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氮以游离状态存在于空气中,占空气总体积的4/5,一般植物不能直接利用,但根瘤菌等微生物和藻类却能加以固定,即生物固氮。一年中在地球上由这类生物固定的氮约1亿吨,其中由根瘤菌固定的达3500—5500万吨。在自然情况下,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可提高土壤肥力,为作物提供了大量优质氮肥,使作物的产量提高。豆科作物接种根瘤菌,可达增产目的。人工培养繁殖根瘤菌,制成菌剂接种于丸衣种子,为种子丸衣化解决氮肥问题,以利于牧草飞播,大面积改良草场,增加牧草产量,是国  相似文献   

2.
花生是豆科植物,它的根部能产生根瘤。根瘤能摄取空气中的游离态氮,为花生的生长发育提供一定数量的氮素营养。由于根瘤菌具有很强的专一性,只有花生根瘤菌才能入侵花生根部结瘤。当土壤中花生根瘤菌不足或根本不存在时,就将影响结瘤的数量或根本不能结瘤。这时使用一定剂量的根瘤菌剂,就能提高花生根部结瘤能力,促进  相似文献   

3.
木本豆科植物根瘤菌资源及多样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与木本豆科植物共生的根瘤菌为其宿主提供了相当数量的氮素,这些根瘤菌在分类地位上可归入不同的属、种,说明它们的多样性及与木本豆科植物共生关系的混杂性。另外从木本豆科植物上分离的根瘤菌还有较强的抗性,是宝贵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4.
豆科植物取氮有道,靠和根瘤菌形成的共生关系固定大气中的氮。固氮过程的关键在于有一个促使根瘤菌的进入同时又有拒绝土壤中大量不受欢迎的入侵者的分子识别系统。1990年,该识别系统中的一种成分被确定了。这种成分虽然形式各异但学名都叫结瘤因子(NOD)。NOD是由根瘤菌产生的,它是根瘤菌攻破植物根毛锁从而进驻植物体的钥匙。  相似文献   

5.
以模式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共生固氮为视角,介绍近年来在结瘤信号途径中筛选到的能够与已知关键调控蛋白相互作用的新蛋白,综述了相关新蛋白在共生结瘤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了结瘤早期信号转导途径,为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共生关系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千山位于辽宁省的中部,其气候和地形地貌较为独特,豆科植物分布广泛。在1992年-1995年间,我们共采集32株根瘤菌样品,包括9个属13个种豆科植物。通过研究发现,根瘤菌与气候条件和地形地貌有很大的关系,为根瘤菌的资源调查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菜豆的根系有根瘤菌共生,根瘤菌在菜豆生长中起着重要作用。根瘤菌是一种小型球状细菌,在土壤中根瘤菌能逐渐长大,并长出鞭毛,能够运动,根瘤菌进入菜豆的根部形成根瘤。菜豆白出苗后20天,主侧根上开始形成根瘤,根瘤菌在根瘤中利用菜豆提供的营养物质生活,并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氮并转化为化合态氮,它所固定的氮素又能为菜豆生长利用。菜豆一生所需氮素,  相似文献   

8.
当然了,任何战争一旦开战,肯定都是两败俱伤,植物和细菌也一样。所以在开战前,它们会先来一场友好谈判,尽可能化敌为友。不信你瞧,豆科植物和根瘤菌就握手言和啦!豆科植物干脆直接敞开门,让根瘤菌寄居在自己的根系处。这么一来,根瘤菌会向植物“进贡”充足的含氮物质,这是植物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而植物也会把自个儿制造出的含碳物质,提供给根瘤菌。于是,根瘤菌和豆科植物互惠互利、和平相处,哪儿还用打什么仗啊!  相似文献   

