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9 毫秒
1.
焦作矿山窑是当阳峪窑系一座重要的窑场,也是低温釉瓷器和绞胎瓷器更为集中、装饰技术与装饰风格发展得更为全面和充分的窑场。其生产年代跨越宋、金两个时期,品种繁多、工艺精细、富于装饰,显示了民用瓷窑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2.
甘肃窑街中侏罗世孢粉组合及其古环境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窑街盆地中侏罗世孢粉化石,建立了窑街盆地中侏罗世的孢粉组合.其基本特征为:组合中以裸子植物花粉占优势,约占64.3%~72.1%;蕨类植物孢子次之,占27.9%~35.7%,蕨类孢子以Cyathidites,Deltoidospora等为主;裸子植物花粉中双气囊的松柏类花粉最丰富.进一步明确了窑街组的地层时代,探讨了窑街盆地的古植被、古气候及古地理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3.
发源于河南省登封市中岳嵩山下的颍河,是中国古陶瓷的孕育之地。建国后我国考古工作在颍河两岸已经发现了名的曲河窑和钧台窑。我经过10年考察发现了中原地区在民间口头上流传下了1000余年的赫赫有名的“神前窑”,它位于登封市西南部的王村颖河北岸,由前庄,朱垌,磨脐,玉翠座大型古瓷窑址组成,其中前庄窑和玉翠窑兼烧唐花釉瓷。该古瓷窑群规模宏大,名声很高,可称为古代中原民间第一窑。  相似文献   

4.
唐代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高峰时期,也是我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到唐朝中后期,南方经济逐渐赶超北方,长江流域出现了"扬一益二"的局面。而位于皖南地区的宣州经济此时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江南地区的一大都市。然而学术界对此并未高度关注,虽有零星文章发表,但尚未成气候。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四件古瓷器实物的特征及其制作工艺,对前人表述的柴窑瓷器十二字特征作出补充,以期对柴窑瓷器提供较为全面的肉眼鉴定判据.并利用实物证据和考古结果分析论证了柴窑与定窑存在密切关联性,柴窑属于定窑群系.继而推论柴窑遗址应在五代后周政权期的龙泉镇辖域范围内.  相似文献   

6.
针对流场改善类问题如何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以一肉类干燥窑热流场分析问题为例,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并考虑干燥窑不同设置方案,通过求解不同的设置方案条件下干燥窑流场的Navier-Stokes方程来分析原设计方案和改善方案中流场的分布和特点.数值计算的结果表明:所用的数值计算方法是可行的,基本符合实际情况;所得计算结果分析图像对了解干燥窑中流场的分布情况和如何改善干燥窑流场分布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所提出的方法为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分析改善干燥窑流场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手段.这一数值计算方法较之传统的实验和经验方法提高了分析效率、降低了成本,是一种值得重视和发展的数值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流场改善类问题如何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以一肉类干燥窑热流场分析问题为例,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并考虑干燥窑不同设置方案,通过求解不同的设置方案条件下干燥窑流场的Navier-Stokes方程来分析原设计方案和改善方案中流场的分布和特点.数值计算的结果表明:所用的数值计算方法是可行的,基本符合实际情况;所得计算结果分析图像对了解干燥窑中流场的分布情况和如何改善干燥窑流场分布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所提出的方法为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分析改善干燥窑流场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手段.这一数值计算方法较之传统的实验和经验方法提高了分析效率、降低了成本,是一种值得重视和发展的数值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8.
文章主要采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EDXRF)对中和窑青白瓷胎釉化学组成进行测试,并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试图从器物的内在属性方面还原中和窑的制作工艺、发展演变规律、产地特征.结果表明,中和窑青白瓷坯料采用当地瓷土,为"一元配方",釉料为钙釉配方.早期中和窑胎料处理较精细,中期釉料配方发生了改变,且较早期稳定,制作工艺水平有所提升,晚期瓷土采集点可能发生了改变.胎中ZrO_2/Rb_2O值可以区分城关窑、中和窑、桂平窑,其均值分别为0.06、0.08、1.08.对比安徽繁昌窑、武昌青山窑、景德镇湖田窑、福建德化窑,城关窑、中和窑青白瓷胎具有高Rb、高Sr、低Zr的特点,广西桂平窑具有低Rb、高Sr、高Zr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张军 《科技咨询导报》2008,(17):112-112
如何实现回转窑优质、高产、低耗和长期安全运转是水泥厂的永恒主题,而窑衬消耗是回转窑系统的主要消耗之一。本文结合实际生产经验,对进行预分解窑降低窑衬消耗的研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德化陶瓷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窑业体系.窑神的出现、信仰的产生和祭祀仪式的形成对德化陶瓷生产技术的进步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钧窑是宋元时期非常重要的一个制瓷传统,同时也是中国古陶瓷研究中疑问较多、争议较大的一个窑口。为此作者主持进行了2001年对禹州神垕镇钧窑遗址的考古发掘。经过严格认真的考古发掘工作和初步的整理,使我们对钧窑的烧造时间、发展阶段和工艺技术等诸多问题有了新的认识,收获颇丰。通过发掘大体可以确认在禹州市神垕镇西南部的古窑场中,钧釉瓷器的生产大体始于北宋末期(12世纪前半叶);经过对刘家门窑址发掘资料的初步整理,可将钧窑的发展历史分为三个时期,即北宋晚期到金代前期,金代后期到元代初年,元代时期;发掘中清理出一批遗迹;在下白峪窑址发现了中晚唐时期的遗存,清理了一座窑炉,出土了大量瓷片和窑具。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北京张家湾出土龙泉古瓷的来源,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EDXRF)测试了10个张家湾出土龙泉古瓷的化学组成,并和浙江南宋时期龙泉大窑青瓷、寺龙口越窑仿官瓷数据一起进行模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多数张家湾出土龙泉古瓷可能来自于南宋龙泉大窑区,少数张家湾出土龙泉古瓷可能来自于浙江龙泉其他窑区.张家湾出土龙泉古瓷的胎、釉料来源和南宋寺龙口越窑仿官瓷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3.
Chemical analysis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study of ancient ceramics[1,2]. Most ancient Chinese kilns used clays mined from the local areas and differences in the geochemistry and mineralogy of these raw materials may be expected.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ceramics may also be influenced by production techniques, such as processing by washing and mixing of different sorts of raw materials. These may also vary from kiln to kiln and even change over time. Thus the raw materials and pro…  相似文献   

