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治国方略。要实现依法治国,可以寻求多条途径。其中,完备法制是前提,更新观念是基础,司法公正是关键。  相似文献   

2.
法律信仰--我国法治的精神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律信仰对依法治国的建立有重要的意义,我国法律信仰状况令人担忧,培养社会主体的法律信仰,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3.
十一届三中全以来,邓小平对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了一系列的精辟论述,第一次提出坚持发展民主和法制是我们党 和国家坚定不移的基本方针,阐述了法制在社会主义现代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出了实现法治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为依法治国确立了明确的指导思想,阐述了民主与法制的关系,指出两者必须紧密结合,同步发展;深刻地了法制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创造性地提出了”两手抓”的思想,最后,完整地提出  相似文献   

4.
法哲学产生于古希腊,赫拉克利特可以说是第一位法哲学家,他讨论了法的本源本质,进而阐述了法的价值作用以及为法律而成战斗的要求,初步涉及了法哲学的几个基本问题,他的思想对后世的法哲学的发展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6.
法的确定性是法的一个基本原则。但是,它作为规则的总称,却具有许多不确定性。通过对法的不确定性问题的表现形式、存在原因、如何克服及其相对性等方面的分析初步研究这一问题,并就此问题探讨法的不确定性问题的提出对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要有效地发挥道德的社会作用,仅仅肯定道德的非强制性一面是不够的,应充分肯定道德的两重性,即道德的非强制性与强制性,进而阐明肯定道德两重性的客观根据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建设成就日益显著,法制建设步伐也不断加快,然而经济领域形形色色的违法、违纪、缺德行为以及党政、司法、执法部门的各种腐败现象仍然时有发生,个中缘由颇多,但根本出路在于“法德并举”--无论是在逻辑、内容上,还是在历史发展长河之中,法律和道德从来没有也根本不应该相互脱离或者相互取代。为此,在“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有机结合基础上实现“法德并举”成为新时期的重要治国方略。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依法治国方略正得到一步步的贯彻落实,和谐社会的理念也正在深入人心,行政行为的多样化作为未来行政行为的发展方向,必然对我国的行政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行政行为的多样化是实现行政管理领域和谐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回答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把邓小平法制思想阐述得更具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11.
《潍坊学院学报》2019,(3):32-37
环境法的强制性是环境法律得以实施的重要保障。环境危机的背景下,环境法律急功近利的陷入迷信环境强制力的窠臼之中。现代法治社会更加强调环境法的正当性,也就是环境法必须阐明其具体条文的正当理由,从而引发民众自愿的遵守。环境法的正当性高于环境法的强制性,环境法的强制性必须建立在正当性的基础上,不以正当性为依据的强制性会遭受民众的反对,结果是无法对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代法律史的研究受"西方中心主义"的影响,学界应屏弃比附西方的做法,立足本国历史,开拓近代法律史的研究.本文旨在以中国史为中心,探讨晚清法律变革的起源及其特质.  相似文献   

13.
何为正义     
:本文主要探讨正义的科学内涵 ,即对正义的社会根据、正义的人性根据、正义的中心问题——主题以及正义问题的理论表现形式等作了一些思索。  相似文献   

14.
正义是人以及人类社会的各种共同体所追求的永恒主题,但在长期的思想探索中,人类并没有获得一种关于正义的普适定义,也许正义本身根本就不需要定义,并且在根本上任何企图用定义的形式来终结知识发展的思路都是对人类思想的损害。这里是关于正义的一组笔谈,笔谈的作者并不当然地认为自己所思考的正义是正义的惟一话语方式,而只是从不同角度对正义的多维思考,或许这种多维化的探索方式恰恰反映了正义本身所具有的多重内涵,但这并不是说正义就完全缺乏共通的东西,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对正义依然会有一个大致相通的期待。这组笔谈是由河北经贸大学"法哲学小组"的成员完成的,他们对于学术的热爱与执著,将他们组合到了一起,并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希望他们能够在法哲学领域做出一定的贡献。笔谈属学术探讨性质,作者所持观点不代表本刊意见。[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信用缺失尤其是企业信用缺失严重危害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经济的发展.文章从经济法学视角来界定信用与企业信用缺失的涵义,并运用经济法律关系理论,将企业信用缺失划分为主体型企业信用缺失、客体型企业信用缺失和内容型企业信用缺失三大形态,并对各形态展开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公正清康的内涵从一般内涵、特殊内涵及职业内涵作了较为深入而具体的分析,对理解和把握公正清康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公正是人类社会具有永恒价值的基本理念,人类社会要实现公正,或者说更好地体现公正,就必须有一整套规则体系来支撑。公正是规则的灵魂,公正是规则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任何规则都要体现公正这一基本理念,所以说公正是规则设计与安排的基本依据;规则是公正实现的基础,没有合理的规则,就不可能实现公正这一价值目标,两者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18.
司法不公正是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一大因素。而司法不公正的原因主要在于司法人员认为“不必公正”、“不敢公正”或者“不愿公正”。因此,实现司法公正必须提升司法权威,改革司法体制,提高司法队伍素质,让司法人员重视公正、敢于公正、愿意公正,真正使司法公正成为维护社会公正的最重要的防线,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保障。  相似文献   

19.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维护司法公正是法律工作者不懈追求的目标.通过对司法公正的涵义、影响司法公正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提出实现司法公正的设想.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由毕奥-萨伐尔定律的建立阐发其科学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