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新开挖土遗址模拟坑出现的析白物病害,使用常规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测定了距遗址墙壁不同深度和距遗址上表面不同高度可溶盐的成分及其含量;应用XRD和SEM分析了矿物及盐分对遗址土壤结构的破坏作用.结果表明,遗址表面易溶性盐主要成分为氯化钠和盐胀系数较大的硫酸钠,微溶盐为硫酸钙.随着距离遗址表面深度的增加,可溶盐以氯化钠、氯化钾为主,微溶盐硫酸钙的含量很少,且盐分分布与水分运移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2.
利用直流电场驱动水分自上而下的移动,与毛细水的上升过程抗衡,抑制毛细水持续上升,探索潮湿环境土遗址的加同保护.结果表明:在加下行电场时含水率变化量随高度增加而线性递减;在加上行电场时含水率变化量随高度增加而线性递增.蒸馏水补给时,加下行电场的天然土样含水率最多可降低5.38%,含盐土样含水率最多可降低6.30%;加上行电场的天然土样含水率最多可升高3.39%,含盐土样含水率最多可升高8.81%.电场作用下,盐分的掺人加强了试样中水分运移量.直流电场抑制潮湿土遗址毛细水上升效果显著,有望成为一种适合于潮湿环境土遗址保护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半坡遗址在遗址保护、规划与开发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遗址博物馆建设有助于保护半坡考古遗址原址及遗址出土的文物,半坡母系氏族村建设不仅可以供人们欣赏和参与黄河流域史前艺术、风俗人情和民居生活,还可以集科研、考古、教学与旅游为一体。  相似文献   

4.
基于明长城遗址、西夏王陵遗址和苏巴什佛教遗址等大型土遗址遗存地区具有集中降雨和强烈蒸发的气候特征,为土遗址创造了干湿交替和盐渍共同作用的赋存环境,研究基于多处土遗址的环境监测数据和物理性质实验结果;通过对实验条件下掺入不同含量的氯化钠并经历干湿循环的遗址土重塑土样的界限含水量、崩解、风洞和弹性波速实验,揭示双重作用下土遗址崩解、稠度、抗风蚀能力和弹性波速等与片状剥离和底部掏蚀病害的发育和发展密切相关性质的变化规律,并对2种病害形成过程以及与上述性质变化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和阐释,得出土遗址相关性质发生劣化和病害发育的本质原因。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遗址保护与开发成为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安是一座十三朝古都,其遗址数量较多,在西安城市发展过程中遗址的保护与开发主要采用遗址公园的方式.在遗址保护的前提下,建设遗址公园要充分体现遗址公园的地域性,向人们展示遗址的文化内涵和自然景观特征.在阐述遗址公园的地域性内涵的基础上,以西安地区的遗址公园为调查对象进行分析,从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面去探讨体现遗址公园地域性的景观设计策略,从而对今后遗址公园地域性景观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针对遗址文物局部保存环境置换通风调控存在空调负荷高、空间温度梯度大等问题,提出将回风口朝下布置在文物区内以减少对非空调区空气卷吸的改进方法,降低了空调负荷,提高了文物区环境的均匀性。基于现有遗址博物馆实验展厅,进一步搭建了文物区局部置换通风调控系统,对比研究了自然通风工况和回风高度分别为0.4、0.9、1.6 m的3种置换通风工况下,文物区温湿度空间分布特征和空调负荷能耗。研究结果表明:置换通风调控系统有效地改善了文物区环境的稳定性,距坑底0.2 m的范围内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波动值较自然工况分别降低了50%和88%;文物区垂直方向上出现了0.2~0.7 m和1.5~1.7 m的两个热力分层,随着回风口高度的降低,置换通风系统对文物区环境参数的调控性能增强,热分层的高度和有效调控高度降低;回风口朝下设置与原方案相比,空调负荷平均降低了57.2%,并且当回风口的高度从1.6 m降低到0.4 m时,单位面积空调负荷进一步降低了22.7 W/m~2。研究结果可为文物区局部环境置换通风调控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城市遗址旅游开发是近年来旅游管理研究的热点,在梳理城市遗址保护与开发模式差异化的表象和参考已有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研究需要,构建了包含8个指标的城市遗址资源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对西安市主要遗址资源价值进行了综合评价,最后对西安市的典型城市遗址保护与旅游开发模式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曲米色布岩画是曲龙遗址首次发现的岩画点,可分为四期四段。该岩画是曲龙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其分期问题有助于进一步确认曲龙遗址和西藏岩画分期。文章从典型图像分析等方面指出,曲米色布岩画点系曲龙遗址目前发现的唯一岩画遗存,其时代从公元前后延续至明清时期,与遗址区内的其他遗存共同组成了曲龙遗址考古遗存的完整框架,是进一步研究遗址文化因素、分期等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介绍了大遗址保护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从而引入了多媒体技术和多媒体演示的概念。然后又通过几个生动的应用实例将多媒体展示技术把当前国内外大遗址展示的现状呈现在人们眼前。所介绍的案例深入浅出的使人们能够了解到多媒体技术在大遗址规划、保护、展示、管理等多方面的创新理念,从而为我国在大遗址展示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以便更加充分发挥大遗址的历史价值与功能。  相似文献   

