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架空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它暴露在自然之中,故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和损害,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方面是雷击。架空输电线路遭遇雷击,从而影响线路的供电可靠性。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线路的雷击跳闸次数,不仅可以提高输电线路本身的供电可靠性,而且可以使变电所、发电厂安全运行得到保障。本文对主要分析110kV及35kV送电线路的防雷问题及防雷措施,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
架空输电线路地处旷野,绵延数千千米,很容易遭受雷击。雷击是造成线路跳闸的主要原因.同时,雷击线路形成的雷电过电压波,沿线路传播侵入变电所,也是危害变电所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高压供电线路中出现的雷电破坏主要受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就是高压供电过程中雷电所产生的过电压;其次,就是高压供电线路中的绝缘技术水平,该文主要讨论了高压线路防雷技术,也就是从以上两个方面采取防范措施,即消除雷电做产生的过电压、提高供电线路自身的绝缘水平。在采取以上措施的前提下,为了更好地保证电网的安全和高压供电系统线路的有序进行,有效地减少雷击事件所带来的破坏,在实际的电路线路施工工作中还可以采取高压供电线路中提高线路绝缘经受过电压的能力、改善高压供电线路中对雷电流的疏导能力等措施进一步的减少雷击事件所造成的损失,以实现更好地消除过电压和防止高压供电线路中反击和绕击的出现,来维护电网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4.
浅谈架空输电线路防雷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架空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它暴露在自然之中,故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和损害,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方面是雷击.架空输电线路遭遇雷击,从而影响线路的供电可靠性.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线路的雷击跳闸次数,是确保电网安全运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5.
李淼 《广东科技》2009,(16):197-198
架空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它暴露在自然之中,故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和损害,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方面是雷击.架空输电线路遭遇雷击,从而影响线路的供电可靠性,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线路的雷击跳闸次数,是确保电网安全运行的一项霞要工作.  相似文献   

6.
避雷器是电力系统重要设备之一,其性能的优劣对电网安全运行起着很大作用,但输电线路避雷器目前采用的定期预防性试验存在时限性及操作困难等问题。针对输电线路避雷器的特点,本文提出了基于泄漏电流和雷电冲击电流测量的避雷器全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技术。通过采集泄漏电流评价线路避雷器的受潮、老化等状态;雷击时通过避雷器冲击大电流的次数和峰值,它反映避雷器的剩余寿命以及是否需要预防性试验;冲击小电流的次数,它可为雷电防护及雷击事故分析提供极有价值的科学依据。本文研究成果对提升全网的故障预防及事故分析能力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有利于提高输电线路防雷水平及降低输电线路雷击跳闸次数。  相似文献   

7.
吴敏 《广东科技》2013,(20):66-67
雷击对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带来较大的威胁.目前10kV架空配电线路上已广泛使用了绝缘导线,但使用过程中出现了新的问题。针对10kV架空配电线路常发生雷击断线事故的现象,研究了雷击断线及跳闸的机理,并提出了雷击灭弧及防雷的具体措施,并结合某经济开发区所属供电公司实例说明防雷改造工程对保护配电线及提高供电可靠性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8.
输配电线路在特殊气候条件下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要做好绝缘子的防污闪、线路防雷及防风工作。户外绝缘子,常年受到工业污秽或自然界盐碱、飞尘的污染,在毛毛雨、雾、或湿度大的天气条件下,绝缘子表面的污秽尘埃被润湿,表面电导剧增,使绝缘子的泄漏电流剧增,其结果使绝缘子在工频和操作冲击电压下的闪络电压(污闪电压)显著降低,甚至有可能使绝缘子在工作电压下发生闪络。此外,雷击线路时,自线路入侵的雷电波也是威胁变电所的主要因素。综合考虑技术和经济措施,提高线路的防雷可以提高电网运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谭健强 《科技资讯》2010,(8):133-133
本文笔者通过对雷害的分析,就如何10kV线路防雷击能力进行了探讨,不断地总结10kV架空线路和无避雷线的线路防雷经验,达到减少10kV架空线路雷击跳闸事故的目的,保证线路的安全运行和对用户不间断地供电。  相似文献   

