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通过对严寒地区某公寓室内热环境和围护结构热损耗的测试,研究既有公寓建筑能耗现状和节能降耗策略,并利用Energy Plus分析不同围护结构改造措施对建筑采暖能耗的影响,本文首次提出将石蜡基相变材料用于外墙体抹灰的改良策略中.结果表明:严寒地区既有公寓具有很大的节能潜力,墙体中使用石蜡基相变材料节能效果显著,坡屋面较倒置屋面更节能;并得到适宜该地区的玻璃窗形式,为严寒地区公寓式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改造及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城镇及乡村建筑设计之初,气候经验与现代化样式自然成为民居建筑设计的基本依据与遵循标准,西北五省地区也不例外。调研结果显示,在西北五省地区新建与改建的乡村民居住宅中,室内居住热环境与建筑节能效果并不明显,不太符合环保节能与绿色发展的要求。因此,如何在保证经济性与热舒适性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建筑能耗,便成了乡村民居被动式设计策略选择上的一大问题。文中结合当地气候数据,利用Climate Consultant气候分析软件对焓湿图、当地温度与太阳辐射量进行分析对比,得出适用于当地建筑的被动式设计策略,并通过Design Builder对其进行模拟验证。结果表明,合理设置建筑窗墙比与阳光间、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参数以及增设南侧窗户遮阳,可有效降低乡村民居建筑能耗。同时针对不同被动式建筑设计策略与组合式被动式设计策略对降低建筑能耗效果的对比,为当地在改建或新建民居选择设计方案时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降低建筑能耗是当前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关键,是必须要遵循的可持续发展原则.通过对夏热冬冷地区气候特征的认识,从建筑的外部自然条件论述夏热冬冷地区小城镇住宅区规划与气候适应性设计,总结出该地区住宅区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4.
张凯 《当代地方科技》2010,(10):131-131
如何理解建筑节能设计与气候环境的关系;如何使建筑"活"起来,建筑对应不同气候相应变化成有利于节能的形态,特别是针对我国大陆性气候的应变节能;探索针对我国气候特点的应变建筑,使建筑能够在"夏季建筑形态"和"冬季建筑形态"之间做出适时地应变。  相似文献   

5.
常立伟  周军  邢辉 《科技信息》2010,(18):I0295-I0296
本文通过分析冬冷夏热地区的气候特征和空调建筑的使用情况,围绕我国夏热冬冷地区改善建筑热环境与建筑节能问题,指出在夏热冬冷地区空调建筑节能的现实意义,并且提出了空调建筑的节能措施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相似文献   

6.
陕南汉中地处我国南北气候交接带,建筑气候属于夏热冬冷地区。为了解该地区乡村建筑冬季室内热环境现状,以当地典型传统生土民居和砖混民居为例,通过对冬季室外气象参数及室内空气温度、相对湿度等多项参数的现场测试,分析了陕南乡村民居的冬季室内热舒适状况与特点。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冬季湿冷特征显著,乡村民居室内热环境较差,两种民居室内热状况特点有所差异,其中砖混民居室内平均温度略高,而生土民居室内温度稳定性较好。本文根据室内外热环境分析结果,结合两类民居建筑构造特征,提出了适宜的节能构造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7.
以具有典型严寒地域气候特征的长春地区幼儿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既有幼儿园建筑的能耗现状的调研分析,采用能耗分析(DOE2)设计软件及数学分析方法,归纳总结得出严寒地区幼儿园建筑节能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如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节能建筑是遵循气候设计和节能的基本方法,对建筑规划分区、群体和单体、建筑朝向、间距、太阳辐射、风向以及外部空间环境进行研究后,设计出的低能耗建筑。  相似文献   

9.
气候是影响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不同的区域,应有不同的建筑形态空间布局。本文针对夏热冬暖地区气候特征,从总体规划、建筑平面布局、围护结构、建筑遮阳等来探讨该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  相似文献   

10.
基于气候环境的浙江建筑设计措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建筑所在地区的气候环境,在不借助机械设备条件下通过采用建筑气候设计措施,延长建筑室内环境的舒适时间、减少不利环境的出现几率,是当前建筑研究领域中一个重要课题.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得到浙江地区的中性温度,并以杭州为例,利用气候分析法对其气候环境进行分析,得到了杭州地区建筑最适宜采用的设计措施,以及可以实施建筑气候设计措施的日数,以供设计人员在以后的建筑设计中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11.
首先分析了广西南部地区的气候特征,以及由于当地建筑设计中所流行的大玻璃和玻璃幕墙所造成的建筑使用中的热舒适性问题,并提出在该地区进行建筑遮阳设计的必要性;随后探讨了建筑外遮阳的形式、分类,并对典型外遮阳形式进行了模拟采光分析,并简要介绍了内遮阳、玻璃遮阳等其他建筑遮阳设施技术的一般形式、特点及应用方式,指出良好的遮阳设计应该达到既节能,又调节室内采光,同时丰富建筑造型的目的;最后结合以上分析,提出广西南部地区遮阳设计的具体策略; 并指出遮阳设计应与建筑设计过程有机结合,同时应当注重与智能系统的结合,以求实现建筑遮阳设计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12.
严寒地区被动式太阳房玻璃窗的节能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玻璃窗的节能设计是降低建筑能耗、实现下一步节能目标的重要环节.对玻璃窗和保温墙体的能耗进行了分析计算.针对严寒地区,对不同类型玻璃窗的能耗进行对比,计算出适合不同地区的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最佳玻璃窗种类、层数.并且引入太阳得热系数来综合评价窗户热工性能,充分利用太阳能,来减少严寒地区采暖能耗.  相似文献   

