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5 毫秒
1.
为了筛选产乌头碱的内生真菌,采用组织分离法从白喉乌头根中分离内生真菌,用纸片扩散法检测内生真菌对4种指示菌的抑菌作用,通过薄层层析法(TLC)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真菌次生代谢产物中乌头碱,最后基于真菌形态特征和rRNA基因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鉴定.结果显示:从白喉乌头根部共分离得到20株具有抑菌活性的内生真菌,其中菌株YLAC-3发酵液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球菌均有较强的抑菌活性,且其发酵液中发现类似于乌头碱的化合物.说明菌株YLAC-3发酵液有较为广泛的抑菌活性,它可能产生乌头碱.菌株YLAC-3菌落、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的形态特征类似于曲霉菌属,与已报道的塔宾曲霉菌ITS序列(KP196359)的相似度为99%.初步鉴定该菌株为曲霉菌属有效发表种Aspergillus tubingensis的一个菌株.  相似文献   

2.
土木香内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抑菌活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组织分离法从用药植物土木香根、茎和叶中分离得到内生细菌32株.采用纸片法对菌株进行了抑菌活性研究,并运用生理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种类鉴定.抑菌试验结果表明,10株内生菌发酵液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以及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鉴定结果表明,菌株YIR-5,YIR-7,YIR-8,YIR-9为假单胞菌属菌种,菌株YIR-3,YIR-6为沙雷氏菌,菌株YIR-4,YIS-1,YIS-2分别为水生拉恩氏菌、薄壁芽孢杆菌和蜡样芽孢杆菌,而菌株YIL-3归属于芽孢杆菌属.土木香内生细菌组成丰富,莫海威芽孢杆菌(Bacillus mojavensis)YIS-1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抑菌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3.
利用组织培养法,从秦岭紫柏山七叶树茎段中分离得到45株内生真菌,通过真菌形态特征和ITS序列分析,将其鉴定到7个属如链格孢属(Alternaria)、鬼伞属(Coprinellus)、枝孢属(Cladosporium)及颈点霉属(Phoma)等。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HPLC)及质谱(MS)方法检测表明,菌株SL-6的代谢产物中存在七叶皂苷类化合物。抑菌活性试验显示,菌株SL-6的发酵液对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及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植物病原菌表现出较强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高浓度土壤菌悬液涂平板法筛选出45株具有抑菌活性的菌株;以其中一株具有较强抑菌活性的菌株为研究对象,通过细胞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实验及16S rDNA序列分析等方法,将其鉴定为兵马俑芽孢杆菌,并命名为Bacillus bingmayongensis HS-15;分别用点植法和平板对峙法检测HS-15对细菌和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发现,该菌株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和真菌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是一株广谱微生物拮抗菌;发酵条件优化结果表明,28 ℃发酵20 h时,发酵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最强;经透析袋处理,抑菌活性没有变化,而胰蛋白酶和蛋白酶K处理后,抑菌活性丧失,初步推测抑菌物质为蛋白质类.本研究丰富了产抑菌活性物质微生物菌种资源库,为天然防腐剂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一株茶树内生放线菌的分离鉴定及抗菌活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茶树内生真菌芒果球座菌(Guignardia mangiferae)的菌落表面分离获得1株放线菌菌株BF-01,通过形态学观察和16S rDNA序列分析及抗菌活性测定,初步鉴定该菌株为卡伍尔链霉菌(Streptomycescavourensis).对其代谢产物进行了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发现该菌发酵产物对除1株木霉外的7株茶树内生真菌及6株植物病原真菌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发酵液氯仿萃取物对供试的5种病原细菌、1种白假丝酵母菌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对2种植物病原真菌的孢子萌发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表明菌株BF-01及其代谢产物具有广谱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6.
利用滤纸片扩散法及形态学常规分类法对30株虎杖内生真菌发酵液进行抑菌活性试验和初步鉴定。结果表明,15株内生真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具有抑菌活性,12株内生真菌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具有抑菌活性,7株内生真菌对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具有抑菌活性,分别占菌株总数的50%,40%和23%。根据菌落形态及菌丝结构对其鉴定,具有抑菌活性的菌株分属于曲霉属(Aspergillus)、青霉属(Penicillium)、枝孢霉属(Cladosporium)、镰刀菌属(Fusarium)及无孢菌类(Agonomycetales)真菌。  相似文献   

7.
对分离自江西东乡野生稻根部的3株内生放线菌进行鉴定和抑菌活性研究,根据菌株的形态与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RNA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分析,将菌株FRo1、FRo2和FRo3分别鉴定为委内瑞拉链霉菌、娄彻氏链霉菌和肉质链霉菌.采用管碟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分析菌株拮抗病原细菌与病原真菌的活性.结果表明:菌株FRo1发酵液对所有测试细菌均有抑制作用,显示较广谱抑细菌活性; 菌株FRo2显示出较强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7种病原真菌的活性,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直径为22.33 mm,对小麦赤霉、水稻纹枯病菌、车前草核盘菌及胶胞炭疽菌的抑制率分别为70;、45;、58;和65;; 而菌株FRo3发酵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及伤寒杆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除车前草核盘菌外对所测试的病原真菌均有抑制活性,但抑制率均低于50;,这些菌株抑菌效果良好,显示出较好的生防潜力.  相似文献   

