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近郊菜地土壤和蔬菜重金属含量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城市近郊菜地土壤、蔬菜中Zn、Cd、Pb、Cu含量间的关系,选取贵阳市花溪区为研究区,采集研究区菜地土壤样本46个,蔬菜样本22个,分别测出土壤、蔬菜中重金属Zn、Cd、Pb、Cu的含量。结果表明:1)菜地土壤、蔬菜中4种重金属含量偏离均值,空间分布差异较大;2)菜地土壤中Zn、Cd元素来源可能相同;蔬菜中Cu与Zn元素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Cu与Pb元素相关性达显著水平;3)蔬菜中的Zn、Cu主要来源于土壤;4)菜地土壤中4种重金属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受Zn元素影响较为明显。蔬菜受Cd、Pb元素污染相对严重。  相似文献   

2.
采用野外大田试验,选择稻草秸秆厌氧发酵、稻草秸秆好氧发酵、氯化钾(KCl)和醋酸(HAc)对某地重金属污染农田进行化学淋洗,经过120 d的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相比较原始土壤pH(4.78),4种淋洗剂对农田土壤pH影响均较小,KCl降低土壤pH的幅度最大(4.65),其次HAc(4.72),好氧发酵、厌氧发酵和空白pH值相近。比较4种淋洗剂对土壤中重金属(Cd、Pb、Cu和Zn)去除效果,KCl对土壤中重金属(Cd、Pb、Cu和Zn)去除效果最好其中,KCl对Cd的去除率是19.20%,对Pb的去除率是6.84%,对Cu的去除率是7.56%,对Zn的去除率是15.94%。HAc对土壤中重金属(Cd、Pb、Cu和Zn)去除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评估煤矿塌陷对农田土壤环境的影响,文章系统采集测试了煤矿塌陷区农田表层土壤39件,运用标准化方法对重金属元素As、Cd、Cr、Cu、Hg、Ni、Pb和Zn进行了污染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峰峰煤炭塌陷区农田表层土壤重金属元素均值均高于全国土壤环境背景均值。表层土壤重金属元素污染组合特征为:元素Pb、Cr、As和Ni为一族;元素Hg、Cd、Zn、Cu为一族。表层土壤明显受到了重金属元素Cd、Cu、Hg、Pb和Zn的污染。重金属元素Hg的污染程度以轻度为主,中度为辅;重金属元素As、Cd、Cu和Zn为点状轻度污染。  相似文献   

4.
对黎平县工业区某硅厂土壤重金属Cu、Zn、Pb、Cd含量进行初步调查,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进行污染评价。结果表明:该硅厂周边土壤已受到一定程度的重金属污染,以Cu污染最为严重,已达中污染水平,其余3种元素为轻污染。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贵阳郊区菜地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及污染状况,通过对贵阳南部近郊菜地47个土壤样品中Zn、Cd、Pb和Cu总量及有效态含量进行测定与分析,采用物元分析法对研究区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并使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及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其评估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菜地土壤样品中重金属Zn、Pb和Cu总量超出贵州省土壤环境背景含量的比例分别为36. 17%、97. 87%和65. 96%,分别有10. 64%和17. 02%样点Zn和Cu总量超出国家土壤环境质量Ⅱ级标准的限值;相关性分析显示Zn与Cd、Pb与Cu可能有相似来源,各重金属元素总量和有效态含量的高低并不完全契合;物元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有78. 72%样点处于Ⅰ级(无污染),14. 89%样点处于Ⅱ级(轻度污染),10. 64%样点处于Ⅲ级(中度污染)水平。物元分析法既考虑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特性,又兼顾了污染物的浓度和毒性,综合分析认为,物元分析评价结果更为客观合理。  相似文献   

