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形势严峻,对流域生态系统造成了明显威胁.为辨识鄱阳湖重要支流——乐安河中重金属的环境特征,采集了76份乐安河沉积物样品,检测了16种重金属元素,发现所有重金属的质量分数均值超过中国水系沉积物背景值,其中Cd、Cu和Hg分别超标22.00、13.13和9.67倍.生态风险评价发现,乐安河流域的生态风险水平处于中等风险或以上水平,Cd的生态风险最高.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MF)源解析结果表明乐安河沉积物重金属主要源于金矿采选的混合源、铜矿区尾矿源、铅锌矿采选源、化肥农药源和自然源等,其中采矿活动相关来源的贡献率总和达到67%,说明采矿活动是乐安河流域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防城港海域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水平,于2021年9月在防城港海域采集表层沉积物21件、柱状沉积物1件,对重金属和有机质的时空分布特征、相关性以及污染程度进行分析,并对重金属生态风险进行评价,分析重金属的来源。结果表明,防城港海域表层沉积物中Cu、Pb、Zn、Cr、Cd、As和Hg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18.78、34.86、78.90、61.55、0.06、9.27、0.05 mg·kg-1,7种重金属含量均符合国家海洋沉积物一类标准。通过C/N值对柱状沉积物中有机质来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海域重金属沉积过程中有机质来源以陆源有机质为主。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组成和分布主要受地质背景、近岸工业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其次为船舶和海水养殖等。地累积指数评价结果表明,存在轻微及以上污染的元素主要为Pb和Hg。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为Hg>Cd>As>Pb>Cu>Cr>Z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相对高值区分布在白龙半岛和企沙半岛南部,Hg是主要的潜在生态风险贡献因子。研究海域沉积物重金...  相似文献   

3.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查了2009年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Cu、Pb、Zn、Cd、Cr、Hg、As的含量,平均含量为Cu 27.88 mg/kg、Pb 22.98 mg/kg、Zn 95.88 mg/kg、Cd 0.178 mg/kg、Cr 41.01 mg/kg、Hg 0.031 mg/kg、As 11.40 mg/kg.空间分布上,Cu、Pb、Zn、Cd、Hg、As 6种重金属含量均在杭州湾北部及长江口南汇交界处呈现最大值,而Cr在调查海域的东部逐渐向近岸海域递减.运用主成分分析评价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来源,同时采用Hakanson指数法评价了沉积物重金属生态风险,结果显示: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潜在生态风险整体表现为轻微.7种重金属元素对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潜在生态综合危害的大小贡献顺序为:Cd>As>Hg>Cu=Pb>Cr>Zn.Cd的Eir值对RI值的权重贡献最大,即Cd表现为首要的潜在生态风险因子.  相似文献   

4.
为了查明水城三岔河大湾段河道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状况,对水城三岔河流域大湾段河道沉积物进行分层采样,分析7种重金属(Cd、Pb、Zn、As、Cu、Hg、Ni)的分布特征,并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重金属的环境风险。结果表明,三岔河河道沉积物重金属呈现明显的上下游差异和垂直分布差异。在泥煤层,重金属含量均达到了最大值,泥煤层严格控制着重金属在垂直剖面上的分布,是三岔河重要的"二次污染"支援。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结果表明,三岔河大湾段河道沉积物RI值在1 502~17 690之间,处于很强的生态风险水平。  相似文献   

