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安防系统(简称系统)已发展多年。但地方公司企业对国防工程(简称工程)系统项目需求及建设方案研究不深,国外类似系统细节描述也不多。结合现实威胁,着眼系统长期、可信运行,通过技防、人防、物防的全面建设,形成具备"控制区—保护区—内区"的整体防御纵深。笔者从事某类国防工程管理多年,目前研究生研究方向是工程管理专业,结合某国防工程安防系统建设实际,提出相应的设计方案,以满足某国防工程及特殊装备的安防需求。  相似文献   

2.
人防工程作为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在战争条件下为城市居民提供有效保护,从而维持城市的运行.在人防工程的使用方面,国家鼓励实行平战结合,就是既考虑到战时的防护作用,又最大限度地满足和平时期的使用要求,把人防工程的战备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地统一起来,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建设和方便人民生活服务.有鉴于此,笔者结合自己从事人防工程设计工作的实际,谈谈人防工程非防护部分设计和平战转换设计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许崇志 《广东科技》2012,21(17):95-96
我国有960万km^2的国土面积,这为我国在战争时期提供了极大的战略纵深。发展城市中的人防工程有利于发展巩固我国的国防实力。在战时有效的人防工程不仅会为我们提供有效的战略时间和战备基础,也能提高我方参战人员及平民的生存机率。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建设普通建筑的同时发展人防工程。人防工程在和平时期也发挥着极大的使用功能。蚌埠供电公司生产调度楼地下人防工程亦是如此,按照人民防空办公室要求做了平战转换方案。  相似文献   

4.
国防工程和人防工程地下工事的自然防护层通常就是指土层或岩石联,众所周知,它具有对炮、炸弹的抗侵彻能力,又具有对核辐射、热辐射的一定防护性能。那么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它具有多大的抗电磁波的屏蔽效能呢?这是国防工程和人防工程电磁兼容工作者所关心的问题。本文根据电磁理论,假设自然防护层为均匀的、单一的、各向同性的导电媒质为条件,给出自然防护层抗电磁波的屏蔽效能公式,通过实地测试获得理论与实践相符合的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5.
通过运用价值工程理论对合肥学院学生公寓的四个建筑设计方案进行评价,取得最优设计方案,并吸取其他方案的优点,进行方案创新,实现了投资经济化、功能最大化,提高了投资效益.  相似文献   

6.
未来战场环境对防护工程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材料是影响防护工程综合防护能力的重要因素,作为防护工程建设的主要材料——传统的硅酸盐混凝土材料,存在着脆性大、抗拉强度低、抗冲击能力差、易开裂、功能单一等不足,难以适应实际战场环境对防护工程的建设要求。纤维混凝土以其良好的性能在民用建筑工程以及防护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介绍了纤维混凝土的发展历史、分类以及性能,重点以防护工程为应用背景阐述了纤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吸波性能以及耐高温性能等研究现状,分析了其发展动态,旨在为防护工程新材料的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防护工程是积极防御国防战略的重要基石.新中国成立以来,国防安全在不同历史时期始终面临超级大国的严重威胁,从20世纪60~80年代的核武器、90年代的精确钻地武器、钻地核武器,到21世纪初"空海一体战",防护工程研究一直都面临着严峻挑战.此外,世界范围内重要建筑恐怖爆炸袭击、燃(油)气和危化品事故型爆炸事件、飞机(车、船)撞击事故造成众多人员伤亡和巨大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8.
岩溶洼地开挖设计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立足于国家大科学项目500 m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台址开挖工程,从开挖中心的优化定位、危岩岩堆治理、高陡边坡防护、洼地排水及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探讨了岩溶洼地开挖设计的关键技术,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方案,确保了工程的顺利竣工。研究成果为类似工程环境下的开挖建设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从苏通大桥深水群桩基础结构方案出发,分析了冲刷及防护对大桥安全性的影响,进而从防护工程理念、结构设计与施工、防护效果监测等方面阐述了苏通大桥基础冲刷难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0.
长距离输水系统串联多阻抗调压室的水锤防护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某长距离、大流量输水工程,系统分析了单阻抗调压室和串联多阻抗调压室两种布置情况下阻抗孔径对水锤防护效果和最低涌浪的影响.结果表明:单阻抗调压室防护方案下,通过改变调压室阻抗孔径可降低水锤压力,提升调压室最低涌浪,有效减小调压室占地面积;相比于单阻抗调压室防护方案,串联多阻抗调压室的防护效果更佳,可提高管线最小压力和...  相似文献   

