花費在讀表,拉算尺等工作上。为了減輕人們的劳动和減少計算的錯誤,特別是为了提高計算速度,有必要实現稳定計算过程自动化。  相似文献   

4.
极端微生物——生物活性物质的新源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江  李光友 《自然杂志》2011,33(5):275-280
曾经被认为是“不毛之地”的极端环境,实际上却孕育着大量鲜活的微生物,它们被称为“极端微生物”。极端微生物的发现,对于研究生命起源、系统进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对于极端微生物的生存机制研究和代谢产物的应用研究,已经使某些新的生物技术手段成为可能,改变了整个生物技术领域的面貌。  相似文献   

5.
应崇福 《科学通报》1959,4(15):498-498
超声是一门新兴而应用范围很广泛的学科。解放前这門学科在国內还沒有基础,解放后不久才开始在金属探防方面应用,局面逐漸打开。1956年国家制定科学技术远景規划后,特別是大跃进以来,超声方面的工作就有了比較全面的开展。例如超声加工、清洗、銲接、乳化处理、熔金属、探伤,以及利用超声检測混凝土、測水深、採測魚羣、診断和治疗疾病等方面的应用,正在不同的程度上建立起来,基本研究也逐漸加强。由于这门学科密切結合生产,研究队伍蓬勃增长,研究任务也日益繁重,中国科学院第一次超声学术会議就是为了适应这种形势而召开的。这次会議由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和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共同主持,于7月4—9日在武汉举行。参加会議的有中国科学院各分院电子学研究所和院外  相似文献   

6.
微生物资源的挖掘一直是研究关注的重点.在传统微生物分离培养中,因优势菌群竞争及培养条件限制等原因,存在庞大的不可培养微生物群体,单细胞分离培养可排除种间竞争的影响,添加复苏促进因子蛋白可提高低活性、慢生长微生物的分离效率.青藏高原拥有着巨大的微生物资源储备量,同时也因为脆弱的生态环境而受到原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的威胁,在高原长期的低温条件下,挖掘本土微生物资源对冷环境污染修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单细胞分离与复苏促进因子添加培养相结合的方法,从青藏高原不同海拔表层土壤样品中,分离培养低温联苯降解潜力菌,并探究分离菌株对复苏促进因子的响应情况.共获得24株可在低温条件下以联苯为唯一碳源生长的菌株,其中18株来自复苏促进因子添加组,分属于Microbacterium等9个属,多数筛选菌株对复苏促进因子的响应明显.本研究建立了一种新的功能菌分离筛选方法,具有高效率、低成本、易推广的特点,为“微生物暗物质”挖掘提供了一种新方案.  相似文献   

7.
岩溶生态系统中微生物对岩溶作用影响的认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连宾  袁道先  刘再华 《科学通报》2011,56(26):2158-2161
从土壤及岩生微生物影响岩溶作用的速度和微生物捕获CO2 及诱导碳酸盐形成等方面分析了岩溶生态系统中微生物对岩溶作用的影响, 指出岩溶作用的速度和碳汇稳定性以及岩溶地区的碳循环与微生物有密切关联. 提出需要结合不同生态环境来定量研究自然条件下微生物对岩溶作用的影响, 以揭示生物对环境变迁的响应及其与岩溶效应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正微生物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们是这个星球最早的居民,根据存在环境的不同分为土壤微生物、空间微生物、空气微生物、肠道微生物、海洋微生物等。它们个体微小,但在维持生物圈和为人类提供众多未开发的资源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林纪方 《科学通报》1959,4(24):832-832
由于原子反应堆的发展,高效率的高参数动力装置的出現,及在化学工业中日益广泛地使用高温高压操作,近年来用熔融的液体金属作为高温載热体已逐漸受到各方面的注意。而用沸騰的液体金属来传热更有許多优点。但到目前为止,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还很少,而且在压力下金属的沸騰几乎没有人研究过。我們对汞和鎂汞齐在不同压力下进行了沸騰給热的試驗。实驗范围为:热負荷q=5,000~47,000千  相似文献   

10.
在1950年的全國園艺座談會、1952年的南部果樹會議和1958年的中南區柑桔观摩座談會上,都確定了“果樹上山”為今後發展果樹的正確方向。在全國範圍內,這個問題已經逐漸得到各方的注意与重视。  相似文献   

