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根据1985年4月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通过的两个条例的规定和大会精神,中国土壤学会即进行筹备,经与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商定,于6月在南京正式成立土壤学名词审定分委员会暨召开第一次名词审定工作会议。委员会由全国土壤学界代表不同专业的21名专家学者组成。第一次审定会议前,筹备组进行了较充分的准备,收集有关资料,初步提出了一个土壤学名词讨论稿,供代表讨论时参考。鉴于近代土壤学涉及的分支学科和名词范围较广,一致认为宜设立若干与中国土壤学会各专业委员会相应的小组开展活动。先按各审定小组收词、定词,然后由委员会汇总、讨论、筛选、增补和定词。经过一年的努力,于1986年5月召开第二次审定工作会议。根据汇总的讨论稿筛选出土壤学基本词1690条,增补46条,共审定1736条,占讨论稿名词数的47.3%。其中加注释的为109条。定为土壤学名词草案,打印寄送全国有关土壤学家和兄弟分委员会进一步审议、征集意见。委员会将全部反馈的意见进行逐条整理、汇总。于1986年12月召开第三次审定会议。经过委员们的反复推敲和充分讨论,本着收词原则,最后审定1626条作为土壤学第一批基本名词,其中加注78条。通过两年多的工作,我们有下列点滴体会和改进意见,今提出供参考。一、点滴体会(1)明确名词审定的意义和指导思想土壤学名词审定具有较好的基础。早在30年代,老一辈的土壤学家就对名词的统一作了大量工作。建国后又陆续多次出版英汉和俄汉土壤学词汇。1985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所又增订了约有3万词条的英汉土壤学词汇,作为工具书即将出版。因此,对土壤学名词的收集和审定已有较好基础。但在分委员会成立之初,由于对名词审定的意义和指导思想并不很明确,多数委员仍将其与编词典联系在一起。通过学习两个条例和反复讨论,使我们的认识从“编词典”的思想转到“从事名词的审定和统一”的正确指导思想。大家有了共同语言,对提高收词质量和加快审定步骤起到重要作用。(2)确定收词原则加快审定速度指导思想明确后即讨论土壤学名词审定范围和原则,经过两次审定会议的讨论,共同明确了几条审定原则:1)收集土壤学的基本名词为主,对土壤学中虽常用,但明显属于其他学科的名词不予审定。2)与其他学科交叉,但主学科归属仍不太明确的名词暂不收入,留待第二批名词审定时商定解决。3)涵意暂不明确或定义有争议的名词暂不审定。4)有明显区域性、本国尚未通用的名词暂不收入。5)名词应尽量反映当代土壤科学的发展水平,对一些新概念和易混淆的名词加注简明的定义性的释文。6)对同义词,只审定一个常用的基本词。7)基本名词中的某些细分名词,用字串解决。如植物营养中的有效磷、钾、钼……等名词,定义为有效养分,以包括所有的有效营养元素名词。8)在基本名词范围内订名应求统一,例如与factor有关的名词,在土壤学名词中存在××因素或××因子两种。经讨论认为统一用“因子”较好。原则确定后,就需抓紧时间推进工作。因为土壤学名词审定分委员会的全部成员都是业余从事这项工作的,不少委员身兼数职,本职工作十分繁忙。因此,委员会要求名委员在保证收词质量的基础上,尽量抓紧工作,否则一拖可能达数年亦完不了任务。(3)多层次征求意见,集思广益土壤学涉及的面较广,与农、林、牧、水利、地理、环境和生态等学科关系密切。中国土壤学会的会员近万,各方面的专家都有。只由21人组成的班子进行名词审定,在深度和广度方面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而且,审定名词的最终目的是要被最广泛接受和应用。仅少数人作出的规定,能否为广大土壤工作者采用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为此,委员会决定第二次会议上确定的名词草案进行多层次广泛征集意见。