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9 毫秒
1.
<正>自2008年全国第一家互联网金融企业——数银在线在杭州诞生以来,杭州的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作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标志性事件,2013年6月13日,阿里巴巴正式进军金融领域,阿里巴巴集团支付宝上线了一项增值业务"余额宝"。2014年10月16日蚂蚁金融服务集团正式成立,截至2017年6月底,余额宝规模已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各式互联网金融产品也逐渐渗入人们的生活,近期阿里巴巴推出的"余额宝"引起人们热议。余额宝的大规模增长对投资者、银行、政策监管、传统银行业产生巨大冲击。面对将近7%的年化收益率,人们纷纷将存款转存入余额宝获取更高收益。但由于余额宝自身机制的特殊,人们不应单一的对银行存款利率进行比较,也不可单纯的套用货币基金来进行衡量。因此,为推动互联网金融创新的发展,让人们面对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层出不穷,能够理性选择,合理规避风险。  相似文献   

3.
高丰 《信息化建设》2014,(11):54-56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已经走过了20年。20年中国互联网之路,从非典带来淘宝的经济转型到“孙志刚”们引发社会管理和服务的改变,从QQ偷菜的虚拟社交平台兴起到余额宝红包的互联网金融探寻,面对一个45岁的中年世界互联网,20岁的中国互联网犹如一位年轻的、有着无限可能性的青年。  相似文献   

4.
继余额宝之后,类似互联网金融产品层出不穷,各路诸侯开始跑马圈地。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技术向金融领域的不断延伸,以阿里巴巴推出的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业务尤为引人注目。以问卷调查的方式,阐述了余额宝适用人群的调查信息,分析了余额宝适用人群的特点,为余额宝及互联网金融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阿里巴巴公司余额宝的成功上线引起了人们对互联网金融的极大关注,同时这也标志着以它为代表的新兴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迅速崛起。互联网金融优势与风险同在,我国现行立法对其监管还很不到位,而一味借鉴域外金融监管模式显然不是进行有效监管的最合理方式。因此,以余额宝为视角研究新型互联网金融监管模式,探讨通过加强立法、明确监管部门职责、增强互联网实时监管的硬件设施条件等方式提升我国新兴互联网金融的整体监管水平,及时有效地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下互联网热门金融产品余额宝和财富宝,选取二者7日年化收益率作为对比数据,在验证了收益率均不服从正态分布的情况下,使用非参数估计方法——核密度估计对数据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并选择Epan核,使用Silverman嵌入估计进行核密度估计;结果表明:余额宝与财富宝的收益率均服从双峰分布,且财富宝收益率明显高于余额宝收益率,但更易产生收益率极端值;此研究可为互联网金融市场的风险度量等模型在收益率分布方面提供更具说服力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如果你的闲散资金还放在银行活期存款账户,只能说你“OUT”了.因为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各种低起点、较高收益的互联网理财产品.上线不足两个月,资金购买规模超过250亿元,累计用户数已达到700万左右,超过2012年所有国内基金新增客户数量的总和……自2013年6月13日天弘基金与淘宝支付宝联合推出余额宝并获得成功后,由此引发的互联网金融热潮正在席卷全国. 在余额宝的巨大示范效应下,一时间,易付宝、活期宝、现金宝、收益宝等各种网上“理财神器”纷纷冒出,把互联网金融推送到了亮“宝”时代.这也意味着,“盘活市民手中闲钱”,进行碎片化理财的互联网金融市场抢滩战已经打响.而这场战役,一方面是电商平台争入互联网金融市场,另一方面则是各基金公司争夺电商平台,同时,也给金融监管出了一道题.  相似文献   

9.
叶青 《华东科技》2014,(8):54-55
余额宝、P2P网贷、众筹、互联网理财这些互联网金融产品已经为大众熟悉、接受,互联网金融发展势头正劲,在看到这种金融创新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我们还要正确地认识到金融风险也在与日俱增,有专家指出现在国内的互联网金融尚未完全建立信息安全风险监管机制,我国在推进互联网金融时需要谨防科技风险与治理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刚刚过去的2013年,是金融行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一年,很多人将其称之为“互联网金融元年”,互联网企、涉足金融业已呈“全面开花”之势.中国人民银行资料显示,截至2013年7月,已有250家企业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其中包括阿里巴巴、腾讯、网易、百度、新浪等互联网巨头.同时也有各大商业银行的网银行、手机银行、网上基金、手机钱包、电子商务金融平台等金融创新产品齐齐上阵.2013年6月13日,阿里巴巴与天弘基金合作推出余额宝,打响了各大互联网公司在金融领域激烈竞争的前奏.  相似文献   

11.
正什么是互联网金融?有人认为,只要是互联网与金融的结合,都能称之为互联网金融;也有人认为,互联网金融主要指依托互联网产生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而传统金融对互联网工具的使用只能称之为金融互联网化。2013年被金融业界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这一年里,互联网金融如同百花齐放般改变着传统的金融业态与格局。同时,传统的银行、券商、基金、保险等传统金融业机构也在寻找自己的出路以求改变来巩固传统地位。而后起之秀们,如阿里巴巴、腾讯、京东、苏宁等新时代的互联网  相似文献   