11.
城市人防工程规划中的线性规划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线性规划方法,以人防工程总价为目标函数,各类人防工程的比例关系作为约束条件,建立了一个人防工程规划的数学模型,用于确定各类人防工程规划面积,并结合某城市的人防工程规划给出了实例。实例的应用结果表明,此模型是合理的,可供编制人防工程规划参与。  相似文献   

12.
通过6个洪水指标因子融合了洪水具有时域性和动态性的特征,提出了洪水能级的概念,并建立了模拟退火算法的模糊K-means聚类模型,以它为确定洪水能级的背景模型来量化洪水能级,根据最优目标函数,确定最佳洪水能级的级别数。在此基础上,以北江流域为例,建立了径向辐合型洪水能级跃迁图,从全新的角度论述人类活动影响的利弊。研究结果表明:强干控支措施的实施及水利工程的建立,实现了各支流洪水能级输出的转变,改善了流域的防御性能,由"开放"型转变为防洪能力较强的"防御"型流域,大大降低了干流洪水能级径内跃迁的可能性。科学合理的人类活动有利于干支流洪水能级的削弱,缓解干支流的防洪压力。同时,本研究提出的洪水能级概念及其计算模型具有可拓性,为洪水的分类、频率的计算、洪灾的评估等工作提供了新的起点和思路。  相似文献   

13.
网络流量异常检测是负载均衡、入侵检测、流量工程等应用的基础,但现有检测方案在遭受网络攻击、服务器发生软错误等异常情况下缺乏足够鲁棒性.为此,引入拟态防御思想,提出一种基于拟态防御的网络流量异常检测架构.通过设计多个异构检测模块,以增强检测鲁棒性.为减少拟态化构造引入的额外开销,设计了索引数据结构、迷你执行体.基于真实流量数据的初步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的多模裁决机制减少了检测假阳性,所提架构平均准确率强于传统异常检测方案.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上仰水平轴风力发电机一种过载自动保护特性的工作机理及其应用价值.这种往往被人们所忽略的特性,可以解释在现场应用中,上仰水平轴风力发电机实测效率低于理论计算值及风洞实验值的问题.利用这种特性,可以设计出不同于已往过载保护方式的新型风力发电机.  相似文献   

15.
以公共互联网安全需求为背景,研究基于社团结构的网络协同防御问题.首先,根据网络逻辑结构及节点功能,将目标网络划分为多个网络社团,按照分布式协同控制模式设计了协同防御架构基础通信模型,在此基础上,融合信息蜜罐和蜜网、协同防御策略库、基于节点信任值管理的防火墙等功能模块,提出了基于社团结构的网络协同防御架构.其次,借鉴网络生态系统运维理念,设计了网络协同防御机制,通过态势感知协同、态势分析协同、行动决策协同和调节反馈协同等集体行动,提升网络的病毒检测能力、快速响应能力和应急恢复能力.最后,以潜伏型病毒防御为例,给出了网络协同防御流程,仿真分析了协同防御性能.相比无协同防御网络,基于社团结构的网络协同防御能以较小的通信损失,抑制潜伏型病毒传播和维护网络安全.  相似文献   

16.
基于钢结构有限元软件的地铁隔断门门扇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铁道防护密隔断装装置应用于地下铁道,它能在战时把地下铁道空间隔断,并形成大型人防工程,具有明显的战备效益和经济效益,门扇是该装置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应用钢结构有限元软件SAP91建立了地铁防护密闭隔断门门扇的结构模型,并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通过门扇的应力分布及各点位移的结果确定门扇的结构,解决了该装置中直接受力件的结构和强度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几个平战时期上海市地下人防工程建设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项目的概况,指出地下人防工程设计应以平战结合、经济合理为主导,并力求将人防工程建设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相结合,达到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拓展人类生存领域而实现我国城市化可持续性发展的目的,从而有利于加快人防工程建设的速度.  相似文献   

18.
阐述的油藏工程软件系统以五种油藏工程动态方法研究井点剩余油分布。通过分层系及分小层计算单井和单元的剩余油饱和度、剩余油可采储量等指标,实现分小层的井点及平面上剩余油分布研究。通过层内划分韵律段,计算各韵律段的剩余油可采储量,实现层内剩余油分布研究。软件系统简便易行、计算结果可靠,特别适宜于矿场操作,能较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杨向华 《河南科学》2007,25(6):1029-1031
通过对某人防坑道的加固处理实例,浅析基础下存在坑道的加固设计方法和带防空地下室的建筑物的地基基础分析方法,阐述了优化人防工程结构设计的过程,并为实际工程问题解决提供实例参考.  相似文献   

20.
针对价值工程现有功能评价方法的局限提出了改进的若干建议,分析结果表明可以与价值工程的方法体系较好地相结合.操作也是简便的.可供价值工程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