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西南地区是我国动物多样性极为丰富的地区,也是民族文化精彩纷呈的地区.西南山地各民族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医药文化、宗教文化与制度文化,是西南山地动物多样性保护的文化驱动机制.预期民族动物学方法能在深入研究上述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岩溶水资源是西南岩溶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最为重要的支撑点.西南岩溶地区降水丰富,岩溶水资源总量大,但由于强烈的岩溶作用和岩溶植被的破坏,西南岩溶地区成为我国严重缺水的地区之一,水资源问题成为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充分认识西南岩溶地区水资源的赋存特点和时空演变规律,认清目前岩溶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有利于今后西南岩溶地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对实现西南岩溶地区脱贫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地质背景和人类活动胁迫两方面分析了岩溶含水层的特点以及目前西南岩溶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西南岩溶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传承西南民族地区红色文化是增强西南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对西南民族地区文化认同的基础,也是增强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石。通过西南民族地区政府、高校和各行业的协同创新,实现西南民族地区红色文化的传承,对团结西南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共同为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广西西南部碳酸盐岩岩溶地区,自然资源丰富而独特,森林被复率达90%以上,在全世界也属罕见.因而,研究该地区的森林类型、生态平衡及生态系统等问题,在理论上与生产实践上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宋大祥教授任主编的《西南武陵山地区动物资源和评价》和《西南武陵山地区无脊椎动物》两部书分别于1994年和1997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中国科学院西南武陵山地区动物资源考察队在1988~1990年期间对西南武陵山地区资源考察结果的全面总结.西南武陵山地区位于湘、黔、川、鄂四省交界处,地域广阔、环境多样,动物资源丰富.本书就是考察队经过3a多对该地区的艰辛考察后编写的,基本上反映了武陵地区动物的种类、分布和生态环境.《西南武陵山地区动物资源和评价》全书432页,内容分三篇,第一、二篇按水陆两大环境探讨水生和陆生动物…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析了东盟国家语言与中国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民族语言的关系,结合中国——东盟架构下中国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外语人才的需求特点,指出了现行外语教育制度给当今社会特别是给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带来的弊端,并对外语教育制度提出了改革构想。  相似文献   

7.
黔西南是红军长征途中经过的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红军长征途经黔西南时所实行的一些民族政策及其实践,影响和推动了黔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革命斗争的发展,也为党进一步制定民族政策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8.
本文收集了丰富的材料,对西南三省历史上华南虎的消亡情况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9.
 自H. E. Legrad于1979年首次提出喀斯特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以来,喀斯特和沙漠边缘地区被正式等同列为脆弱环境,喀斯特环境问题成为当代国际地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中国以贵州为中心的西南喀斯特地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最集中连片的喀斯特生态脆弱区,面积达50多万km2,是世界喀斯特亚热带锥状喀斯特发育最典型、最复杂、景观类型最丰富的一个片区。脆弱的喀斯特生境严重制约了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如何针对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现状,加快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修复步伐,对改善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恶劣的生态环境、实现区域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西南红层地区地质灾害频发,通常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泥化夹层在西南红层地区分布广泛,是斜坡岩体中工程特性最差的结构面,也是控制西南红层地区斜坡地质灾害的关键因素,常常引发各种工程地质问题。通过对不同期次不同水化作用强度的泥化夹层取样,进行室内试验研究分析,获取了西南红层地区泥质岩层~泥化夹层演化过程中矿物成分、化学元素和微观结构变化规律。根据试验结果将演化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离子交换吸附阶段、矿物溶解阶段、软化崩解阶段。  相似文献   

11.
广西西南石灰岩地区位于中国南部,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2002-2014年,对广西西南石灰岩地区的15个自然保护区、3个林区和2个水库共20个调查点进行鸟类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共记录到21目66科414种鸟类,其中留鸟245种,夏候鸟54种,冬候鸟97种,旅鸟18种;有60种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21种被列入IUCN红色名录。弄岗穗鹛为该区特有种。繁殖鸟是桂西南石灰岩地区鸟类的主体,在地理区系上呈现出典型华南区区系成分和显著的北热带鸟类属性。本研究结果反映了该地区鸟类物种丰富、鸟类多样性高的现状,其生态系统功能和生态价值应值得继续关注,但相应的保护工作还亟需跟进。  相似文献   

12.
根据西南岩溶山区的地域环境特性,结合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提出了西南岩溶山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和科技对策措施.指出西南岩溶山区应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与科技水平的提高作为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切入点,大力加强相应的科学研究和科学规划.  相似文献   

13.
西南喀斯特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地带之一,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对维护喀斯特地区生态系统平衡、喀斯特石漠化生态治理与重建以及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在深入分析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森林生物量与碳储量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喀斯特森林生物量研究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讨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寻猎剑嘴鹛     
我国西南边陲的横断山脉地区,尤其是云南西部的高山峡谷地带,栖息着种类繁多的画眉亚科(Timaliinae)鸟类,素有"鹛类乐园"的美誉.丰富的鹛类资源,吸引了西方的探险家、博物学家进入这一地区探险、考察.自1876年英国人安德森从缅甸东北部进入云南西部采集动、植物标本开始,到新中国成立前,先后有英国、法国、美国十余人在云南采集各种动、植物标本.这些标本全部被他们运回本国的博物馆收藏.英格曼、拉图史、  相似文献   

15.
黔西南是贵州省落后的民族自治州之一,主要有布依族、苗族、回族、白族等少数民族,约占全州人口的40%,全州除兴义市外的7个县都是国家级贫困县,是典型的少边穷地区.黔西南民族师专有教职工200余人,师专生872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学生总数的67%.1996年4月至6月,我们通过座谈会、学生无记名问卷和个别交谈等方式对该校学生思想状况进行了一次调查,其结果对于少边穷地区的师专来说,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16.
西南区气候基本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评述了前人对西南区气侯区划研究之后,根据丰富的研究资料和报告,总结概括了西南区主要自然地理单元四川盆地、贵州高原和云南高原的主要气候特征,并尝试用系统论的思想,从西南区气侯系统及子系统的物质流、能量流和系统的边界条件方面,对西南区进行了气候成因分析,特别对西南区大气环流和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作了重点探讨,相信对西南区气候教学和科研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现有汽车营销模式的分析,进而提出了适合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汽车营销模式:创业营销模式。科学的运用创业营销模式,有助于西南民族地区汽车销售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对西南岩溶地区的地带对城市道路的危害进行分析,提出西南岩溶地区城市道路规划的原则和方法,并对规划中应当注意的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我国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问题研究--以滇黔桂三省区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云南、贵州和广西3省区为对象分析了我国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的现状,研究了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的机理.结果表明,广泛分布的碳酸盐岩是形成石漠化的地质背景;崎岖的地表为石漠化提供了动力;成土缓慢且土层薄使其允许侵蚀量小;受气候因素的影响岩溶地貌发育使土壤易“丢失”;人口的增长及不合理的行为导致植被破坏后恢复困难,易造成水土流失.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石漠化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新疆是我国的矿藏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布琼铁矿是位于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西南方向90公里处,地处昆仑山北缘,矿区属皮山县管辖。矿区坐标:东经78°03′,北纬37°01′,海拔高度在3 000~3 700米。该文针对布琼铁矿区域地质特征进行研究,进而对铁矿矿床成因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