12.
一个江湖三大派系 近日北京举行的中国互联网大会上,“2013互联网金融中国峰会”成为产业界关注的焦点.看似平静的峰会暗潮涌动,据观察,除了监管机构之外,与会嘉宾恰好代表了互联网金融的三大派系,即以工行、建行、农行、券商等传统大型金融机构为主的“金融派”,以阿里巴巴、富基标商为代表的“互联网派”和以P2P机构为代表的“创业派”金融服务机构.会上,各方势力暗自角力,金融巨头们开始在存、贷、汇及专业服务平台四个方面发力. 在“存”方面,阿里巴巴“余额宝”自推出之日,就成为炙手可热的金融产品.在资本市场,余额宝“概念股”内蒙君正、金证股份等相继出现大幅飙升;东方财富网紧随其后推出了“活期宝”,推动股价一路上扬,年涨幅达到了惊人的400%.  相似文献   

13.
随着余额宝、易付宝、收益宝、活期宝等相继诞生,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快速发展,但行业的快速扩张也带来了较多的问题。目前来看,互联网金融行业缺乏明确的监管机构和具体的监管规则,使得行业的风险开始逐步暴露,目前改善和加强行业的监管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4.
“余额宝”作为互联网金融创新的典型代表,打破了利益平衡,对传统金融格局产生了巨大冲击。由于没有获得相应的销售牌照,支付宝公司将基金买卖嵌入“余额宝”;但是支付宝只能为基金公司和投资者提供第三方支付结算服务,并不能代销基金。因此,支付宝面临着监管的模糊地带。从整体看,“余额宝”给社会创新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但存在的风险也不容忽略。因此政府需明确监管主体,保证信息披露及时有效,进而保证互联网金融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张楠 《华东科技》2013,(12):66-67
中国互联刚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一窝蜂”。当互联网金融概念席卷而来,互联网企业坐不住了。在余额宝、百发之后,微信、新浪微博、甚至搜狐都将加入基金销售的大队伍。这些队伍里的队员们,表面卖基金,背后到底卖的什么药?  相似文献   

16.
张蕊 《华东科技》2014,(6):55-57
正互联网之于金融,其意义何在?金融业用互联网,取其"术"者,从网银到金融电商,将线下业务搬至线上,具备了互联网的"形";取其"法"者,从余额宝到金融搜索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服务"长尾",扒下金融"高大上"的外衣,低成本高效率,形成普惠金融;取其"道"者,用互联网思维,以大数据为器,线上  相似文献   

17.
<正>2013年6月阿里推出"余额宝"后,跟风的各种宝快速形成了"宝宝"俱乐部,甚至出现了"宝宝"大战。让人们期待已久的微信理财产品于2014年1月15日悄然上线,有网友感叹:终于没叫宝,叫理财通!互联网金融火爆一时,可是产品的同质化、名称的同类化、平台的同态化,似乎让人感到没有知识产权保护的创新藏有隐忧。一份美国专利资料,授予企业融资电子平台的监控工具和方法,申请人是众筹平台EquityNet。  相似文献   

18.
曹方 《上海信息化》2013,(12):10-15
金融业永远都是寡头的天下?过去是,将来未必是。当金融业遭遇互联网,一切变得皆有可能。即将过去的2013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短短一年间,互联网金融之火就以燎原之势烧遍各行各业,潜移默化改变着银行业在金融市场的定位,使得传统金融业透明度更强、参与度更高、协作性更好、中间成本更低、操作更便捷。毋庸置疑,这既是传统货币金融理论的一次前沿创新,  相似文献   

19.
陈艳 《华东科技》2013,(10):49-50
2013年6月13日,支付宝的余额宝业务上线,这无疑给不断尝试探索创新的中国金融界投入了一颗炸弹.在支付宝用户已经达到8亿的今天,其推出的金融产品,自然拥有相当广泛的用户基础和社会关注度.一石激起千层浪,"余额宝"这个名词,在短短一周时间内就占据了各大财经新闻的醒目位置,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兼CEO马云所说的"金融革命"论调再次被大肆提及.余额宝是否能成为马云的阿里金融王朝建立过程中的一大里程碑,不少业界人士目前正持观望态度.与此同时,普通民众对这一新兴业务的兴奋和好奇,正如阿里巴巴的家乡杭州今夏的温度一般,高烧不退.  相似文献   

20.
正通过盈利模式的维度来解读互联网金融,或许可以为金融去中介化、民主化之梦实现的可能性提供一种新的视角。自从互联网金融诞生以来,它就被寄予厚望:促使金融去中介化、民主化。而这些愿景要完成从"乌托邦"向"实托邦"的跨越,需要的不是沸腾的民意,而是一个个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奋力冲刺。逐利是企业的天性,也是企业开拓创新的内在动力。因此,通过盈利模式的维度来解读互联网金融,或许可以为我们预估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前景和金融去中介化、民主化之梦实现的可能性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