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陆家坤 《科技资讯》2008,(34):49-49
本文主要介绍挖掘机的润滑技术及其特点等方面进行的论述,对润滑系统的主要组成从干油润滑、稀油润滑、润滑室几个方面进行了描述,并对提高工作效率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高翔 《山西科技》2011,(5):105-106
介绍了掘进机用干油集中润滑系统的改进设计原因,对改进前的集中润滑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组成进行详细介绍,指出了一些缺点,并针对这些缺点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太钢新炼钢连铸机结晶器,EAF,LF,干油集中润滑系统的施工调试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张力 《太原科技》2011,(9):98-99
介绍了干油喷射式润滑系统的原理、技术特。最,以及该系统在连轧管机组设备上的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5.
张豪  朱昌吉  刘宇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24):10331-10337
为解决发动机启动过程中,润滑油不能及时输送到各摩擦副表面,短时间内处在边界摩擦或固体干摩擦润滑状态下产生剧烈磨损的问题,设计气动马达辅助驱动的集成预润滑式机油泵总成作为解决方案。依托于发动机润滑系统试验台架,通过改变润滑系统的初始状态(贫油或富油)、气动马达的进气压力,进行发动机的预润滑过程及冷启动过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集成预润滑式发动机机油泵在进气压力2~6 bar的工况下能够迅速建立起稳定的1 bar以上的主油道机油压力;当进气压力为3 bar时,发动机冷启动主油道油压达到标定油压的时间提前7~8 s。可见,集成预润滑式机油泵总成能够有效地进行发动机启动预润滑,避免在发动机冷启动阶段轴承等运动摩擦副发生固体干摩擦而导致的磨损。  相似文献   

6.
王立波  张小伟  陈钧  刘崇慧 《科技信息》2011,(8):I0321-I0322
基于济钢1#1750m3高炉,本文介绍了炉顶智能干油集中润滑系统的组成、原理和特点,对系统运行中常见故障进行分析与排除。  相似文献   

7.
利用MM-W1型立式万能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C/C复合材料在不同载荷(0.5, 1.0,1.5 MPa)及不同润滑(干态、水润滑、油润滑)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不同状态下的磨损表面形貌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摩擦系数均随摩擦时间的增加而增大至一定范围内保持稳定;随着载荷的增大,干态条件下的摩擦系数不断减小;相同载荷下,干态摩擦试样的摩擦系数最大,磨损率最小;干态条件下能形成完整、光滑的磨屑膜,有效隔离了材料与对磨销之间的接触,降低了磨损率;油润滑和水润滑条件下形成的液态膜具有润滑作用,降低了摩擦系数,但不利于磨屑膜的形成,导致磨损率较大.  相似文献   

8.
直升机减速器润滑系统出现故障,齿轮轴承将处于无润滑油工作状态,使减速器在短时间内破坏,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将2%的T307、T321、T202、T391添加剂分别加入到926和DOD-L-85734航空油中做12Cr2Ni4A钢摩擦副45 min油雾润滑试验。结果表明:抗磨效果最好的是2%T202加入到926航空油和2%T391加入到DOD-L-85734航空油,2%T391加入DOD-L-85734油雾润滑45 min的磨损体积仅是干摩擦43 s磨损体积的1/24。  相似文献   