10.
零序电流互感器(以下简称零序CT)的作用是为了测量线路的零序电流,从而判断出单相接地线路,并将故障线路隔离以确保电网的安全运行。本文就目前110kV变电所10kV出线的零序互感器安装存在错误的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应采取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1.
考察了110kV变电所备用电源自动投入(备自投)供电线路拒动发生前的运行方式与事故的发生过程,继而对备自投供电线路的拒动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为提升110kV变电所备自投供电线路的性能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2005年雷电地点较为集中,雷击伤害程度大、时间长、雨量大的特点,统计了35kV架空线路发生的故障率比往年高,损坏的程度比往年严重,通过对雷害的分析,提出了35kV架空线路防雷的措施,达到减少架空线路雷击跳闸事故的目的,保证线路的安全运行和对用户不间断地供电。  相似文献   

13.
龚秋成 《科技资讯》2012,(31):114-114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速度,与此同时,人们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据电力部门的有关统计数据显示,电力系统输配电线路故障中,有接近50%左右是因为雷击引发的。输电线路作为电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一旦其出现问题,势必会影响供电可靠性。为了确保输电线路安全、可靠运行,预防雷击事故的发生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点,本文就高压输电线路防雷及预防措施进行浅谈。  相似文献   

14.
黄国辉 《科技资讯》2007,(24):19-19
在高压线路运行的总跳闸次数中,由于雷击引起的跳闸次数占三分之一以上,尤其在多雷、土壤电阻率高、地形复杂的地区,雷击输电线路引起的故障率更高.因此,输电线路防雷是保证安全供电、减少电力系统雷害事故及其所引起的电量损失的关键.在确定输电线路的防雷方式时,应全面考虑线路的重要程度、系统运行方式、线路经过地区雷电活动的强弱、地形地貌的特点、土壤电阻率的高低等条件,结合当地原有线路的运行经验,根据技术经济比较的结果,因地制宜,采取合理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输电线路的建设规模也越来越大,雷电带来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严峻,因此防雷接地在输电线路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雷电活动的不确定性,因雷击而跳闸的现象常常影响着输电线路的安全。如果对输电线路进行防雷接地,不但可以预防雷击引起跳闸,还能够有效保护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使电力系统能够持续可靠地供电。因此科学合理的设计防雷接地装置,加强对输电线路的维护和管理,可以有效避免输电线路由于遭受雷击而引起安全事故的发生。文中笔者将通过分析雷电在输电线路安全问题的危害,探讨防雷接地的重要性及预防维护措施。  相似文献   

16.
关素旗 《科技资讯》2014,(10):96-96
变压器是变电所的核心电气设备,变压器的安全运行对变电所的供电可靠性起着关健作用.通过对本所两台干式变压器的介绍以及在运行中采取的措施,对保障干式变压器的安全运行和变电所的供电可靠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张俊心 《科技信息》2013,(9):414-415
输电线路雷害事故引起的跳闸,不但影响电力系统的的正常供电,增加输电线路及开关设备的维修工作量,而且由于输电线路上落雷,雷电波还会沿线路侵入变电所。而在电力系统中,线路的绝缘最强,变电所次之,发电机最弱,若发电厂、变电所的设备保护不完善,往往会引起其设备绝缘损坏,影响安全供电。由此可见,输电线路的防雷是减少电力系统雷害事故及其所引起电量损失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雷击500KV高输电线路是造成线路跳闸停电事故的主要原因。结合自己在500KV电网运行中的实际经验,认真分析了雷电这一自然现象对高压输电线路的破坏性。通过对500KV高压输电线路综合防雷系统设计,全面剖析高压输电网络设计及运行中如何提高500KV输电线路防雷水平,科学有效地减少输电线路雷击跳闸事故,保障高压电网安全可靠的运行,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浅论输电线路受雷击原因与防雷技术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继华 《广东科技》2010,19(24):169-171
线路防雷工作一直是输电线路中一项重要的课题,为了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各供电公司在认真分析历年遭受雷击跳闸线路及地形地势基础上,分期分批稳步推进输电线路防雷工作。如何才能寻求有效的线路防雷保护措施?本文作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针对防雷的机理进行了分析,指出防雷的基本思路,一方面是尽量避免雷击的发生;另一方面在雷击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尽量降低外绝缘上承受的过电压。并由此思路提出相应的防雷措施,如降低杆塔接地电阻、提高线路绝缘水平、减小线路地线保护角、架设耦合地线等防雷措施与各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20.
陈洪伟 《科技信息》2012,(22):385-386
电力系统中输电线路遭受雷击的现象越来越多,雷击成为引起线路跳闸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到输电线路的运行安全。本文总结分析了雷击跳闸故障的各种原因与影响因素,并介绍总结了各种防雷措施,为电力运行单位提高输电线路运行可靠性和防雷管理工作提供了借鉴与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