11.
自从2013年以来,中国霾事件频发,霾污染已经成为全国人民广泛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霾污染的本质是大气细颗粒物污染.大气颗粒物的生物成分(即生物气溶胶)与其化学成分一样,不仅对空气质量和人群健康具有潜在威胁,而且对全球气候变化以及大气物理化学过程也具有间接影响.然而,目前学术界对大气颗粒物的生物成分及其性质的研究相对滞后,尤其是对霾污染天气大气颗粒物中微生物的多样性、丰度及其时空变异特性等基本科学问题认识不足.因此,本文综述了目前霾污染天气大气微生物气溶胶的研究现状,结合我们的研究着重阐述了在不同霾污染程度下生物气溶胶的浓度、粒径分布与群落结构特性,以及空气污染和环境因子对生物气溶胶分布的影响机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给出了未来霾污染过程生物气溶胶研究应主要开展的5个方面的工作展望,以期为深入理解霾天生物气溶胶的来源、变化机理以及评估不同空气质量的健康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科学通报》1954,(4):59-59
西北區農業試驗研究機構現共有20個,經過幾年來的摸索,各試驗場的工作方向已逐漸明確,开始重視了解决目前農業生產上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技術問題,對於培养地力、合理施肥、適時適量灌溉、實行輪栽以及防治毀滅性病虫等已當作主要問題着手研究。對於調查研究,也引起了重視,並注意了試驗研究工作与羣眾生產相結合  相似文献   

13.
微生物变异问题在历史上曾经是许久以来悬而未决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十九世纪曾引起很大的争论,唯心论和机械唯物论的学者主张微生物是不会变的,认为偶然发现的变异菌种只是污染的杂菌或细菌的衰残型,或是不相干的新菌种;菌落变异和其相关的生物化学性质、毒性、抗原性等的变异不过是同一菌种内所发生的相当性质  相似文献   

14.
杨赞熹 《科学通报》1959,4(24):824-824
近年来紅外光譜定量分析法已逐漸推广应用到各工业部門。由于工业分析要求設备簡单,操作迅速,并能达到一定的准确程度,因而常使用特殊的操作及計算方法。对于二元系統成分的測定早已开始应用标准溶液法,就是将被測定的二元混合物在一定条件下所摄得的光譜图和不同成分的标准溶液在同样条件下所摄得的光譜图直接加以比較。此法实貭上是假定在下式中液层厚度ι及頻率ν处之入射光强度ι_(0ν)为常值,而根据通过混合物后在該频率处之光强度ι_ν求其中一个組分(組分A或組分B)在混合物中之浓度C。  相似文献   

15.
无论是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飞禽、哺乳动物、甚至包括人,都可能在出生时发生基因变异,这种变异甚至会改变你的色素基因。人类赋予白色动物纯洁高尚的地位,但是对于自然界这却是一种怪现象。在这里,纯洁的白色就是白化病,看起来,它只不过是一种缺陷,但对于得这种病的个体来说,它意味着一种严重的变异。  相似文献   

16.
唐燿 《科学通报》1956,1(4):53-53
我國木材研究的情况:我國木材的研究工作,从1931年虽已逐漸萌芽。在抗日战爭时期,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也有一些成長。在这一階段,个別机構和学者,对于一些木材材性的試驗研究,对于森林化学、森林副產、造紙木材等研究,都獲得了一些成就。但  相似文献   

17.
刘垂玗 《科学通报》1987,32(17):1340-1340
青霉素产率受其产生菌多基因系统的控制,已有足够的实验证据。按照多基因学说,青霉素产率的变化,不仅分别取决于基因型及环境,并且还取决于基因型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就微生物发酵来说,这个交互作用一般是极其显著的。 微生物发酵工艺优化的目的,就在于找到一种特定的环境,使得控制目标产物产率的多基因系统能够得到特别有利的表现。微生物工程中,培养条件的优化属于复杂的多因素问题,由于其目标产物产率必定呈非线性变化,故使一些常用方法难以奏效;但微生物能在短期内获得大量信息却是难能可贵的。国外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工业微生物培养条件多系单一方法  相似文献   

18.
吴家睿 《科学》2003,55(4):27-28
遗传学的基本研究对象是生物体内的各种变异,包括宏观水平如个体或细胞的形态变化,以及分子水平如基因或蛋白质的突变.一般说来,基因的突变是引起个体性状改变的根源.因此,遗传学家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研究基因的变异来发现基因的功能.自20世纪初现代遗传学诞生以来,在一个世纪的时间内,生物学家们发展出了许多研究基因突变的遗传学方法,揭示了众多基因的功能.然而,随着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人们已不再满足于传统的遗传学手段,希望有一种能够快速、大规模研究基因突变的方法.由此,一门新兴交叉科学--化学遗传学(chemical genetics)便应运而生,利用大量的小分子化合物去研究基因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群落? 正如种群是个体的集合体一样,群落是种群的集合体。一个自然群落就是在一定地理区域内,生活在同一环境下的动物、植物和各种微生物种群的集合体。这许多种群集合在一起,彼此相互作用,组成一个具有独特的成分,结构和功能的生物系统。一个森林、一片草原、一块荒漠,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群落。有人  相似文献   

20.
氫氧电池是燃料电池中最古老的形式之一,其中以貝康的高压电池成效較大,它系以两层不同孔径的鎳板作电极,在40大气压200℃下操作,效率虽較高,但設备极为庞杂。近年来,常压、常溫电池逐漸受到了重视。作者也选择了常压、90℃的氫氧电池作为研究对象。一般认为,氫氧燃料电池的总反应为H_2+1/2O_2=H_2O。根据其自由能的数据,在90℃时的电动势应为1.2伏。在碱性溶液中,两极的反应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