分三个层次寄发:(1)土壤学界的老前辈,他们早在30年代就从事土壤学名词的统一工作,德高望重。(2)中国土壤学会现任理事,他们代表着当前土壤学界最活跃的部分,工作经验丰富,对本人所参与的学科领域具有一定的权威性。(3)有关自然科学名词分委员会。共寄出107份“草案”,一个半月内收到79份回复,回收率高达74%,意见和建议638条。说明国内土壤学工作者和兄弟分委员会对名词审定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4)委员会的年龄结构较好,是一个实干班子委员会21个成员中有德高望重、土壤学知识和工作经验丰富的年龄在65岁以上的土壤学家4人,占19%,在土壤学各学科领域具有相当水平和影响的55-65岁间的专家教授共12人,占57%;年龄相对较轻,在55岁以下的土壤学专家5人,占24%。因此,是一个以中老年为主的班子,他们都亲自收词,并广泛与周围同行接触、讨论,尊重老科学家意见,倾听后起之秀的建议,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讨论中条条框框较少,固执己见不多,学术气氛活跃。二、存在问题和改进意见1.由于委员的代表面尚不够广,收词范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涉及本学科领域的土壤分析测试和土壤遥感技术方面的词条基本未收入。个别委员因工作繁忙,影响了某些领域的基本词条的收集和审定。这些均有待审定第二批名词时弥补。2.由于委员来自全国不同地区和不同单位,并各自都有许多工作。虽然每次召开审定会议的时间都事先商定及预发通知,但在开会时委员仍不能全部参加,第一次审定会,参加委员刚过半数;第二次会议亦有不少委员因事未能出席会议。只有第三次审定会议除两位委员没参加外,其他都出席了,这次讨论的气氛也最好。由于有的委员没有参加全过程,对前后讨论情况衔接不起,影响讨论时的共同理解。看来,根据土壤工作者野外工作较多的特点,会议时间安排在年底或年初较妥。3.结合学会的专业活动而开展工作不够只有土壤侵蚀和土壤生物组的土壤微生物部份两个审定小组结合学会的专业学术活动对所收集的名词进行了认真的讨论,效果很好。其他审定小组由于在此期间没有相应的专业学术活动,所以都是采用通信方式进行收词或征集意见。看来,应尽量利用学会举行的专业学术活动开展名词审定工作。4.组织工作欠完善虽然在第1、2次审定会议上准备了一些必备的工具书或参考书,但在第3次审定会议时,组织会议的未能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影响对少数名词的英译审定,只能留为待查。今后会议,特别是最后一次审定会议应准备充分的参考资料,以利及时审定。 相似文献
7.
化学名词分委员会高分子化学专业组于2005年11月17日召开审定工作会议。委员张中岳、周其痒、金熹高、张立群、何嘉松,以及全国科技名词委才磊、王宝瑄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8.
正2018年2月8日,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座谈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刘跃进、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朝戈金、外国文学研究所副所长程巍、科研局副局长王子豪、全国科技名词委专职副主任裴亚军、全国科技名词委事务中心审定三室主任温昌斌、文学名词项目负责人王琪等十余人出席会议。会议由王子豪主持。会上,王子豪简要介绍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承担的名词工作概况及本次会议的主要议题。裴亚军向在座专家介绍了社科 相似文献
9.