14.
福建德化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瓷业生产区和外销瓷的重要产地之一.为了解德化地区不同窑口青花瓷的原料来源、成分和分类关系,用质子激发Χ射线荧光分析(PIXE)技术,测量了20个后所窑和十排格窑青花瓷样品的胎、釉化学组成,将这些数据进行模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两窑青花瓷的胎、釉原料来源接近,并且都经历了从发展到成熟的过程;两窑不同时期青花瓷透明釉样品的釉料来源或配方曾有过明显的变动.  相似文献   

15.
通过数学模型的方法研究了圆筒形双斜面石灰竖窑内的热工过程。结果表明:这种窑比一般筒式竖窑优越,是目前我国大量中小型石灰竖窑的改造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陶瓷工业的铜呈色发展史经历了唐以前的低温氧化气氛下的铜绿釉到宋以后高温还原气氛下的铜红釉两大阶段。宋代河南禹州钧窑铜红釉的烧成是瓷釉铜呈色工艺达到成熟的表现,并且改变了以往只有青釉、白釉、黑釉等单色釉的单调局面,将中国的制瓷业带入到色彩斑斓的新时代,在中国陶瓷工艺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并对后世瓷器生产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试验用合MgO和含Al2O3原料生产不烧方供石-尖晶石砖。这种砖具有耐侵蚀、抗热震、耐磨损等优良性能,且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价格低。在水泥回转窑烧成带使用,取得较好的效果,表明它适合我国中、小型水泥回转窑应用。  相似文献   

18.
在前人建立的等径回转窑内物料料层轴向厚度变化公式基础上,推导出了适合于窑尾扩径和内衬增设翻料装置的变径窑内物料层厚度的计算式;同时利用上述两种窑内料层厚度计算式进一步求出了两种窑内物料停留时间的计算式,计算式中综合考虑了窑内径、窑长、窑头挡料圈高度、窑倾角、窑转速、物料体积流率、物料安息角、物料颗粒粒径等多种因素;为了验证计算公式的正确性,建立了实验装置,进行了冷态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公式计算值与实验测试值比较吻合,误差较小,并且计算中不需要引入修正系数.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广西在运行的干法水泥窑进行调研,同时以广西华西华宏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的日产1000t熟料的干法水泥窑进行了热工标定,收集了大量的热工参数及操作数据,本文通过综合分析,客观地对广西干法水泥窑的现状及热工性能作出评价,同时指出区内该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分析仪(EDXRF)检测了北京张家湾出土龙泉古瓷的8种化学组成,和南宋时期的浙江龙泉大窑青瓷、寺龙口越窑仿官瓷等数据进行了对比研究,从中选择能够表征这些青瓷来源的特征指纹化学组分进行了散布分析.结果显示多数张家湾出土龙泉古瓷可能来自于南宋时期的浙江龙泉大窑,少数张家湾出土龙泉古瓷可能来自于浙江龙泉其他窑口.分析结果可以为深入研究张家湾出土龙泉古瓷的来源以及陶瓷航运的历史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