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对 TSR 程序的卸载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卸载 TSR 程序的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随着移动计算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在计算、存储和网络等方面的资源受限问题突出,现有移动终端往往不能够很好地支持复杂高端应用的运行。目前克服资源受限问题的解决方法之一就是将终端计算任务卸载迁移到云上,通过将计算任务转移到云端,能够提高任务处理效率并显著降低能源消耗和设备时延等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由此需要对移动云计算任务卸载问题进入深入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是介绍任务卸载迁移过程中的卸载策略,以及任务卸载的系统框架及相关技术。通过对任务卸载进行系统分析之后,探讨了卸载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与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土体卸载与加载的差异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就卸载后土体在压缩变形、静止土压力、卸载强度等方面与加载状态下明显的差异性,进行了探讨性的试验分析,并指出:建立卸载理论的突破点在于强度理论对应力历史的考虑。  相似文献   

4.
对于许多人来说,安装和卸载程序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只是有时在安装或卸载了某些程序后,就会发现Windows xp系统不是运行变缓慢了,便是频频出错不止.而对此,很多朋友就有些摸不到头脑了.其实,安装和卸载程序也是有学问的。  相似文献   

5.
Windows2000卸载的步骤与所使用的文件系统的格式有关,文章介绍各种条件下的卸载方法.  相似文献   

6.
现代高压齿轮泵的径向卸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日本岛津SP系列齿轮泵为例研究了现代高压齿轮泵径向卸载方法、径向载荷的计算及消除径向载荷脉动的方法。文中还对几种典型的径向卸载方法进行了综合比较和评价。  相似文献   

7.
汕汾高速公路软基超载预压卸载控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分析卸载控制方法,提出软基路堤超载预压工况应使用工后沉降法控制卸载,参照国外相关资料提出了考虑侧向变形影响的工后沉降估算方法,根据实测资料建立了预测沉降的BP神经网络模型,通过实例说明了提出的超载卸载控制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由于天地一体化网络的计算资源受限、能力迥异等问题,会导致其处理复杂任务的能力减弱,使得重要的任务处理失败.因此,本文构建了一种将任务卸载到本地-骨干-边缘接入节点的三层计算卸载开销模型,并通过基于DQN的最优卸载算法进行最优卸载策略的制定.首先,依据网络中存在的天基骨干节点、边缘接入节点以及地基骨干节点三种类型计算节点(卸载站点)自身的特点,给出了不同卸载站点的时延、能耗的开销表达式以及对应的约束条件. 然后,提出了基于DQN算法来完成低时延、低能耗的卸载过程.仿真结果表明,DQN算法能够提高任务执行的速度,降低终端设备的能耗,有效改善网络中计算节点资源迥异的现状.  相似文献   

9.
卫星网络与地面网络融合,可以拓展网络覆盖范围、提高网络灵活性以及提升网络资源利用率.针对地面网络流量激增带来的网络拥塞、传输时延长、数据吞吐量低等问题,从网络架构、流量卸载方案、流量卸载决策等3个方面对星地融合网络中的流量卸载进行了研究.从网络架构来看,未来通信网络正逐渐走向卫星网络和地面网络融合的一体化网络;从流量卸载方案来看,星地融合网络中流量卸载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软件定义网络、网络功能虚拟化、移动边缘计算以及星间链路协作;从流量卸载决策策略来看,分别基于时延、能耗和吞吐量分析归纳总结了几种主流流量卸载决策策略;指出了星地融合网络中流量卸载研究存在的主要挑战及下一步的潜在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以西宁体育场屋盖卸载为例,在卸载过程中对其应力进行实时在线监控.监控结果表明,钢结构屋盖支撑卸载后,其主要内力杆件相对于其卸载之前的应力变化不大,且所有杆件的应力随卸载过程的进行变化都比较平缓,其监测的应力-应变在结构设计的范围之内;卸载后体育场内环各测点均较卸载前产生向下的竖向位移,而体育场外环各测点均较卸载前产生向上的竖向位移,同时短轴方向的位移大于长轴方向的位移,但是位移量都比较小;卸载完成后,测点的竖向高程均在设计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单轨吊专用卸荷溢流阀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着重研究了卸荷溢流阀的自动加载和保压卸荷特性。  相似文献   

12.
基坑开挖卸荷影响深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在基坑设计与计算中,大多只是凭借经验来选取卸荷影响深度.该文通过大量的卸荷应力路径试验,模拟了基坑开挖时坑底被动区土体的受力过程,分析了竖向卸荷条件下土体竖向变形及侧应力的变化.通过对坑底被动区土体回弹应变和侧应力随卸荷比变化规律的研究,得出了基坑开挖工程中卸荷影响深度的估算方法,其结果对基坑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在损伤土力学的基础上,结合上海软土的卸荷应力路径试验结果,构造损伤势函数,建立考虑卸荷损伤的非线性弹性应力应变关系.作为验证,应用该卸荷损伤模型,分析上海软土的卸荷应力路径试验,对理论分析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软土的卸荷应力应变关系.计算结果表明,不同应力路径条件对土体的变形特性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针对金属材料卸载过程中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之间存在比较大差异的现象,在卸载段采用与加载段不同的剪切模量,描述金属材料动态响应过程中卸载初期的准弹性卸载过程,结合所选取的本构模型和损伤演化模型,对靶材料冲击加载过程中的卸载、损伤、层裂等过程进行理论和数值模拟研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文中采取的模型,对于动态响应过程中准弹性卸载过程、后续的损伤以及完全层裂过程的描述比较合理,获得了与实验数据符合比较好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5.
卸荷条件下,岩石的变形参数产生劣化效应,弹性模量E在卸荷较小时变化较小,随着卸荷量的增加其快速减小;而泊松比μ则随着卸荷量的增加而变大.岩石的破坏阶段,变形参数与其应力跌落量有关:E随着应力跌落量的增加而减小;并呈线性关系.根据岩石变形参数的变化规律,将卸荷条件下岩石的损伤本构模型分为三段:一般加载段、卸荷段、应力跌落段.结合试验证明修正的统计损伤本构模型较为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自卸式半挂汽车列车卸载时横向失稳的机理,建立了系统稳定性模型,对引起失稳的因素进行了探讨.理论计算和试验结果相吻合.还讨论了提高稳定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由定常侧压力作用下,界面层上剪应力及位移场在卸载(反向加载)过程中的分布规律及演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由于裂纹前方损伤过程区的存在,卸载是非弹性的,伴随有损伤和摩擦两种耗散机制;另外,当卸载过程不能覆盖加载过程造成的损伤区时,会产生“应力锁死”现象,从而导致结构在以后的加载过程中可能产生冲击载荷·  相似文献   

18.
针对粉煤灰排放产生二次污染问题,经过分析比较,选用了科学的加湿排放工作原理。确定了经济而适用的机型:YH—圆筒灰料加湿卸灰机。  相似文献   

19.
卸荷岩体力学特性研究的试验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根据加载力学特性试验研究的方法,结合已有的卸荷试验研究,制定出卸荷试验研究的一些试验条件,并综合考虑了各种试验条件对卸荷岩体力学特性的影响,为卸荷力学特性试验的进一步研究做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