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 《中国科技术语》1988,(1):51
1987年11月8-10日在南宁召开了医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第一批免疫学名词二审会。出席会议18人。会议首先传达了国务院〔1987〕142号文件及全国名词审定委员会工作会议精神,统一思想,统一认识,明确名词审定工作的重要意义和肩负的艰巨任务。会议讨论了名词的排序(以相关概念排列、标数码)和反馈的意见。1987年12月15——20日海洋科学名词委员会在广州召开了广州地区海洋名词座谈会。出席会议40人。在会议上对海洋科学一千余条名词和海洋科学名词审定工作征求了意见。会议提出以下几点意见:1、海洋科学名词框架应修改。2、总论内容应调整。3、收词范围不一致,有粗有细,应统一。副词、形容词不应收。4、个别词订名不准确。5、海洋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名额不平衡。1987年12月24——30日在青岛召开了海洋科学名词三审会。出席会议60人。会议对二审反馈回来的意见进行了审定。会议取得了如下成果:1、重新制定海洋科学框架。2、重新调整总论部分。3、认真审定了反馈意见。4、对原定名不准确的名词进行了修改。1988年1月23日在科学院院部召开了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正、副主任会议。钱三强主任,叶笃正、吴衍庆、戴荷生、苏世生、吴凤鸣和黄昭厚副主任,院出版图书情报委员会副主任谢淑莲等同志出席了会议。钱三强同志主持了会议。黄昭厚同志汇报了1987年的工作总结和1988年工作计划。吴凤鸣同志介绍了交叉学科协调组的工作情况。会议进行了讨论,原则上同意87年总结和88年计划,并做出一些决定(见另文)。1988年2月4日在北京数学研究所召开了数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副主任会议。出席会议5人。会议讨论了数学名词一审后工作进展情况。会议决定开始印发征求意见稿,订于5月份召开二审会。并决定到上海和杭州去征求几何学方面的意见。1988年2月25日在北京召开了电子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工作会议。出席会议17人。参加会议的有电子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各组学术秘书、全国名词委黄昭厚副主任和特邀代表田志仁同志等。吴鸿适同志主持了会议、曹黄强同志介绍了前一段工作进展情况,田志仁同志通过全面研究初稿后在会上提出了修改意见。经过热烈讨论和补充,与会同志得出如下意见作为进一步修改名词初稿的依据:1、参考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制订的《名词术语审定的原则及方法》,对初稿进行修改和补充。2、抓住本学科的基本词,层次不宜太多,词数以精为好。代表电子学发展趋势的重要新词不能遗漏,收词要反映本学科特点,也要反映本学科最新水平。3、应与数、理、化等基础学科协调一致,力求统一。4、全稿应有统一体例。5、在编排方面增加总论部分,工艺技术部分统一列出,补充显示器件、表面分析技术、核电子学等。会议提出88年4月底以前拿出第二稿,然后广泛征求意见,与有关学科进行协调。计划在88年第四季度召开电子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进行进一步审定,以达定稿。1988年3月7日在北京召开了海洋地质与地质的协调会。出席会议的有海洋地质、地质、地理和地球物理各名词审定委员会的17名同志。会议对这几个学科的交叉术语进行了协调。如:在海洋学中的“深海”、“深渊”词,在地质学中称为“半深海”、“深海”,为统一起见,“半深海沉积”、“深海沉积”二词改为“远洋沉积”和“半远洋沉积”。又如海洋学中的“湖滩”词,在海洋地质学中称“湖坪”,协调后统一称“湖滩”。1988年3月24-25日在京召开了遥感名词协调会和地理、地质和气象协调会。参加会议23人。对各学科中有关遥感的交叉名词,做了适当调整。纠正了“潟湖”,使为“潟湖”。“热带稀树草原”订为“萨王纳”。“岩溶”与“喀斯特”定为哪个,尚在争议中。1988年4月8-10日在京召开了物理学名词终审会(审核上报稿)。87年8月三审会后又征求一次意见,这次会议对反馈的意见逐条加以讨论。对各学科有分岐的词条做了处理,如矢量、向量问题,物理学定为矢量、注明数学中称向量。对本学科有不同定名的词,列“亦可称”。讨论认为这比“又称”妥当,“又称”为100%的相等,“亦可称”表示有的场合可用,但还是推荐正文中的订名。如“角动量”,亦可称“动量矩”。曾用名即为废除名。1988年4月12-13日在京召开了地球物理学与地质学、气象学协调会。出席会议20人。对地球物理学与地质学物探专业方面交叉的名词,进行了协调,并与气象学交叉的术语进行了协调。会议决定地球物理学名词待第二次广泛征求意见后,再开协调会(梁际翔 整理) 相似文献
10.
