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链间连接肽对单链双特异性抗体生物学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敏  蒋欣  杨志  俞小淙  尹长城  李骅  赵瑞  张众  林晴  黄华樑 《科学通报》2003,48(18):1912-1918
单链双特异性抗体(scBsAb)是具有良好临床应用前景的基因工程抗体, 但不同的链间连接肽(interlinker)对其生物学活性的影响尚有待深入研究. 设计并合成3种不同的链间连接肽序列, 分别命名为Fc, HSA和205C′, 并构建成单链双特异性抗体通用表达载体, 以抗人CD3改形单链抗体(scFv)和抗人卵巢癌单链抗体为基础, 构建成单链双特异性抗体. SDS-PAGE及Western blot结果表明, 3种不同的链间连接肽对抗体的表达量无明显影响. 在此基础上, 进行ELISA及血液药代动力学测定, 发现不同链间连接肽的单链双特异性抗体与相应抗原的结合活性及其在小鼠体内的清除相T1/2存在一定差异, 链间连接肽HSA可以显著延长抗体在体内的滞留时间. 上述研究结果提示, 链间连接肽序列将会影响单链双特异性抗体的抗原结合活性及其在体内的稳定性等重要的生物学特性. 因此, 筛选理想的链间连接肽序列对于构建单链双特异性抗体具有重要意义. 合适的链间连接肽可以赋予单链双特异性抗体更适于临床应用需求的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2.
免疫学研究中,最使人迷惘的一个项目或许是证实免疫网络(immune network)的存在。免疫网络由对抗抗体的抗体的交错系统和对抗抗体的抗体的抗体所构成。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尼尔斯·杰内(Niels Jerne)提出了免疫网络学说,他认为,正是由于对抗抗体的抗体存在,才使我们多数人免于排  相似文献   

3.
噬菌体基因工程抗体(Phage Antibody)由于其筛选方式的优化及抗体产量的大大提高,使得基因工程抗体技术最终取代杂交瘤克隆抗体技术成为必然。本主要针对噬菌体抗体技术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4.
杂交瘤细胞     
杂交瘤细胞(hybridoma cells)是由正常的抗体形成细胞(AFC)与骨髓瘤细胞融合而成。它们一方面保留了正常细胞合成、分泌抗体的  相似文献   

5.
在经历30年两代疫苗的失败后,一、二代联合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疫苗(痘病毒ALVAC和gp120)终于在泰国RV144试验中显示了31%保护效果,尚无法用于预防工作.HIV疫苗的科学挑战为,病毒在自然感染中难以产生有效的免疫保护,只有另辟蹊径才能攻克这一进化的瓶颈.近年HIV疫苗不乏新的研究进展,从HIV感染精英控制者发现了超强广谱中和抗体,设计了一批稳定膜蛋白三聚体结构的新免疫原,探索了一些激活广谱中和抗体胚系B细胞的新方法,使用复制型病毒载体增强疫苗的免疫原性和持久性等.HIV临床试验也明显得到加快,与前30年仅开展了4个Ⅱb/Ⅲ期试验不同,未来5年将开展一批Ⅱb/Ⅲ期临床试验,包括南非重复RV144疫苗的试验已于2016年开始,强森公司与哈佛大学研制的Ad26/gp140疫苗的试验计划于2017~2018年启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联合开展前者的DNA复制型痘病毒(rTV)和后者的gp145疫苗的联合临床试验(比较复制型(rTV)与非复制型(ALVAC)痘苗疫苗的保护性),NIH的两个CHAVI-ID项目和疫苗研究中心正全力推进新型膜蛋白疫苗大规模临床试验等.这些HIV疫苗的研究有望对2030年终结艾滋病的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广义Kac—Moody代数模的某些性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知学 《科学通报》1993,38(9):772-772
Borcherds引入的广义Kac-Moody代数与普通Kac-Moody代数的主要区别是增加了虚素根。关于普通Kac-Moody代数的大部分结果都可推广到广义Kac-Moody代数上。Kac-Moody代数的基本概念,可参见文献。设(A)是一个广义Kac-Moody代数П~(re)和П~(im)皿分别是它的实素根集和虚素根集。一个-可对角化的(A)模称为可积的,如果对所有α_i∈П~(re),e_i和f_i的作用是局部幂零  相似文献   

7.
《科学通报》2007,52(17):2095-2095
抗体在免疫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对抗病毒和肿瘤等较为复杂的抗原物时,天然抗体却表现出了如下不足:(ⅰ)由于天然抗体的亲和力太强,分子体积较大,  相似文献   