5.
为揭示三峡库区沉积物中磷形态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沉积物理化指标的相关性,本文以香溪河为例,沿河流自上游向下采集沉积物样,应用五步连续提取法分层测定柱状沉积物中的磷形态,并对pH、有机质、粒度等与磷形态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水平方向,表层沉积物(0~4cm)的总磷(TP)排序为中游(XX06)上游(XX08)干支流交汇处(CJXX)下游(XX01);在垂向分布上,中上游(XX08和XX06)各形态磷含量整体沿垂向递减,而下游和交汇处(XX01和CJXX)钙结合态磷(HCl-P)沿垂向递增.香溪河沉积物TP的含量范围为715~947mg/kg,HCl-P构成沉积物中磷的主要部分.生物有效性磷(BAP)占TP含量的20%~48%,CJXX沉积物中的BAP含量略低于支流.不同样点沉积物中磷形态与环境因素的相关性并不一致,中上游沉积物TP与BAP显著相关,氧化还原敏感性磷(BD-P)或BAP受氧化还原电位(Eh)影响较大;而下游和干支流交汇处的主要影响因素为pH值,BAP主要由金属氧化物结合态磷(NaOH-P)组成,二者相关性显著.在CJXX,伊利石含量随粒径的增加而减少,与石英和白云石变化规律相反.  相似文献   

6.
重庆市梁滩河沉积物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沉积物富集系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重庆梁滩河沉积物重金属污染风险.结果表明:整个梁滩河沉积物重金属均有不同程度的富集,单个重金属的富集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Cd,Cu,As,Zn,Pb,Ni,Cr.沉积物中Cu,Zn和Pb出现富集,其主要来源为天然地球化学过程;Cr和Ni来源于人为源,但富集不大;Cd和As来源于人为源,且出现富集,应重点监控.以三峡库区土壤背景值为参比,除龙凤桥河段处于中等生态风险等级外,其他河段都处于生态风险强的等级;单个重金属元素的生态风险由大到小依次为:Cd,As,Cu,Pb,Ni,Zn,Cr.  相似文献   

7.
汾河流域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及潜在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汾河流域6个主要监测断面为研究对象,采集、测定和分析了沉积物中Cr、Ni、Cu、Zn、Cd、As、Hg、Pb 8种重金属的含量与分布。并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了分析评价。由单项污染指数分析得8种重金属元素的污染情况由重到轻为CdCuPbAsCrHgNiZn;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认为6个监测断面污染程度由重到轻的顺序为灵石南关汾河二库甘亭石滩平遥铁桥汾河水库;通过潜在风险评价分析出8种重金属元素的污染情况由重到轻为CdHgAsCuPbNiCrZn,6个监测断面污染程度由重到轻的顺序为灵石南关石滩甘亭汾河二库汾河水库平遥铁桥。结果表明:汾河流域Cd污染最为严重,Zn污染最轻;汾河流域下游污染情况较为严重,6个监测断面中灵石南关的污染最严重。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松花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和来源,2014年4月采集松花江16份表层沉积物样品。采用全分解法对样品进行消解;并分析重金属Cu、Zn、Cr、Ni、Cd、Pb、As、Hg。结果表明,除Zn和Cr外,其他重金属平均含量高于背景值。参照TEL-PEL生态风险评估体系,Ni、Cu、As、Cd具有一定生态风险,其中Ni、As对底栖动物生态风险较强。高含量的重金属出现河段为中上游水体,通化和吉林市河段水体沉积物重金属含量较高。重金属Cu、Zn主要来自于生活污水的排放,高浓度Cr、Cd、Hg主要来自于工业废水排放,As来自于岩石风化过程。松花江中上游水体大部分点位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毒性单元4,处中-高毒性水平;而下游水体毒性较低。重金属平均毒性呈AsNiCrPbZnCdCuHg,其中As和Ni贡献率最高。  相似文献   

9.
采用SWB-1型柱状采泥器采集阿哈水库沉积物柱状剖面样,利用BCR连续提取法研究沉积物样品中Cu,Zn,Cd,Pb的赋存形态分布特征,并采用基于重金属形态学研究的次生相与原生相比值法(RSP)对沉积物中4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Zn,Pb,Cu,Cd 4种元素的总量分别为:294.74,43.64,38.68,1.91mg/kg,其中Cu主要以残渣态存在;Zn,Cd主要以弱酸溶态、可还原态和残渣态存在;Pb主要以可还原态和残渣态存在.从RSP污染指数分析,阿哈水库沉积物中4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从大到小依次为Cd,Zn,Pb,Cu.  相似文献   