正2018年1月24日,医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睡眠医学名词审定分委员会在北京成立。全国科学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专职副主任裴亚军,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科睡眠中心主任韩芳,中国空军总医院原副院长高和,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呼吸科主任陈宝元,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高雪梅,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张卫华,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张永鹤,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王莞 相似文献
11.
12.
13.
前言促进海峡两岸科技名词术语统一工作,是海峡两岸科技界共同关心的研究课题。全国名词委于1994年5月13日在北京召开了“促进海峡两岸科技名词交流与统一工作座谈会”,对海峡两岸科技名词问题进行了热烈地讨论,发表了很多建议性意见和建议。会议指出,海峡两岸科技名词术语的混乱状况令人忧心。一国两字、一国两词的现象在许多学科中均存在,严重地妨碍了海峡两岸的科技交流。1993年举行知名的“汪辜会谈”也提出了可探讨科技名词的统一问题,这充分反映了两岸人民,特别是科技界、教育界人士的愿望。近几年来,海峡两岸渔业科技名词术语与其它学科一样,同样存在着名词术语混乱的状况,也很有必要开展海峡两岸渔业科技名词、名称统一工作的研究。一、海峡两岸渔业科技术语研究的现状50年代以来,我国水产界一些专家、教授分别在水产科技名词术语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基础性研究工作。三十多年来,相继编辑、出版了《英汉水产学辞汇》(1959年费鸿年)、《俄汉水产词汇》(1960年上海水产学院)、《英汉水产词汇》(1977年厦门水产学院、东海水产研究所)、《英汉海洋学词汇》(1977年山东海洋学院和国家海洋局海洋科技情报研究所)、《日汉水产词汇》(1991年王民生等)、《俄汉水产词汇》(1989年水科院情报所等)、《日拉汉水产经济动植物名称》(1991年陆忠康等)、《拉汉英鱼类名称》(1992年成庆泰、郑葆珊)、《汉拉英俄日鱼名对照词典》(1993年史克怡)、《英法汉海事与渔业技术词典》(1993年黄锡昌等)、《拉汉英法西德日世界海洋鱼名词汇》(1995年赵传等)以及《英汉渔业词典》(1993年贾建三主编)等12本名词、名称术语工具书,对渔业科技名词定名、译名及规范化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有力地促进和推动了我国水产界渔业名词术语学研究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70年代以来,我国台湾省也类似出版了《英汉水产科学辞典》、《英汉海洋科学辞典》、《农渔牧名词辞典》、《英汉水产养殖词汇》等,其中《英汉水产科学辞典》(台湾吴秀真、左秀灵主编,1982年)和《英汉海洋科学辞典》(台湾吴秀真、左秀灵主编,1982),两本均系我国出版的《英汉水产词汇》和《英汉海洋学词汇》工具书的翻版。海峡两岸均相应编辑出版了渔业科技名词术语工具书,丰富了名词术语学研究的领域,这是我们应该看到的可喜成绩。随着改革开放,促进了海峡两岸渔业科技、教育的交流,发现双方名词术语使用上十分不统一。出现了一国两字、一国两词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海峡两岸渔业科技、教育与经济的正常交流。在统一渔业科技名词术语方面,两岸的专家均有很高的积极性,双方均做了一些工作,加强了联系。科技名词术语统一工作本身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的研究工作,必须作出艰苦的努力,才可能获得卓有成效的成果。二、海峡两岸渔业名词、名称差异的剖析近几年来,笔者对台湾省出版的有关渔业杂志、报刊作了一些专门调研,发现使用的名词、名称与我们大陆称谓上有很大的差异(附表),大致上反映以下几个方面:1.