9.
脉冲电沉积Ni-W合金镀层的微观结构及摩擦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脉冲电沉积的方法制备了Ni-W合金镀层,在微观形貌上与用直流电沉积方法得到的镀层进行比较.通过XRD研究了W在镀层中的含量以及对Ni-W合金镀层组织结构的影响;分析了该镀层在油润滑及干摩擦条件下摩擦系数随载荷与速度变化的情况,并与硬铬镀层进行比较.同时,探讨了在油润滑及干摩擦条件下Ni-W合金镀层的摩擦磨损机理.结果表明:Ni-W合金镀层在干摩擦条件下具有很好的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10.
通过钛合金TC4的铣削实验,研究冷风油雾润滑介质特性及其施加方式对刀具-切屑摩擦行为的影响.冷风油雾喷嘴布置在刀具将要切入工件前的空行程中,其润滑效果最好.当出油量增加到一定值(约12mL·h-1)时,刀具-切屑平均摩擦系数不再发生明显变化.随着钛合金TC4铣削速度的提高,冷风干切削的平均摩擦系数增大,而冷风油雾切削的平均摩擦系数变化不明显,且远低于冷风干切削的平均摩擦系数.结果表明:油雾载体速度和刀具转速存在一定的匹配关系,使润滑效果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11.
直升机齿轮传动要求有3060 min的干运转能力,以免减速器润滑系统出现故障时,造成灾难性的后果。采用油气润滑方式,对T321进行不同质量分数的抗磨效果对比试验,为降低试验成本,以销盘摩擦磨损试验代替齿轮传动试验。不同含量的硫化异丁烯分别加入到DOD-L-85734航空油中,做航空钢摩擦副45 min的油气润滑试验。结果表明:抗磨效果最好的是添加量1%,只喷油气4次、用油量仅0.02 mL,则其45 min的磨痕宽度仅为427μm,而干摩擦仅50 s的磨痕宽度却为632μm。含抗磨剂的油气润滑为解决直升机传动系统干运转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直升机齿轮传动要求有30~60min的干运转能力,以免减速器润滑系统出现故障时,造成灾难性的后果。采用油气润滑方式,对T321进行不同质量分数的抗磨效果对比试验,为降低试验成本,以销盘摩擦磨损试验代替齿轮传动试验。不同含量的硫化异丁烯分别加入到DOD-L-85734航空油中,做航空钢摩擦副45min的油气润滑试验。结果表明:抗磨效果最好的是添加量1%,只喷油气4次、用油量仅0.02mL, 则其45min的磨痕宽度仅为427μm, 而干摩擦仅50s的磨痕宽度却为632μm。含抗磨剂的油气润滑为解决直升机传动系统干运转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3.
无油润滑涡旋压缩机冷却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无油润滑涡旋压缩机冷却系统是通过循环冷却水带走压缩机系统部分热量,以确保无油润滑涡旋压缩机稳定运行.根据无油润滑涡旋压缩机的结构特点,阐述了冷却系统的组成,并对各组成部分进行分析,然后利用微机测控系统对冷却系统进行自动检测和控制,减少了工作量,实现了智能化控制.试验数据说明冷却系统对无油润滑涡旋压缩机的工作性能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4.
自净化油箱在液压润滑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液压润滑系统污染控制的重要性,根据液压润滑系统中的污染平衡与链式反应,分析了液压润滑系统传统污染净化模式的缺点,提出自净化油箱和全流量回油过滤技术的概念,并说明了它在液压润滑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使用5kWCO2激光器对9SiCr工具钢表面进行Co基和Ni基合金熔覆处理·利用销盘式摩擦试验机对激光熔覆表面和Q235配副进行干摩擦和油润滑试验,通过扫描电镜研究了熔覆层表面磨损形貌并分析了干摩擦和润滑条件下磨损机理·试验结果表明,熔覆区磨损形式主要是磨粒、粘着磨损·干摩擦时,Ni合金熔覆层比Co合金耐磨性要好;润滑条件下,两种合金的耐磨性比干摩擦时都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6.
熔盐泵轴承冷却及润滑系统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熔盐泵轴承冷却及润滑系统存在的问题,对现有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无论是脂润滑还是油润滑,水冷却能获得较好效果.在采用升油器进行润滑油循环时,提出升油器设计中升角选择β=10°~13°较合理;润滑油粘度υ=40~80m2 /s较合适;升油器径向间隙δ在0 2~0 3mm之间效果较好.油润滑风冷却结构的优劣还须在实践中检验.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碳化硅颗粒增强ZL2 0 1合金复合材料在干摩擦和油润滑摩擦条件下的磨损性能。结果表明 :复合材料的耐磨性高于基体合金 ,随碳化硅含量的增加 ,其耐磨性逐渐增强。在油润滑条件下 ,载荷越大、碳化硅含量越高 ,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越优于基体合金。复合材料的磨损机理是微切削磨损、表层剥落和磨粒磨损的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18.
γ射线辐照尼龙1010的磨擦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剂量为80kGy及120kGy的γ射线分别对尼龙1010进行辐照改性,以淬火45^#钢为环试样分别与辐照及未辐照的尼龙1010块试样组成摩擦副,在MM-200环-块磨擦试验机上评价它们在干摩擦、水润滑及油润滑条件下的摩擦磨损行为。用光学金相显微镜观察辐照及未辐照样品磨损后的表面形貌。研究结果发现:γ射线辐照提高了PA1010的干摩擦及油润滑耐磨性能,且辐照剂量越大,耐磨性越好。水润滑条件下,在10kg的低栽下,80kGy剂量辐照的样品耐磨性最好,而20kg的高载下,2个剂量辐照后的样品耐磨性都变差了。  相似文献   

19.
在以曲轴中心作为主油道的发动机润滑系统中,主油道直接向连杆轴颈供油,使活塞连杆组零件的润滑条件大大改善。但在静止油道向旋转油道供油的过程中,存在一个泄露间隙。在维修过程中正确处理这一间隙是保证机油压力正常的关键。对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给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滑油箱的主要用途是储存滑油,起散热、分离滑油介质中的空气以及沉淀滑油介质中杂质的作用.将滑油箱系统、进气道系统和冷却系统设计成一个整体式结构,利用进气道高速气流带走滑油温度,解决了某机型发动机的供油、散热和润滑问题.这种整体式结构不仅可以满足发动机润滑及冷却要求,而且能够明显地减小滑油散热器体积和重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