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农村土地整理低碳道路生态景观建设对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新农村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土地整理中道路建设的低碳生态影响和我国农村道路土地整理过程中现存的一些问题的探讨,提出基于气候变化的农村土地整理低碳道路生态景观建设的原则。研究认为:低碳道路生态景观的建设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弹性规划原则、地域特色的低碳文化原则、政府决策与公众参与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在简述国内外生态城市发展特点、趋势的基础上,针对贵州喀斯特山区特点,探讨了生态城市的生态景观建设的原则,以贵阳市为例提出了喀斯特山区城市生态景观建设(布局)的五种主要模式:生态社区、生态产业园、生态景观园、生态防护园和生态廊道,分析了贵阳市生态景观空间的拓展方向,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李静  张浩  王千 《天津科技》2011,(5):104-105
分析塘沽在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上的优势与不足,提出了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低碳产业,加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扶持力度,用低碳理念规划和建设城区,完善政策、引导企业发展,大力开展低碳经济、低碳消费宣传工作等建设生态文明的重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了美化城市清洁环境,对阜新细河两岸生态景观规划体系和方案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从人文、生态、经济、环境治理和城市景观等方面分析了细河两岸景观体系规划的思路和方案,总体布局体现阜新城市特色,规划目标是"水清岸绿,城水融谐";规划原则是以人为本,体现生物多样性,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以绿色的自然空间作为细河水岸的定位,进行阜新细河景观带规划和设计。该规划设计思想和原则对城市滨水景观建设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吴巍  葛琳 《科技资讯》2009,(22):107-107
当代城市的竞争不仅仅在于城市规模、城市功能,而在于影响城市发展质量,建设特色和生态环境的城市生态景观。鉴于此,本文对城市生态景观规划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标志的节能、环保型的低碳生态城市,是一种在生态环境综合平衡制约下的全新城市发展模式。本文探讨了义乌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从以循环经济为基础的经济生态建设、以生态景观为重点的人居生态建设、以生态安全为保障的自然生态建设、以科技与体制创新为理念的文化生态建设、以维护社会公正平等为机制的社会生态建设五个方面探讨了以低碳理念指导义乌生态城市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综合分析沈阳市历史街区景观与交通系统现状,并结合原有城郭的形式与最新生态设计学提倡的低碳、环保、高效的理念,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景观设计原则,根据传统棋盘式格局的设计构想,更新现有的街区模式,对景观要素进行再塑造。为展示沈阳这一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景观新风貌,制定了一套集地域特色、低碳环保于一体的城市街区、公共空间的生态景观模式。  相似文献   

8.
贺蕾 《科技促进发展》2010,(8):67-67,68
阐述了低碳生态公路的基本内涵和设计理念进行了阐述,分析了低碳生态公路的设计主体和设计要素,探讨了不同设计阶段生态公路设计的主结构,从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环境管理、环境监测和护养等方面探讨了生态公路的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9.
刘凤树 《科技资讯》2012,(26):218-218
农村生态景观的保护与构建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程,新农村建设正呈现一种燎原之势快速发展,但是现今农村的自然生态环境总体现状令人担忧,尤其是生态景观的构建更是存在严重的误区。新农村建设中生态安全的忧患意识正迫切期待一种有别于城市的、放眼于广大农村实际情况的战略方针来指导新农村建设中生态景观的构建。本文在这种情况下,对农村土地整理中道路生态景观的建设原则及策略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徐立 《科技资讯》2009,(13):131-131
在新农村规划建设中,融入生态景观规划的原理和方法,使得新农村规划建设更加符合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的要求。农村生态景观规划设计,应体现出乡村景观资源提供农产品的第一性生产、保护及维持生态环境平衡。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中不能忽视生态景观的建设,必须以景观生态学和现代景观规划的理论为指导,进行合理的规划建设。  相似文献   

11.
根据广东省龙眼洞林场的发展规划和广东莲花顶森林公园林区的现状及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状况,按照建设休闲生态森林公园、提高广东莲花顶森林公园生态功能等级和生态景观质量的目标,提出了广东莲花顶森林公园林分改造设计方案,在林地清理、整地规格、树种配置和幼林抚育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城市绿地建设生态转型分析——以2010上海世博园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绿地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以及目前绿地建设中生态繁荣与生态困惑现象,提出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与城市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下,城市绿地建设的生态转型是一种必然。政 府主导观念的引导、生态设计思想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有力支撑都从理论与实践上推动了绿地建设的生态转型。笔者以上海世博会园区绿地建设为例,分析其规划控制阶段、生 态技术集成应用、后续利用阶段及工程项目管理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认为在城市化进程中应将城市生态景观建设列为重要任务,建设生态上健康、经济上节约、有益于人类文化体 验和人类自身发展的景观,应该在实践中不断促进城市绿地建设的生态转型。  相似文献   

