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下称"全球院")于2008年12月15日正式挂牌成立。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全球院实行体制和机制改革,从全世界招聘最优秀的科学家,在过去5年中取得了显著发展,为学校创建国际一流大学做出了重要贡献。团队建设:全球院拥有教学科研人员共计60人,包括10个创新研究团队,其中中组部千人计划专家4人,青年千人专家1人,杰青/长江1人,973/863首席科学家3人,高端人才聚集。科研项目:承担了一批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其中863重点项目1项,课题2项;国家重大科学计划项目2项(973),课题6项,获得自然科学基金23项,总到位科研经费1.2亿元。  相似文献   

2.
日前,学校在主楼第三会议室召开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成立暨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宣布了学校成立“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的决定.  相似文献   

3.
4.
全球变化研究的地球系统科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三方面论述全球变化研究的地球系统科学观:1)地球表层系统与系统外的物质能量交换;2)天-地-生系统论;3)天-地-人系统论。在此基础上,强调要调整人地关系,以保证经济、社会、环境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地球系统科学(Earth System Science)提出将近20年过去了,现在我们对于地球系统科学有了什么样的理解?地球系统科学有没有比较明确的学术或学科框架?我们应该怎样应对地球系统科学发展的机会和挑战?这是本文想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2012年7月2日上午,北京师范大学-马里兰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联合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英东学术会堂举行.科技部原部长徐冠华、副部长刘燕华,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马里兰大学行为和社会科学学院院长John Townshend出席仪式并共同为联合研究中心的成立揭牌.仪式由常务副校长史培军主持.  相似文献   

7.
《创新科技》2011,(11):5
<正>10月27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冠华在济南出席2011年中国高性能计算学会年会并做《全球变化研究与高性能计算》的主题演讲,徐冠华称,"中国缺少高性能、高效率的面向地球系统模式的高性能计算机系统,在全球变化研究中亟需高性能计算人才"。  相似文献   

8.
《大自然》2012,(4):76-76
2012年5月12-13日,“地球生物学论坛——深时全球变化与生态系演化学术研讨会”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术交流中心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现代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地质及地球物理研究所协办。中国科学院院士戎嘉余、舒德干、焦念志、周忠和、殷鸿...  相似文献   

9.
高等学校创新引智计划北京师范大学灾害与风险科学基地项目(简称111项目)第四届年度会议于2010年10月10日—11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大厦三层第二会议室顺利召开.研讨会持续2天,近20名国内外成员参加了该研讨会.111项目学术大师、美国两院院士、克拉克大  相似文献   

10.
2012年5月12~13日,"地球生物学论坛——深时全球变化与生态系演化学术研讨会"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术交流中心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中国  相似文献   

11.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F0002-F0002,F0003
由贵州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及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共同主办的第17届国际寒武系内部再划分野外工作会议暨凯里生物群发现30周年国际会议于6月10日在贵州大学拉开序幕,来自美国、俄罗斯、英国、德国、瑞典、波兰、捷克、西班牙、意大利、日本、加拿大及中国等12个国家的7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一学术盛会,包括国际地层委员会主席Stan Finney教授、副主席彭善池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殷鸿福、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九七三”项目G19990434对北方干旱化研究的主要结果,提出了该领域未来研究的若干关键科学问题,特别是人类活动与干旱化的相互作用. 包括:(1)干旱/半干旱区大气过程、地表过程及其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2)干旱化进程的阶段性转折和突变的规律、机理和可预测性研究;(3)干旱化及其转折对我国粮食、水和土地资源安全的影响及适应对策;(4)地球系统亚洲区域模式的发展及其在干旱化趋势和转折预测、影响评估和人类适应对策研究中的应用. 上述问题作为即将启动的“九七三”延续项目的主要内容,其研究对于回答区域环境系统形成及其对全球变化响应的机理、人类活动和自然因子在环境变化,特别是阶段性转折和突变中的相对贡献等基础科学命题的挑战,以及满足国民经济建设的重大决策需求,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2012年6月16~17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科技史教学专业委员会与西南财经大学通识教育学院联合主办的“科技史与通识教育”学术会议暨第四届全国科技史教学研讨会(图1)在四川成都西南财经大学柳林校区国际报告厅举行。开幕式由西南财经大学通识教育学院院长唐晓勇教授主持。西南财经大学刘灿副校长代表学校致辞,向与会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希望这次会议的召开能够促进高等学校科学史与通识课程教学水平的提升。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副理事长、科技史教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哲学系吴国盛教授代表学会发表了致辞,对西南财经大学成立通识教育学院的魄力以及通识教育学院对科技史课程的重视、教学方式表示了赞赏,希望此次会议能够成为科技史、科技哲学领域学者深入交流的一个平台。四川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四川大学教授胡良贵代表四川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致辞。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9月20~25日,第3届近现代数学史与数学教育暨浙江近现代数学史国际会议(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History and Education of Modern Mathematics)在杭州浙江科技学院隆重开幕(图1)。会议由中国数学史学会、浙江科技学院、西北大学共同主办,加拿大西蒙·佛雷泽大学、法国巴黎第七大学等单位协办,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际交流项目的资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