8.
科技前沿     
《科学之友》2014,(4):6-7
<正>艾滋病疫苗有望问世南非国立传染病研究所(NICD)称,找出能杀死不同艾滋病毒(HIV)株的抗体,有望研发出艾滋病疫苗。科学家提取一名妇女的血液样本,研究其对HIV感染的反应,并且分离出所产生的抗体。具体来说,人体对HIV的反应是产生抗体对抗病毒,在多数情况下抗体无法中和或杀死不同病毒株,但少数广谱中和性抗体能穿过HIV周围的防护层杀死病毒。参与研究的科学家摩尔表示,研究人员已能复制抗体,并将测试是否能在人体没被感染的情况下,发挥免疫功  相似文献   

9.
郭灿城 《科学通报》1993,38(2):125-125
μ-氧代双核金属卟啉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它们能模拟细胞色素p-450在温和条件下催化亚碘酰苯对惰性碳氢键的单充氧化反应,因而对它们的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稳定的μ-氧代双铁(III)卟啉和μ-氧代双铬(III)卟啉已被合成,人们一直期望能获得具有类似结构的μ-氧代双锰(III)卟啉。Groves等人在-50℃由TPPMn~(III)Cl与PhlO反应得到了高价双锰卟啉化合物[C1Mn~(IV)TPP(OIPh)]_2O,这类高价双锰卟啉在室温下不稳定,迅速分解为单锰(III)卟啉。关于稳定的μ-氧代双锰(III)卟啉,至今还未见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10.
米尔斯坦(C.Milstein)制出的单克隆抗体(单系抗体),给治疗癌症带来了希望。但这种抗体注入人体后,会因为是一种异物而被排斥的问题却未解决。最近剑桥大学的路德维希癌症研究所和医学研究会临床肿瘤室的西科拉(K.Sikora)和他的同事们  相似文献   

11.
以肿瘤血管为靶的抗体导向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建生 《科学通报》1997,42(19):2031-2039
抗体导向治疗是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功的抗体导向治疗取决于两个关键因素;一是抗体及与其偶联物的性能.二是特定靶抗原的选择。理想的抗体应至少满足4个条件:( ⅰ)对肿瘤细胞有高度特异性;(ⅱ)能与细胞毒素牢固结合,而又不影响其与靶抗原的结合;( ⅲ)不引发机体对抗体的免疫反应;( ⅳ)必须有效浓集于肿瘤区.自1975年杂交瘤技术问世以来,人们利用单克隆抗体(单抗)识别抗原的高度特异性,针对肿瘤细胞特异或相关抗原进行了大量抗体导向治疗研究,期望这种“魔弹”能特异杀伤肿瘤细胞,而对正常细胞无害.经过20多年的实践,以传统单抗为载体的抗体导向治疗虽然在动物体内取得了成功,而临床效果并不理想.其主要原因是鼠源性单抗在人体反复应用后会引起人抗鼠抗体反应,使临床疗效减弱或消失;由于肿瘤间质高压,使大分子量的完整抗体难以穿透到肿瘤内部,放射性核素示踪研究表明注入体内的抗体仅有 0.01%~0. 1%到达肿瘤部位;另外,肿瘤细胞抗原的异质性,肿瘤细胞的遗传不稳定性所导致的抗药性,亦给针对肿瘤细胞的抗体导向治疗增添了困难.  相似文献   

12.
基于二硫键桥连构建均一性抗体药物偶联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容  陈红莉  姜标 《自然杂志》2021,43(5):323-334
抗体药物偶联物(ADCs)通过一个化学链接将具高活性药物分子连接到抗体上,协同发挥药物分子的高活性和抗体药物的靶向性的优点,降低毒性,实现靶向精准的疗效。目前已经有10个ADCs陆续上市。在新一代的ADCs发展中定位偶联获得药物–抗体比例(DAR)可控、均一性高的ADCs非常重要。近几年,基于抗体中二硫键先还原再桥连而发展的 “ThioBridge” 技术逐渐显示出其优越性,如用化学方法实现直接对天然抗体的定位修饰、适用性广、DAR值可控、所得 ADCs均一性高等。文章侧重于介绍二硫键桥连构建ADCs的方法和进展。  相似文献   

13.
崔玉森 《世界科学》1989,11(1):63-63
生殖对于任何生物来说都是维持种族、繁衍后代的神圣职责。对于人类来说,饲养家畜当然是希望控制雌雄以获得更大的利益。如饲养奶牛只要求是母牛;而饲养肉牛又只想要长肉的公牛。如果在精子阶段就能分辨雄(Y精子)雌(X精子),就使梦想得以实现。现在,这一课题正在日本札幌啤酒公司(经理高桑义高)和生物科学研究所(公司本部在山形市,经理今野秀孝)迸行。该所繁殖了约30代纯种的田鼠,从田鼠的抗血清中制造出一种抗体,它能识别只有Y精子存在的抗原。现已研究出基础的技术,明年将进入到用老鼠试验以具体识别的研究阶段。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人们正在试验用受精卵分割法和远心分离法来控制性别,但由于操作技术复杂、成本昂贵,至今仍未尽如意。札幌啤酒公司的方法是划时代的,这是在精子中接上抗体,根据反应与否能识别出雌雄。  相似文献   

