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所有表演艺术中,除了即兴表演以外的所有表演艺术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特点,即它的出炉需要两道工序:一是创作;二是表演。声乐表演中,二度创作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所以,学习和运用二度创作,将是声乐表演重要的环节,只有掌握好这一环节,演唱者才能打动观众与听众,声乐演唱的艺术道路才会越走越宽。演员如果能够理解和把握好作者的意图,得到观众的认可,这个作品就是一个完整而成功的作品。因此很多的事实告诉我们:艺术的表演环节太重要了。对于声乐艺术同样如此。  相似文献   

2.
词曲作家所创作的声乐作品需要演唱者通过声乐技巧等综合艺术手段对歌曲进行二度创作,才能使音乐变得鲜活立体、有声有色,文章就声乐技巧的运用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论歌唱的二度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文 《咸宁学院学报》2005,25(2):141-142
声乐表演是赋予作品生命的二度创作,是把作曲家、欣赏者的主体心灵与生命的韵律连接起来的中介,如何做好歌曲的二度创作,首先必须选择适合于自己的作品;其次要认真分析作品;尊重原作;最后要不拘一格地进行声乐艺术的再创造。  相似文献   

4.
杨莉 《景德镇高专学报》2011,26(1):35-36,40
演唱者独特的风格源于对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二度创作不仅还原作品原有的神韵,而且体现了歌手自身的风格.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声乐教学中的二度创作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李西林 《科技信息》2010,(27):I0254-I0254,I0405
声乐演唱除做好理解作品、领会作家创作意图外,还要从音色变化、力度变化、咬字吐字等技术层面进行揣摩、体验和实践,才能做到声情并茂,歌声动人达到预期的演唱效果。本文在全面论述声乐演唱情感表现一般规律的基础上,重点从声乐演唱中如何把握音色变化、力度变化及咬字吐字方法和技巧等方面,谈谈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现。  相似文献   

6.
《潍坊学院学报》2020,(3):79-81
作为新古典民歌代表作之一,《牡丹亭》带有显著的新古典声乐作品的风格特征,融合了传统戏曲唱腔、民族唱法和流行说唱等元素,广受大众欢迎。基于此,本文在把握新古典声乐作品内涵及风格特点基础上,结合《牡丹亭》创作背景对作品艺术处理与声乐表现方法进行了探讨,为新古典声乐作品的创作和表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宋天宇 《科技信息》2008,(16):187-187
一部声乐作品由词曲作者完成之后,只不过是停留在纸面上的“静物”而已,要想让其成为有声、有字、有情、有形的“活”的歌唱艺术,就需要演唱者对声音作品的“原始形态”进行艺术加工,也就是所谓的“二度创作”。在进行“二度创作”的过程中,歌者一方面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将作品进行富有个性化的艺术处理,体现自己独到的歌曲诠释方式;另一方面更要忠实于作品的原始形态.要在准确把握“原始形态”的基础上进行有根有据的发挥,这样才能保持二度创作的独特新颖,又能充分挖掘作品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8.
浅谈声乐演唱中二度创作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媛媛 《科技信息》2007,(21):152-153
声乐演唱中,我们需要在作品一度创作的基础上进行二度创作。二度创作是声乐演唱中表现美的动力源泉,它能够促使演唱者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修养和素质,更好的促进音乐发展,广泛传播音乐作品。二度创作是音乐表演真实性和创造性的协调统一,是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是技巧性和表演性的高度融合。认识到二度创作的重要性,对我们演绎声乐作品,提高自身音乐修养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声乐表演活动是音乐表演活动的分枝,它是联结声乐作品、声乐表演者、音乐欣赏者的桥梁。本文主要探讨声乐表演活动的主客关系,让我们从这个层面来认识声乐表演活动的本质与特点,并服务于声乐教学实践活动和声乐表演活动。  相似文献   