水产经济动植物名称称谓差异特别是养殖种类及捕捞对象,在台湾报刊杂志上使用的名称称谓上与我们很不统一,通常使用地方名、俗名,不标明拉丁文,这样无法核查;即使标明拉丁文,所标明的中文名称与我们大陆上称谓也不尽相同。2.名词术语使用不规范海峡两岸编辑、出版的有关水产杂志,使用的名词术语缺乏规范化,各用各的,不注意名词术语的统一性。最突出的问题是,正规出版物不使用正确的学名、标准名词术语,涉及的种不标明拉丁文,即使偶尔也标明拉丁文,往往是一个种,却把同物异名误认为两个种,有时标明的正确拉丁文,而中文名称常显各种标新立异的称谓。据我调查,台湾一些水产杂志不大注重使用学名,多数采用地方俗名,比如中国对虾,台称大正虾;鲻鱼,台称乌鱼;黑鲷,台称沙格。类似这样不宜人们看懂的地方名、俗名在台湾杂志上屡见不鲜。倘若缺乏专业知识判断的话,往往使人莫明其妙。建议正式出版物提倡标明拉丁文,倘若一定要沿续传统习惯称谓的话,必须在学名括弧内,给予必要的中文注释为好。三、遵循的原则与建议1.遵循原则海峡两岸渔业科技名词术语的统一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细致的系统工程,不能搞简单化,短时间内强求统一。应遵照全国名词委提出的“积极推进、增进了解、择优选用、统一为上;求同存异,逐步一致”以及“先急后缓,先易后难”的工作原则精神,开展海峡两岸渔业科技名词术语的统一工作。2.建议(1)首先加强相互交流与往来,可在专家之间、学科之间、各专业之间以及学会、学术团体之间等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学术交流,这样有助于了解双方名词,名称统一的差异及面临的难点所在。(2)建议由中国水产学会水产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负责联系,首先组织有关专家编订对照出版物。当前可先组织力量收集海峡两岸的渔业科技名词、名称术语,在两岸协调的基础上出版名词、名称对照出版物,这样实施起来的时间短,对渔业科技交流及时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也为最终的名词、名称统一,打下良好的坚实基础。(3)海峡两岸应建立相应的对口机构,目前采取半官半民方式开展工作较有利。(4)海峡两岸渔业科技名词术语统一工作,笔者认为应该有序地进行,决不能自行地开展工作,否则只能越搞越乱。建议由中国水产学会水产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负责牵头开展这项有意义的工作;另一方面可物色台湾的合作者,应选择是水产科学研究的权威单位或长期从事名词术语学研究的科学家、专家、教授。(5)具体的工作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多渠道地进行。首先要制订关于海峡两岸渔业科技名词、名称术语统一工作方案或规划,经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进行实施。海峡两岸部分水产经济动植物名称称谓比较 相似文献
14.
TRL(technology readiness level)一词目前有两种中文译名:“技术成熟度”与“技术就绪度”。文章从该术语的提出机构、国际上使用该术语的重要机构对其含义的解释、两种中文译名含义的差别以及国内的使用习惯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TRL的中文译名应统一为“技术成熟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人文学科学术术语因其附带价值、情感、信念等诸多主观因素而解释多歧,难以取得共识。从术语的自身语言特点和命名问题方面解释了这一现象,提出对理解一词重新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指出术语应从语词、概念和定义三个方面综合考虑,从而获得对本民族术语和外来术语的深入理解,避免因译名问题而产生的不必要的困扰。 相似文献
16.
人文学科学术术语因其附带价值、情感、信念等诸多主观因素而解释多歧,难以取得共识。从术语的自身语言特点和命名问题方面解释了这一现象,提出对“理解”一词重新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指出术语应从语词、概念和定义三个方面综合考虑,从而获得对本民族术语和外来术语的深入理解,避免因译名问题而产生的不必要的困扰。 相似文献
17.