10.
以小清河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在上、中、下游分别采集6个表层沉积物样品,对沉积物理化性质及Cr、Pb、Cu、Zn、Cd、Ni、As、Hg共8种重金属含量进行测试,并利用地质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进行污染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小清河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Cr、Pb、Cu、Zn、Cd、Ni、As、Hg元素质量比均值分别为...  相似文献   

11.
太湖沉积物重金属的形态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太湖29个点位表层沉积物中主要的重金属Cd、Pb、Cu、Cr含量及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采用BCR提取法分析各种重金属赋存形态,并依据各种重金属的形态特征进行了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中Cr含量最高,Cd最低;各湖区各种重金属含量分布不同,梅梁湾、竺山湾和贡湖湾的Cu和Cr含量较高,南部沿岸区Cu含量最低,湖心区Cr含量最低;各种重金属的赋存形态中,Cd可提取态所占比例最高,而Pb、Cu和Cr均以残渣态为主,表明Cd的迁移性最强。运用次生相与原生相比值法(RSP)对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发现Pb、Cu和Cr在全太湖处于无污染水平,而Cd在竺山湾和西部沿岸区入湖河口处于中度污染水平,在东太湖、胥湖湾、贡湖湾部分采样点处于轻度污染水平,说明Cd污染分布较广且污染较重,四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d>Pb>Cu>Cr;从湖区平均值分析,南部沿岸区、湖心区和贡湖湾处于无污染水平,其它湖区处于轻度污染水平。但贡湖湾已接近轻污染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为掌握5河尾闾沉积物表层重金属的污染特征,选取6个典型代表性区域沉积物表层样品,并对6种重金属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中6种重金属Cu、As、Pb、Cr、Cd和Zn的质量分数范围分别为24.62~72.19 mg/kg、5.65~17.57 mg/kg、19.93~42.92 mg/kg、36.41~53.11 mg/kg、0.56~2.14 mg/kg、7.06~15.43 mg/kg;库区沉积物表层重金属存在一定程度污染,除Zn外,其余金属元素均已超过鄱阳湖背景值。地累积指数法和污染指数法分析表明,Cu与Cd是主要污染因子,各元素污染程度排序:CuPbCdCrAsZn,各重金属元素呈正相关,具有相似迁移过程的规律与污染来源。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与污染程度评价结果基本一致,Cd达到较重风险水平,其余元素在各断面都处于中度风险水平。  相似文献   

13.
以金华市武义江柱样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在粒度分析和重金属元素测量的基础上,利用地质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武义江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武义江柱样沉积物的物质组成以粘土质粉砂为主,自底部向上先变细再变粗;2)武义江柱样沉积物中Cr,Ni,Cu,Zn,Cd和Pb 6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186.81,85.30,158.42,340.13,0.66和36.81 mg·kg-1,均明显高于金华市土壤的背景值,且受粒度特征影响,自柱样底部向表层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3)除Pb元素外,其余5种元素均处于不同程度的污染状态,Cd,Ni和Cu污染较重,需重点控制,且重金属污染程度在垂向空间上处于波动变化状态,总体上自底部向表层呈先增强后减轻的趋势;4)流域上游永康、武义地区的五金产业和交通运输业排废是造成武义江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需加强环保措施和加快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以保护武义江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4.
洞庭湖底泥沉积物重金属分布与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洞庭湖底泥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布特点,以及污染状况和生态风险,以洞庭湖3个湖区21个断面采样点的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分析Cu、Zn、Pb、Cd、Cr、Hg、As 7种重金属的含量及分布特点,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7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均超出洞庭湖水系背景值.地累积指数Igeo值呈现CdCrPbCuAsZnHg的规律.综合地累积指数显示樟树港重金属污染为严重污染.全湖沉积物重金属单因子风险值(Eri)均值呈现HgCdAsPbCuCrZn的变化特征.全湖总体生态风险属于重度污染.其中蒋家嘴,虞公庙,樟树港,坡头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范围都超过了600,属于严重生态风险水平.两种分析方法中樟树港都属于严重污染,需及时防控和治理.  相似文献   