10.
如何在规范语境下准确的把握作品,进行完美的创作释放,顺利的完成二度创作,一直是声乐教学的重点。本文通过释析著名歌剧《唐璜》中采琳娜的咏叹调《鞭打我吧》的演唱,从思想性、艺术性及实践性的高度,探讨完成咏叹调歌唱释放的心得。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探索歌剧表演的二度创作为目的,以《原野》歌剧第二幕金子的咏叹调《啊,我的虎子哥》为表演实例,以塑造歌剧角色为重点,借鉴戏剧表演理论、声乐艺术心理学,从把握剧情,走进角色做起,全面实施与体验歌剧表演创作的实践过程,来谈谈对歌剧角色的内心探索。以期为声乐表演者提供可以参考的创造性表演观念与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12.
音乐表演作为二度创作,不仅要求表演者把谱面的音响符号完整地表达出来,而且还要求表演者必须赋予音乐音响以情感的生命动态。以音乐表演为职业的专业演奏员,对音乐作品的感觉分析能力、对旋律节奏的感知控制能力和对作品情感的把握表达能力是其专业素质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3.
声乐是一门特殊的艺术门类,是人类用以抒发情感、交流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在声乐艺术中起主导和统帅作用的是情感,演唱者通过悦耳的声音、清晰的语言来表达作品丰富的情感内涵.歌曲从创作、演唱到欣赏都离不开感情,声乐艺术的创作与表演是词曲作者动心、演唱者唱心和观众感心的艺术加工过程.作为演唱者如何在歌唱艺术中实现"二度创作"的功能,创造性地表达歌曲的思想内容和情感,其前提是准确体验声乐作品的情感,关键是正确运用各种演唱技巧,而歌唱表演则是情感表达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4.
声乐的美感与艺术魅力,取决于演唱者的情感表现。想要成功地演唱一首声乐作品,必须对其进行细致深入的艺术处理,理解作品内涵,分析作品音乐,把握作品意境,将情感通过声音演绎出来,才能真正地引起听众的共鸣。  相似文献   

15.
于浩 《科技资讯》2011,(10):236-236
声乐表演艺术是以人声作为表达方式,来传达人们思想感情的。任何一位音乐演唱者都应具备良好的艺术修养和表现能力,才能使声乐表演成为更高雅的艺术声。用真挚情感去表现作品的能力是声乐表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临场发挥时情绪不稳定,再好的作品也会被表演者破坏。近年来,国内各种声乐比赛和文化演出层出不穷。面对同行之间的竞争和观众不断提高的欣赏水平,如何克服声乐表演时的紧张恐惧心理,成为每一个歌唱者的必修课题。本文在分心声乐表演中产生恐惧心理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克服声乐表演中恐惧心理的方法,进入提出了如何培养良好的歌唱心理素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在声乐艺术中,不仅要有高超的演唱技巧,还要有完美的情感表现.本文着重从歌曲演唱咬字吐字;理解作品情感与个性的统一;音乐的二度创作这三个方面来论述之,以期与广大同仁共享.  相似文献   

17.
分析和表现作品,是高师声乐教学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如何培养学生分析与表现声乐作品的能力,文章认为应从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分析调式调性、分析作品的曲式结构以及准确把握音乐形象和演唱风格等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声乐是以人体为"乐器"的歌唱艺术。声乐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较高演唱水平和艺术修养的声乐人才,通过声乐表现,提升人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实践能力;发展人的智力,开启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声乐教学要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学观。  相似文献   

19.
声乐表演是表现性的艺术活动,表现欲望是主体心理面对歌唱活动所持有的一种积极参与心态。对表现欲望的培养利于表演者更为深入地理解艺术内涵、调节自身紧张的情绪,并且可以给声乐教学创造积极的能动作用。声乐演唱及教学过程中对表现欲望的激发和培养可以通过对审美主体素质的提高、对审美客体上的优化、对适宜教学环境的创新三个方面来实现。  相似文献   

20.
"气"是歌唱的动力及源泉,是声乐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之一,它也是歌者进行歌唱训练时首先要攻克的技术难题。没有良好的气,就没有美感的声音。在声乐教学中,"气"的训练是歌唱技术训练的核心。结合声乐教学经验.从声乐理论与教学中"气"与声音的关系,声乐教学中"气"的训练方法两个方面阐述了"气"的技巧对声音训练的重要作用,并且探讨了声乐教学中"气"训练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