13.
彭飞 《科技信息》2010,(27):155-155
现代建筑的发展趋势,使建筑节能日益受到人们关注,本文根据夏热冬冷地区气候特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合肥市,利用DeST-h对合肥地区某学生公寓进行模拟,对不同围护结构的模拟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为该地区提供切实可行的节能措施。  相似文献   

14.
李锦琼 《科技信息》2010,(36):I0278-I0280
本文针对西部某住宅所处的寒冷地区的气候特征及当地居住建筑能源消耗特点,本着"开源节流"的建筑节能设计原则,从围护结构方向入手确定相应的节能设计方案,对建筑节能的发展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简要地分析了我国东南沿海高温地区建筑发展的状况,阐述了气候、人和建筑三者的关系,在剖析由于不同气候条件的作用而具有鲜明建筑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气候分析与建筑形态设计的途径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东北严寒地区建筑室外风环境特征,以"被动式建筑设计"理念为指导,分析了室外风环境对建筑群体布局设计和高层建筑设计的影响,提出了建筑点线排列组合、避免下冲气流、避免风旋、避免风漏斗效应等建筑总体布局设计策略和设置贯通的洞口、立面设计和竖向绿化等高层建筑防风设计策略方面,以期能为东北寒地建筑设计和建筑节能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付春光  刘德浩  董晶 《科技信息》2009,(20):I0274-I0275
在可持续发展观念日益增强的今天,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成为一项越来越重要的研究课题。我国目前的既有建筑有很大一部分不符合节能标准,运行能耗巨大。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发展,居民对室内热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相关节能法规和节能政策也在日趋完善。因此,对既有建筑特别是既有居住建筑的节能改造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从建筑节能的角度来看,建筑窗体不仅是热量流失最大的构件,由于太阳辐射热通过外窗传入室内,所以使得窗体也同时成为得热构件。因此,根据不同地区的建筑气候条件、功能要求以及其它环境、经济等因素,对既有居住建筑窗体进行合理改造,选择适当的窗材、窗型和相应的节能技术。因地制宜地选择节能改造措施。是实现我国建筑节能目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王振 《中国西部科技》2012,(4):43-44,22
传统民居采取与当地气候相适应的策略,通过建筑自身的处理,以较低的能耗创造出相对适宜的居住环境,对如今的建筑节能仍有积极意义。本文通过对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沱川乡河东村传统民居的测绘分析研究,分别从传统民居的用材、自然通风、太阳能利用与遮阳、以及保温隔热等几个方面分析了中国传统民居中的被动节能技术,以期对现代建筑的节能设计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9.
通过标准化的建模及模拟,对购物中心被动设计在方案阶段的节能潜力展开量化评价。以寒冷地区为例,提取出具有典型气候特征的3种购物中心标准几何模型和运行参数;并选取Grasshopper和EnergyPlus分别作为参数化建模和能耗模拟软件;同时,从场地、建筑和围护结构3个层面,总结出影响购物中心节能潜力的24个被动设计参量;最终通过模拟得到24个被动设计参量在3种标准模型中的节能潜力及排序。结果表明:入口风速、走廊空间、天窗面积比和屋面传热系数是影响寒冷地区购物中心节能潜力的4个重要设计参量,此结果可为设计师在方案阶段进行建筑优化设计提供量化指导。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城镇化建设和国家建设低碳节约型建筑节能目标的快速推进过程中,地域性建筑的节能机制和采暖方式在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进程中经历了巨大的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宁夏地域性住宅建筑在基于集中供暖的建筑节能改造中也面临着同样的难题.大陆性半湿润半干旱气候条件是宁夏六盘山地区地域性建筑采暖方式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对本地区的气候状况和环境条件的深刻理解,隆德县城既有住宅建筑在节能(采暖)改造中充分利用特定的气候要素,并结合现有采暖中存在的问题及本地区节能改造的总体规划要求和节能目标,经过大量的调研、资料收集和数据整理,并结合热工工况和采暖能耗的分析和评估,采取建筑外保温节能改造与集中供暖改造相结合的技术措施,从而达到提高能效并改善建筑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同时,从根本上减少采暖成本、降低能耗,促使地域性建筑的节能走向绿色化、低碳化的节能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