10.
基于泰森多边形、空间自相关及核密度估计等方法,研究了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遗址的空间分布规律及特征。结果表明:(1)不同文化遗址均呈现出聚集分布特征,但存在单核与多核的差异。马家浜文化遗址主要集聚在太湖的东、西部,以草鞋山、骆驼墩遗址群最为密集;崧泽文化遗址集聚于太湖东、东北部,以草鞋山遗址群最为密集;良渚文化遗址主要集聚在太湖南部、东部,以余杭—良渚遗址群最为密集;马桥文化遗址主要集聚在太湖东部和西南部,以上海西部的马桥、湖州—长兴、海宁—海盐一带的遗址群最为集中。马家浜至崧泽时期遗址呈多核心特征,崧泽至良渚时期遗址由多核变为单核,马桥时期遗址聚集区重现多核心特征。(2)随着气候、地貌、社会结构的演变,遗址密集区的分布趋势、连续性及密度相应变化。遗址密集区分布呈现出由太湖东、西部先向太湖东、南部,再向太湖南部,最后向太湖东、西南部发展的趋势。遗址聚集区的连续性和密度在马家浜、崧泽、良渚时期逐渐增强,而马桥时期遗址密集区的连续性和密度较良渚时期有所下降。研究结果对研究人地关系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通过系统整理长江中三种鲟与长江水域生态保护文献的基础上,描述了这三种动物的生物学特征,梳理了白鲟灭绝、中华鲟与长江鲟极度濒危的历程.从长江水域生态保护的角度,分析了导致长江生物多样性严重下降的因素,包括水利工程、酷渔滥捕、水质污染、航运与采砂等人类活动.针对性地提出了8个方面的保护对策:实施生态修复、十年禁渔、加强保护区建设、生态调度、控制水污染、加强监测和研究、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国家级保种基地.  相似文献   

12.
以长江经济带上三生空间的单空间适宜性评价为基础,探索优化“三生空间”布局与实现“三生功能”协同发展的理论机制和实现途径.借助德尔菲法和GIS的空间分析法,由分类到综合,在多空间评价的基础上,遵循最适宜原则和生态-生活-生产优先递减原则,划定长江经济带上的“三生空间”功能分区.从单宜空间评价结果来看,生产、生活空间适宜度分布的空间相似性较强,生态空间与生产、生活空间的空间异质性显著;比选后的生态、生产和生活空间分别占总面积的45.72%、46.98%、7.30%.生产空间所占比重最大,整体呈现出“东多西少,中心外围”空间分布特征;生态空间则主要集中分布在胡焕庸线以西的区域;生活空间所占比重最小,整体上呈现出“东密西疏、小集聚、大分散”的分布特征;从省域尺度来看,苏、皖、赣、鄂、湘、渝、黔7省的生产空间所占比重超过总面积的50%;川、滇两省生态空间占比超过总面积的70%;上海市则以生活空间为主,各省份主导空间优势突出,辅助空间的开发潜力大.  相似文献   

13.
广西浪平地区石炭纪地层出露完整,在黄龙组底部发育一套核形石生物碎屑灰岩.为了深入认识核形石的形成环境及地质意义,开展了古生物学、沉积学和岩相学研究.核形石生物碎屑灰岩中虫筳类化石表现出Profusulinella aljutovica-Taitzehoella taitzehoensis extensa带的特征,指示其发育在莫斯科期的初期.本文共识别出4种核形石类型:泥晶核形石、富屑纹层核形石、藻(菌)纹层核形石和复合纹层核形石;以及4种沉积微相:MF1,MF2,MF3和MF4.在莫斯科期初期,海平面开始回升,使该地区的沉积环境发生变化,为核形石的形成提供了微生物活动基础和水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14.
岩体裂隙中溶质运移受对流、扩散和水岩化学反应三种机制控制.分析了不同机制主导作用下,粗糙裂隙溶解过程中反应性溶质运移特征,并分析粗糙度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粗糙裂隙溶解过程存在4种类型,分别是均匀、非均匀、极度非均匀和均匀-非均匀溶解.其中对流占主导作用条件下,裂隙发生均匀溶解;化学反应占主导作用条件下,流体上游溶解速率高于下游.初始粗糙度对裂隙溶解过程也具有重要影响:初始粗糙度增大会使水岩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同时随着水岩反应的进行,裂隙溶解后粗糙度增大.  相似文献   