6.
有色矿冶区污染蔬菜土壤中重金属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湖南省长沙、株洲、衡阳和郴州地区典型有色金属矿冶区采集土壤和蔬菜样品,采用BCR法连续提取污染上壤中重金属不同组分,结合十壤中粘土矿物相、土壤和蔬菜重金属全量分析污染土壤重金属活性,并探讨其潜在环境风险.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Cd,Cu和Pb的可提取态含量与其在土壤中含量之比分别高达61.71%,43.14%和48.84%:土壤Cd的活性组分以酸町提取态为主,As,Cu和Pb以可还原态为主,Zn以酸可提取态和可还原态为主:土壤重金属尤其是As,Cd,Cu,Pb和Zn有效性组分之间存在明显的复合污染效应;土壤Cd,Cu和Zn可提取态含量与蔬菜Cd,Zn和Cu含量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贵州黎平某硅厂周边土壤重金属含量分析与污染状况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守立  詹孝慈 《科技资讯》2014,(33):101-101
对黎平县工业区某硅厂土壤重金属Cu、Zn、Pb、Cd含量进行初步调查,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进行污染评价。结果表明:该硅厂周边土壤已受到一定程度的重金属污染,以Cu污染最为严重,已达中度污染水平,其余3种元素为轻度污染。  相似文献   

8.
通过考察模拟污染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形态分布规律,研究不同比例的羟基磷灰石对污染沉积物中不同重金属的固定化效果.结果表明:羟基磷灰石掺杂后重金属残渣态的质量分数变化不大,但随掺杂比例的加大,Pb,Cd,Zn由可交换态向其他结合态转化的质量分数增加,Cu由碳酸盐结合态向其他结合态转化的质量分数增加.羟基磷灰石的掺杂导致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Pb的质量分数之和下降,当掺杂物质的量比为6时,质量分数为25.5%~36.1%的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的Pb转化为其他较稳定的结合态,但对Cd,Cu,Zn的影响较Pb小.  相似文献   

9.
佛山市菜园地土壤及蔬菜重金属含量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调查分析佛山市区各菜园地土壤4种重金属Cu、Pb、Zn和Cd的全量和不同形态含量,同时还调查了各种蔬菜食用部分Cd的含量。结果表明,佛山市各菜园地土壤重金属含量均超过国家和广东省背景值,以Cd的污染指数最大,Cu次之,Cd元素的有效性系数最高。佛山市各种蔬菜食用部分Cd含量严重超标,叶菜类Cd的含量与土壤中Cd的全量、交换态量和铁锰态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不同螯合剂对土壤中重金属释放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HCL、EDTA及DTPA作为化学螯合剂,研究土壤中螯合剂-重金属稳定平衡体系重金属释放特征,初步探讨该稳定平衡体系中重金属释放的时间效应以及螯合剂对重金属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a.加入浸提剂后有效态Cu的释放速度明显增加,加入浸提剂后2 h以上,达到较好的活化效果;b. 加入浸提剂的土壤样品中有效态Cd和Zn的释放量有所增加,但活化作用不明显;c.加入浸提剂的土壤样品中有效态Pb的释放量明显增加,表明在较短的时间内浸提剂对Pb具有明显的活化作用;d.三种浸提剂中,HCL对四种重金属Cu、Cd、Zn、Pb的浸提效果好于EDTA和DTPA.  相似文献   