15.
于2017年6月在长江源区12个采样点采集表层水样和沉积物样品,测定重金属含量,并结合地累积指数、水质指数和潜在风险指数等,评价长江源重金属污染和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水体中Mn,Ni,Cu,Zn,Cd,Pb 和 Cr 的浓度范围为 ND~4.21,0.609~3.71,0.033~5.01,ND~34.86,ND~0....  相似文献   

16.
评价河流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及风险有助于识别河流生态环境健康.本文以清水河流域崇礼区河段6处沉积物重金属(As、Cd、Cr、Cu、Mn、Ni、Pb和Zn)为研究对象,采用地累积指数法、污染负荷指数法、富集系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其分布特征、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分析,并探讨重金属污染来源.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物中...  相似文献   

17.
草海湖底沉积物重金属垂直分布特征及污染状况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贵州省威宁县草海湖底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对Pb、Cr、Zn、Cu、As 5种重金属的含量进行测定。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各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分析评价,定量确定了草海湖底沉积物中主要的污染因子和潜在生态风险程度。结果表明:5种重金属中,Zn和Pb的含量均高于中国土壤环境背景值和贵州省土壤环境背景值,其中Zn含量最大,其次是Pb、Cr、Cu、As;各重金属在不同深度上有不同的变化规律;草海湖主要的重金属污染因子为Zn、Pb,湖底沉积物重金属的综合污染指数为8. 88,属于中度污染,潜在生态危害程度低。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庙岛群岛西部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现状,2021年11月采集该区域32个站位表层沉积物样品,运用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MF)模型、单因子指数(EF)法、富集因子法、地累积指数(Igeo)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法等方法,综合分析评价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分布特征、富集性和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Cu、Cr、Cd、Zn、Pb、As和Hg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6.56、61.58、0.120、50.51、16.19、7.41和0.021 mg·kg-1。Cr、As和Pb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南长山岛西南部;Cu、Zn和Hg高值区在大黑山岛西南部大体呈东西向条带状展布;Cd高值区在大黑山岛以西大体呈北东-南西向展布,各元素空间分布不均。除HB90站位Cr和As浓度超过标准外,其他各站位重金属元素浓度均低于国家标准中海洋沉积物质量第一类标准。从富集程度来看,除HB90站位的Cr为中等富集水平外,其他各重金属元素均处在无-轻微富集水平。地累积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的Cd主要为清洁-轻污染状态;HB90站位的Cr为偏中度污染状态,As为轻度污染。潜...  相似文献   

19.
黄河上游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取黄河沿至三湖河口14个采样断面,分析溶解态、悬浮态和沉积态As,Zn,Cu,Cr,Pb和Cd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并评估其生态风险.黄河上游溶解态金属含量为ND(not detected)~5.496μg/L(I类水),悬浮态重金属含量为ND~1097.995μg/g,沉积态重金属含量为ND~75.524μg/g....  相似文献   

20.
以江西省乐安河沉积物为研究对象,自上游至下游共布设11个采样点位,分别采集底泥沉积物对Cu、Zn、Pb、Cd、Cr、As以及Ni等7种重金属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受采矿的影响,乐安河中下游沉积物Gu含量较高,S6~S11地累积指数为重度以上污染;其余重金属含量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空间差异性,各种重金属地累积指数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自上游向下游污染程度逐渐加重的趋势,Gu无疑是变化最明显的,其次为Zn。野外原位连续暴露10 d,底栖螺组织内TCh E、MDA、GSH、SOD以及MT含量(活性)均表现出上升趋势,且中游上升幅度高于下游;连续暴露20 d后,MT含量与TCh E活性中游有所下降,下游仍在上升,GSH活性与MDA含量呈下降趋势,SOD活性无明显变化。相关性分析表明,5种标志物的胁迫因子组合上有很大差异,且连续暴露10 d与20 d的5种标志物对IBR值贡献率有明显的不同。本文研究成果揭示了乐安河沉积物重金属对底栖生物的生境胁迫机制,为乐安河水生态修复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