8.
为了调查渤海湾丝状海洋真菌中具有抑菌活性菌株的分布情况,以从渤海湾不同站住分离获得的55株海洋丝状真菌为出发菌株,借助抑菌圈法和牛津杯法分别对菌块和发酵液进行抑菌活性检测.结果表明:有80.0%的菌株显示出抑菌活性,其中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有抑菌作用的菌株分别为5株、27株和38株,对3种菌均有抑菌作用的有2株.活性菌株站住分布差异较大,垂直分布以中层水(10m等深线)的活性菌株频数最高,达到该水层被检测到的菌株数量的93%.  相似文献   

9.
采用挑取地衣体髓层菌丝法对浙江省清凉峰的地衣内生菌进行分离培养。基于ITS序列和28S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选取的55株内生菌都属于子囊菌门且具高度的物种多样性。用滤纸片法检测该内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抗细菌、真菌活性,发现其中有8株具抗菌活性,占所测菌株的14.55%,抑菌圈的直径最大达到3 cm。研究表明地衣内生菌可产生丰富的具抑菌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可作为对多种病原物具有抑菌活性物质筛选的资源,是抑菌活性物质潜在的、丰富的资源库。  相似文献   

10.
采用ITS序列分析对从南蛇藤中分离到的一株内生真菌Y4进行了鉴定,并对其液体发酵产物的抑菌活性和化学成分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Y4是子囊菌门的炭疽菌属(Colletetrichum)真菌,其菌丝体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相萃取物对7种植物病原真菌都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其抑菌活性成分可能为生物碱、内酯、香豆素和有机酸.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果胶高效降解菌株,结合HC比值(透明圈H与菌落直径C的比值)和果胶酶活力测定,从桔子园土壤和腐烂的水果等处筛选得到1株产果胶酶活力较强的菌株M3,结合菌株形态特征观察和ITS rD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该菌株为聚多曲霉(Aspergillus sydowii).经发酵产酶试验可知,该菌株的最适发酵产酶条件为培养温度30℃,初始pH4.5,接种量(体积分数)7%,培养时间4 d.在该条件下发酵,果胶酶活力可达42.01 U.mL-1.  相似文献   

12.
用硫酸铵沉淀法从泡桐内生枯草芽孢杆菌JDB-1发酵液中粗提枯草菌素,采用纸片扩散法和琼脂糖扩散法分别检测枯草菌素对细菌和真菌的抑菌活性,采用PCR从菌株JDB-1基因组DNA中扩增出枯草菌素基因spaS,并克隆到pMD18-T载体,测定spaS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结果表明硫酸铵粗提的枯草菌素对大肠杆菌K12、恶臭假单胞杆...  相似文献   

13.
基于菌株菌落和显微形态特征以及ITS-rDNA序列分析结果,将产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AChEI)的内生真菌SF4鉴定为枝顶孢霉属Acremonium sp.真菌,命名为Acremonium sp.SF4.通过对菌株SF4发酵的基础培养基、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摇床转速进行初步优化,确定了其最适产AChEI的摇瓶发酵条件为:沙氏培养基,发酵温度28 ℃,摇床转速为150 r·min-1,发酵培养14 d.在此条件下可发酵获得含AChEI的发酵浸膏0.331 g·L-1,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率可达60.27%,相比优化前均有提高.研究有助于后期规模化高效发酵,为分离、纯化和结构解析单一组分AChEI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通过筛选得到一株适合液体深层发酵培养的高产果胶酶菌株EIM-6,基于形态学与ITS序列分子系统进化分析,鉴定为Aspergillus niger.运用单因子实验确定EIM-6产果胶酶最适碳源和氮源.在此基础上,通过Plackett-Burrman设计对影响其产酶的相关因素进行评估并筛选出具有显著效应的3个因素.然后通过最陡爬坡实验在上升最高点处由中心组合实验和响应面分析确定其最适产酶条件.实验优化的最优产酶条件为:w(橘皮粉)4.09%,w(麸皮)3.16%,w((NH4)2SO4)0.35%,w(K2HPO4)0.3%,w(CaCO3)0.24%,初始pH 6,接种量107/mL,转速250 r/min,28 ℃培养80 h酶活达30 231 U/mL,与初始相比,酶活提高2.07倍.  相似文献   

15.
一株有抗菌活性的云南重楼植物内生真菌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首次从云南重楼植物中分离得到的1株内生真菌(编号c 196),发现它对多种病原菌有抗菌活性.通过进一步对其培养特征,显微形态特征,电镜扫描特征的观察以及ITS序列测定和系统发育树构建与分析,发现该菌与巴西青霉(P.brasilianum)的赫昆青霉(P.paraherquei)的亲缘关系最为接近,相似性为99.6%,但形态特征存在差别,c 196菌株的分生孢子小梗有1~3个分支,而巴西青霉和赫昆青霉[1,2]的分生孢子小梗都是4~7个分支.因此我们建议将其定为P.paraherquei的1个变种———赫昆青霉云南变种(Penicillium para-herqueivar.yunnanensisn.var Sun et Chen).  相似文献   

16.
一株极端耐盐曲霉的分离、 鉴定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晒盐场盐池周边的风干野生植被表面分离筛选到1株极端耐盐菌株CCHA, 通过形态观察及ITS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鉴定, 并对其生物学特性、 耐盐性及金属耐受性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 菌株CCHA与 21株己报道的曲霉属菌株同源性为55.9%~100%; 其生长温度范围为25~45 ℃, 最适温度为35 ℃; 生长pH值范围为2.5~12.0, 最适pH值为5.0~8.0; 生长盐度范围为0~31%, 最适盐度为5%; 对Cu2+有较强的耐受性. 鉴定该菌株为曲霉菌(Aspergillus s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