11.
《河南科学》2016,(11):1910-1916
为了保证土壤和粮食安全,对王行庄煤矿区范围内土壤和降尘中的Cu、Zn、Cr、Ni、Pb和Cd的含量进行监测,采用潜在生态风险评价和相关性分析方法,研究了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水平、生态危害和溯源.结果表明,王行庄矿区土壤中Cr元素超标率为53.8%,其他重金属含量均达到二级土壤标准,但是Cu、Zn、Cr、Ni和Cd在土壤中均已有累积现象;矿区土壤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评价显示,各点重金属的生态危害都很轻微,污染程度顺序为Cd>Ni>Cu>Cr>Pb>Zn;由重金属相关性溯源可知,Pb主要来自于自然界,Cu、Zn、Cr、Ni和Cd来源较广泛,存在一定的复合污染现象,其中,大气降尘对土壤中Cu、Zn、Cr、Ni和Cd的含量有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不同林龄木麻黄防护林对重金属的富集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认识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防护林带重金属消减效应,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了福建省平潭国有防护林场林龄分别为5,15,20,30年的木麻黄小枝、细根、凋落物及林地土壤中5种重金属(Cr、Cu、Zn、Cd和Pb)的含量.结果表明:平潭木麻黄林地土壤重金属Cr、Cu、Zn、Pb、Cd含量均低于福建省土壤和福建海岸带土壤的重金属含量背景值,未发现重金属污染;木麻黄Cr、Cd和Zn的平均含量高出普通植物的正常值范围,木麻黄中重金属含量依ZnCrPbCuCd顺序降低;木麻黄细根中的重金属含量最高,且细根对重金属的富集系数也最高;木麻黄对Cr、Cu、Zn、Cd的富集系数均大于1;木麻黄细根中Zn、Cu元素含量显著正相关;小枝对Cr、Cd和Pb,细根对Zn的富集系数均与林龄极显著正相关;木麻黄现存生物量中,Cr、Cu、Zn、Cd和Pb的现存储量分别为3.06~3.46 kg/hm2,1.14~1.57kg/hm2,11.67~12.57 kg/hm2,0.05~0.09 kg/hm2和0.45~1.84 kg/hm2,且主要存在于根和树干中;随着林龄的增加,木麻黄积累大量的重金属,并达到其峰值.综上所述,木麻黄防护林在防风固沙的同时,能够吸收富集大量的重金属,对海岸带的重金属污染具有明显的消减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上海市闵行区紫龙路段樱桃河边沿菜地为研究对象,采集表层土壤(0~20 cm)并测定Cu、Zn、Pb、Cr、Ni、Cd 6种重金属元素含量,依据上海市土壤重金属环境背景值、《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 15618—2018),对该菜地健康安全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发现:(1)菜地土壤中Cd、Pb、Zn含量高出上海市土壤重金属环境背景值,其中Cd、Zn的含量超过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Cd含量还超过了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值;(2)地累积指数法分析发现,Cd为强污染,Zn为中等污染,Pb为轻-中等污染;(3)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显示,Cd元素构成极强生态危害;综合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显示,菜地存在强生态危害,产生强生态危害的主要重金属为Cd,其贡献率为97.05%.可见,食用樱桃河边沿菜地所种蔬菜存在健康安全风险,建议闵行区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宣传和管理,居民也应主动放弃在此开发和种食蔬菜的行为.全国各地的城市管理者和市民应警惕城市土地用于农业生产而带来的健康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14.
秦岭铅锌矿冶炼厂区周边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了解铅锌过程中重金属对周边土壤的污染情况。方法对秦岭凤县铅锌矿冶炼厂周边8个区域土壤中Zn、Pb、Cd、Cu等4种主要重金属的分布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分析了冶炼厂周边环境现状,提出了对策建议。结果研究表明冶炼厂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绝大部分区域重金属含量已超过对照点测定值和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最高超标倍数依次为Zn10倍、Pb6.5倍、Cd6.2倍、Cu4.0倍。结论厂区常年主导下风向土壤中重金属含量高于上风向土壤中;冶炼厂周边土壤环境中重金属污染以Zn为主,其次为Pb和Cd,Cu污染较小。  相似文献   

15.
蚓粪及其生物炭农用对土壤-蔬菜系统中Cu/Zn阻控效应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开发蚓粪资源化利用新途径和有效防控土壤重金属迁移风险,以牛粪源蚓粪(CV)为原材料制备蚓粪基生物炭(CVC),并将其施用于种植油麦菜的Cu/Zn污染土壤,研究蚓粪及其生物炭对油麦菜生长、Cu/Zn含量及土壤中Cu/Zn有效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蚓粪及其生物炭施用均可有效促进油麦菜的生长并降低其可食部位和根系中的Cu/Zn含量,且以蚓粪生物炭5%添加水平下的阻控效果最佳;同时,蚓粪生物炭较之蚓粪可以更为有效降低土壤有效态Cu、Zn含量及其生物有效性系数,且5%蚓粪生物炭添加水平下对土壤中Cu/Zn有效性的降低效应更加明显.因此,可以利用蚓粪生产生物炭用于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迁移风险的有效阻控.  相似文献   