14.
5株单克隆天然自身抗体的V基因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风华 《科学通报》1995,40(8):768-768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正常动物和人体血清中存在着大量自身抗体.它们以低亲和力、多反应性(polyreactivity)为特点,被称为天然自身抗体,或NAA(naturalautoantibody),以区别于病理情况下出现的自身抗体.NAA的存在和被发现,向传统的“自身抗体有害”的观点提出了挑战,给当代免疫学提供了新的研究课题.关于NAA的发生机制和生理意义,目前尚无定论.  相似文献   

15.
王兴华 《科学通报》1980,25(11):526-526
在解非线性方程组P(x)=0的叠代法中,最常用的是Newton法,而它的种种改进,则与叠代函数u(x)=x-P′(x)~(-1)P(x)由一目拓广为两目w(x,z)=x-P′(z)~(-1)P(x)有  相似文献   

16.
EB病毒诱导DNA酶的检定用于鼻咽癌早期发现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迪 《科学通报》1982,27(6):378-378
通过检查病人血清以达到早期发现癌瘤的目的,是目前肿瘤防治研究中的重要方向之一。由于Epstein-Barr病毒(EBV)经常伴随于鼻咽癌(NPC)中,通过检测血清中抗EBV某些抗体,可以作为NPC早期诊断的重要参考,目前测定抗病毒壳抗原(Virus capsid antigen)的免疫球蛋白A抗体(VCA-IgA)已较广泛地用于NPC的早期发现,然而,酶学测定法用  相似文献   

17.
赵河 《科学通报》1995,40(11):993-993
80年代化学和免疫学领域中的一项重大发现——催化抗体(抗体酶),把抗体的极其多样性与酶的巨大催化能力等特性结合在一起,为传统的化学和免疫学研究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方向.利用经过特殊设计并合成的有机分子作为半抗原,联接载体蛋白后免疫动物并经细胞杂交技术,从筛选和分离的单克隆抗体中,成功地获得具有催化功能的抗体.至今已有50多个反应能用催化抗体来催化,对某些反应(如Diels-Alder反应),自然界不存在能催化它们的酶,也能用抗体来催化进行.因此,设计具有特异性的催化抗体,在化学、生物学、医学等领域无疑将显示巨大的应用潜力.茶普生(1)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非甾体消炎镇痛药,其S构型的药效为R构型的38倍,研究用抗体催化水解萘普生乙酯(2)来拆分获得S构型的萘普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简要报道具有催化萘普生乙酯水解能力的多克隆抗体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刘纯仁 《科学通报》1979,24(15):715-715
自wara等报告鼻咽癌患者血清中免疫球蛋白 A(IgA)升高后,Henle等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证实这种IgA抗体对EB病毒是特异性的。我们的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这点。测定EB病毒特异性壳抗元IgA抗体(VCA-IgA)对于鼻咽癌的诊断和作为预后的指标是很  相似文献   

19.
鱼类促性腺激素在文昌鱼哈氏窝免疫细胞化学定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方永强 《科学通报》1993,38(9):840-840
张致一及其同事曾证实文昌鱼哈氏窝对哺乳动物促性腺激素(LH和FSH)抗体发生免疫阳性反应。方永强等发现了文昌鱼哈氏窝匀浆中含有一种促性腺激素物质,并用电镜观察证实了这种物质存在于哈氏窝上皮细胞中。但Sahliil未能证实文昌鱼哈氏窝与脊椎动物垂体激素的抗体发生免疫反应。新近,Nozaki和Gorbman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发现了人黄体生成素β-亚单位(hLHβ)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抗体在哈氏窝中呈现免  相似文献   

20.
人体免疫系统包括不同种类的白细胞,其中有B和T淋巴细胞,B细胞为骨髓发育分化成的依赖骨髓淋巴细胞,能产生抗体,行使体液免疫功能。三次诺贝尔奖颁发给B细胞的研究成果:查明抗体的本质和基本结构(1972)、阐明抗体的产生机制(1984年)、探明产生多样抗体的遗传原理(1987年),从而使体液免疫的真情得以释清。T细胞为胸腺发育分化成的依赖胸腺淋巴细胞,通过识别与杀灭作用,行使细胞免疫功能。1996年诺贝尔医学奖颁发给T细胞免疫的成果,标志着医学家在20世纪查清了人类免疫功能的基本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