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是上海市政府提出的全新发展目标.过去十年以来,上海大力发展智慧城市建设并取得了显著成效,而今城市数字化转型作为区别于智慧城市建设的全新课题,需要解决三个问题:转什么?怎么转?为谁而转?  相似文献   

2.
智慧城市在迅速推进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带来一些"噪音"和"后遗症"。顶层设计和标准规范的缺失导致智慧"真假"难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频繁更新让智慧城市更加"云里雾里",需求不明和应用不足让智慧城市"不智难慧",诸如此类的问题层出不穷。如何鉴别"智慧"的真假?怎样度量"智慧"的尺度?答案就在于数据。数据是信息社会的最基本构成单位,是破解智慧城市建设难的钥匙,是发展知识经济的源泉。  相似文献   

3.
智慧城市是IBM"智慧地球"策略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智慧地球"提出以更智慧的方法,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改变人们交互的方式,提高实时信息处理能力及感应与响应速度,增强业务弹性和连续性,促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和谐发展.而智慧城市的行动正成为"智慧地球"从理念到实际、落地中国的现实举措.  相似文献   

4.
随着第二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的确定,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版图在不断扩大.伴随着"蛋糕"做大的过程,发展不平衡带来的"智慧孤岛"、业务系统不对接带来的"智慧碎片"、资源不共享带来的"智慧割据"等现象也层出不穷,这些问题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智慧标准的缺失.标准化建设是智慧城市建设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行之事、必经之路.智慧标准的缺失和不依标建设,已经成为智慧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硬伤".  相似文献   

5.
目前,全球范围内尚未形成统一的智慧城市定义认知、建设模式和应用体系,智慧城市体系范畴仍处于探索阶段.尽管在智慧城市认知上存在差异,但包括纽约、伦敦、东京和首尔在内的国际大都市,都在积极推进智慧城市有关规划和建设."十二五"以来,我国也将智慧城市视作国家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城市信息化进程中的前沿理念和探索实践,智慧城市在全国范围内已初步完成规划部署.尤其是对上海这样一个拥有2400万人口的国际特大型城市来说,在政府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城市安全与管理等多个方面,均面临着严峻挑战,建设智慧城市无疑是城市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智慧城市是建设“智慧地球”、“智慧国”、“智慧省”的基础和关键环节.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对系统、整体地提升浙江省的信息化水平,意义重大而深远. 浙江省副省长毛光烈提出,在智慧城市建设中要“一揽子”解决问题.这抓住了问是的牛鼻子.因此,要系统、一揽子地解决问题和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我认为,首要的一个问题,是要有一个能总体推进的决策和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7.
《信息化建设》2012,(7):22-24
“智慧城市”有两个主题词:“智慧”和“城市”.“智慧”是建筑在网络信息技术之上的;“城市”则包括“业务”和“内容”.“内容为王”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基本要求.所谓“一个公司运作”,是指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每一个试点项目都要实行公司化运作,组建一个专业运维公司,负责试点项目的建设和运营.专业公司和网络传输商各司其职又互相配合,才能把试点项目做好.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智慧城市建设轰轰烈烈的推进势头,广大民众的热切期望也被愈加点燃起来.智慧城市到底是什么?智慧城市的生活应该是什么?是那些干巴巴的文字表述?  相似文献   

9.
, 《信息化建设》2012,(9):32-34
智慧城市的后台是智慧项目的大脑和心脏,后台建设要和具体业务紧密结合起来,要有好的品牌或名称.智慧城市有多种业务,业务后台也可以有多个名称,我认为叫"服务中心"比较好,原因有四个:一是品牌响亮,"服务中心"的叫法比较亲民、平和、和谐,体现政府"服务人民"的宗旨;二是定位准确,后台既要为整个系统的对象即市民、企业、社会组织等提供服务,也要为前端服务,应该把服务作为第一要务;三是职责明确,是否履行好服务职责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最终评价标准;四是蕴含明白,例如对智慧医疗、智慧安居而言,"服务中心"就是其业务的大脑中枢,对运行情况负全责.  相似文献   

10.
《上海信息化》2013,(10):28-34
智慧城市是全球城市化演进和信息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交汇,是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和知识经济发展的产物.上海正处于转型发展阶段,同时面临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资源紧缺等诸多问题,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不仅能促进云计算、物联网、新能源材料等高新科技的发展,也可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物流、医疗、建筑、环境、社区等方面的深化应用催生一大批新生业态. 2011年,《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2011——2013年行动计划》提出,要通过三年持续推进,基本形成"基础设施能级跃升、示范带动效应突出、重点应用效能明显、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相关产业国际可比、信息安全总体可控"的良好局面,为上海信息化整体水平继续保持国内领先、迈入国际先进行列奠定坚实基础.时值2013上海智慧城市体验周活动开幕之际,当下上海智慧城市工作进展如何,值得一一盘点.  相似文献   