9.
生物固氮的研究现状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初步探索了生物固氮目前的研究进展,并着重研究了豆科植物根毛与根瘤菌接触到最后形成成熟的可以固氮的根瘤组织的途径,为将来把非豆科植物,特别是禾谷类农作物转变为固氮植物的可行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酸性红壤中适合热研2号柱花草的高效固氮根瘤菌菌株,在土培中将19个根瘤菌菌株分别接种到热研2号柱花草,通过株高、茎叶干重、茎叶氮含量、茎叶磷含量等指标确定酸性红壤中接种不同根瘤菌对柱花草的影响,并通过主成分分析确定酸性红壤中与热研2号柱花草搭配的高效根瘤菌菌株.结果表明:酸性红壤中与热研2号柱花草匹配的高效菌株为RJS9-1、BS2-2、 ZJ2-2、FS3-1-1、RJS9-2及BS1-1;接种后不利于柱花草生长的菌株为LY1、NN1-1-2及SM5-1.本实验结果为实际生产中通过接种氮高效根瘤菌提高柱花草产量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1.
虽然很早就知道,与豆科植物共生的根瘤菌能固定空中氮,但最近了解,在豆科以外的作物中也有固定空中氮的细菌共生。用粟和稗类的实验证明,如利用这种细菌,那末氮肥的施用可大幅度减少。进行这个实验的是佛罗里达大学的史密斯等八人。他们培养了含酯螺旋菌(螺旋菌多数为水生的螺旋状细菌)。接种了它的作物产量比对照显著增加,氮每公顷可节约39~42公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土壤盐渍化是降低植物生产力、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非生物胁迫因素之一,豆科植物共生固氮菌对土壤盐渍化非常敏感,因此探讨盐胁迫下荒漠植物根际根瘤菌资源对紫花苜蓿生长及耐盐性的影响,有望为豆科植物新型复合微生物菌肥的研发和增强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耐盐能力提供理论基础和优质菌种资源。方法 以从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根际分离得到的3株根瘤菌(WAW-10、WA30-5和WM30-21)为研究对象,探究0和300 mmol/L NaCl处理下3株梭梭根际根瘤菌对紫花苜蓿生长和耐盐性的影响。结果 接种3株梭梭根际根瘤菌均促进了正常条件和盐胁迫下紫花苜蓿植株的生长,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含碳量和含氮量均显著提升,尤以菌株WM30-21的综合效果最佳;各接菌处理均可诱导紫花苜蓿结瘤,尤以菌株WM30-21的效果最佳。盐胁迫下,接种3株梭梭根际根瘤菌均提高了紫花苜蓿的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了相对质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从而维持了质膜的相对完整性;并提高了紫花苜蓿叶片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从而增强了渗透调节能力;还降低了紫花苜蓿植株中的Na+含量、维持K+含量的相对稳定,从而提高了钾、钠离子物质量之比(K+/Na+),其中以菌株WM30-21的效果最佳。结论 接种3株梭梭根际根瘤菌均不同程度地促进了紫花苜蓿的生长,并通过维持质膜的相对完整性、增强渗透调节能力和提高K+/Na+来增强其耐盐性,其中以菌株WM30-21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诱捕型植物--田菁塞内加尔达喀尔海外科学技术研究局的研究证明,喙状田菁不但和大多数热带豆科植物一样,根部具有能转化空气中游离氮的小结节,而且其地上茎也具有同样的小结节。在种植豆科植物和埋绿肥后,马上插秧,其产量可翻一番。这就是田菁的绿肥效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和利用华东地区豆科植物根瘤菌的种质资源多样性,对从华东地区豆科木本植物根瘤分离获得的23个菌株进行了16S rDNA全序列分析,并与相关参比菌株的16S rDNA序列进行了比较及聚类分析,建立了23株华东地区豆科木本植物根瘤菌的发育树状图,这一分析结果与来自形态学的鉴别结果吻合,初步确定了23株豆科木本植物根瘤菌分类地位.  相似文献   

15.
豌豆凝集素基因的克隆与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凝集紊基因转化非豆科植物后对根瘤菌的识别作用,设计特异引物扩增出豌豆凝集紊基因,并对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将豌豆凝集紊基因克隆到载体pVCT2020中,获得植物表达载体pVCT—PsL.该载体可用于转化烟草等非豆科植物.  相似文献   

16.
细菌——植物叶际联合固氮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态学观点来看,自然界存在着三种生物固氨体系:自生固氮体系,如自生固氮菌在土壤中或培养基中独立生活时固定分子态氮;共生固氮体系,如根瘤菌和豆科植物共生时才能固定分子态氮,或者只在共生条件下才表现旺盛的固氮作用;联合固氮体系,是自生固氮体系与共生固氮体系的中间类型,固氮菌与相应联合的植物之间有较密切的相互影响,但既不同于典型的共生固氮体系,因为它不形成根瘤一样的特殊形态结构——根瘤,也不同於自生固氮体系,因为它有较大的寄主专一性,并且固氮作用比  相似文献   

17.
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固氮的分子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与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固氮有关的基因涉及根瘤菌基因和宿主基因,根瘤菌基因有结瘤基因(nodD,nodAB-CIJ和hsn基因),根瘤菌细胞表面结构基因(exs,lps和ndv基因)和固氮基因(nif和fix基因);宿主基因主要是结瘤素基因(ENOD和NOD基因)。根瘤菌结瘤基因表达后诱导产生结瘤因子。在根瘤发育过程中,这些基因在根瘤菌与植物之间进行着信息交换,并且具有不同的表达水平。结瘤因子和植物激素对它们进行着调节。  相似文献   

18.
4株高效共生花生根瘤菌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2株分离自四川省各地的慢生型花生根瘤进行水培、盆栽、田间小区试验,通过考查结瘤数、鲜瘤重、单株全氮含量、花生产量,筛选出4株有效性高、竞争结瘤能力较土著根瘤菌强的菌株,它能增强豆科植物的共生固氮效果,这在理论上和生产实践上均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麦积树木豆科木共生固氮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调查了甘肃天水麦积树木园引种驯化和部分土豆科植物18属34种的结瘤固氮情况,同时以8种寄主植物对24株根瘤菌进行了回接鉴定。结果表明:引种豆科树木与土壤中自然存在的根瘤菌已建立了共生关系,但其共生固氮的效率极差;麦积树木园近年来引种驯化豆科树木生长不良,可能与豆科植物与根瘤菌没有建立有效的共生体系有关。  相似文献   

20.
花生根瘤菌诱变株感染大豆结瘤和固氮龙敏南,许良树,张凤章,曾定(生物学系)根瘤菌在共生固氮过程中会放H2,放H2是种能量浪费.Evans等[1]研究表明:利用具有吸氢酶活性的根瘤菌[HUp+]接种豆科作物能提高固氮效率、增加作物产量.豆科植物根瘤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