医学微生物学存在一些科技术语的汉译名称不统一。文章就沙门氏菌属、耶尔森氏菌属、埃希氏菌属、志贺氏菌属、奈瑟氏菌属、布鲁氏菌属、克雷伯氏菌属、立克次氏体属、芽孢杆菌属、枝原体属等菌属名称,肥达氏试验、革兰氏染色、革兰氏阳性菌、细菌芽孢、非典型性肺炎和SARS、“病原生物学”等微生物学术语,进行了研讨和提议。 相似文献
18.
摘要 医学微生物学存在一些科技术语的汉译名称不统一。文章就沙门氏菌属、耶尔森氏菌属、埃希氏菌属、志贺氏菌属、奈瑟氏菌属、布鲁氏菌属、克雷伯氏菌属、立克次氏体属、芽孢杆菌属、枝原体属等菌属名称,肥达氏试验、革兰氏染色、革兰氏阳性菌、细菌芽孢、非典型性肺炎和SARS、“病原生物学”等微生物学术语,进行了研讨和提议。医学微生物学(medical microbiology)是微生物学(microbiology)的一个分支,其汉译科技术语本应与微生物学科的科技术语[1-4]相一致,但在笔者所从事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经常被科技术语的汉译名称不统一[5-7]所困扰。譬如,编写《医学微生物学》教科书,为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制定医学微生物学科考试大纲以及每年参加执业医师考试命审题等,医学出版机构所要求使用的汉译科技术语经常与微生物学出版物所载名称不一致,深深体会到将科技术语的汉译名称进行统一,使之标准化,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今就医学微生物学某些有争议的汉译科技术语名称,与学术界同行们进行商榷。一 关于汉译名称中“氏”的正确使用汉字“氏”的使用中注明,“在学有专长的人的姓或姓名后面加‘氏’表示尊重”[8]。微生物学中有不少为纪念做出重大贡献的学者,以其姓氏或姓名命名的科技术语,在细菌名称中尤为多见。[2-7]还有不少微生物名称是以团体名称或首次发现地名命名,例如军团菌属(Legionella)、汉滩病毒(Hantaan virus)、汉城病毒(Seoul virus)、辛诺柏病毒(Sin Nombre virus)、马尔堡病毒(Marburg virus)、扎伊尔埃博拉病毒(Zaire Ebola virus)、辛德比斯病毒(Sindbis virus)等。[2-7]基于上述理由,凡是以学者姓氏或姓名命名的微生物学科技术语,均应采用姓氏或姓名后加“氏”的汉译名称为宜。例如Salmonella是纪念美国细菌学家D.E.Salmon命名的菌属名,众所周知,Salmon(沙门)是西方人名D.E.Salmon中的家族名(family name),即相当于国人的姓,故Salmonella应汉译为沙门氏菌属[1-6],不应译为沙门菌属[7]。同理,Yersinia是纪念法国细菌学家A.J.E.Yersin(耶尔森)于1894年首次从鼠疫患者体内成功分离该菌而命名为耶尔森氏菌属[2-6],也不应译为耶尔森菌属或耶氏菌属[7]。其他还有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志贺氏菌属(Shigella)、奈瑟氏菌属(Neisseria)、布鲁氏菌属(Brucella)、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巴斯德氏菌属(Pasteurella)、鲍特氏菌属(Bordetella)、弗朗西斯氏菌属(Francisella)、立克次氏体属(Rickettsia)、考克斯氏体属(Coxiella)、巴尔通氏体属(Bartonella)等菌属名称,肥达氏试验(Widal test ,Widal’s test)、革兰氏染色(Gram stain,Gram’s stain)、革兰氏阳性菌(Gram-positive bacteria)等术语[1-6],均已是约定俗成且长期被广泛使用的科技术语,没有必要去掉“氏”,再启用一批新的汉译名称[7],以免与以地名或团体名称命名的汉译术语相混淆。二 考证“细菌芽孢(bacterial spore)”bacterial spore含义为某些细菌在不利条件下,于“菌体内形成具有多层膜包绕的圆形或卵圆形小体”,形如真菌的厚膜孢子(chamydospore),且可“发芽,形成新的菌体”[6-7],故汉译名称为细菌芽孢(bacterial spore),简称芽孢(spore)是合理的。在细菌分类中和细菌学的大量出版物中,芽孢(spore)一词已被普遍使用,例如芽孢杆菌科(Bacillaceae)、芽孢杆菌属(Bacillus)、无芽孢杆菌(nonsporing rods)、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肉毒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botulinum)、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tetani)、炭疽芽孢杆菌(Bacillus anthracis)等。