15.
2018年和2019年春季,借助于野外红外触发相机技术,在浙江省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对红腹锦鸡逃逸种群的栖息地开展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逃逸的红腹锦鸡倾向选择中坡位、坡度中等(31.57±2.78°)的阔叶林与针叶林栖息,其乔木盖度较低(50±7%)和倒木数量较少(每10 m2根数为4.71±0.86)而落叶盖度较大(90±4%),并具有优良的避风性和中等湿润度的土壤(p〈0.05或0.01);而海拔、乔木数量、乔木均高、坡向、灌木盖度和均高、草本盖度、离水源距离及干扰距离等生态因子对其栖息地选择的影响不显著(p〉0.05).分析表明,逃逸的红腹锦鸡种群主要在食物资源丰富、视野较为开阔的林地栖息繁衍和建群,其栖息地选择能随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有一定程度的改变,具有一定的环境适应性和选择可塑性.综上所述,逃逸红腹锦鸡的栖息地选择可能受食物、隐蔽性、气候、地理条件和障碍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深入了解和开发老鼠簕(Acanthus ilicifolius Linn.)的药用和保健价值,许多研究机构对老鼠簕的化学成分、提取物药理活性和部分单体化学成分的活性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明确了老鼠簕提取物具有抗氧化保肝、抗炎镇痛、抗肿瘤和抗菌等药理活性,分离鉴定出老鼠簕化学成分近百个,发现部分老鼠簕生物碱具有显著的肝保护作用。但对开发老鼠簕药品或保健品研究方面,依然没有进展。综述了国内外关于老鼠簕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旨在为老鼠簕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针对典型的不稳定、高阶次、多变量、强耦合、非线性的跷跷板系统,考虑环境对跷跷板的作用,提出了一种RBF网络干扰补偿解耦滑模控制(RBF-SMC)算法.通过解耦算法对模型进行解耦,并使用RBF神经网络对模型受到的干扰和不确定项自适应逼近补偿,使系统在较小的切换增益下实现较大干扰下的跷跷板平衡控制.在Matlab和Matlab/Adams联合仿真的环境下,对该算法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对比传统的SMC算法,在不确定环境下,通过RBF网络对外加干扰、建模误差、模型简化、外部激励、摩擦阻尼等建模不确定性因素进行学习评估,有效地提升了系统抗干扰能力,同时降低了系统的切换增益,并在有限时间内实现了跷跷板的平衡控制.通过仿真实验结果的比较,证明了本文提出算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1995—2014年北洛河流域植被恢复的地形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95, 2007和2014年Landsat TM影像为数据源,计算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分析退耕还林政策下北洛河流域植被的恢复程度.结果表明,流域三年平均植被覆盖度分别为:46.4%, 63.4%和73.4%.上游吴起、志丹等县所在丘陵沟壑区增加态势最明显,三年平均植被覆盖度分别为20.2%, 41.64%, 51.2%.系统分析流域上游丘陵沟壑区植被恢复在地形上的趋势变化.结果表明:不同高程、坡度和坡向分布带上均表现出植被覆盖度随着时间进展呈现明显好转态势.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纵向产业链结构中成本传递的影响因素,将成本-价格传递率分解成批发和零售两个环节的价格传递率,分析在线性定价、两部收费制和收益分成三种纵向合约形式下,买方势力对两种价格传递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买方势力和纵向合约形式均会对两种价格传递率产生影响.线性合约条件下,买方势力对零售价格传递率没有影响,对批发价格传递率的影响与需求曲率有关.两部收费制合约下,价格传递率与买方势力无关.收益分成合约下,零售价格传递率随买方势力增加而减小,批发价格传递率则随买方势力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20.
运用满足消去律的几个矩阵方程,研究广义逆矩阵(AA*)(1),(A*A)(1),A{1,2,3}和A{1,2,4}的关系,得到若干新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