16.
大宝山矿周边污染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6种单一提取剂HCl、DTPA、CaCl2、NH4 NO3、MgCl2、去离子水对大宝山矿周边上坝村受污染菜地(生菜、芥菜、蕹菜)土壤中Pb、Zn、Cu和Cd生物可利用性的指示能力。结果表明:3种菜地的HCl、DTPA提取态的Pb,CaCl2、NH4NO3和MgCl2提取态的Zn,CaCl2提取态的Cd可以比较好地反映金属的生物有效性;而3种蔬菜中的Cu与土壤6种提取态的Cu均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土壤样品中铁锰氧化物对Pb、Zn、Cu和Cd的固定作用直接影响该4种重金属的析出,并且Cu、Cd和Pb所受的影响要强于Zn。结果还表明,与地上部分相比蔬菜地下部分的重金属含量能更准确地反映重金属从土壤向植物中的转移。  相似文献   

17.
川中丘陵区耕作土壤剖面重金属元素含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川中丘陵区内江市双桥乡为研究区域,调查分析耕作土壤剖面重金属(Cu、Pb、Zn、Cd、As、Hg、Ni)含量情况,并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方法对剖面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Cd、Cr、Cu、Ni、Pb、Zn在研究区土壤剖面含量高于成都经济区土壤背景值,重金属含量具有从耕作层、犁底层、老耕层、古耕层垂直递减的规律;剖面土壤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平均值为1.26,重金属综合污染处于轻度状态;水田和旱地土壤剖面重金属含量存在明显差异,Cu、As、Hg、Pb在旱地耕作层含量明显高于水田.  相似文献   

18.
福州市郊农田土壤与蔬菜重金属污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福州市郊农田的蔬菜和土壤取样调查,测定分析Cu、Zn、Cr、Cd、Pb和Ni 6项重金属含量,开展了蔬菜和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富集能力分析及风险评估.结果表明,福州市郊农田土壤均受到了重金属Cd污染,个别点位土壤重金属Zn、Cu和Ni超标,超标率分别为25.00%,18.75%,6.25%,未受到Cr和Pb污染,农田土壤中Cd存在较高的生态风险.蔬菜均未发现重金属超标现象,食用各种蔬菜不会产生重金属健康风险.不同品种蔬菜对同一重金属元素的富集不尽相同.总之,叶菜类蔬菜对金属元素的富集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对Cd的富集能力最强,其次为Zn、Cu、Pb和Cr.  相似文献   

19.
神府矿区煤矸石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矿区煤矸石堆放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选取神府矿区煤矸石周边土壤为研究对象,探讨矿区煤矸石释放的重金属Pb、Zn、Cu、Cd、Ni、As、Cu对周边土壤污染危害状况.并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研究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等级.结果表明:神府矿区煤矸石周边土壤内重金属Pb、Zn、Cu、Cd含量均严重超过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其中各矿区煤矸石周边的重金属Pb、Cd的单项潜在生态风险等级均达到2级,属于中等污染;神府矿区周边土壤重金属的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为193.83,污染等级为3级风险,属显著污染.此外,煤矸石周边土壤淋溶实验显示重金属Pb、Zn在土壤中的溶出率高达50%多,表明重金属Pb、Zn在土壤中易发生转移.  相似文献   

20.
胜利油田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油田开发造成了胜利油田采油区土壤环境质量恶化,然而目前对油田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尚不十分明确。本文通过对胜利油田孤岛油区土壤中8种重金属(Cu、Zn、Pb、Cd、Cr、Ni、V和Mn)进行采样和分析,发现研究区土壤中Cu、Zn、Cd和Ni的富集因子分别达到了3.44、5.79、8.08和2.47,存在不同程度的富集现象,且具有潜在污染风险;重金属形态分析结果表明,油区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分布很可能受到了石油污染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