13.
绿色城市化、集约城市化是新型城市化重要核心内容,而低碳住房小区建设是实现低碳城市化建设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对合肥市安置房小区翠微南园的实地调查,运用深度访谈等质性方法从低碳空间布局、低碳技术支撑、低碳制度构建和低碳文化培育等方面对翠微南园低碳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小区现状探讨了回迁安置房小区的低碳改造路径和策略.研究显示:小区存在空间布局整体上不紧凑、低碳技术支撑不够,以粗放式能源利用为主、低碳制度与文化构建匮乏等问题.建议小区在后期规划改造上,采用组团串联结构提高空间利用率,通过绿色道路与绿色空间设计来降低碳排放和减碳固碳,美化空间环境;通过建筑技术低碳化、装饰环保化以及绿色本地营造低碳化环境;低碳技术的创新使用、低碳制度完善以及低碳文化的培育是低碳小区建设的有力支撑.本文旨为基于低碳目标的城市安置小区规划改造提供新的视角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4.
新农村生态景观规划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鸿玲 《科技信息》2008,(33):270-270
本文探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中的生态景观规划建设问题,提出了新农村生态景观建设的方法,并结合几个新农村规划实例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5.
兰州市作为省会中心城市,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兰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兰州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兰州"率先跨越式发展",既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也是兰州市走生产稳定、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西北大学长安校区进行了生态规划设计研究。对比不同空间格局的生态效应,结合西北大学长安校区的自身特点进行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全面规划分析。结果表明西北大学长安校区的布局形式为单一功能分区,未来应向复合功能分区转变,基本符合簇群结构设计模式,未来向5个集群式建筑空间布局方式发展。西北大学长安校区土地嵌合体种类少,校园目前已建造部分自然环境与知识信息相交融的生态空间。由于校园仍在建设中,因此设计中绿化景观未形成一定体系结构,未来应充分考虑景观的多样与交叉组合,形成较合理的斑块、廊道、基质有机结合的生态景观空间构型,校园内交通走向合理基本符合圈层交通模式,此外校园还应加强雨水的收集与利用,加强环卫及便利座椅的生态规划。  相似文献   

17.
西安世博园生态景观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西安世博园生态景观设计的理念、文化、生态和娱乐4个方面,建立交互式的、开放的、灵活的和内容丰富的生态景观设计方法和策略。运用文献资料参考和案例分析以及大量的实地调查研究,分析西安世博园生态景观设计体系。对西安世博园生态景观设计目的、方法和结果进行调查研究,发现设计具有自然与文化、自然与娱乐、文化与娱乐相结合的潜力,创造出新的、具有生态功能的城市公园景观模式。整个西安世博园生态景观设计强调的是自然、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具有包容性和灵活性的方案消除了景观和建筑之间的隔阂。  相似文献   

18.
高策  刘鹤云  孟昭星 《科技信息》2007,(36):161-161,176
构建人工湿地,提高城市绿色空间面积,调节城市的微环境,以及城市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建造湿地生态景观系统,已经成为城市规划发展的急待解决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介绍沈阳建筑大学人工生态湿地的规划方案,运用城市规划学原理、生态学原理、景观生态学原理对人工湿地的规划进行研究,总结出人工湿地构建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9.
城市发展需要建设,尤其是市政基础建设,包括道路系统,给排水系统等,如果这些基础不完善或前瞻性不够,在随后的城市开发过程中必然要付出沉重的代价。中心城区和副中心城市扩大了,发展了,但发展过程中规划、建设方案、设计中缺乏水域环境保护意识,未正确处理好用地紧张、马路经济与水网保护、生态保护的关系,本文对城市水域环境的综合治理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我国正处在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发展面临着向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低碳生态化转型,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成为我国城市发展转型的趋势.以郑州市为例,依据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和低碳发展理念,构建低碳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改进的TOPSIS模型对郑州市2000-2009年低碳生态城市进行综合评价,GM(1,1)灰色预测模型对2020年低碳生态发展远景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郑州市低碳生态城市评价综合指数呈逐步上升趋势,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0.9818.同时,对比分析郑州市2000年与2009年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成绩与不足,并运用SPSS提取主成分,分析影响郑州市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影响因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郑州市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