[1-4,6]因此,不需要另造细菌“芽胞”一词[5,7]之必要性。三 支原体属还是枝原体属有些医学微生物学出版物中将Mycoplasma译为支原体属[5,7]。按照对Mycoplasma词义解释,为“没有细胞壁能形成丝状与分枝状”[6-7]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种属,理应汉译为枝原体属(Mycoplasma)[2-4,6],而不应汉译为支原体属[5,7]。正如Mycobacterium因“繁殖时有分枝生长趋势”,汉译为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2-7],而不译为分支杆菌属。四 传染性“非典”与SARS非典型性肺炎(atypical pneumonia)简称“非典”,是与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引起的大叶肺炎相对应的间质性肺炎。在2002年之前,已知引起“非典”的病原体主要有4类,即(1)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即TWAR衣原体;(2)肺炎枝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3)嗜肺军团菌(Legionella pneumophila);(4)病毒,包括①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②冠状病毒(coronavirus)等。这些病原体引起的“非典”均有一定的传染性,故均可称作传染性非典。2002年11月—2003年6月,中国及东南亚国家或地区曾突发另一种合并呼吸衰竭的严重非典型肺炎,其临床特点为急剧发生弥漫性肺炎及呼吸衰竭,较过去由已知的病毒、嗜肺军团菌、枝原体及衣原体所引起的非典型肺炎严重得多。因此,世界卫生组织(WHO)专家卡洛·多尔巴尼(Carlo Urbani)博士于2003年3月16日将其命名为serious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简称为SARS。其后多尔巴尼博士在越南不幸被感染SARS以身殉职。为纪念这位科学研究先驱,WHO正式采用他所命名的SARS病名,并将稍后发现的该病病原体——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SARS-coronavirus,简称SARS-Cov。唯有我国一直沿用2003年春临时称“传染性非典”的病名,并将其写入2004年8月2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届第十一次会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这样极易造成与一般“非典”相混淆,传染性非典不全是SARS,SARS仅仅是传染性非典中极其特殊的一部分。为了与世界接轨,建议应将中国独有的“传染性非典”名称更名为国际通用的SARS病名,正如AIDS已被直译为艾滋病,不必再起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病名。五 质疑“病原生物学”一词“病原生物学”一词已载入中国学科目录,近年来全国新设不少病原生物学系或教研室、病原生物学硕士学位及博士学位授予点,甚至有《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原名《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2006年2月易名,为中国核心期刊)和《病原生物学》教科书等。中国组创病原生物学学科的初衷是将医学微生物学(medical microbiology)与医学寄生虫学(medical parasitology)两个学科合二而一,但实际上这种划分不妥。就医学微生物学而言,它不仅研究致病的微生物,还研究对人类健康有益的微生物即人体正常微生物群(normal flora),显然用“病原”一词不恰当。再就生物学(biology)而言,动物、植物和微生物都算生物,生物学的研究范围很广。病原生物学是中国独创的术语,虽然可英文直译为pathogen biology,但在外文专业书刊中从未发现过这个词汇,也无此书名刊名的外文科技书刊。目前国外教材或学术专著,除个别英文原著Medical Microbiology中包含医学寄生虫学内容外,均将医学微生物学与医学寄生虫学分别出版。故建议废除“病原生物学”学科名称,取而代之应恢复医学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medical microbiology and parasitology)学科名称。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