11.
如今,智慧城市的浪潮正席卷全球,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有200多个城市打出了建设"智慧城市"的旗帜。2011年9月,《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2011-2013年行动计划》正式颁布,提出用3年时间把上海建设成为一座智能化、现代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智慧城市",并确定了24个专项、119个项目。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无线电管理工作将如何更好地融入其中?  相似文献   

12.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主要标志之一,近年来,席卷全球的"智慧城市"概念预示着城市文明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然而作为庞大复杂的综合体,"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技术——物联网及无线网均需以无线电频率作为重要媒介,这对城市频率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智慧城市"推进过程中,管理部门应如何科学规划频率资源、完善空中无线电波秩序管理?宁波无线电管理部门的监管服务经验,或将给人们带来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3.
物联网、下一代互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正引领着人们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发展.作为信息社会的高级形态,智慧城市可以用城市最少的资源支持最大的需求,让每一个人的生活更完美. 就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少数大城市纷纷从各自特色出发,酝酿着建设智慧城市的战略部署时,2010年9月20日,处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浙江海港城市宁波,出台了<中共宁波市委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智慧城市的决定>,在国内率先迈出了系统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步伐,全面吹响了宁波智慧城市建设的"集结号".  相似文献   

14.
当前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我国创新城市发展模式、争夺城市新一轮发展制高点的重要举措。在各城市推进这项创新性事业中,一方面认识到智慧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各地建设热情很高;另一方面也感到智慧城市建设具有高度复杂性,实际推进工作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因此,必须着力打破因循守旧、照搬照套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把创新的理念贯彻到智慧  相似文献   

15.
低碳化和智慧化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两大趋势,探索和推进城市发展更低碳、更智慧、更清洁、更便捷是时代命题。城市政府、社区管理者以及城市居民应在全面评估区域碳排放总量、结构、特征及趋势的基础之上,在推进城市低碳发展的同时,加强智慧城市建设,着力于"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实现低碳城市和智慧城市交互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我认为,智慧城市建设应当用六个方面举措加以推进:一是认识先行,二是科学规划,三是政府引领,四是夯实基础,五是突出民生,六是生态优先。认识先行智慧城市建设作为城市发展形态的一个崭新阶段,首先是对人们固有思想观念的一次极大震动,一些方面甚至具有颠覆性效果。因此,若没有思想认识的先行先进,即使十分重视智慧城市建设规划,也是难以达到一定高度的,更别说实现一个城市  相似文献   

17.
智慧城市已成为国内信息化建设的潮流,很多城市已明确将智慧城市列为"十二五"信息化规划的重点,需要尽快搞清楚的问题是:智慧城市规划与电子政务规划究竟有何不同。电子政务项目的规划是面对一个部门具体业务的信息化规划,是需求明确边界清楚的信息工程问题,有一系列成熟的方法如顶层设计等可以利用。但是这些方法并不  相似文献   

18.
在2011年1月召开的上海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全面提高城市信息化水平的要求。建设"智慧城市"已作为一项战略性任务,列入了上海市"十二五"规划纲要。"智慧城市"一  相似文献   

19.
《河南科学》2017,(8):1341-1348
基于城市土地利用的投入、产出指标,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和Malmquist模型,通过对江苏省整体以及35个县市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进行研究.认为:江苏省土地利用效率年际变化整体大致呈"凹"字形曲线;空间格局方面,土地利用有效、弱有效与非有效城市已呈现出"大集中—小分散"的分异特征,效率分布非均衡状发展态势已较为突出.对于土地利用有效城市,土地政策导向是保持现在的状态进行发展,并进行微调;对于土地利用弱有效城市应结合各个城市的特点进行相应调整;对于土地利用非有效城市,根据效率改善潜力表格制定发展目标,同时在制定具体的政策时应该着眼长远,不能期望一蹴而就.  相似文献   

20.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塑造了一个充满正义、智慧、勇敢、和谐的理想城邦,设计了一个真、善、美统一的政体。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建设城市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在21世纪第15个年头,回望不断刷新的智慧城市建设热潮,无不绽放着理想国的光辉。"智慧"的本质是什么?陆家嘴智慧社区建设模式率先给出了一个现实模型,从中我们能体会到对理想智慧社区建设的另一种诠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